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濮梅月 《探矿工程》2007,34(10):19-19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50年了,这是我国探矿工程界值得庆贺的大事。她50年历程既不平凡,也不平坦。建国初期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矿产资源,探矿工程工作迅猛发展。为宣传探矿工程的方针政策,交流生产和管理经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及介绍国外新知识,于1957年10月创办了《探矿工程》杂志,受到探矿界的重视和欢迎。后来在那特定的年代里,曾两次停刊(1960年6月第一次停刊;1966年1月复刊,同年10月第二次停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探矿工程》与时代同行,见证了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推动了钻探、坑探(掘进)、钻掘设备的技术进步,交流了岩土钻掘工程的施工经验。50年来,虽经历了几度停刊、几度复刊、几度更名,但几代探工志士仁人锲而不合,共同谱写下了这部记载着探矿工程50年发展历史的巨著。五十年风云际会,五十年沧海桑田。今天,一些《探矿工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回顾这50年曲折而辉煌的刊史,抒发对这本杂志深深的情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7,34(11):29-29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第七届编委会全体会议”2007年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召开,第七届编委会委员、编辑部人员、地质出版社代表共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第七届编委会主任委员王学龙主持。  相似文献   

4.
·新书介绍·     
《探矿工程》2004,31(4):68-68
《探矿工程》2 0 0 3年增刊《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于2 0 0 3年8月2 72 9日在长春市联合举办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钻井和成井新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05,32(11):23-23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基础施工(桩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科学钻探、非开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介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新装备、新器具,交流安全生产与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读者,您现在翻开的这期杂志,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期——总第300期。 总第300期,到底意味着什么? 也许可以从下面这组数字中寻找些许答案: 300:创刊至今共出版发行了300期《探矿工程》(2004年更名为《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不含停刊期间出版的《探工零讯》和《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14,(9):157-157
本刊讯根据"《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申报评选活动细则",并考虑中国知网文献网络下载量指标,《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社近日评选出"2014年度《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作者",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适逢今年又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各行各业及各级政府都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并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各自的十一五规划和2006~2020年发展规划。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行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哪些成果?应如何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十一五”有什么发展规划,到2020年能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这是广大同仁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和《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11,(7):18-18
本刊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社根据"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申报评选活动细则"近日评选出"2011年度《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读作者",并在"探矿工程杂志/在线理事会2011年年会"(2011-7-8-11,西安)上进行了颁奖。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10,(7):8-8
“全国探矿工程学术论坛”是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策划并组织召开的、每两年一届的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每届会议将结合届时的热点问题确定一个主题。2010年为首届,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和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拟定于2010年9月18~25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会议期间拟组织代表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参加“第六届亚太地区地质资源开发国际学术会议和第八届亚太地区防灾减灾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顺应多元化投资的市场需求,找准工程咨询行业的市场定位,本文通过对其他服务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成功实例剖析,提出了一体化服务与“菜单式”经营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并对国有设计院经营模式的转轨与变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SCADA系统在陕京二线输气管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15.
铀"成矿壳层"与"热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铀富集成矿在垂向分布上受一定标高控制,形成具上限和下限的空间层带(俗称成矿壳层)。这个层带的出现受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的双重控制,下限面为韧脆性构造转换面,铲状断裂系的下铲面,以剥离断层为界面,是岩石温度变化的突变面、构造环境(压、张)反差明显的变化面,也是酸、碱分离及氧化一还原交替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转换面,构成铀“成矿壳层”的底面;上限面为古大地水准面,是地壳表面重力向量的势能等值面,它控制了区域侵蚀基准面、潜水面、渗入水的氧化一还原渗透面、上升的深部溶液与下降水的混合面,是铀成矿壳层的上界面。  相似文献   

16.
“心”字石     
心字石是浙江普陀山众多著名的奇石之一 ,在西天门下的西南方向。此字传说是观音菩萨传释迦佛的说“心法”时留下的 ,为佛门弟子虔心上西天之处。“心”字宽约 7m ,高约 5m ,周长约 5 0m ,是我国六大巨字石刻之一 ,仅字中心的那一点 ,可容 8人驻足 ,全字可容百人同时站立 ,蔚为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营存在风险,遵循会计谨慎性原则,保持必要的谨慎,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的估计,就能够起到化解风险和预警风险的作用。本文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加以归纳和总结,对加深相关会计政策的理解和提高孟理具体工作的能力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被应用在了迪庆变电站滑坡山体的工程治理中.本文在分析滑坡体地层结构、岩性和地形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工程设计、工艺和施工方案.工程效果表明,在破碎岩土区,"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治理滑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论述了实践“三个代表”与必须抓住“第一要务”,“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资源”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从“漏斗”到“天坑”看岩溶学术语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KRANJC Andrej 《中国岩溶》2009,28(2):169-174
岩溶学是一门发展变化的科学,岩溶学术语也与时俱进。以术语“漏斗(doline)”为例,它来源于斯洛文尼亚喀斯特地区的方言,在斯洛文尼亚语中,它(dolina,单数)的意思是谷地,主要指河谷。因此,在19世纪以前的斯洛文尼亚语的科学文献中,就是指谷地。随着19世纪上半叶岩溶学的发展,喀斯特高原的漏斗状地形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德语系的奥地利地质学家们将这种地形定义为“漏斗(dolines,复数)”,相当于德语的Trichter(漏斗),并声明是当地人的说法。因此,在19世纪下半叶奥地利地质学家的出版物中,普遍使用这一概念。如在Cvijic′的DasKarstp¨hanomen(岩溶现象)一书中,其漏斗(dolines)的概念可谓无所不包,除岩溶干谷和坡立谷以外,所有洼地都称为漏斗,不仅包括溶蚀漏斗和塌陷漏斗,也包括竖井、落水洞、天窗,甚至某些岩溶泉和洞穴洞口。同斯洛文尼亚语相似,在塞尔维亚语中,doline也是指一般谷地。因此,Cvijic′在塞尔维亚语文献中不再使用dolina表示漏斗状地形,而是用vrtaca,这是因为vrtaca和我们今天使用的doline的内涵非常相近,而且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克罗地亚语均有相似的词汇。在20世纪中期以前,斯洛文尼亚的地理学家们为了避免使用dolina引起歧义,对于漏斗状的地形均用vrtaca表达。在19世纪下半叶,漏斗(dolines)的成因有两派理论,一种持塌陷成因,一种持侵蚀成因,后者包括侵蚀和溶蚀两种作用。前者以Schmidl为代表,后者支持者是Cox,Diener和Mojsisovics。根据漏斗的形态,Cvijic将其分为三种,即碗状漏斗、漏斗状漏斗和井状漏斗。随着对漏斗状地形的深入研究,V.Panos's根据漏斗的不同发育阶段、漏斗的成因、漏斗的覆盖类型、漏斗形成的气候因素、漏斗的沉积类型以及漏斗的形态,将漏斗分为30种。根据最新的岩溶百科全书,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