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源性肾内血管损伤的介入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血管的损伤,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1例因医源性肾脏穿刺后引起的血尿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或超选择性肾内动脉造影,确诊为肾内型动静脉瘘或肾动脉破裂.采用一般钢圈或神经介入专用微钢圈进行精确栓塞封闭瘘口或破裂口。结果血管造影提示11例患者均为肾内型动静脉瘘或肾动脉破裂,累及肾中极动脉或亚段分枝,治疗均一次性成功栓塞瘘口、裂口。术后患者的出血、失血症状当即得到控制,肉眼血尿或血性引流液消失,心脏负荷过度症状消失。随诊1~30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介入治疗医源性肾内型血管损伤所致动静脉瘘或肾动脉破裂,是一项安全、有效并最大限度被患者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1]。90%的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2]。因此,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是每个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技能之一[3]。为减少动静脉内瘘血管并发症、延长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护理同仁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动静脉内瘘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之一,具有使用方便、安全,血流丰富,使用寿命长,对患者生活影响少等优点[1]。因此在临床广泛使用,成为血液透析治疗首选的绿色生命通道。但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并非终身性,其使用寿命的长短与患者自身的血管情况及对内瘘的维护程度有关,其中护理质量起决定性作用[2-3]。现将临床上动静脉内瘘在使用中发生的相关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文琴 《当代护士》2016,(11):175-176
正肾错构瘤又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来源于肾实质,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平滑肌细胞以及畸形血管组成,肿瘤内具有丰富的血管,血管行径迂曲即成动脉瘤样改变,外力打击可破裂出血[1]。我院收治1例左肾错构瘤患者并给予及时救治和护理,患者病情恢复后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外伤致左侧腰腹部疼痛伴血尿8小时"于2015年6月2日入院。入科查体:体温:35.8℃;脉搏:104  相似文献   

5.
肾活检后肾出血行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创伤性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例肾活检后肾出血病例行超选择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结果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程度及相关血管的情况,为栓塞治疗提供了依据,9例肾出血患者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并保留了患肾的部分组织和功能。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是肾活检后肾出血可靠的诊断方法,也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手段,并对保留患肾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淑玲  钟小航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406-2407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并发血尿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本院2002年7月至2011年7月行肾穿刺活检2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术后出血 8例,占3.72%,对肾活检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术后并发镜下血尿8例,肉眼血尿5例,有包膜下血肿6例,其中3例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止血.上述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肾紫癜症是“特发性”血尿一种疾病,临床罕见。血尿是其唯一症状,出血都来自郁血的毛细血管,突然发病,常为单侧性,无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及其他血液病变化,临床上也无全身性紫癜。病理检查可出现或不出现肾病变,其病因尚未明了,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所致,但也有人认为与先天性肾血管脆弱、感染、药物、食物或内分泌障碍有关,我院于2002年8月1日收治1例“特发性”血尿(肾切除病检为肾紫斑病),经精心治疗、护理,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肾活检术是诊断弥漫性肾脏疾患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确定诊断、决定治疗方案、预后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并发症为血尿、肾周围血肿、腰痛、动静脉漏、感染^[1],出现惊厥者在临床上极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肾活检术后致惊厥发作患儿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程金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51-405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紫癜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2004-2011-10年收治的原发性肾紫癜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误诊肾盂肿瘤2例,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7例,血尿查因疑肾紫癫4例.结果 4例行肾脏切除,其中2例因短时内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急诊行肾切除,2例不能排除肾盂肿瘤而行肾切,7例患者(3例活检确诊,4例疑诊)经大量激素应用及抗炎、止血治疗治愈.结论 本病的术前诊断比较困难,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尽可能早期用激素治疗以保存肾脏,只有在血尿严重,威胁生命或不排除恶性肿瘤时才考虑行肾切除.  相似文献   

10.
肾活检术是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程度,为确定理想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从组织上观察肾脏疾病的演变,有利于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一种诊断技术。我科每年进行肾活检术250多例,术后并发动静脉瘘的发生率约10%~19%,偶然可发生持续性血尿,顽固性高血压等,95%以上患者可自愈。1998年2月我科收住一位血尿查因的患者,在行肾活检术时损伤肾内较大血管,形成肾内血管动静脉瘘而出现大出血并发泌尿系感染,经应用止血、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并配合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病历介绍 患者,女,52岁,因反复镜下血尿4周,于1998年2月4日入院。尿常规检查:红细胞(RBC)(++++),尿红细胞位相正形52500个/ml、畸形8750个/ml。2月11日在B超下行右肾活检术。术后第1~3次小便均为肉眼血尿,伴有红色小血块,尿常规检验:RBC(++++),WBC(+),第4  相似文献   

11.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行该手术的患者术前积极预防和控制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术后防止出血、肾功能衰竭、尿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其早日恢复。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切除肿瘤,肿瘤直径2~23cm,术后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经病理检查均诊断为错构瘤。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疗效肯定。但围手术期病情观察及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刘进华 《全科护理》2013,11(19):1745-174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动静脉内瘘再通术后首次穿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动静脉内瘘再通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术后常规护理及术后首次穿刺的护理,观察1年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49例病人穿刺成功,且经过1年的临床观察,无动脉瘤发生,7例发生内瘘再栓塞。[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再通术后24h内即可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穿刺时严格掌握穿刺的护理原则,可以减少内瘘血管瘤、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正血液透析对某些疾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对终末期肾脏疾病,可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1]。维护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的关键,只有确保血管通路的完整性,才能确保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由于反复穿刺等护理问题,容易造成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丧失[3]。因此,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做好护理干预,这是血液净化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并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肾造瘘管的护理。[方法]对46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术后留置肾造瘘管,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术后肾造瘘管无尿液引出4例,血尿较轻并在4d内消失36例,1周内消失5例,明显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无造瘘管脱落病例。[结论]加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肾造瘘管的护理有利于病人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方法将21例人造血管移植内瘘患者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21例自身血管内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护理及内瘘使用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术肢肿胀、感染、出血,其使用及护理与对照组也有明显不同.结论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更易引起肿胀、感染、出血,内瘘的护理及使用更应专业、细致.  相似文献   

16.
刘国莲 《全科护理》2013,(31):2927-2927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病人行人工血管搭桥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5例血液透析病人行人工血管搭桥动静脉内瘘手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1例病人术后发生血栓,其余均使用良好,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加强血液透析病人行人工血管搭桥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认识.[方法]收治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女性患者1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诊治要点.[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增强CT示右肾前部靠近集合系统的高密度血管影,CT血管成像(CTA)示右肾中下部簇状血管团.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示右肾下部异常血管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右肾中下部动静脉畸形,肾静脉早期显影.予以介入栓塞治疗.随访1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肾动静脉畸形临床少见,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DSA是诊断金标准,介入栓塞为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喜疗妥软膏联合热敷在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湿热敷加马铃薯薄片敷用,观察组采用湿热敷加喜疗妥软膏外涂。比较两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血管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血管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喜疗妥软膏联合热敷,可消除肿胀、改善血管弹性、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效果优于湿热敷加马铃薯薄片敷用。  相似文献   

19.
韩惠平 《护理研究》2015,(8):1015-10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吕梁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2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血液透析病人中发生动静脉内瘘堵塞18例,其中血管条件差7例,治疗中不当穿刺和反复穿刺5例,过度超滤2例,过早使用内瘘1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睡觉时压迫患侧1例,压迫止血时间过长1例。[结论]内瘘堵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护人员要对病人做好保护内瘘的健康指导,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肾活检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肾活体组织穿刺检查简称肾活检。肾活检病理分型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我院2002年1月-2004年5月对150例患者在B超定位下用Menghini针行肾活检,成功率92.4%,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术后除了文献中提到的血尿、肾周血肿、腰痛、腹痛等并发症外,术后患者的排尿困难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