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喜莲  刘碧玲  肖玲 《蛇志》2016,(3):322-323
目的探讨7天健康教育方法对首次腹膜透析植管患者腹膜炎的预防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首次腹膜透析植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法,观察组采用7天健康教育法,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并分析腹膜炎发生诱因。结果 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后,观察组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膜炎发生主要诱因是无菌原则不合格,居家操作环境差导致,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7天健康教育法可有效降低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何云梅 《蛇志》2014,(3):313-3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6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90.91%的患者掌握白内障相关知识,7.58%的患者基本掌握,观察组患者对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相比传统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钱琨  曲学华  张妍  刘敏  程丽梅 《生物磁学》2013,(27):5367-5369,5347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需求,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临床效应。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入院后给予健康教育知识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健康知识评估给予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实际临床效果。结果:①住院期间,观察组对冠心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教育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各项临床指标得到了改善,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以及腹膜透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以及腹膜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磷、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血钙水平,观察患者的2年生存情况、3年生存情况以及死亡原因。结果:两组透析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血红蛋白、血磷、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血钙水平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透析后的血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且血液透析组透析后的血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存活2年者33例,存活3年者26例;腹膜透析组存活2年者32例,存活3年者25例。两组患者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包括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脑出血、重度感染以及休克等。结论: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均为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且二者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透析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雪 《蛇志》2014,(1):68-69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4~9月QCC活动开展后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QCC活动开展前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相关知识、危害性认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康复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1.67%、97.92%、83.33%、85.42%、87.5%,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有利于增强护士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提高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52例给予传统宣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造口袋更换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健康锻炼、饮食调理及自我防护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但自我护理时间长、更换造口袋频次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疗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蓝丽智 《蛇志》2012,(4):382-383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月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认知水平、行为方式达标率分别为86.7%、76.7%、66.67%,对照组分别为53.3%、36.7%、33.3%,观察组各项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护理模式,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特大肛周脓肿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术后疼痛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特大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病情观察、环境护理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以及术后疼痛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特大肛周脓肿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术后疼痛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吴丽  杨洁  邱艳梅 《蛇志》2016,(3):335-33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1%,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4.1%,基本技能掌握率为91.2%,满意度为97.1%,心理改善状况为88.2%,并发症发生率为5.9%,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本医院收治的透析患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重度感染、脑梗死,两组的病死率及死因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两组患者7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透析年龄超过60岁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腹膜透析组1年、3年、5年、7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心力衰竭、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腹膜透析组(P0.05),腹膜透析组腹膜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各有优缺点,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应个体化选择透析方式,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BL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5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方法进行宣教,观察组按照PBL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在COPD稳定期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改善了患者对COP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加个体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收治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使用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对高血压病掌握情况,血压下降率,服药依从性,治疗后达标、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高血压病掌握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高血压诊断(91.5%)、高血压病因(98.4%)、高血压症状(100.0%)、高血压并发症(92.2%)掌握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下降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达标率高达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和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和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不同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文星  江金如 《蛇志》2016,(4):483-484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健康教育认知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率比较,观察组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胆结石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率,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需求,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4例对照组和24例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按时服药、饮食控制、加强运动、血糖控制方面明显好对对照组;讨论给予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实现对血糖的控制,值得推广了应用。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9,(2)
目的通过建立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2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模型组(8只)和试验组(7只)。空白组每日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00ml/kg),1次/d;模型组每日腹腔内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100ml/kg),同时隔日联合脂多糖1.2mg/kg腹腔注射(第1、3、5……天),1次/d;试验组每日腹腔内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100ml/kg与PNS(35mg/kg)混合液,同时隔日联合脂多糖1.2mg/kg腹腔注射(第1、3、5……天)。透析28d后,取大鼠壁层腹膜做病理切片观察。检测并比较3组大鼠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含量。结果光镜下观察壁层腹膜病理切片,模型组大鼠腹膜组织明显增厚,并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细胞及血管增生明显增多,而试验组上述改变明显改善。试验组与空白组比较,AGEs、丙二醛明显增高,T-SO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AGES、丙二醛明显增加,T-SOD、GS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模型组比较,AGE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日腹腔注射1.2mg/kg脂多糖,可成功建立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PNS可降低AGEs含量,改善腹膜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多媒体健康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率、负性情绪及临床效果影响,本研究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孕妇260例,根据宣教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产前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多媒体健康教育,分析两组孕妇自然分娩率、知识掌握率、产程时间、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分娩技巧、饮食营养、产后康复、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孕妇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孕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中社会因素所致病例数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采用多媒体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知识掌握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孕妇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费用、患者主要照顾者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试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掌握率,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叶平  李玲  肖毅  李卫华  李淑红 《生物磁学》2011,(23):4506-450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生活行为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行为模式转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能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的作用,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以推迟或防止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9月因慢性肾衰竭需住院治疗患者9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予以腹膜透析,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值、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BUN、Scr和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B和RB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低蛋白血症率和感染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体力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职能、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较血液透析可更有效抑制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高小分子物质清除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但治疗中易发生低蛋白血症和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补充白蛋白和加强预防感染措施等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20.
王新珠  陈蓉  邓丽容  林秀莲 《蛇志》2016,(3):315-317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4个月,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透析依从性量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透析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透析依从性评分、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透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