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病理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复习秦皇岛市开发区医院54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肿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和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属于子宫平滑肌肉瘤者6例;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2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28例;奇异性平滑肌瘤6例,血管平滑肌瘤6例;上皮样平滑肌瘤1例。结论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因其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临床病理分析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股骨DF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学特点:肿瘤由梭形瘤细胞和大量胶原构成,胶原纤维密集而粗大,呈波浪状或束状,瘤细胞核形态温和,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瘤细胞-βcatenin(2/2)、Vimentin(2/2),Desmin、SMA局灶(+)。结论骨DF具有较强的局部侵袭能力,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应手术广泛全切。联合检测-βcatenin、SMA、Vim、Desmin等标记物对骨DF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对2例膀胱副神经节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大体肿物均有完整包膜.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巢状及条索状,其中1例伴有鳞状细胞或腺样分化的器官样结构.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圆形、椭圆形、梭形,核分裂罕见.瘤细胞巢间有丰富的大、小血窦.免疫组化瘤细胞CgA、Syn、S-100阳性,CK、CK7、HMB45、CEA阴性.结论 膀胱副神经节瘤是较罕见的肿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4.
刘定云  肖桃元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176-178,i012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方法对1例结肠恶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组织形态主要由大小较一致的圆形、多边形细胞和束状、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以MBP、NSE、HMB45、S-100和vimentin阳性为特点。电镜下细胞内可见Ⅱ~Ⅳ期黑色素小体,细胞外有不完整的基底膜及长间距胶原。结论恶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少见,发生于结肠尤为罕见。病理诊断应结合病史、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超微结构特点是确诊的最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 (PIM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 1 2例 PIML的临床资料并有随访的病例 ,用单克隆抗体 LCA、L2 6、UCHL- 1、CD3 0 、CD68、S- 1 0 0蛋白及 GFAP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临床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 肿瘤组织形态与结内淋巴瘤基本一致 ,但无淋巴滤泡形成。瘤细胞有明显围血管现象 ,呈袖套样分布。免疫组化标记所有病例 LCA及 L2 6阳性 ,其余阴性。结论 本组 PIML均为 B细胞源性。瘤细胞分布疏密不均 ,向血管性及免疫组化 LCA阳性、GFAP阴性可作为本瘤的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神经母细胞瘤(adult neuroblastoma ANB)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盛京医院诊治的4例ANB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4例ANB患者发病年龄22~33岁,男女比例3∶1.临床主要表现为胸腹部包块、隐痛不适.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小儿NB表现相同:瘤细胞圆形深染,大小较一致,可见坏死及钙化.瘤细胞表达NSE、NF、Syn.结论 ANB是一种极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在临床和病理诊断时要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观察分析1例脾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4 a肝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对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瘤细胞梭形,呈束状、旋涡状或席纹状排列,间质大量炎症细胞弥漫浸润,脾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无明显异型,肝转移灶瘤细胞轻度异型,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Vimentin、SMA阳性,ALK阴性。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少见肿瘤,诊断须依赖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大多预后较好,出现异型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交界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无特殊,常被忽视而造成误诊.本文收集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9例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莹  朱伟  周喜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272-2274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鼻腔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典型的组织学特征表现为多边形上皮样瘤细胞组成,排列成巢状,由富含薄壁毛细血管的纤维组织分隔。瘤细胞大小不一,胞质丰富透亮,呈空泡状,核小,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显示EMA(+)、CKpan(+)、CD10(-)、CK7(-)、HMB45(-)、S-100(-)、Calponin(-)、SMA(-)、GFAP(-)、TG(-)。结论鼻腔原发透明细胞癌是罕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0.
卵巢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卵巢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原发于卵巢囊性畸胎瘤的恶性黑色素瘤标本,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界限不清,呈透明细胞和/或印戒细胞样;瘤细胞内外可见一些粗大的黑色素颗粒,瘤组织内血管较多,核分裂现象多见,〉10个/10HPF。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及S-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 M E )的影像学、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M M 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3.4岁,均表现为进食不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胃镜检查示:3例距门齿25~35 cm食管前壁及左侧壁见不规则结节状肿物及息肉样肿物,2例距门齿35~40 cm食管右侧壁及右后壁见不规则溃疡型肿物。C T检查显示:食管中、下段管腔内偏心性肿瘤,增强扫描5例肿瘤均有强化,其中1例病灶强化均匀,其余4例呈不均匀强化。肿瘤病理组织学表现:瘤细胞排列呈巢片状或条索状,细胞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胞质内见黑色素颗粒,细胞核大小不一,核居中或偏位,核仁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HMB‐45、Melan A、S‐100;CK阴性,Ki‐67阳性细胞数30%~35%。【结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非常罕见,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组织学、病理学特点,有助于该肿瘤诊断。  相似文献   

12.
涎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法,并对此疾病相关文献作一回顾。方法光镜下观察12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由基底样细胞构成,巢状排列,瘤细胞团中央可形成腺腔,外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基底膜明显。结论诊断时应注意与基底细胞腺癌、实性型腺样囊性癌以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相鉴别。治疗时宜做全腮腺切除,术后应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13.
肺良性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1例肺的良性肌上皮瘤,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对手术切除的肺及其肿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HE及免疫组化(S-100、p63、CK、SMA、GFAP)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患者女性,58岁。左肺上叶舌段良性肌上皮瘤,突入支气管腔内,大小为1·8cm×1·5cm×1·2cm,瘤组织呈不规则片块状,由卵圆形细胞、透明细胞及少量梭形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显示瘤组织S-100、p63和CK(+)。结论肺良性肌上皮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根据组织形态、结合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组织变异的认识。方法:对36例DFSP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分析及随访,其中13例加做免疫组化标记。结果:36例DFSP的组织形态均有经典的车辐状或席纹状结构,其中6例伴有纤维肉瘤区域、3例伴有黏液样区域、2例瘤细胞含有黑色素、1例可见肌样结节和肌样束。作免疫标记的13例DFSP瘤细胞CD34、VIM均阳性。结论:掌握DFSP各亚型组织形态变异的特点,并辅以CD34标记,有助DFS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小儿淋巴结节细胞神经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结节细胞神经瘤的起源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发生在小儿淋巴结的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情况、生物学特性、临床、病理诊断及手术原则进行讨论。结果: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节细胞神经瘤。术后恢复顺利。随访2 a,患儿健康,无肿瘤复发。结论:该病例可能为异位性肿瘤,CT及M R I对术前诊断有一定价值,确诊有赖于病理及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表现。完全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组织起源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2例SPT进行大体、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肿瘤体积较大,有包膜,囊实性相间。镜检:肿瘤由乳头和囊实性区混合组成,细胞形态一致,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2例Vim、AAT、AACT及PR阳性;EMA、Actin、S-100、ER阴性;1例Syn、NSE阳性;另1例Syn、NSE阴性。结论:SPT是胰腺少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组织起源有争议,可能起源于多能干细胞,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黑色素性神经外胚瘤非常罕见,肿瘤好发于上颌骨,其次为下颌骨、颞部及颅骨等。镜下可见两种类型的瘤细胞,一种为大的胞质内含黑色素的上皮样瘤细胞,排列成腺管样或裂隙状,一种为小的神经母细胞样瘤细胞,呈散在分布或位于腺样结构内。瘤细胞可表达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黑色素细胞及上皮细胞的标记。镜下可见上皮样瘤细胞内有黑色素小体,神经母细胞样瘤细胞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本文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2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研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多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大体形态多呈息肉状,Fontana 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显示出嗜银性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100 和 HMB45均为阳性。结论:食管中下段息肉样肿物在中老年患者应想到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最后确诊特别是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需要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或电镜的支持。该肿瘤的组织发生可能来自食管粘膜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19.
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04-5806
目的 探讨青少年胸部Askin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对1例青少年Askin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Askin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多见,瘤体一般较大,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CT表现单侧胸腔内巨大肿块,可累及胸膜、膈肌等,CT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内部密度、肿瘤的范围、显示肺内的转移、肿块与肺、胸膜、纵隔的关系以及肋骨破坏的情况.病理学特点瘤细胞由小圆细胞构成,有菊形团; 免疫表型:CD99、NSE、VIM、S100 阳性; 电镜下观察到肿瘤细胞胞浆内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Askin 瘤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均为非特征性表现,最后诊断须依靠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 ACC)的临床病理诊断特征。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5例ACC临床病理特点。结果:5例ACC中,女性3例,男性2例,瘤体直经5.5~18.0cm;形态学显示瘤细胞呈明显的异形性,核分裂像、坏死及血管浸润可见,癌巢间见宽大的纤维带;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结论:肿瘤包膜外浸润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是诊断ACC非常可靠的恶性指标,而细胞异型、核分裂像增多、包膜外浸润及肿瘤中出现宽大的胶原纤维等指标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