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目前,以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为基础的外科升阶梯治疗已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周感染性坏死(IPN)主要治疗策略,但如何把握外科手术的指征和时机等方面仍值得探讨,本文分析34例SAP合并IPN患者的治疗经过,探讨外科升阶梯治疗SAP合并IPN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4例运用外科升阶梯方法治疗的SAP合并IPN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生理盐水1 000~3 000 mL/d经引流管反复冲洗,5~7 d复查1次CT;28例复查CT提示IPN残留,分别行小切口联合肾镜IPN清除或开腹扩大切口清除脓肿,术毕胰周放置多根腹腔引流管引流。34例均顺利康复。术后随访5~30个月,均复查CT提示脓肿均缩小或消失,引流管逐步拔除。结论 外科升阶梯治疗SAP合并IPN效果明显,推荐广泛使用,但针对不同患者仍需采取个体化措施,及选择适当的干预时机,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PCD引流管路径作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的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感染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经PCD引流的感染期SAP患者出现引流不畅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循PCD引流管路径作一约2 cm微小切口,用取石钳取出浅层部分胰腺坏死组织,深在部分坏死组织联合经皮肾镜直视下用网篮取出,在残腔的高、低位分别置入冲洗管及双套管,从腹壁相应较簿的位置戳孔引出并固定,原PCD引流管管口予以关闭。术后用生理盐水自冲洗管冲洗脓腔,双套管负压状态下作持续负压吸引将残余坏死组织逐步清除干净。监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引流量(出入量差)、体温、白细胞(WBC)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CT了解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残余情况。结果:23例感染期SAP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感染中毒症状均改善,术后30 d内引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多(均P0.05),感染指标(体温、WBC数、PCT、CRP)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CT显示胰周坏死组及积液基本消失,其中5例术后2周出现冲洗管堵塞需换管继续冲洗引流,所有患者未出现腹腔出血、肠漏、穿孔等并发症,无需行二次微创手术干预或开腹手术处理,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结论:循PCD引流管路径作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的方法在治疗SAP感染性坏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目前,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理念已从以往的早期开腹手术向延期、微创、创伤递进式、通畅引流式的手术方式过渡。本研究按照这一新理念,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SAP合并IPN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SAP合并IPN患者共53例患者资料,其中26例行经腹膜后入路肾镜胰周脓肿清创治疗(经皮肾镜组),27例行腹腔镜清创(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主要疗效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相关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经皮肾镜组中5例患者术后2周床旁局麻下二次经窦道探查清理,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经皮肾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前者平均手术时间(51.8 min vs.57.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2 mL vs.65.8 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1.6 h vs.22.7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8.5 d vs.51.2 d)、平均住院费用(8.2万元vs.10.6万元)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7 d引流量较术前均增加,而体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胰腺炎CT严重指数(CTSI)评分等感染指标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较术前下降(部分P0.05),而两组间以上指标在相同时间点无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皮肾镜组与腹腔镜组术后肠瘘、胰瘘、出血、肺炎、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6% vs.37%,P0.05)。结论:SAP合并IPN患者经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感染中毒症状均可得到改善,效果明确。与腹腔镜手术比较,经皮肾镜治疗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及费用方面更具优势,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辅助小切口取石术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再次手术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经皮肾镜辅助小切口取石术式,手术切口长5~7cm,肾脏穿刺通道用2—0可吸收缝合线全层缝合,不留置肾造瘘管,肾周不留置血浆引流管。对照组21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式,留置F18~50肾造瘘管。两组患者均使用瑞士EMS-Vario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进行手术。结果:两组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再次手术患者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无大出血、气胸、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伤口均甲、乙级愈合,随访3个月无继发性肾出血。对照组继发性肾出血4例,发生率19.05%,经超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经皮肾镜辅助小切口取石术能有效降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再次手术患者继发性肾出血的发生率,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侧卧体位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一期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采用侧卧体位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联合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孤立肾肾结石29例,其中上盏结石19例,中盏结石11例,下盏结石22例,结石直径1.5~5.5(3.89±2.67)cm。结果本组29名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且均为单通道;术后一月复查CT示:2例结石残留,1例因术中软性输尿管镜视野不清,另外1例因肾下盏与输尿管夹角过小,软性输尿管镜无法探及结石;手术时间为31~118(77.34±21.58)min;所有患者均无大出血、气胸、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中术后均无输血病例。结论采用侧卧体位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一期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孤立肾肾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同侧。肾积脓的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经皮。肾穿刺造瘘配合抗感染治疗,待引流液变清、炎症症状消失及实验室指标好转后3~5d行二期经瘘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术中常规留置输尿管内支架引流及肾造瘘管,观察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无大出血、水中毒、菌血症等并发症发生;33例术后复查无明显结石残留;随访3~12个月,1例肾功能无法恢复,行患肾切除术,其余患。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早期诊断上段结石合并肾积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积极有效的。肾造瘘引流并适时行二期碎石取石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有效的保护患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并发急性肾感染的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并发急性肾感染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施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将结石粉碎至3mm以下。对合并输尿管息肉者,则将息肉切除。结果所有病例施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均1次将结石击碎,3例结石碎块较大上滑人肾盂,感染控制后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清除结石残片。16例7d内体温降至正常,腰痛症状消失。2例因肾积脓,双J管引流不畅,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引流而痊愈。1例肾周脓肿迁延不愈,取腰部竖直小切口切开引流而治愈。1例肾皮质脓肿辅以抗菌治疗,2周后复查病灶吸收。站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急诊治疗并发急性肾感染的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及时控制急性肾感染,防止重症肾感染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期肾造瘘后二期于斜仰卧截石位下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同期治疗伴有肾积脓的复杂型肾结石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6月46例结石梗阻性肾积水感染后形成肾积脓的复杂型肾结石患者,一期于彩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感染控制后,二期同时行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分析结石清除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周边脏器损伤、尿脓毒症、术后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除体位摆放时间外,平均手术时间(55.58±14.37) min。术后住院天数(8.50±2.11) d。术后无一例患者需接受输血治疗,有2例出现发热,6例结石残留。结石一次完全清除率达86.96%。结论:对合并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复杂型肾结石,一期肾穿刺造瘘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可以提高后续治疗的安全性。在安全的基础上,二期同时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可以明显提高结石的清除率,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好,对肾积脓性复杂型肾结石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感染性胰腺坏死(IPN)仍是SAP治疗公认的难点,也是影响SAP疗效的关键。本研究分析总结小切口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例行小切口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IPN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6.7±11.6)岁;5例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2例胆源性胰腺炎、2例酒精性胰腺炎;脓液细菌真菌培养阳性率为77.8%(7/9)。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联合内镜微创手术,4例经左侧腹膜后入路、3例经腹腔小网膜囊入路及2例联合入路。胰腺炎起病到首次手术时间(47.2±10.1)d,术后住院时间(20.4±9.6)d,总住院时间(36.1±18.1)d,手术时间(151.7±55.2)min;清除坏死组织量(240.0±119.6)g;术中出血量(55.4±44.2)mL;放置引流管数量中位数4(3~6)根。8例患者一次手术治愈,1例患者术后再次行经皮胰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和胆道镜手术治疗;术后2例患者出现主要并发症,包括1例腹腔出血、1例结肠瘘。9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小切口联合内镜微创手术结合了多种微创技术优点,良好地平衡了清创效率和手术创伤之间的矛盾,在高效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的同时,也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感染坏死(IPN)是临床中比较棘手的情况。进阶式微创引流或清创策略已被广泛认可,但刻板地执行进阶式策略并不能使所有患者受益,对于部分患者,在进阶式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跳跃”,直接进行开放清创更能提供救治机会。本文对5例SAP合并IPN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为进阶式和跳跃式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SAP合并IPN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7~54岁,平均(45.2±6.06)岁;住院时间22~108 d,平均(68±38.03)d。1例患者经进阶式策略治疗成功,2例患者采用进阶式策略治疗效果较差,最终家属放弃治疗,2例患者在进阶式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跳跃式策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SAP合并IPN的治疗应注重个体化,力求“一人一策”。进阶式策略可使大部分患者康复,但对于患者出现爆发性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腹腔内存在广泛脓腔时,切勿刻板执行进阶式策略,在充分评估后选择跳跃式策略更能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1.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目的:探讨运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方法:对86例结石性脓肾患者,6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24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结果:术后1年获随访59例,患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39例(66.1%),患肾萎缩(无功能)18例(30.5%),患肾切除2例(3.4%)。结论: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是可行、有效的,因此,绝大多数的结石性脓肾可作保肾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联合硬镜治疗女性肾盂结石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2012年6月~2013年4月采用输球管软镜联合硬镜治疗女性肾高结行(结石直径〉2cm而≤3cm)患者30例。结果:27例一期碎石成功.一次性碎石率为90%;3例二期碎石成功。无输尿管穿孔、脓肾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4~76min.平均58min。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8d。留营双J管2~3脚后拔除。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硬镜治疗女性肾孟结石(结石直径≥2cm而≤3cm)是安全、高效的,同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上尿路结石并巨大肾积水保肾治疗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并巨大肾积水的保肾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于肾或输尿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行肾折叠术,8例患者并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6例加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例同时行内镜下UPJO内切开及气囊扩张术。术中、术后取肾积水测定PH值以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5例尿毒症患者3例术后第10天血BUN为12.1~15.7 mmol/L,术后二个月复查BUN正常,另2例合并对侧中度积水者三个月后仍为13~15mmol/L,对侧梗阻解除后0.5~1年复查BUN为8~12 mmol/L。4侧患肾PH值在>7.3,术后3个月复查IVP 120min可见显影,其中2例术后一年复查,患肾45分钟显影。结论:上尿路结石并巨大肾积水患者手术时是否切除巨大积水肾,应根据患肾的情况、有无合并脓肾、患者的年龄、对侧肾功等综合考虑,对年轻特别是青少年、孤独肾患者、对侧泌尿系有病变肾功能有损害的情况下,切除患肾尤其应慎重。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后联合整形术,能保持肾内张力,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加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充分引流,可尽快恢复患肾功能,内镜治疗对腔内梗阻造成的输尿管狭窄致巨大肾积水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肾镜及胆道镜双镜联合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周脓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例并发胰腺周围脓肿实施经腹腔及腹膜后途径穿刺置管,经皮肾镜联合胆道镜行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痊愈,无穿刺及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SAP并发胰周脓肿的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选择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株洲中心医院6 例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实施经腹腔及腹膜后途径穿刺置管,联合经皮肾镜或胆道镜行胰周感染坏死组织清除,术后再经过胰周置管行贯穿式灌洗引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无穿刺及手术并发症,平均接受经皮肾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1 次,胆道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2.3次,第一次清创术后至拔管时间平均为55 d(36~74 d)。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以上无胰腺坏死感染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肾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的方法治疗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疗效好且安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我院于2009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92例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8例、输尿管中段结石3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30例。结果:本组92例中85例一期成功碎石,7例二期成功碎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25min,平均72min。术后5~7天复查B超及腹部平片,结石完全清除85例(92.4%),7例二期手术清除残余结石。术后住院时间8~11d,平均9td。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是安全的、高效的,同时具有一次性解决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一期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8月~2009年3月,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一期治疗78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其中一侧输尿管结石合并另一侧肾结石24例,双侧输尿管结石合并一侧肾结石8例,单侧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46例。结果 78例均一期成功碎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0~20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30~400ml(平均90ml),术后住院时间6~10d(平均7d)。结石清除率91.1%(71/78),3例残余结石直径≥0.6cm,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4例残余结石直径0.6cm,口服药物排石。78例均随访3个月,复查彩超无明显结石残留。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一期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效率高,创伤小,残石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结核合并肾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肾结核合并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其中8例行肾切除术,2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1例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提示肾结核伴干酪样坏死,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6~12个月,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尿结核DNA及CT等,恢复良好。结论对明确诊断的肾结核合并肾结石患者,需严格行抗结核治疗,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处理结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联合顺行输尿管软镜在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9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行经皮肾镜联合顺行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经皮肾镜手术过程中结石或残石滑入输尿管中下段,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周围息肉或肉芽组织包裹,3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下段狭窄,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重度前列腺增生,2例既往因膀胱癌行输尿管腹壁造口术,1例既往因膀胱癌行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1例既往因输尿管下段狭窄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手术时间47~145 min,平均(77±21) min。1例患者出现出血,经介入栓塞后完全恢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加强抗感染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第4~6天复查KUB均未见明显结石残余、双J管位置全部正常。结论:经皮肾镜联合顺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滞留双J管哑铃状附壁结石的手术策略和技巧,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10年7月应用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长期留置双J管后形成哑铃状附壁结石并拔除双J管6例患者的疗效。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所有滞留的双J管和合并结石均获得成功处理,术后出现中度血尿3例,高热4例,结石残留1例。结论:联合采用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结合钬激光碎石处理滞留双J管哑铃状全程附壁结石安全、有效,术后预防尿路感染是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