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沿海风电场滩涂软土含水率高,压缩性大,必须对其加固才能进行风电基础施工。为研究硫氧镁水泥固化滩涂软土的加固机理及微观特性,开展了硫氧镁水泥复合固化剂加固滩涂软土的XRD试验以及不同初始含水量(w)、固化剂掺量(Wg)和龄期(T)下固化滩涂软土的扫描电镜(SEM)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固化滩涂软土微观孔隙、微观颗粒形态以及接触面积率(RCA)受WgwT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固化滩涂软土主要由石英、5Mg(OH)2·MgSO4·7H2O相(简称5·1·7相)、白云石、叶腊石、M-F-A-S凝胶相以及少许CaO和MgO构成,固化机理包括改性硫氧镁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离子交换及填充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固化滩涂软土微观孔隙可分为凝胶、接触和骨架3种类型,固体颗粒呈叶片状、颗粒状和凝块状3种形态。微观结构参数(RCA)与宏观力学参数,即初始切线模量Ei和强度指标(cφ)均随w的增加而减小,随着WgT的增加而增大。最后建立了固化滩涂软土的RCAEicφ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定量研究电子和质子辐射对太阳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首先,证实作者前期工作得到的太阳电池输出电流-电压(I-V)模型仍适用于高能粒子辐射后的太阳电池;其次,由太阳电池输出电流-电压特征量定义一个等效电阻(Req)。采用最小二乘方曲线拟合方法,找到能够定量描述太阳电池能量转化效率(PCE)与等效电阻(Req)的关系,并且定量解释了经历电子和质子辐照的太阳电池的等效电阻(Req)同辐照剂量的关系。最后,扩展这个模型用于定量描述太阳电池外量子效率(EQE)与入射光子能量()的关系,经拟合验证,该模型与实验数据十分吻合,理论同实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大于0.98,平均相对误差(ARE)小于3%。  相似文献   

3.
刘寒  马小晶  王宏伟  宋帆  贺航 《太阳能学报》2022,43(10):104-112
设计一种太阳能热泵联合风电蓄热系统,并建立系统动态模型。为获得最大太阳辐照量和最小生命周期成本,使用4种不同优化算法对集热器倾角(CTA)、集热器方位角(CAA)、集热器面积(CA)、水箱容积(TV1TV2)、热泵功率(HP1HP2)和电锅炉功率(BP)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乌鲁木齐某单位行政楼的供暖系统为对象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Hooke-Jeeves方法优化效果最佳,CTA为(φ-6°)(φ为当地纬度)、CAA(α-2.5°)α=0°为正南朝向)时,可使系统获得最大采暖季辐照量;TV2/BP为69.8 L/kW,TV1/CA为86.4 L/m2,(HP1+HP2)/CA为125.6 W/m2,系统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相比优化前,参数优化后的系统生命周期成本节省11.8%。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一种卫星太阳翼在轨功率输出预测方法,由单体太阳电池根据固体物理理论推导出来直流理论分析模型获得其等效电路,通过对单体太阳电池串、并联后组成的太阳翼电气电路,获得太阳翼等效电路,并根据该等效电路推导出太阳翼的直流分析模型。将太阳翼的直流分析模型转化为由单片太阳电池片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最大功率点电压Vmp、最大功率点电流Imp这4个参数决定的太阳翼工程应用方程。同时,通过地面试验获得单体太阳电池的电压和电流衰降系数,获取太阳翼实际在轨不同时刻的开路电压VAoc、短路电流IAsc、最大功率点电压VAmp、最大功率点电流IAmp,并通过计算获取太阳翼工作点电压、电流,得到太阳翼的在轨预测工作输出功率。通过将该文模型预测值与太阳翼实际在轨输出电流、电压遥测值进行比较,验证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该预测模型可通过单体太阳电池的4个工程参数,获得整个太阳翼的直流分析模型,便于太阳翼设计阶段建模分析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发电单元(DGU)投入或退出引起的结构不确定性,采用分布式鲁棒H控制,使微电网电压稳定。采用区域极点配置约束控制器参数,使闭环系统的极点落在区域D中。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的H优化求解,得到鲁棒H-γD控制器。控制器的设计仅需DGU和与之连接的线路参数,而无需整个微电网参数。给每个DGU分别配置相应的控制器,嵌入DGU中,可以实现分布式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以近海风电伞式吸力锚基础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水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波浪作用下伞式吸力锚基础周围冲刷演变机制,分别基于Raaijmakers和Myrhaug模型,提出随机波浪小Keulegan-Carpenter数(KC)情况下伞式吸力锚基础周围平衡冲刷深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机波浪下,波峰时形成的旋涡体系主导冲刷过程,此时基础上游逆压梯度最大,这有利于波浪边界层充分分离,形成马蹄形旋涡,马蹄形旋涡和桩侧流线压缩导致筒裙上游两侧约45°圆心角位置剪切流速最大,筒裙和锚枝的设置保护了该位置床面土体,使得最大冲刷深度位置位于锚枝之间。当KC采用KCs,p,且KCs,p<8时,修正Raaijmakers模型预测的平衡冲刷深度Seq'与计算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KCs,p>8时,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变大,修正Raaijmakers模型过分估计了平衡冲刷深度。当KCrms,a<4,n=10时,修正Myrhaug平衡冲刷深度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江伟  吴荣华  胡娟 《太阳能学报》2022,43(5):156-160
以改进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的H桥逆变器为例:首先,运用频闪映射理论建立数学离散模型;其次,采用频闪图和频谱图观察到系统工作在不同控制参数k1k2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再次,运用快变稳定性定理对系统工作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结论与频闪图及频谱图的分析完全一致;最后,研究发现输入电压E、负载电感L与电阻R等外部电路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的稳定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5个气候区59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的日值气象数据,对比分析8个散总比和3个散射系数直散分离模型在中国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性。采用判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BE)、平均误差(MBE)和全局性能系数(GPI)5个误差评价指标,确定各气候区最适宜的模型形式。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适用于中国不同气候区的散总比和散射系数逐日直散分离通用模型。结果表明,除线性形式散射系数模型精度较差外,其他模型计算精度均较高,散总比和散射系数模型平均R2分别为0.85和0.62;基于晴空指数-日照百分率的二次多项式散总比模型和基于日照百分率三次多项式散射系数模型在不同气候区精度均最高;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中国不同气候区散总比和散射系数逐日直散分离通用模型,其平均R2分别为0.89和0.70。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单罐内盘管换热器最佳的布置方式,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相同换热器面积不同盘管换热器布置方式对单罐蓄热系统释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叉排双螺旋盘管换热器的释热性能优于单排盘管换热器,且内盘管高外盘管低(hi=90 mm,ho=174 mm)的布置方式换热器其释热功率、出口温度以及累计释热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掺杂元素的高效双面p型PERC电池电性能参数在紫外辐照后的衰减特性为研究对象。硼元素掺杂和镓元素掺杂的双面PERC电池背面受紫外光辐照后,背面、正面效率均发生衰减,但两者背面效率衰减主要来自于Isc衰减,而正面效率衰减主要来自于FF衰减,Uoc在整个紫外辐照过程中表现稳定,背面衰减与紫外辐照后钝化层的折射率增大有关,而正面衰减可能与电池串阻增大有关。通过增加电池背面钝化层厚度优化紫外稳定的镓掺杂双面电池的紫外稳定性。优化后的电池在15 kWh/m2紫外辐照后,电池背面效率衰减仅为0.04%,同时其正面效率衰减相比于未加厚的电池下降0.32%,说明这种镓掺杂双面电池在户外光照下高稳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SiC MOSFET的阈值电压、体二极管电压、漏-源极通态电阻温度依赖性的基础上,分析偏压温度不稳定性(BTI)引起的VTH的漂移规律,并探究其对温敏电参数(TSEPs)的影响规律。另外,在充分考虑温度和BTI对VTH共同作用的影响下,提出在小电流注入时使用体效应下的体二极管电压监测SiC MOSFET阈值电压的方法。该方法可在不同的结温(Tj)下监测阈值电压,为校正其他TSEPs测量结温的准确性提供帮助。理论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是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场工程勘察中应用最多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其缺点在于土体参数无法直接获取,需要通过解译获得,而不同地区的解译参数存在场地特异性。该文依托黄海海域江苏某海上风电工程,开展室内三轴UU、固结快剪、三轴CU试验和原位CPTU,得到江苏海域的黏性土强度随深度的关系,可用于江苏海域黏性土强度的快速评估。基于修正剑桥模型和三轴CU试验得到江苏海域黏性土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基于固结快剪和三轴试验结果得到江苏海域不同黏性土层强度的CPTU解译参数Nkt值的范围分别为11.93~19.99和8.45~16.68,建议采用固结快剪标定得到的Nkt总平均值14.44作为黏性土最优强度(中值)的解译参数。最终建立CPTU孔压比Bq和Nkt的关系,采用建立的Nkt与Bq的关系可较好解译黄海海域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su,通过标定建立Nkt-Bq关系的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海洋岩土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模拟的方法,对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和上原循环建模,在不同热源温度环境下,分析不同循环流程热效率η和平准化度电成本CLCOE的差异;同时,通过对循环蒸发温度和透平入口压力进行分析,探究其在不同循环流程中对热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卡琳娜循环在各热源温度下均有较高的热效率,但经济指标表现不佳;低温热源环境,纯氨工质朗肯循环在同等条件下CLCOE最低,在设计时,朗肯循环应选用饱和蒸汽状态,尽可能增加透平入口压力,减小蒸发过热度;高温热源环境,上原循环CLCOE最低,卡琳娜循环和上原循环CLCOE极小值与热效率极大值对应的透平入口压力存在偏差,按最小CLCOE标准可获得更高的发电量和更低的设备成本。因此,在流程设计时,需考虑不同循环在各热源环境中的热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k-ωSST湍流模型,对安装不同间距z和安装角αvg涡流发生器(VGs)的DU91-W2-250风力机翼段的动态失速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翼段做典型的正弦俯仰振荡运动,探究该过程中VGs安装参数对风力机翼段流动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z对气动影响非常小,改变αvg的影响较大;当z=6~8 mm,αvg=13.4°~16.4°时VGs改善翼段气动性能的效果较好;流向涡强度是影响VGs流动控制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gnition of single coal particles at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s ( XO2<21%) was conducted using a tube furnace.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Ts) and the center temperature (Tc) of the coal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images taken by an infrared camera and thermocouples respectively. The ignition processes were recorded by a high-speed camera at different XO2 values and furnace temperatures Tw. Compared with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at a high XO2 value, the ignition delay time ti decreases more rapidly as XO2 increases at the low XO2 region. The responses of Ts and Tc to the variation of X O 2 are different: Ts decreases while Tc remains nearly constant with increasing XO2 at a low XO2 value. In addition, ti is less sensitive to Tw while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Ti is more sensitive to Tw at a low XO2 value than in air. Observations of the position of flame front evolution illustrate that the ignition of a coal particle may change from a homogeneous mode to a heterogeneous or combined ignition mode as XO2 decreases. At a low XO2 value, buoyancy plays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sweeping away the released volatiles during the igni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