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玉清  周成华  张洪泉 《药学学报》2004,39(10):769-773
目的研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凋亡和F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制备哮喘模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凋亡;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Fas mRNA的表达。结果孟鲁司特能显著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Eos的数量;在孟鲁司特治疗组,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Fas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与Fas mRNA表达增加高度相关;增强气道嗜酸性粒细胞Fas mRNA的表达,促进其凋亡,可能是孟鲁司特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嗜酸性粒细胞 (EOS)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支气管哮喘患者 5 0例 (哮喘组 ,其中 30例急性发作期 ,2 0例非急性发作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测定经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 5水平。分离 5 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EOS,测定经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前后 EOS的凋亡率。结果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 IL - 5介导的 EOS存活有抑制作用。哮喘组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后的血清 IL - 5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 (P<0 .0 1)。治疗后的 EOS凋亡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有效诱导 EOS凋亡 ,凋亡 EOS通过拮抗 IL - 5机制获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组胺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azelastine,AZT)对豚鼠哮喘的拮抗作用,探讨氮卓斯汀拮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制备哮喘模型,通过豚鼠引喘潜伏期和跌倒率的变化评价氮卓斯汀对哮喘的拮抗作用;分别计数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BALF中IL-4和IL-5的质量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氮卓斯汀能显著延长致敏豚鼠的引喘潜伏期,降低跌倒率;氮卓斯汀显著减少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降低血清和BALF中IL-4和IL-5的水平。结论:降低IL-4和IL-5的水平,减少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及其在气道中的浸润,可能是组胺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拮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徐峰  张洪泉 《药学学报》2003,38(9):661-66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慢性哮喘豚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致敏豚鼠模型,连续吸入不同浓度IL-1ra,用卵白蛋白引喘豚鼠,连续8 d,分离血液、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清液中阳离子蛋白(ECP),酶连免疫法(ELISA)测血清中IL-5,荧光显微镜观察嗜酸性细胞凋亡。结果IL-1ra能明显减少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降低血清、肺泡灌洗液中ECP水平及血清中IL-5的含量,促进嗜酸性细胞凋亡。结论雾化吸入IL-1ra可以通过改变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及浸润程度,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英  杨炯 《江苏医药》2003,29(9):658-660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形态学观察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哮喘豚鼠体内嗜酸性粒细胞 (Eos)凋亡的影响。结果  (1)哮喘豚鼠体内Eos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豚鼠 (P <0 0 5 )。 (2 )哮喘豚鼠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后 ,体内Eos凋亡率显著增加 (P <0 0 1) ,并伴随气道炎症和哮喘反应的减轻。结论 诱导哮喘体内Eos凋亡是雷公藤多甙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患者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的哮喘特征.孟鲁司特是新一代的白三烯(LTs)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以治疗变应性疾病疗效确切[2-5].本研究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尿白三烯E4(LTE4)、外周血IgE、嗜酸性细胞(EOS)的变化,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哮喘豚鼠气道淋巴细胞(lymphocyte,LC)凋亡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的影响及二者相关性,探讨MK阻滞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制备哮喘模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淋巴细胞;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淋巴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NF-κB胞核阳性的淋巴细胞。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K能显著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LC的数量,升高淋巴细胞凋亡率,降低NF-κB胞核阳性率。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NF-κB激活增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K抑制气道淋巴细胞NF-κB的激活和促进淋巴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阻滞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孟鲁司特用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玲 《世界临床药物》2003,24(7):416-420
白三烯是哮喘的一类关键性炎性介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吸入性变应原诱发的速发性和迟发性变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可减少气道内嗜酸粒细胞浸润,使哮喘患者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液和支气管粘膜中的嗜酸粒细胞数量减少,从而降低哮喘患者呼出气中一氧化氮浓度、血液和痰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间接气道炎症指标。孟鲁司特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有叠加的抗哮喘作用,可用于轻中度持续哮喘、运动性哮喘、幼儿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防治,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哮喘豚鼠气道淋巴细胞(lymphocyte.LC)凋亡和核因子-kB(nuclear faclor-kB,NF-kB)活化的影响及二者相关性,探讨MK阻滞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制备哮喘模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淋巴细胞;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淋巴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NF-kB胸核阳性的淋巴细胸。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K能显著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LC的数量.升高淋巴细胸凋亡率.降低NF-kB胸核阳性率。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NF-kB激活增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K抑制气道淋巴细胸NF-kB的激活和促进淋巴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阻滞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抗炎作用机制及其对肺泡灌洗液 (BALF)白介素 5(IL 5)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 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哮喘组 ,地塞米松治疗组 ,火把花根片治疗组。后 3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 ,再激发用药。测定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 ,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进行BALF的IL 5受体mRNART PCR半定量分析。结果 火把花根片治疗组BALF的嗜酸性粒细胞 (Eos)数较正常组和哮喘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肺组织病理切片 ,火把花根片组充血水肿明显 ,但Eos肺组织浸润较哮喘组有明显减少。BALF的IL 5受体mRNART PCR半定量分析显示 ,火把花根片治疗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但和正常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火把花根片能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 ,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孟鲁司特对哮喘豚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陈亮  甄福喜 《江苏医药》2005,31(11):845-847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哮喘豚鼠肺血管通透性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MK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方法 制备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哮喘模型。通过豚鼠引喘潜伏期和跌倒率的变化评价MK对哮喘的拮抗作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的改变;伊文思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哮喘豚鼠肺血管的通透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BALF中NO的含量。结果 MK治疗组致敏豚鼠引喘潜伏期延长,跌倒率降低,肺组织炎症减轻;肺组织提取液中伊文思蓝含量及BALF中NO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降低BALF中NO水平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是MK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徐姗  吕伟红  张洪泉 《药学学报》2009,44(7):737-740
研究异丁司特 (ibudilast) 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EOS) 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卵白蛋白致敏法制备豚鼠哮喘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并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TUNEL技术原位检测EOS凋亡, RT-PCR技术检测EOS的Fas mRNA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测定BALF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GM-CSF) 及白介素-5 (IL-5) 的含量。结果表明, 异丁司特可明显减少哮喘豚鼠的白细胞总数和EOS数目; 在异丁司特剂量组, EOS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Fas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 BALF中GM-CSF、IL-5含量显著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 异丁司特抑制哮喘豚鼠气道EOS数目的增加、诱导EOS凋亡、增强Fas mRNA的表达、降低GM-CSF、IL-5含量可能是其拮抗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桉油精(1,8-cineol)对哮喘豚鼠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豚鼠第0天和第7天ip给予0.5ml含卵白蛋白(OVA)20μg的氢氧化铝凝胶致敏,28d后OVA攻击制备哮喘模型。观察豚鼠OVA攻击后1h,1,8-桉油精10,30和100mg.kg-1对豚鼠吸入OVA后1,2,3,4,10,20和30min时气道阻力(Raw)和肺顺应性(Cdyn)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和细胞分类的影响,并测量豚鼠肺组织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4(IL-4)、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豚鼠OVA攻击后17h再吸入乙酰甲胆碱(MCh)后,1,8-桉油精10,30和100mg.kg-1对Raw和Cdyn及BALF中白细胞数和细胞分类的影响,并测量豚鼠肺组织中ECP,IL-4,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豚鼠OVA攻击后1h,在4min时模型组Raw达到高峰;与模型组比较,1,8-桉油精30和100mg.kg-1明显抑制Raw增加(P<0.05);在3min时模型组Cdyn达到高峰,与模型组比较,1,8-桉油精10,30和100mg.kg-1均能明显抑制Cdyn降低(P<0.05);模型组豚鼠肺组织ECP,IL-4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8-桉油精100mg.kg-1组ECP,IL-4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豚鼠肺组织IL-8含量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1,8-桉油精100mg.kg-1能明显减少BALF中白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P<0.05)。致敏豚鼠OVA攻击17h后,模型组豚鼠Raw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豚鼠Cdy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8-桉油精100mg.kg-1对MCh引起的Raw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8-桉油精10,30和100mg.kg-1对MCh引起的Cdyn降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1,8-桉油精100mg.kg-1能明显减少BALF中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肺组织ECP,IL-8和TNF-α含量(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豚鼠肺组织IL-4含量无明显差异;1,8-桉油精30mg.kg-1也能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中ECP和TNF-α含量(P<0.01)。结论在哮喘急性发作时,1,8-桉油精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下调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了哮喘的急性发作。在哮喘迟发相阶段,1,8-桉油精可通过下调IL-8水平,降低TNF-α活性,从而抑制或改善由IL-8水平升高导致的中性粒细胞聚集于支气管肺泡而直接引起的哮喘加重和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太子健 煎剂对反复诱喘的哮喘豚鼠血和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的影响 ,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太子健 高剂量和低剂量组 5组 ,后 4组分别用卵蛋白致敏 15 d后 ,再用卵蛋白反复诱喘 ,正常组用生理盐水代替 ,同时 ,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 ,其余 3组分别灌服地塞米松、太子健 高剂量和低剂量 ,予以治疗 ,连续 15 d。结果 太子健 煎剂可减少血及气道内 EOS浸润并降低 EOS的活性 ,抑制其脱颗粒释放 ECP等炎症介质 ,减轻 EOS对气道上皮的毒性作用。结论 太子健 煎剂可以减轻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 ,具有一定的抗哮喘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氨茶碱(AM)对嗜酸细胞(Eos)上白介素 5受体α(IL 5Rα)、白介素 3受体α(IL 3Rα)、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GM CSFRα)及共同β链(βc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茶碱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方法  1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茶碱组,每组 6只,以卵蛋白致敏激发制作豚鼠哮喘模型,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支气管灌洗液(BALF)中的低密度Eos(HEos)及正常密度Eos(NEos),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检测各受体mRNA表达,RT PCR法检测EosIL 5Rα、IL 3Rα相对含量。结果 哮喘组HEos及NEos凋亡 (4±2, 3±2)明显低于正常组(8±2, 7±2,P<0 01),而哮喘组细胞数 (75±13, 51±11 )明显高于正常组(5±2, 10±3,P<0 01)。用AM 24h后不同密度Eos数量 ( 36±14, 33±8 )均明显低于哮喘组 (P<0 01, 0 05),AM组Eos凋亡 ( 15±5, 14±4 )明显高于哮喘组(P<0 01);哮喘组Eos表达IL 5、IL 3及GM CSFα受体mRNA,明显低于正常组 (P<0 01, 0 05 ),AM组中低密度Eos表达各受体mRNA均明显高于哮喘组 (P<0 05 );而哮喘组βcR表达(41±6, 39±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 (28±5,26±5,P<0 01),AM组βcR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HEos表达各受体与NEo  相似文献   

16.
高建  郜文  成亮  陈怡  徐平湘  宋爱丽  唐玉 《中国药房》2007,18(15):1132-1133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吸入剂对哮喘模型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为哮喘模型组,银杏内酯吸入剂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5、10、20mg·kg-1),银杏内酯腹腔注射(ip)组(剂量为20mg·kg-1),地塞米松组(剂量为10mg·kg-1)和正常对照组,计数肺灌注液(BALF)和支气管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的EOS显著增多,银杏内酯吸入剂组可显著减少BALF和支气管中的EOS浸润数(P<0.05)。结论:银杏内酯吸入剂能对抗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5(IL-5)mRNA及IL-10 mRNA表达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率。方法:健康雄性Hartley系豚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RTPCR技术检测BALF中EOS凋亡、IL-5 mRNA及I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地塞米松组BALF中的EOS较哮喘组明显下降,EOS凋亡明显上升(P〈0.01);IL-5 mRNA水平较哮喘组明显下降,IL-10 mRNA水平较哮喘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减少IL-5 mRNA的表达,增加IL-10 mRNA的表达有效抑制哮喘豚鼠气道EOS的上升,增加EOS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