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市北仑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北仑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人民饮用上安全卫生水,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于2005~2006年度全区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调查,为制定我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保障武汉市及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安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水改事业的发展。方法对武汉市2006年市政水及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进行抽样调查,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卫生检测,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武汉市市政水的合格率较高,水源水为100%,出厂水为100%,管网末梢水为98.43%;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分别为水源水29.81%,出厂水39.69%,管网末梢水31.49%,井水47.07%,其中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不合格率在各种水样中均较高。此次检测的1489件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样品中,72.06%的样本未达到"准则"规定的等级要求。结论武汉市市政水合格率很高,但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堪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市目前农村饮用水的现状,为农村改水提供经验,现将本站1997~2001年抽检的121份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为农村改水工程提供宝贵意见。方法对2012年2~4月农村150个饮用水点进行采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较低,菌落数目明显超标,水含氟偏高。结论我市农村饮用水质量堪忧,水质污染明显,农村饮用水改善道路艰辛。  相似文献   

5.
衢州市柯城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曾多次发生农村中小学生因饮用被污染的生活饮用水而引发肠道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其原因是自备水的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被肠道致病菌污染所致。为了给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让群众人人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我中心组织人员开展了柯城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各类水源的卫生学调查和水源水质抽样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我市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促进农村改水事业的发展,切实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们于2007年11月10~15日对我市农村自供自来水、水源地的卫生防护及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检测,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昌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现状,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完善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体系,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水性疾病和应对饮用水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可靠依据,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以及制定相关规划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昌宁县2008—2010年3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22.6%,存在着发生介水传染病的安全隐患;农村生活饮用水存在着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农村生活饮用水因受污染已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结论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处理工艺,对水质进行有效消毒;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督检测,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据以往的调查资料,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指标的合格率很低,为了解我市近年来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情况,於1996年6-11月.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农村自来水和分散式给水,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9.
生活饮用水卫生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掌握辖区内不同的供水方式、饮用水类型、水质状况才可能进行有效的监管。现制现售饮用水等新的供水方式成为监管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我市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低,与缺乏执法依据,基础设施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到位有关,建议立法部门加强立法、使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管有据,政府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各部门齐抓共管,切实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吉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县水质分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吉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状况,并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依据“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对2005年吉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县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分别进行分级评价。结果100个监测水点中,枯水期安全饮用水监测点数34个,非安全饮用水监测点数66个;丰水期安全饮水的监测点数66个,非安全饮用水监测点是34个。结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这两项微生物学指标是影响本省农村饮水水质的重要因素。必须进行适当净化和消毒处理,加强对饮水水源的卫生防护,以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2008—2009年张掖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我们于2008—2009年对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连续的动态调查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尤丽叶 《中国保健》2010,(7):110-111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一直是政府重视的热点问题之一,也历来受到卫生防病机构的关注。为了解宝清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确保居民饮水卫生安全,有效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县的某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日常性监测,现将2007-2008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准确掌握张掖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确保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测和评判。结果:连续四年共检测枯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60.48%和58.08%,丰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32.9%和35.0%。超标项目有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氟化物、溶解性固体、硝酸盐氮、氨氮、嗅和味、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结论:张掖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不存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和化肥污染的水,而存在部分高氟水、苦咸水和不消毒水。  相似文献   

14.
钱玲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9):884-885
良好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是人类健康生存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为了掌握目前农村环境的真实情况,进一步改善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设施状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卫生部和全国爱国卫生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我市作为江苏省32个项目调查县之一,在2006年9月对我市的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涪陵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  李玉萍  康晓莉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557-1558
我区现有人口113万,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约90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而饮用水卫生安全又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为改善农民饮用水卫生质量,保障人体健康.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饮用水投入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了解我区农民饮用水卫生现状.我们于2004年对辖区内部分乡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 质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正>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解海安县农村饮用水的消毒设施配备、日常运行、供水水质等状况,分析目前农村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供水单位供水行为,有效预防介水疾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和评价我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高其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就近年来定期和不定期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仁快 《上海预防医学》2012,24(12):694-695
<正>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解苍南县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确保居民饮水卫生安全,有效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县的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日常性监测。现对2010—201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9.
水是生命之源,干净的水对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很多地方都开始启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是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农民生活状况改善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增长,各项民生工程日新月案件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质量是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从事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研究,现就当前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工作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安全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解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我们对2008—2012年张掖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政府制定农村改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8—2012年张掖市6县、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抽检样品共1 920份。1.2调查方法依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