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6个二倍体雄不育杂优组合和6个相应保持系单交组合的产质量鉴定试验结果表明:①与生产推广种和优良单交种比,绝大多数组合具有一定的产质量优势,且组合间、性状间优势差异显著;②雄不育杂优组合比相应保持系单交组合在块根产量和产糖量性状上优势显著.而含糖率稍弱。但个别保持系单交组合综合性状优势极显著,具有在生产中直接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区凤丹经济性状及其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徽亳州、湖南邵阳、重庆垫江三个地区栽培凤丹进行了经济性状调查,同时对三个地区凤丹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亳州地区凤丹单株产量、单株种子数量和单株结果数量最高,单株产量为16.20 g,种子数量为90.83粒,结果数量为3.67个;湖南邵阳地区凤丹单株产量、单株种子数量最低,单株产量为4.11g,单株种子数量为14.24粒,单株结果数量为1.18个;重庆垫江市的单株产量为7.22 g,单株种子数量为24.36粒,单株结果数量最低,为0.81个。单株产量与单株种子数量、单株结果数量、千粒重、种子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种子大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采用GC法对凤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共分离出10种脂肪酸组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65%92.92%。凤丹籽油主要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五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为42.78%;其次为亚油酸26.50%、油酸22.97%、棕榈酸5.11%、硬脂酸1.90%。不同地区凤丹的五种主要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水分胁迫条件下,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研究58份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种间杂交后代,分析其单株产量、主花序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单株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与抗旱性显著相关,而角粒数和千粒重与抗旱性关联性较弱。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材料主花序的三个性状,即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和千粒重,在强抗、较抗、不抗材料间的差异均达到1%显著水平,且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在50%以上,其中主花序籽粒的含油量及千粒重升高,蛋白质含量降低。利用水分胁迫下三个性状的差异变化可对抗旱油菜进行初步筛选。通过筛选,获得2007M004、2007M018和2007M027三份平均隶属函数值≥0.413的抗旱材料。  相似文献   

4.
花生单株荚果产量与某些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九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分枝数,茎粗和单株结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36,0.494,0.574。总分枝数与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1194,茎粗为0.2923,单株果数为0.5711。  相似文献   

5.
1988~1990年对烟草的4个品种、4个杂种F1代、2组合的F2代及回交世代的单株地上部生物产量鲜重、单株经济产量鲜重、单株经济产量干重的遗传及其与烟叶PnPr的相关研究表明:三个产量性状均具有很高的杂种优势,且均受多基因控制,其广义遗传力(hB2)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狭义遗传力(hN2)也较高,并与PnPr呈正相关。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对烟草的产量性状可在较早世代进行选择,而且可通过对PnPr性状的选择来间接选择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6.
对2001-2010年间全国审定的205份冬油菜品种按"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统计和对比分析,并对14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种子产量由"十五"期间平均2 388.78kg/hm2增加到"十一五"期间2 670.13kg/hm2,增幅达11.12%,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3个产量因子的增幅分别为4.03%、0.36%和7.10%,表明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的增加是油菜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性分析发现,"十五"期间油菜产量与每角粒数、分枝数、增产点率和生育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另外,"十一五"期间油菜产量还与单株角果数(r=0.38)达到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发现,"十五"期间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强的性状分别为:菌核病病株率、菌核病病情指数、病毒病病情指数、病毒病病株率、每角粒数和单株角果数。"十一五"期间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高的性状分别为:每角粒数、菌核病病株率、株高、生育期、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7.
大豆花叶病毒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接种江苏大豆花病毒(SMV)SA株系条件下,研究了SMV对19个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9个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感病品种在苗期接种SA后,除根瘤数外余8个性状均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受SMV影响的程度从至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叶面积,根瘤重,茎叶干重,根干重,各子褐粒率,株高,百粒重,抗病品种9个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感病品种在苗期与花期分别接种SA后,褐斑粒率,百粒重,单株粒重有极  相似文献   

8.
以4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Resynthesized rapeseed lines,RS)与4个栽培油菜(Brassica napus,BN)为亲本,按Grifings I法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将产生的56个F1组合分为人工合成种×人工合成种(RS×RS)、人工合成种与栽培油菜杂交种(NRF1)和栽培油菜×栽培油菜(BN×BN)三种类型,并系统分析NRF1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与对照中双10号(ZS10)相比,NRF1在株高、分枝高、分枝长、分枝数和主花序长等农艺性状表现出较高的优势。32个NR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中,有7个表现正向对照优势,占22%,其中05R1×XY15的单株产量为24.47g,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居第二位,说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具有利用可能性。产量组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NRF1的平均单株角果数(436.96)极显著高于RS×RS(416.19)和BN×BN组合(370.89);千粒重在三种类型组合中无显著差异;每角粒数则表现为BN×BN(17.35)〉NRF1(11.58)〉RS×RS(8.28),说明每角粒数是NRF1杂种产量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以33个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出不同穗型品种穗部性状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不同穗型品种穗部性状之间有显著关系。阐述了单穗重、穗部性状与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水稻穗部性状之间的每穗粒数、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率呈极显著的关系。穗部性状对产量的探讨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叶部光合性状与产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叶都光合性状与产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RuBP羧化酶活性在品种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可将其作为前期和糖分积累期选育高糖型品种的生理指标,并可在块根增长期作为选育丰产型品种的生理指标,在苗期与块根增长期,光合速率与块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整个生育期间单株叶面积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因此可将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和分配率一并并作为丰产型品种的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1.
黄淮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淮地区的12个高产夏大豆品种(系),通过NCⅡ交配设计,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加性方差大于显性方差。主茎节数,株高,每簇荚数和主茎荚数的加性成分占绝对优势,遗传力较高。分枝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显性成分比例大,遗传力较低,其中单粒重趋于完全显性。主茎节数的显性成分很少,其它性状均为部分显性,建立了单株产量与产量因子之间的逐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用6个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分析了株高、总分枝数、总果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产量等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各性状对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和相关选择效果。多数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小,选择效果不大。各性状的单株遗传力普遍偏低,群体遗传力测相对较高。因此,以高产为目标的抗病育种应以集团选择为主。  相似文献   

13.
小麦制粉粉路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小麦制粉各粉路小麦粉进行抽样,分析了其主要理化性状与PPO活性。结果认为:小麦制粉粉路之间,前后粉路之间PPO活性和理化性状有较大差异,尤以PPO活性变异系数较大。渣磨物料PPO活性明显低于尾磨,其他各子系统总体差异不明显;前路粉PPO活性显著低于后路粉;上交粉与下交粉的PPO活性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粉路样品的PPO活性与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灰分、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对表观PPO活性的差异分析,提出了生产优质低PPO活性小麦粉的混配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在长期库、冰柜和干燥器中贮藏的种质,调查了53份油菜的田间出苗率、主要农艺性状和含油量变化。结果表明储藏11~14年之间的种质田间出苗率平均值都高于储藏19~25年之间的种质,长期库和冰柜中保存的种子出苗率高于干燥器中保存的,表明干燥器不利于种子的长期保存。在长期库、冰柜和干燥器三种保存方式下,11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值一致表现为长期库优于冰柜,更优于干燥器;其中全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单株重和分枝高度在三种保存方式下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在20%以上;角果宽度和含油量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在9%以下,说明不同保存方式不但影响种子活力和田间出苗率,还影响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因保存方式不同,出苗率表现不一致,与之相关的农艺性状也不同;在不同的储藏年限间,出苗率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全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干燥器中保存的种质,因为活力丧失严重,整体出苗率较低,很难判断出苗率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亚麻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征  施杏春 《中国油料》1994,16(3):25-27,32
以普遍亚麻的9个品种为材料进行种子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个相关性状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株高>工艺长度>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结实果数>千粒重>主茎分枝数,千粒重相对稳定的类型中,选择植株较高,单株粒数较多者,是提高种子产量的主要途径。降低工艺长度也是提高种子产量的重要因素,在植株较高,单株粒数较多的类型中,选单株粒重较高,单株结实数和主茎分枝数多的材料可有效提高种子产量。在其它  相似文献   

16.
对生产上应用的15个多倍体甜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表明它们在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3个性状的表现不同,根产量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含糖率性状与对照有1个品种达到显著水平,有4个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产糖量性状与对照相比有1个品种达到显著水平,2个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褐斑病性状差异不明显。甜研系列普通多倍体品种的经济性状表现总体上优于其它供试品种:遗传单粒型多倍体品种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相对较差。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褐斑病级与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呈负相关外,其余3个性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24份烤烟种质资源的株高、节距、有效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茎围、移栽至现蕾天数,单株产量、上中等烟比例等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数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最大叶长与单株产量达极显著相关;而上中等烟比例则与叶数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单株产量性状对上中等烟比例直接作用最大,通过其它性状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聚类结果表明:24份烤烟种质资源聚类为2个组群,TI706、TI245、"重型烟"和"泥潭紫红花"为一个组群,其它20个为另一个组群.且所有种质资源中,TI706和TI245与其它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远,与它们杂交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杂交优势.种质"广东黄(1)"和"R72(3)B-2-1"亲缘关系在所有种质资源中最近.  相似文献   

18.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的22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有效果数、饱果数、百果重、主茎青叶数、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等性状遗传相关均达正向极显著,而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经分析表明,近期推广品种比地方品种增产,在于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改良和收获指数的提高由(0.33提高到0.46)。说明高产品种不但生物产量较高,且表明向荚果转的化物质也多,其次,主茎第六节以  相似文献   

19.
杨光 《中国甜菜糖业》1994,(3):20-21,29
甜菜品系通过单株检糖,根据含糖高低;按一定比例划分成高糖型集团、普通型集团和低糖型集团后,其杂交后代经济性状表现出明显差异。根产量以普通型集团组合为最佳,其后代差异达显著水平,含糖以高糖型集团、普通型集团组合为最佳,其后代差异达板显著水平;产糖量以普通型集团、低糖型集团组合为最佳,其后代差异达显著水平。甜菜亲本品系性状遗传给杂种后代的程度以含糖为最高,并能稳定遗传给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大豆品种与牛筋草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个大豆品种与牛筋草的竞争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对杂草干扰的反应有显著差异,大豆种子产量损失率在25%-38%,牛筋草生物量和单株种了重量受大豆影响而显著降低,但大豆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