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小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01-2503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某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20000张,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处方中重复用药,不合理联用,溶媒使用不当及选药不合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书写格式不规范处方483张,占抽查处方数的2.41%,不合理用药处方300张,占抽查处方数的1.50%。[结论]该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问题,临床医师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重视处方点评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志权 《现代医院》2007,7(Z2):50-51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联用药物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5年门诊不合理联用药物处方登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查1000张处方,发现不合理联用处方36张,占3,6%,其中有重复用药、药物配伍造成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药物配伍造成体内药物浓度过高,配伍后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增加,药物配伍产生拮抗作用等.结论 药物不合理联用现象较严重,应充分发挥门诊药师作用,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处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方法 从2009年6月-2010年1月期间随即选取7634张门诊西药处方,并统计学分析门诊西药处方运用的合理性.结果 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7634张门诊西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62张,占随机抽查的处方总数5.03%,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有药物联用增大毒性,药物联用而降低疗效,选药不合理,溶媒不合理等.结论 我院门诊处西药处方合理性有待提升,临床医师应增强合理用药水平,将药品毒副作用降低,以减少门诊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强调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处方4000例,根据规定统计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4000张门诊处方中合理用药3773张,不合理处方227张,占抽查总数的5.68%。主要不合理项包括:药物选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药物以及联用配伍不合理等。结论目前在合理用药方面,我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院方重视起来,通过严厉的监督,医师在用药方面的培训等手段促进合理用药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院2007年度药剂科门诊中西成药房接收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门诊中西成药房在2007年1~12月处方6 000张,进行归类分析. [结果]抽取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22张,不合格率为5.4%.通过处方分析,发现该院门诊在药物使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药物选用不合理等. [结论]该院门诊药物使用应注意提高临床医生用药水平,减少或避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联用药物现象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方法 对我院 2 0 0 2年~2 0 0 4年门诊不合理联用药物处方登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联用药物处方登记共 32 7张。结论 药物不合理联用现象较严重。应充分发挥门诊药师作用 ,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07-10/12门诊处方3 000张,对含有抗生素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含有抗生素药物的处方1 320张,占44.0%;其中口服单用的926张,占70.2%,注射用抗生素药物308张,占23.3%;不合理处方有211张,占抗生素药物处方的16.0%,占所抽查处方的7.0%.结论 内江市二医院使用抗生素药物在门诊应用较突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较明显.要尽快建立合理用药抗生素药物的监督机制,才是解决门诊处方抗生索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统计分析某院门诊处方的使用情况以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2012—2013年度门诊处方,随机抽取每月350张,每年度4 200张,统计每张处方平均用药种类数、基本用药占比、注射剂占比、抗菌药占比、使用通用名占比、准确了解药物占比、发药交代时间长短以及每张处方平均金额等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与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 2012年度不合理129张(3.07%)与2013年度118张(2.81%),无明显差异(P0.05),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相似,主要是存在药物选择、药物联用、重复用药以及药物使用方法四方面上的不合理,而其中药物联用不合理占据比例最高。结论某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处方用药管理,规范制度,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保障健康、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郑红  郑刚  范荣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314-1315
目的对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3年度门诊、急诊处方,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9 600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 023张,占21.07%;不合理处方197张,占9.74%。主要表现在联用不合理、配伍不当、给药方法不当、剂量不合理和选药不合理等方面。结论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处方审核将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原因.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的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抽查,对其用药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共分离出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146张,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 146张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经统计后,共分为6个不合理用药原因,分别为合并用药不当、用量不当、药物配伍不当、重复用药、禁忌证用药不当、诊断与用药不符.结论 门诊中药师应干预门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处方合格率,指导中成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禄丰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合作医疗实施前后其处方用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对策,规范用药行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发展。[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多变量方差分析方法。[结果]调查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处方中,包含3~6种药品的比例分别为76.41%和70.22%,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21.5%和30.5%,使用激素的比例分别为17.1%和33.2%,使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比例分别为62.35%和76.44%。同时发现,合作医疗实施后,乡村两级医疗费用上升现象比较严重。[结论]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加强技术培训、改革报酬支付机制等措施来改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点评分析家庭医生处方,为提高处方合格率提供依据,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8年1-10月每月选取100张家庭医生门诊处方共计1,,000张.对所有处方的剂量、用法、适应证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1,000张家庭医生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96张,占比为9.6%.处方的不合理类型表现为不规范和用药不适宜.结论家庭医生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普遍存在,应对药物监督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强化家庭医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家庭医生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刘新丰 《中国校医》2022,36(12):930-933+944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19—2020年500例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合理性,为更安全有效地使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00例门诊抗高血压用药处方,从药物品种选择、药物经济学、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药品品种选择以CCB、ARB及其复方制剂为主,氨氯地平的使用频度最高,品种和WHO推荐及相关研究相符;DDDs排名前10位的药物DUI均处于0.9~1.0,药品用量基本合理且相对稳定;合理性点评中发现不合理处方28份(占总处方比例的5.60%),最主要的不合理类型为联合用药不适宜,共12例(占比42.86%);联合用药处方占比偏高(占比89.00%),联合用药中以二联用药为主(占比64.27%),以CCB联合ACEI/ARB为主,较为合理。结论本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处方较为规范,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尤其是联合用药占比较高。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药师需要加强处方审核和临床宣教,进一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处方点评过程中发现的89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析与分类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集中表现在:联合用药不当;选用药物不当;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用不当;重复用药等。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分析问题,及时干预,将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处方点评过程中发现的89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析与分类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集中表现在:联合用药不当;选用药物不当;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用不当;重复用药等。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分析问题,及时干预,将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苗鸿颖  黄晓静 《职业与健康》2013,(22):3043-3046
目的分析天津市某医院静脉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选取该院静脉调配中心2012年1—8月的静脉用药医嘱共计527189张,根据药品法定说明书和相关药典知识审核医嘱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409张,不合格率为0.078%。不合理用药有配伍禁忌9.54%、超剂量用药(13.20%)、溶媒错误(24.45%)、药物浓度错误(37.65%)、用药频次错误(8.31%)、给药途径错误(1.22%)、医生笔误(5.62%)。结论审核处方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整个工作的核心部分,通过审核静脉用药医嘱,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修改医嘱,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丁坤林 《中国校医》2019,33(11):852-855
目的 了解南京大学医院门诊处方特点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加强医院处方规范化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简单随机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大学医院3 436张门诊电子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 3 436张门诊处方中,每张处方平均开具2.81种药物,平均每张处方开具药品140.77元,全部使用药品通用名,使用抗菌药物处方达20%,使用注射剂的处方达4.3%,基本药物使用数占总药品数达50.93%,合理处方百分率为95.66%;不合理处方149张,主要表现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应持续开展并加强处方点评工作,进一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单张处方金额,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操艺  王媛媛  刘丽萍 《中国校医》2019,33(10):775-778
目的 了解处方规范性的现状,为提高处方的质量,促进用药的合理和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某高校医院使用的“医院审方系统”对医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处方进行自动审核,收集不合理处方数据,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帕累托图的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并确定出问题的主要因素,按构成比排序,给出纠正措施。结果 通过“医院审方系统”提取处方共审核713 70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为706张,占总审核处方0.98%。不合理用药排在前三位的为给药剂量不合理、溶媒及配制浓度不适宜和给药途径不合理在,分别为55.77%、18.93%和10.69%。帕累托图中可以看出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13.75%)、心血管系统用药(11.78%)和抗微生物系统用药(11.66%)占不合理用药种类的前三位。结论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不合理是该院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提示通过加强审方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并干预,能有效地减少临床医生不合理处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