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残疾人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状况,探索我国残疾人口腔保健知识和观念。[方法]2007年,在自贡市富顺县、大安区、自流井区、贡井区抽取531名残疾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保健知识调查。[结果]调查531名残疾人,恒牙患龋率为68.36%,牙龈炎患病率为47.45%,牙周炎患病率为51.97%,刷牙率为99.62%,口腔疾病就诊率为49.20%;近2年内分别只有1.32%、1.69%、2.64%做过定期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及洁治等口腔保健项目;对牙周病病因的知晓率为63.13%,对专业口腔预防项目(氟防龋、窝沟封闭)的知晓率分别为22.52%和51.53%。[结论]自贡市残疾人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口腔保健知识欠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厦门市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及保健行为现状。[方法]采用组间配比的方法,将厦门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12~20岁正畸患者分为二组,(≤14岁正畸患者为少年组;≥15岁正畸患者为青年组),另一组是在校中学生作为对照组。共3组。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现场口腔卫生保健一对一问卷调查,共644例。其中对318名正畸患者正畸前、后进行口腔保健行为问卷对比调查。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4岁少年正畸患者与中学生在充填率、牙龈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5岁青年正畸患者与中学生在龋均、牙龈炎患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正畸患者少年组及青年组与中学生在刷牙次数≥3次、刷牙时间≥3min的口腔保健行为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正畸组与中学生组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厦门市正畸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在校中学生相比较自我口腔保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而少年正畸患者的患龋率明显高于青年正畸患者,牙龈炎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学生组。因此,正畸医务人员对14岁及以下年龄的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状况需加强严密监控,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强制戒毒所吸毒及HIV感染者的口腔保健行为和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劳教戒毒所的329名劳教戒毒及HIV感染者在进行口腔健康调查的同时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劳教戒毒及HIV感染者每天两次以上刷牙者占80.2%,口腔基本保健知识正确回答率仅为50%左右。[结论]劳教戒毒及HIV感染者口腔保健行为尚可,但口腔保健知识匮乏,有效刷牙率很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牙龈炎发病情况,孕妇口腔卫生状况及孕妇口腔保健意识,为完善孕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由口腔科医生检查并记录孕妇牙周健康状况,同时以问卷及询问记录的形式对孕妇进行调查.结果牙龈炎患病率60.9%,孕早期50.7%,孕中期59.7%,孕晚期70.2%,软垢及牙结石发生率分别为83.4%、79.2%,1038例孕妇中有正确的刷牙方法及习惯者9.9%,懂得口腔保健知识者8.6%,有口腔保健意识并主动要求做口腔保健者仅占2.3%.结论孕妇牙龈炎患病率高,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贫乏,加强孕妇孕前、孕期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至关重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现状。[方法]对1 672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刷牙率为100%,每天刷2~3次占60.8%,正确刷牙率仅16.5%;患龋率为57.7%,治疗率为9.1%,窝沟封闭充填率为28.8%。城乡学生口腔保健行为差显著异。[结论]厦门市中小学生刷牙率高,但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和方法存在差距。因此,应深入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改善和规范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6.
1065名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校入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健康行为,为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使大学生的口腔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 [方法]用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西北民族大学1 065名大学新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 [结果]60%以上的大学新生对口腔常见问题有正确的认知;87.32%的大学新生从不使用牙线;90%以上的大学新生对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注度;近40%的大学新生就医缺乏积极性. [结论]应该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医疗保健意识,规范口腔健康行为,更新陈旧的就医观念,促进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了解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对口腔健康的认知、态度、行为,为开展高校大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福州市大学城6所高校按不同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3 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州市大学生牙龈炎患病率为73.3%,口腔溃疡患病率为49.2%,龋齿率为39.1%;每天刷牙≥2次者占80.0%,知晓正确刷牙方法者占43.8%;从未有洁牙史和从未定期做口腔保健检查的分别为76.1%和41.1%%;在患口腔疾病时,43.2%的学生选择忍着而未做任何处理,44.6%的学生从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年级、每天刷牙次数是大学生牙龈炎的影响因素.专业和年级存在相乘交互作用,调整OR值为1.458(95%CI=1.241~1.712).结论 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口腔健康知识较为薄弱,口腔保健行为较差.亟需加强非医学低年级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南充市女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行为调查分析,结合南充市女大学生的口腔现状,了解女大学生口腔保健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合女大学生人群的口腔保健教育模式。方法随机选取南充市三高校550名在读女大学生针对口腔保健意识、行为及知识来源途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537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①女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保健知识缺乏。②98.0%女大学生认为口腔健康十分重要,但仍有47.3%学生出现口腔问题后直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才选择就医。③女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主要获取途径是报刊,杂志,科普等读物,约占57.4%,最感兴趣的口腔知识是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结论女大学生普遍知晓口腔疾病与口腔卫生状况息息相关,但缺乏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导致口腔保健行为不规范、就医意识薄弱成为这一群体口腔疾病高发的主要因素。利用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校报、广播以及专业讲座等多种途径相结合,进行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为主的宣传教育是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口腔保健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驻马店市小学生龋病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我市小学生患龋状况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对我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小学生牙病防治的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驿城区和山区农村小学生共5426名,调查小学生牙病患病率,并检测饮用水源氟含量。对驿城区三所小学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连续观察二年,拟定调查问卷,调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对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信息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我市饮用水源氟含量0.59~0.89mg/L,小学生平均龋患率12.5%,观察点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64.8%,刷牙方法正确72.1%,常年坚持使用含氟牙膏60.6%,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加强口腔卫生保健,使用氟化物牙膏预防龋病,可作为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孕妇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了解孕妇常见口腔疾患、口腔保健知识、意识及行为。 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检查和记录孕妇牙体牙周健康状况并以问卷及询问记录的形式对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患龋率 88.68% ,患牙龈炎率89.4 3 % ,软垢及牙石发生率分别为 86.79%和 78.86% ,懂得口腔保健知识的孕妇为 18.11% ,有口腔保健意识及要求的孕妇仅 10 .19%。 结论 对孕妇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意识及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刘玫  刘咏梅  江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24-3025,3028
[目的]为规范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教育系统职工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某系统职工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掌握职工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普查方式,参考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对教育系统职工进行口腔健康情况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中有口腔异常情况人数占所有职工人数的50.34%,男、女职工口腔异常情况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牙周组织疾病人数共599人,龋病553人,有牙齿缺损缺失情况751人,其余不良口腔情况540人,经χ2检验(P﹤0.05),职工不良口腔情况在各年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卫生习惯可有效改善职工口腔健康状况,牙周疾病、龋齿是防治工作重点,今后应采取措施提高职工口腔保健意识,培养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牙医学院新生与非牙医学院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19 99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49名新生,医学院62名新生,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64名新生进行口腔检查(包括龋齿检查,CPI社区牙周治疗需要指数,Quigley&Hein软垢指数检查), 并回答1份问卷.结果三组新生之间龋齿的患病率和牙结石检出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牙医学院的新生口腔卫生状况(软垢均数=3.01,P<0.05)好于其他新生 .79.6%的牙医学院新生能够每天刷牙两次,比例明显高于非牙医学院的新生(P[ WTBZ <0.05).然而,他们的口腔保健态度、口腔保健知识及口腔保健用品和方法的选择上得分都很低,并且,他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只有39.9%的新生曾经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 .结论不论是牙医学院的新生还是非牙医学院的新生口腔保健意识都很低,他们都需要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牙周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探索适合大学生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采用分层、不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昆明理工大学40个宿舍(教育组、对照组各20个)共240名学生.教育组学生在专题小组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形式的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同时提供专为口腔健康教育设计的阅读材料,使用统一提供的牙膏、牙刷和手动牙线;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在健康教育后,比较2组学生牙周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 3个月后,教育组学生的软垢指数(0.89)、牙石指数(0.23)、牙龈指数(0.21)明显低于对照组(1.56,0.73,1.17)(P值均<0.05);教育组学生每天刷牙的次数以及每次刷牙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值均<0.01);刷牙方法、牙周疾病等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教育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方法能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提高参与者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山东省东营地区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6至12月在东营市鸿港医院口腔科检查的7至12岁儿童共310例,将其按照不同口腔保健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保健,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牙龈出血发病率、龋齿发病率、饭后漱口率、正确刷牙率、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结果 两组干预后分别与干预前相比,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饭后漱口率及正确刷牙率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8~8.34,均P<0.05).两组干预后分别与干预前相比,牙龈出血发病率、龋齿发病率及龋齿总数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5、8.37、6.87、8.29;t值分别为7.33、9.36,均P<0.05).两组干预后分别与干预前相比,牙龈指数与菌斑指数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1、6.89、4.25、6.56,均P<0.05).结论 在儿童口腔保健过程中加用健康教育可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降低牙龈出血发病率,促进健康口腔行为,改善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地区3-5岁儿童26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腔保健措施,实验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预防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干预后半年的刷牙次数、正确刷牙比例、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龋齿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儿每日刷牙2-3次人数更多,正确刷牙比例较高,儿童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儿童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进行口腔综合保健措施能够较好地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城市失能老人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失能老人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杭州市拱墅区两个街道的全部95名失能老人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10.53%的失能老人表示需要口腔保健知识,5.26%的失能老人定期检查牙齿,24.21%的失能老人知道牙齿疾患不良后果,70.53%的失能老人每天刷牙,18.95%的失能老人自觉口腔不适,以上各项男女老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53%的失能老人表示有口腔不适将会就诊,男性失能老人就诊意愿更高,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市失能老人口腔保健意识较为欠缺,口腔保健行为不良,应加强对城市失能老人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吉林省儿童的口腔健康素养的掌握情况与行为的实施情况,为制定口腔保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吉林省内8所学校一至五年级9 391名小学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在口腔保健知识中,使用含氟牙膏、更换牙刷时间和睡前刷牙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46.7%、70.3%和85.5%;口腔保健技能中,牙齿缝隙刷洗、牙齿表面刷洗及刷牙时间各为68.5%、64.7%和75.2%;口腔保健行为中,早晚都刷牙、睡前不吃东西和饭后漱口分别为77.5%、93.7%和84.6%。结论 吉林省儿童的口腔健康素养偏低,口腔保健行为有待于提高。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推动儿童健康促进,提高儿童口腔健康素养和保健行为,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吉市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口腔保健行为状况,为儿童口腔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吉市3所小学校5~6年级学生398名进行口腔检查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刷牙方法正确回答率为58.29%;窝沟封闭作用正确回答率为28.89%;每天刷牙次数≥2次占13.57%;饭后漱口占12.81%等。结论:延吉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小学生的口腔预防工作,坚持定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8所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兰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习惯,为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式,对兰州市8所高校925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主动了解过口腔保健知识的仅为5.5%,清楚口腔结构的为28.9%,每天刷牙3次的仅占5.0%,使用正确刷牙方式的为65.1%,坚持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者为66.6%.有洁牙史和定期做口腔保健检查的分别为16.1%和12.3%.结论 兰州市8所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口腔保健意识较薄弱,口腔保健行为较差.口腔健康教育亟待加强,积极开展并推广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状况.方法 对500例孕妇患龋率、牙周病及自我保健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妊娠期龋齿及牙龈炎患病率分别为49.67%和75.68%, 软垢及牙石发生率分别为86.87%和52.41%,而龋齿和牙龈炎就诊率仅为3.38%,92.32%的孕妇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结论 缺乏口腔保健意识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是影响孕妇口腔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