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必要时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8例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治疗,根据肿瘤位置以及是否侵犯门静脉主干,联合应用PEI或3D-CRT治疗。以mRECIST标准为评价指标。结果联合治疗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总体完全缓解(CR)率为42.11%(16/38),部分缓解(PR)率为15.79%(6/38),稳定(SD)率为2.63%(1/38),进展(PD)率为39.47%(15/38)。结论以TACE+RFA治疗为主,必要时联合PEI和3D-CRT治疗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方法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采用B超引导下的经皮肝癌区域门静脉穿刺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的肝癌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平均缩小了1.9cm(1.2~3.2cm),而已生存期延长,从而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文内介绍了经皮肝癌区域门静脉穿刺灌注化疗和栓塞的方法,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主要有三种方法: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放射治疗。临床就诊者具有手术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仅占20%左右,单纯手术者中约60%的病人又于2年内复发或转移。TACE被认为是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第一选择,但单一采取TACE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肝癌的血供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肿瘤容易复发。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或与TACE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近远期疗效,本文就3DCRT做一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DSA监控全植入式带囊导管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郝春志巩照华李明信王伟中近年来,作者对66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控下,经全植入式带囊导管(IPCS)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和门静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5.
55例肝癌全植入式肝动脉门静脉带囊导管安置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一外科(邮编:210010)李明信,郝春志全植入式肝动脉门静脉带囊导管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下称肝Ca)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使用(1,2)。但如何正确安置肝动脉门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P)在肝癌切除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36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手术后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检查。结果全组病例CTP检查发现5例(13.9%)术后早期复发,CTP清晰地显示了肝内复发、转移病灶的形态及血供变化。结论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可作为监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一种敏感方法。对于评价疗效及早期发现病灶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后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皮下药物泵对肝癌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0年4月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其中并行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12例(1组),单纯肝动脉插管8例(II组),单纯门静脉插管15例(Ⅲ组),14例未插管(Ⅳ组),随访6个月-5年,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Ⅰ,Ⅱ,Ⅲ组1年复发率低于Ⅳ组,而1圻生态率各组间无差异,Ⅰ,Ⅱ组3年复发率低于Ⅳ组,3年生存率也高于Ⅳ组,而5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无差异,Ⅰ,Ⅱ,Ⅲ组比较1,3,5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皮下置药物泵痢便,安全,是预防肝癌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与肝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门静脉高压与肝癌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周信达孙婧王景约有15%~28%肝癌病人死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有肝癌存在[1]。有人报道,肝癌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位生存期仅83天[2]。以往原发性肝癌的...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所形成的恶性肿瘤。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癌栓的形成,所以充分认识癌栓(包括门静脉癌栓和胆管癌栓)对临床的治疗及判断预后尤为重要。笔者就原发性肝癌合并癌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无创性测定门静脉压力的方法并应用于肝胆外科疾病。方法 对肝胆慢性疾病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病人32例,原发性肝癌12例和转移性肝癌4例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MIBI直肠-门静脉显像测定了肝/心比值(H/L值)、门静脉分流指数(SI),同时在手术中直接测定了门静脉压力,并以8例非肝胆疾病病例门静脉显像和术中直接测定门静脉压力作对照。结果 门静脉压力增高者的H/L比值和SI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H/L比值和SI值与术中直接测压之间相关良好(r=0.93),通过直线方程Y(mmH2O)=32X 6.8可从H/L比值推算门静脉压力。结论 放射性核素测定门静脉压力的方法具有无创伤性、简便、可多次重复测定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治疗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周信达余耀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肝切除术的进展改善了肝癌的预后和总体疗效,但肝切除术在某些方面仍受到很大限制,如肿瘤巨大、肿瘤多发、局部浸润或转移、合并严重肝硬化等。...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癌栓的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发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发生率可高达50%-90%,早期PVTT常表现为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骤然升高或(和)肝功能急剧下降等改变,临床上常引起急性门静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最后导致肝功能衰竭。由于PVTT发展迅速,预后凶险,如不做处理,患者多在确诊3—4个月后死亡,严重制约了肝癌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效果。因此,PVTT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超声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声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采用B超普通探头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酒精,选择性门静脉内注射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60例。结果60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不同直径的肿瘤〈3 cm,3-5 cm和〉5 cm其肿瘤缩小率分别为:70.6%,63%和20%;38例(63.3%)患者癌栓缩小或消失。结论超声介入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第二位的肿瘤死亡原因,全球50%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至中晚期,表现为肿瘤已长得很大,属大肝癌(肿瘤直径〉5cm),或合并严重肝硬化、门静脉癌栓、肝内多发病灶、腹水、黄疸,致预后差,自然生存期仅2~3个月,怎样提高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是目前肝癌研究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期联合手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单一手术组收治的11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或不伴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分为3组,病例组(联合手术组)为肝癌伴严重门静脉高压症行联合手术的病人,对照Ⅰ组为肝癌伴轻度门静脉高压症行肝癌切除术的病人,对照Ⅱ组为肝癌不伴门静脉高压症行肝癌切除术的病人。对比各组临床资料及远期随访结果。 结果 联合手术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高于两组对照组;116例病人仅对照Ⅰ组的1例术前肝功能能评分为Child C级病人发生围手术期死亡;联合手术组术后腹水发生率高于两组对照组;但术后白细胞、血小板升高较两组对照组明显。3年随访中116例病人共死亡63例,联合手术组远期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联合手术组与对照Ⅱ组的远期生存相仿,而无论是联合手术组还是对照Ⅱ组的远期生存都优于对照Ⅰ组。 结论 同期联合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严重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肝功能能评分Child A或B级)的安全有效手段;如果对伴轻度门静脉高压的肝癌病人仅行肝切除术,其术后出血率较高,远期生存较差,故对此类肝癌病人亦应重视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置管栓塞化疗后肝动脉胆管瘘与硬化性胆管炎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化疗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但肝动脉-门静脉置管栓塞化疗后发生肝动脉-胆管瘘(HABDF)与硬化性胆管炎(SC)报道甚少,而且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0月至2002年10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84例。结果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分别是15.5%和3.6%。术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是82.9%,44.6%,37.2%,8.3%。结论个体化原则是提高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处理仍然是一个我们经常遇到的临床难题。综合文献报道约有85%的原发性肝癌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其中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27%~35.7%.更有15%~28%肝癌病人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占肝癌直接死亡原因的第2位。因此,在治疗肝癌的同时能否有效地处理门静脉高压症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肝癌病人的预后。随着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肝癌的总体疗效得以逐步提高,但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仍旧是影响肝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血流动力学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决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有相当部分的病人有脾功能亢进和食道静脉曲张。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查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上述问题的关系及对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