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公益服务新特征与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瓛  巩淼森 《包装工程》2016,37(20):95-99
目的对移动互联网公益服务案例及服务特征进行研究,挖掘服务设计在公益服务领域的深层价值与设计干预。方法通过探讨移动互联网视角下公益服务的内涵和发展,并对相关案例的服务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服务设计针对此领域的设计策略。结论归纳出移动互联网下公益服务的4个特征,即特定服务环节的平台化、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的任务众包、个人行为与公益行为的价值关联性、需求与公众资源匹配的及时性。并根据特征的内涵提炼出如何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公益参与者的体验、保持用户黏度、维持系统稳定等服务设计策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面向数字化社会创新的医疗健康服务设计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目的通过引入数字化社会创新的理念对医疗健康服务进行研究,揭示其创新实践的过程和机制。方法选择典型服务案例进行分析,从医疗资源整合、就医导向、医患沟通、病友社区、患者自助这5个方面分析医疗健康领域内的创新机遇和趋势。提出服务设计的机会和愿景,并以实际的设计提案论证相关策略和概念的可行性。结论数字化社会创新作为社会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和特征表现,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前景描述。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视角下老年人智能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对老年人在特定信息环境下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面向老年人的智能产品的趋势及前景。方法通过探讨移动互联网视角下产品服务设计的内涵和发展,基于老年人的特征和需求分析智能产品服务的趋势和挑战。结合服务设计的要素和方法,并针对老年人特定的需求和机会点,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面向老年人的智能产品服务设计策略。结论以老年人为切入点,探讨了最新的技术应用对特定人群的介入手段和适用过程,为应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和商业机遇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5G”时代背景下,推动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的创新发展已成为迫切的需要。研究论述了“互联网+”平台下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遵循的原则与老年人数字化产品发展的趋势和前景。通过分析传统产品设计行业中关于老年人产品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向,总结了当今老年人数字化产品存在的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服务设计的问题。并且在老年人感官感觉特征、生理行为特征和心理情感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老年手机等案例,分析并论述了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的原则。以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模式下,针对特定群体的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应遵循的简洁性、易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基本原则,综合“互联网+”平台、产品服务设计、数字信息技术等创新平台与技术,为促进老年人数字化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设计策略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剑锋  林玉婷  周震 《包装工程》2017,38(22):16-19
目的研究"互联网+"运动健康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从功能定位、支撑技术和产品特征等角度,对现有的嵌入式类、移动互联网类、大数据类和虚拟现实类等四大类"互联网+"运动健康产品的设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对运动健康类产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与展望。结论从生理健康向全面健康、从人机共融延伸到情景感知以及运动健康平台化管理,将成为未来运动健康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杜雨函  巩淼森 《包装工程》2019,40(10):216-220
目的对空巢青年在特定信息环境下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面向空巢青年的产品服务设计趋势以及前景。方法通过探讨空巢青年的产生原因以及生活特征,分析用户在运动健身、重视隐私、渴望社交、追求高品质生活以及休闲娱乐的多元化等方面存在的需求,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产品服务设计朝着"平台化、去私有化、功能一体化、轻量化以及个性化"的趋势发展。结论结合服务设计的要素和方法,针对空巢青年特定的需求和机会点,提出了面向空巢青年实施"场景重构、接触点整合、用户协同共享、增值服务"的产品服务设计策略;并以空巢青年为切入点,探讨了移动互联网视角下产品服务设计对特定人群的介入手段和适用过程,为应对空巢青年的社会问题和商业机遇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服务设计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罗仕鉴  邹文茵 《包装工程》2018,39(24):43-53
目的 对服务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 以服务设计的概念为基础,从服务设计的发展、3个层次模型、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模式、面向社会创新等层面,对服务设计的发展和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 得出服务设计对于设计教育、设计行业、技术驱动、引领原始创新、服务社会带来的影响。结论 服务设计的3个层次模型,概括了服务设计的本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服务设计正从传统设计走向科技设计,技术驱动和人工智能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设计从关注产品、系统和环境等因素,走向了企业管理和社会创新;提升服务设计的同理心,分析服务设计的规律和特征,准确地获取与表达服务接触点,集成知识,整合创新,能够引领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8.
欧洲社会创新设计探究的动态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裴雪  巩淼森 《包装工程》2017,38(12):22-26
目的综述欧洲地区在社会创新设计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动态,总结其发展脉络、特点和趋势,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欧洲社会创新的起源为切入点,阐述其社会背景和研究历史;通过对国际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DESIS)、英国设计协会RED研究中心等欧洲该领域的研究联盟、机构的代表性研究项目的动态扫描,综合归纳其社会创新设计研究的脉络、特征和趋势。结论欧洲有良好的公民社会基础为设计介入社会创新提供了有利环境;目前针对社会创新的设计研究一方面导向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群体性行为改变,另一方面面向公共事务和服务的公众参与设计与决策。进一步将面向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变革中。  相似文献   

9.
杨帆 《包装工程》2016,37(14):178-180
目的在当今这个大数据的信息消费时代,科技革命成果的影响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作为视觉文化艺术重要部分的设计艺术,其设计成果的展陈、推广方式也在由传统的线下空间实体体验向以二维码、APP为代表的线上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微虚拟空间转型。方法结合移动互联网平台上设计领域中提供的体验为例,以图像学的理论对其分析。结论不同类型产品的APP为其设计提供移动互联网虚拟展示空间平台的全新的试验场,也形成了全新的美学特征,探讨在大数据图像泛化时代下设计价值维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居民对此类产品服务的需求成为居民消费发展的重要趋势。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以终端用户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入挖掘和业务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有代表性的业务创新产品的成功和电信运营商在业务创新方面的尝试,总结了产业链中各角色的优势,为分析和研究移动互联网价值链和商业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摩托罗拉手机模块化设计的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安苗苗  肖狄虎 《包装工程》2018,39(14):172-176
目的通过摩托罗拉手机模块化设计的科学评价和分析,对模块化设计思想在手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起到借鉴、启发的作用,推进手机市场的创新性和多元化发展。方法以摩托罗拉手机模块化设计为研究对象,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选定各评价指标,结合专家打分和用户调研法分别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用户满意度,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模块化设计中各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结论摩托罗拉手机各功能模块化设计中,本能层的形态特性、行为层的功能特性和反思层的互动特性最为成功,可以作为模块化设计在手机创新发展中的借鉴;而纹理、材质和情感特性得分较低,在后续设计中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界面设计创新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嘉怡 《包装工程》2017,38(2):239-242
目的研究移动终端界面设计创新趋势。方法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在移动终端界面设计中,对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广泛影响,提出移动终端用户整合化、情感化、个性化的新需求。结论大数据时代的移动终端界面设计需具备创新的设计特征,包括简洁、有效的视觉呈现,自由、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的定制体验,只有运用以上特征才能满足设计的创新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张瀚文 《包装工程》2019,40(16):181-186
At present, in the public leisure life, the instant social sharing and interaction on digital mobile terminal has become a popular way of Internet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 and the design of the integrated service system of tourism is also developing to mobile, instant,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ion direction. The work aims to explor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design on social sharing APP and comprehensive tourism service in the era of mobile leisure.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APP design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concept and strategy of APP product design and service design, the basis of convergence and the linkag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user experience design and system design methods. As the APP design is based on the function extension and linkage design of tourist destination service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how to connect the "real" format foundation during the tour process and the "virtual" user ex-perienc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xploring how to use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design to upgrade and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service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面向云服务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军  黄毅松 《包装工程》2017,38(10):31-36
目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云服务设计及其设计策略。方法在分析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传统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发展规律,明确云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可能性,最后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云服务设计的创新实践策略。结论阐明了云服务设计从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功能性服务,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体验式服务的趋势,提出了设计更好的云服务体验的重要性以及策略,即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性思维、云服务设计中的场景定义、开源创新的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家用健身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以"互联网+"为视角,针对家用健身产品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互联网+"产品创新的特征,结合具体的设计实践提出"互联网+"在家用健身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趋势和方法。结论运动场景情景化、人机交互数据可视化、健身方式娱乐化是"互联网+"时代家用健身产品设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随先  刘行  康慧  李晴 《包装工程》2019,40(16):1-13
目的 随着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交互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探索智能互联网+智能设计对交互设计与体验的影响,分析现阶段的各种交互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希望对交互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和相关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主要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从产品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出发,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归纳、整理出现代交互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推导出交互设计与交互设计研究前沿的问题与趋势。基于触摸、智能语音、体感、眼动和生理信号五种交互形式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影响可用性及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自然、人性化、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的交互形式,多通道融合的人机交互,以及关注服务与体验的交互设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我国康复辅具的发展概况、创新设计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分析。方法以我国康复辅具的发展概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重点分析康复辅具的特殊性、外在特点、内在要求,以及康复辅具设计与工业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我国未来康复辅具的创新设计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结论未来我国康复辅具创新设计是以需求为依托、技术为手段、服务为导引、创新为基础的内在精神隐喻与外在功能实现;是针对残障者个体特征的可持续服务设计、适配及情感慰藉;是多尺度、多途径、多模态交互方式的信息体验及安全保障。对于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康复问题,满足广大残障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康复辅具设计品质,促进康复辅具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