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吸附脱色工艺条件(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脱色温度、吸附脱色时间)对米糠油吸附脱色综合效果(脱色率及谷维素、甾醇、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保留率和反式脂肪酸生成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全概率分析得到最佳吸附脱色工艺条件:吸附脱色剂为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重的3%,吸附脱色温度120℃,吸附脱色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脱色米糠油的色泽为Y20 R2.1(罗维朋比色槽25.4 mm),谷维素保留率为96.74%,甾醇保留率为90.60%,维生素E保留率为78.68%,反式脂肪酸未检出。脱色米糠油中营养成分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脱酸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米糠油中的营养成分,采用乙醇萃取脱酸结合碱性微晶纤维素吸附脱酸的低温物理脱酸技术对米糠油进行脱酸。以乙醇萃取脱酸米糠油为原料,以脱酸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米糠油的吸附脱酸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比了碱炼脱酸与乙醇萃取脱酸结合吸附脱酸对米糠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脱酸工艺条件为碱性微晶纤维素添加量3.0%、吸附时间2.0 h、吸附温度40℃,在此条件下米糠原油经乙醇萃取脱酸结合吸附脱酸处理后,酸值(KOH)由35.04 mg/g降到0.92 mg/g,谷维素的保留率为73.0%,总甾醇保留率为74.3%,总生育酚保留率为56.5%;而米糠原油经碱炼脱酸处理后,酸值(KOH)由35.04 mg/g降到1.16 mg/g,谷维素的保留率为60.1%,总甾醇保留率为65.6%,总生育酚保留率为44.6%。可见,与传统碱炼脱酸相比,萃取脱酸结合吸附脱酸的方法对米糠油中谷维素、甾醇、生育酚的保留率更高,对游离脂肪酸的脱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以脱胶米糠油为原料,研究了醇萃取脱酸以及醇萃取脱酸后再经过碱炼或自制吸附剂吸附脱酸对米糠油中功能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和95%乙醇萃取脱酸均能较好地脱除游离脂肪酸(FFA),但从功能因子损失和米糠油得率来看,甲醇萃取脱酸效果明显好于95%乙醇,甲醇4次萃取脱酸后米糠油得率为63.95%,FFA脱除率为92.57%,谷维素、维生素E、植物甾醇的损失率分别为8.56%、32.86%、20.28%;对甲醇4次萃取脱酸后的米糠油采用质量分数为8.07%的碱液(Na OH溶液)进行碱炼脱酸时,其酸值(KOH)可降至1 mg/g以内,功能因子损失相对较少;自制吸附剂对甲醇4次萃取脱酸后的米糠油吸附脱酸可降低酸值,并且功能因子基本无损失。  相似文献   

4.
以高酸值米糠毛油为原料,采用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以碱炼得率、脱色率、谷维素损失率、甾醇损失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碱液质量分数对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一次、二次碱炼效果的影响,并与一次碱炼脱酸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碱液质量分数的增大,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的一次、二次碱炼的碱炼得率变化不大,一次碱炼脱色率在14.24%时最大,二次碱炼脱色率呈起伏变化;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二次碱炼时采用较低的碱液质量分数有利于甾醇和谷维素的保留;与一次碱炼脱酸工艺相比,两次碱炼脱酸工艺在相同碱液质量分数条件下,油脂碱炼得率平均提高4.89个百分点,谷维素损失率平均降低5.87个百分点;在碱液质量分数较低(8.07%~14.24%)时,脱色率平均提高9.25个百分点,甾醇损失率平均降低12.64个百分点。对于高酸值米糠毛油,采用两次碱炼脱酸工艺和质量分数为14.24%以下的碱液,对提高碱炼得率和脱色率以及减少谷维素和甾醇的损失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高酸值米糠毛油为原料,分别采用一次碱炼脱酸和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以油脂碱炼得率、脱色率、谷维素损失率、甾醇损失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碱液浓度对碱炼效果的影响,并对两种碱炼脱酸工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次碱炼脱酸与一次碱炼脱酸相比,相同碱液浓度条件下,油脂碱炼得率平均提高4.89%,谷维素损失率平均降低5.87%,甾醇损失率在碱液浓度较低(12°Bè~20°Bè)时,两次碱炼甾醇损失率明显比一次碱炼低(平均低12.64%),但在碱液浓度超过24°Bè之后,两次碱炼的甾醇损失率比一次碱炼高,也即在高浓度碱液条件下,减少碱炼次数对减少甾醇损失是有利的。米糠毛油两次碱炼脱酸时,一道碱炼的碱液浓度为28°Bè,二道碱炼的碱液浓度为12°Bè时谷维素损失率最低,16°Bè时甾醇损失率最低,碱液浓度对碱炼得率和脱色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玉米混合油碱炼脱酸对碱炼得率和脱色率,以及甾醇、维生素E损失率的影响,并对玉米混合油碱炼脱酸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正交试验全概率分析,得到玉米混合油碱炼脱酸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油浓度60%,碱炼温度60℃,碱液质量分数8.07%,总加碱量为理论加碱量和油质量0.4%的超量碱。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玉米油酸值(KOH)由3.62 mg/g降至0.55 mg/g,碱炼得率为95.46%,脱色率为43.66%,色泽为Y30 R2.5(罗维朋比色槽25.4mm),甾醇损失率为28.05%,维生素E损失率为28.74%。与玉米毛油碱炼脱酸相比,碱炼得率提高6.38个百分点,脱色率提高3.55个百分点,甾醇和维生素E损失率分别减少5.54个百分点和4.8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对米糠油进行脱蜡和磷酸-草酸辅助水化脱胶,再联合碱炼脱酸、蒸馏脱酸两段脱酸工艺进行脱酸,研究碱炼脱酸保留酸价以及两段脱酸工艺对谷维素留存率的影响。以谷维素含量、脱酸率、精炼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脱酸工艺。结果表明,原油酸价(KOH)为22~25 mg/g时,碱炼脱酸保留酸价(KOH)取5 mg/g,原油酸价(KOH)为27~33 mg/g时,保留酸价(KOH)取6 mg/g,原油酸价(KOH)为35~37 mg/g时,保留酸价(KOH)取7 mg/g,谷维素留存率较高。米糠油碱炼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时间22 min,碱液质量分数16. 91%,加碱量为理论碱量加0. 1%的超碱量;蒸馏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25℃,时间86 min,真空度0. 098 MPa。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炼脱酸后谷维素含量为2. 05%,脱酸率为77. 78%,精炼率为80. 05%;蒸馏脱酸后谷维素含量由2. 05%升高到2. 16%,接近原油(2. 15%),脱酸率为90. 83%,精炼率为92. 42%。  相似文献   

8.
依据酸价和甘一酯、甘二酯含量降低情况,确定米糠油水蒸气蒸馏脱酸的最佳条件,之后对相同米糠毛油分别进行碱炼脱酸和水蒸汽蒸馏脱酸,再对脱酸米糠油进行蒸馏脱臭,并对其酸价、甘油酯组成及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含量进行检测,对比研究2种脱酸工艺对米糠油甘油酯组成及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米糠油水蒸汽蒸馏脱酸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0℃、时间100 min;经水蒸汽蒸馏脱酸,米糠油酸价(mgKOH/g)从14.64降低至5.58,甘二酯、甘一酯含量分别从18.18%、4.08%降低至5.78%、1.87%,降幅分别为68.21%、54.17%,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分别从6.28、4.47 mg/kg上升至10.27、7.70 mg/kg;经碱炼脱酸,米糠油酸价降低至0.11,甘二酯、甘一酯含量降低至9.09%、2.45%,降幅分别为50.0%、39.95%,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含量分别上升至7.35、6.67 mg/kg;蒸馏脱酸米糠油再经脱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分别升高至16.04、12.94mg/kg,而碱炼脱酸米糠油再经脱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分别升高至17.18、13.91 mg/kg,较蒸馏脱酸再脱臭的升幅提高,这可能源于水蒸汽蒸馏脱酸相比于碱炼脱酸能更好地降低待脱臭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前体物质即甘一酯和甘二酯含量,但由于水蒸气蒸馏脱酸本身会生成较大量的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使得待脱臭油脂中的含量很高,致使脱臭后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含量仍然很高。因此,如何在降低待脱臭油脂中甘一酯、甘二酯含量的同时减少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或将成为防范和消减米糠油精炼过程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形成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酶法酯化脱酸工艺所生产的米糠油进行了质量与安全性评价。分别对其特征指标、品质指标、食品安全指标、甘油三酯组成、油脂伴随物含量,以及炼耗、辅料消耗、能耗等工艺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酶法酯化脱酸米糠油的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均符合我国米糠油国家标准的要求,其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与传统工艺所生产米糠油无明显差异,维生素E、甾醇、角鲨烯、谷维素等有益伴随物保留率更高,反式脂肪酸、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等风险因子生成量减少,且得率大幅度提高,辅料消耗、能耗等显著降低。酶法酯化脱酸工艺所生产的米糠油是一款更安全、更营养的米糠油产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脱酸温度、碱液浓度以及超量碱的加入量对高酸价米糠油中去甲基甾醇绝对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三者对米糠油的精炼率及皂脚吸附去甲基甾醇的损失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优化所得最大保留去甲基甾醇在脱酸油中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5℃,碱液浓度5.99 mol/L,超量碱的加入量为0.2%,该条件下去甲基甾醇相对百分含量的保留率为86.56%,米糠油酸值为0.69 mgKOH/g,精炼率为51.01%,去甲基甾醇绝对质量的保留率为44.02%。经脱酸,去甲基甾醇主要类型不变,菜油甾醇占总的去甲基甾醇中的比例下降,而β-谷甾醇所占比例略微上升。  相似文献   

11.
对稻米油、稻米调和油、添加0.02%迷迭香提取物的稻米调和油和添加0.06%茶多酚的稻米调和油4种煎炸油进行土豆条连续煎炸试验,对比4种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甾醇、谷维素、反式脂肪酸(TFA)、3-氯丙醇酯(3-MCPD酯)和苯并芘含量变化,综合评估其煎炸性能。结果表明:稻米油、稻米调和油、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稻米调和油和添加茶多酚的稻米调和油的极性组分含量分别在煎炸10、14、16 h和14 h超过国家标准;稻米调和油的谷维素保留率均优于稻米油;添加迷迭香提取物有利于维生素E和谷维素的保留;添加茶多酚有利于甾醇的保留;反式脂肪酸和苯并芘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2.
稻米油因具有高营养价值、良好的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精炼过程直接影响稻米油性质及伴随物,选取毛油及脱胶、脱蜡、脱酸、中和、脱色、脱臭和脱脂7个精炼工序的稻米油,研究精炼工序对稻米油酸值、过氧化值、谷维素和总酚含量的影响。采用4种方法评估精炼过程中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酸值、过氧化值、谷维素、总酚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化学精炼使稻米油的谷维素和总酚含量分别损失了82%和94%;与毛油相比,在精炼过程中ABTS、FRAP、ORAC和DPPH 4种方法测定脱脂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分别损失了91%、47%、92%和58%,且这4种方法对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评估的结果均与谷维素及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P 0.05),ABTS法、ORAC法和DPPH法的评估结果均与酸值呈显著相关(P 0.05)。  相似文献   

13.
玉米胚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品质及综合脱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玉米胚预榨浸出生产中所得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的品质及其脱色效果和脱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保留率。结果显示,预榨毛油比浸出毛油的色泽浅、维生素E含量高、酸价也较低;添加相同量的活性白土分别对两种毛油进行吸附脱色,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脱色率平均高出约4.6%;白土用量4%时,脱色预榨毛油的色泽基本达到玉米油国标中二级油的指标,而浸出毛油即使在白土用量6%时其色泽也很难达到二级油指标;经吸附脱色,预榨毛油中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保留率普遍高于浸出毛油,在白土用量5%时,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甾醇保留率高出14%,不同白土用量,预榨毛油比浸出毛油甾醇保留率平均高出约10%;白土用量2%时,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维生素E保留率提高约5.6%;两种玉米毛油所含维生素E中4种生育酚及4种生育三烯酚都存在,组分齐全;吸附脱色过程中γ-生育酚和β-、γ-生育三烯酚的损失较明显,其他组分含量的损失较少。因此,合理的玉米油精炼应将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分别进行适度精炼,以提高吸附脱色效果和营养成分保留率。  相似文献   

14.
米糠油脱酸工艺的选择和产品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米糠油的特点,对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的脱酸工艺进行了比较并设计了化学精炼联产方案.指出米糠油精炼工艺必须要考虑毛米糠油中游离脂肪酸和谷维素的综合利用,米糠油的产品需要强化营养油这个特征,而不能削弱这个特征.并提出了一级油和四级油的联产设计方案,使米糠油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食用油,米糠油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介绍了米糠油的组成和功能性成分,综述了米糠油的物理压榨法、化学溶剂浸出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水酶法等提取方法以及脱胶、脱酸和脱色关键精炼方法,归纳了目前植物油掺伪鉴别的主要技术和米糠油掺伪鉴别的研究现状,旨在为米糠油的提取、精炼工艺和掺伪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加工过程中稻米油内营养成分及有害物质的变化趋势。采集三家稻米油工厂毛油和脱胶、脱蜡、脱酸、脱色、脱脂精炼工段的稻米油样品各3个批次,测定其维生素E(VE)、谷维素及甾醇三种营养物质和苯并芘(BaP)、3-氯-1,2-丙二醇(3-MCPD)两种有害物质含量,研究其变化趋势。与毛油相比,稻米油精炼后维生素E含量下降了37.92%,谷维素含量下降了23.05%,甾醇含量下降了22.69%,BaP含量下降了97.61%,3-MCPD含量下降了80.47%。稻米油加工过程会导致BaP和3-MCPD有害物质产生,且3-MCPD在精炼过程中整体呈减少趋势;同时,稻米油中VE、谷维素和甾醇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7.
物理精炼法生产富含谷维素米糠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概述了谷维素的营养价值,并通过生产实践对比,详细叙述了物理精炼法生产富含谷维素米糠油工艺中各工序的操作过程、参数、设备等,给出了检测方法及详细的检测结果.生产的成品油符合国家四级米糠油标准,并保留了米糠油中谷维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其氧化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米糠毛油因含杂多,酸价高、色泽深,使得其精炼困难。以酸价(KOH) 25~26 mg/g、过氧化值5 mmol/kg、蜡含量3%~12%、磷含量280~300 mg/kg、糖脂含量6%~7%、固体脂含量7%~9%的米糠毛油为例,采取先酸后碱脱胶、预复脱色、脱蜡、物理脱酸脱臭、脱脂的精炼工艺,可得到一级米糠油,且成品液体油得率为61. 6%,反式酸含量为0. 9%,货架期大于等于14个月。  相似文献   

19.
以市购米糠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米糠油,并对毛糠油的简化精炼工艺进行研究。原料经微波预处理降低解脂酶活性后,利用超临界CO2分段萃取,先后控制条件15MPa、32℃、1.0h和35MPa、40℃、4.0h获得毛糠油Ⅰ、Ⅱ。用二乙醇胺处理毛糠油Ⅱ,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二乙醇胺法精炼毛糠油的最佳条件为:二乙醇胺加入量为油重的9%,精炼温度为50℃,振荡时间为15min。在此条件下精炼毛糠油,油脂酸价可降至0.85mgKOH/g,酸价降低率达到94.33%。超临界流体萃取与二乙醇胺法精炼综合处理所得米糠油清澈、透明,谷维素含量为1.73%,色度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