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预期困难气道患者中采用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 方法 择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预测困难气道患者24例,ASA Ⅰ或Ⅱ级,入选患者达到以下1种或几种条件为预期困难气道:1.5 cm<张口度<3 cm,甲颏间距<6 cm,头颈活动度<80°,Mallampati分级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辅助FOB组(F组)和直接喉镜组(L组),每组12例.F组采用喉罩辅助FOB引导下气管插管;L组在直接喉镜暴露下经口气管插管,3次试插未成功者改行F组方法试插.记录两组患者的气道评估情况、气管插管前(基础值)和插管后3 min的MAP和HR、成功插管的次数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插管前两组气道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前相比,L组患者插管后MAP和HR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的MAP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为75%,3次以内插管合计总成功率为100%;L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为25%,3次以内插管合计总成功率为50%;6例L组患者直接喉镜3次插管不成功后改为喉罩辅助FOB插管,2例1次成功,4例2次成功;F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3次插管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插管时间(161±26)s比较,F组插管时间(81±9)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有2例术后轻度咽喉疼痛,L组有6例术后咽喉疼痛明显和轻度声嘶、2例轻度咽痛. 结论 对术前预期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采用喉罩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可显著提高插管的成功率,降低直接喉镜反复试插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Furlow腭成形术在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 insufficiency,VPI)整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1月,采用Furlow腭成形术治疗48例腭裂术后VPI患者。男29例,女19例;年龄4~17岁,平均6.1岁。不完全性腭裂16例,完全性腭裂32例;软腭裂16例,软硬腭裂32例。腭裂手术至该次手术时间为3~13年,平均5.9年。患者均伴有明显过高鼻音,且鼻漏气明显。电子鼻咽纤维内窥镜评估腭咽闭合程度均为Ⅲ级。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毕时分别测量腭总长度、软腭长度、咽腔深度、咽腭弓宽度,并计算手术前后差值。术后3个月,临床评估腭咽闭合程度,分为腭咽闭合完全(velopharyngeal competence,VPC)、边缘性腭咽闭合(marginal velopharyngeal inadequacy,MVPI)、VPI;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评价软腭及咽后壁关系,分为完全接触、点接触及无接触;电子鼻咽纤维内窥镜检查评估腭咽闭合程度(Ⅰ、Ⅱ、Ⅲ级)。对腭总长度、软腭长度、咽腔深度、咽腭弓宽度手术前后差值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分别对软腭及咽后壁接触程度及腭咽闭合程度进行分组,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35~64 min,平均41 min;术中出血量3~10 mL,平均6 mL。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术后3个月,临床评估腭咽闭合程度为VPC 34例、MVPI 7例、VPI 7例;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示,软腭与咽后壁完全接触30例、点接触11例、无接触7例;电子鼻咽纤维内窥镜检查示,腭咽闭合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Ⅰ级29例,Ⅱ级12例,Ⅲ级7例。手术前后腭总长度、软腭长度、咽腔深度和咽腭弓宽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手术前后腭总长度差值与软腭长度差值成正相关(r=0.448,P=0.001)。VPC、MVPI、VPI组腭总长度、软腭长度、咽腔深度手术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腭弓宽度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接触、点接触及无接触组腭总长度、软腭长度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腔深度及咽腭弓宽度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Furlow腭成形术行腭裂术后VPI整复,可有效延长软腭,减小咽腔深度,恢复腭咽闭合的生理解剖形态,显著改善腭咽闭合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PRG)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RG治疗分为PRG组(DSA引导下PRG后行肠内营养,n=80)和非PRG组(置入食管支架后经口饮食,n=114),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BMI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1个月PRG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PRG组(P均0.05)。随访期内,PRG组吸入性肺炎、食管-气管瘘发生率低于非PRG组(P均0.05)。结论 DSA引导下PRG能够显著改善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吸入性肺炎、食管-气管瘘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兰氏+反向双Z法腭裂手术对患儿发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行改良兰氏法+软腭双层"Z"形三角瓣修复法的30例腭裂患儿为观察组,选取既往予以兰氏两瓣法进行治疗的30例腭裂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腭咽闭合不全率、元音[i]的第二共振峰(F2)、第三共振峰(F3)、F1振幅能量值(A1)、辅音样本冲直条、擦音乱纹出现率以及语音清晰度。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率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儿术后F2、F3高于术前,A1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F2、F3高于对照组,A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辅音样本冲直条、擦音乱纹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语音清晰度均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语音清晰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裂手术软腭延长能有效改善腭裂患儿腭咽闭合功能,改善发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秀山分院骨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闸北分院骨科收治的76例重度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症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完全性瘫痪,48例)或B级(不完全性瘫痪,28例),其中34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前路组),42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后路组)。记录所有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术前、术后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12.0±0.7)个月。后路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均较术前及术后2周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前路和后路组患者ASIA分级A级(12 vs.19)、B级(15 vs.16)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发生血肿1例,感染1例,脑脊液漏3例;后路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同样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后路全椎板切除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腭帆单纯提肌重建以及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带蒂颊脂垫瓣和咽后壁瓣两种术式,对大龄腭裂患儿术后瘘发生率及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60例大龄腭裂患儿(4~9岁),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单纯腭帆提肌重建(A组)及腭帆提肌重建联合颊脂垫瓣和咽后壁瓣修复(B组),观察并比较术后腭瘘的发生率及语音清晰度情况。结果术后A组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语音清晰度均较术前提高(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腭部瘢痕情况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大龄腭裂患儿,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咽后壁瓣及带蒂颊脂垫瓣的术式有效降低了腭瘘的发生率,可获得更好的语音清晰度,并可避免裸露骨面,减少腭部瘢痕形成及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视可尼喉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需行经鼻气管插管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25 kg/m2.50例术前气道评估基本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25):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M组)和视可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S1组).50例张口度≤3 cm,但无面罩通气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25):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F组)和视可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S2组).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喉镜引导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评价喉部显露程度和气管插管过程中鼻出血程度,记录气管插管成功情况、气管插管时间和术后鼻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M组比较,S1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和喉部显露程度升高,气管插管时间缩短,鼻出血程度降低(P<0.05),鼻部疼痛、持续出血和鼻塞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S2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P<0.05),气管插管成功率、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喉部显露程度、鼻出血程度和鼻部疼痛、持续出血和鼻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可尼喉镜可更好地显露喉部结构,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更适用于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引导经鼻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13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急性胆囊炎感染严重程度分为重度感染组(65例)和轻度感染组(70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等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率、中转开腹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30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中转开腹,均为重度感染组,中转开腹率7.7%;重度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多于/大于轻度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率重度感染组(12.3%)明显高于轻度感染组(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胆管损伤、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n=27)与胃镜组(n=20)。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指标、胃、食管内压力、术后疼痛状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两组术后CRIES新生儿术后疼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胃镜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多于胃镜组(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为18.52%,胃镜组为1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腹腔镜组患儿均恢复良好,进食正常,且均未见复发;胃镜组随访期间1例复发,经二次治疗后痊愈;两组患儿术前、术后胃内压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较为确切,而后者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喂养时间较快,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不遗留手术疤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带蒂颊脂垫瓣与传统碘仿纱条在腭裂修补术中即刻充填覆盖裂隙两端松弛切口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6年笔者科室诊治的148例先天性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带蒂颊脂垫瓣组(A组)和碘仿纱条组(B组)。其中A组采用带蒂颊脂垫瓣处理腭裂术后松弛切口,B组采用碘仿纱条处理腭裂术后松弛切口。对两组患儿术后发热、血红蛋白减少量、恶心、呕吐、松弛切口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儿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降低值较A组偏高(P0.05);B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也较A组高(P0.05);B组愈合明显较A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腭瘘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裂术后松弛切口采用带蒂颊脂垫瓣充填可有效降低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区愈合。更加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可视喉镜联合管芯与UE电子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口腔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全麻下经鼻气管插管手术的口腔科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BMI<30 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视喉镜联合管芯组(K组)和UE电子软镜组(U组),每组30例。记录2组一次置入导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即刻(T1)、气管导管置入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的无创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 U组气管插管时间为(50.7±2.3)s,明显比K组的(55.2±1.6)s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鼻咽腔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T1比较,2组患者T3、T4的SBP、DB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U组T2、T3的SBP、DBP均降低,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可视喉镜联合管芯比较,UE电子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时间短、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可视喉镜联合管芯引导经鼻插管简便、经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肺通气术和传统气管插管法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其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7例行输尿管软镜的肾结石患者资料,其中单肺通气组29例,传统气管插管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的手术时间、术后30 d结石清除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两组6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单肺通气组用时(25±14)min,传统气管插管组用时(36±14)min,单肺通气组较传统气管插管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01)。 结论与传统气管插管法相比,单肺通气术具有等效的结石清除效率,同时其手术用时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军人与非军人青年男性骨密度和髋关节几何结构的异同,探讨运动对处于骨量缓慢增长期的青年男性骨密度及骨力学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60名青年男性军人和60名普通青年男性作为受试者。采用美国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对受试者的腰椎和左髋关节骨密度进行检测,在分析骨密度的同时,利用髋关节结构分析(Hip strength analysis,HSA)软件在DXA扫描图像基础上得出股骨近端几何力学参数。结果军人组腰椎总体BMD、股骨颈BMD较普通青年对照组分别增加2.97%和6.45%,但两组腰椎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股骨颈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几何力学参数比较结果显示:军人组FNCSA、FN-CT大于普通青年对照组(P0.05),而FN-BR明显低于普通青年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SMI、SM相关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可提高骨量缓慢增长期的骨密度值,同时可改善股骨颈近端骨几何结构,提高骨强度。即骨量增加与髋关节结构重塑同步,共同提高髋部骨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Ⅱ,COL2)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关节老年病区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60例患者,按照双能X线骨密度(DXA)检测分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严重骨质疏松4组,每组15例,分别于术中取患者股外侧肌肉组织行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CO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并综合分析COL2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 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骨量正常组CO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骨量较少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组CO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CO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严重骨质疏松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L2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呈负相关,COL2可能是预防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TEP与改良Kugel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患者157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TEP组)和开放组(改良Kugel)组。其中,TEP组71例,改良Kugel组86例。分析比较包括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疼痛、慢性疼痛、复发情况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TEP组手术时间(93.5±10.9)min,改良Kugel组(102.6±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住院时间(1.05±0.21)d,改良Kugel组(1.52±0.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中出血量(22.1±7.1)ml,改良Kugel组(23.4±6.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8.67±2.32)d,改良Kugel组(9.14±2.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并发症5(7%),改良Kugel组10例(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患者中身体质量指数>27 kg/m2,TEP组1例(20%),改良Kugel组6例(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慢性疼痛3例(4.2%),改良Kugel组14例(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至随访结束,TEP组术后复发0例,改良Kugel组术后复发1例,占约1%;2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及7 d,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及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6及12个月2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TEP治疗双侧腹股沟疝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6.
Lee JH  Kim CH  Bahk JH  Park KS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2005,101(4):1226-9, table of contents
We performed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endotracheal tube (ETT) tip design (Murphy-tip versus Magill-tip) on nasal trauma during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a conventional polyvinyl chloride ET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one of four groups (n = 25 each): Magill-tipped ETT and Murphy-tipped ETT with or without thermosoftening. After preparation with a vasoconstrictor, the selected, well-lubricated ETT was advanced blindly into the nasopharynx, and intubation was completed under direct laryngoscopy. The severity of epistaxis was estimated based on the distance that blood had traveled up the suction catheter and tubing. Without thermosoftening, the Murphy-tipped ETT produced more severe epistaxis than the Magill-tipped ETT (P < 0.05). Thermosoftening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severity of epistaxis for both conventional types of ETT (P < 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everity of epistaxis and the incidence of nasal injury and pain between the Magill-tipped, non-thermosoftened ETT and Murphy-tipped, thermosoftened ETT. Thermosoftening is recommended because it decreases the trauma during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However, if one chooses to use a normal ETT, the Magill-tipped ETT will cause fewer traumas than the Murphy-tipped ETT. IMPLICATIONS: During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conventional endotracheal tubes, Magill-tipped, non-thermosoftened tubes seem to be comparable to Murphy-tipped, thermosoftened tubes with regard to trauma on the nasal mucos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引流型喉面罩在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对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9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插管组(n=45)和喉面罩组(n=45)。监测两组患者诱导插管前(T0)、诱导插管时(T1)、气腹时(T2)、苏醒拔管时(T3)、苏醒拔管后20min(T4)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变化,并于上述各时点抽取动脉血检测术中血气分析变化,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中SpO2、PET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T1、T2时MAP与T0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组T3、T4时与T0比较MAP显著性升高(P<0.05),喉面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HR于T1、T2、T3、T4时与T0比较均显著性升高(P<0.05),T1、T3时插管组高于喉面罩组(P<0.05);(4)两组患者T2时与T1、T3比较,PETCO2、气道压力(Paw)略有升高,喉面罩组高于插管组(P>0.05);(5)喉面罩组T3时pH、PCO2与T0及插管组比较,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6)术后插管组咽喉痛、声音嘶哑、咳嗽等情况的发生率高于喉面罩组(P<0.05)。结论:食管引流型喉面罩在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可提高围手术期麻醉质量,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比较适合在全麻妇科腹腔镜短小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超声测量正中位舌骨到皮肤距离、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的距离以及颏舌骨肌长度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困难气道预测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改良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37例,男32例,女5例,年龄20~69岁,ASAⅠ-Ⅲ级。术前评估改良Mallampati气道分级,超声测量正中位舌骨到皮肤距离、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距离以及颏舌骨肌长度。根据Cormack-Lehane分级法评定普通喉镜暴露程度(Ⅲ、Ⅳ级为困难气道),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困难气道的效能。结果 37例患者中11例纳入困难气道组,26例纳入非困难气道组。困难气道组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距离明显长于非困难气道组(P<0.05),而颏舌骨肌长度明显短于非困难气道组(P<0.05)。两组正中位舌骨刮皮肤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Mallampati气道分级、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距离及颏舌骨肌长度预测困难气道的AUC及其95%CI分别为0.788(0.640~0.937)、0.804(0.643~0.966)和0.788(0.642~0.935),三者联合的AUC及其95%CI为0.955(0.895~1.000),敏感性100%,特异性84.6%。结论超声测量声带水平前联合到皮肤距离及颏舌骨肌长度对于OSAHS患者困难插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综合三种预测方法,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之间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因膝骨关节炎(KOA)伴或不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行单侧TKA的8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40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71±6)岁。骨质疏松组和骨量正常各35例,骨量减少组为19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应用公式计算出每位患者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数据差异,应用SNK-q检验两两比较组间数据差异。 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同组医师完成。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手术前Hct、Hb水平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骨质疏松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98、23.502,均为P<0.05),显性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质疏松患者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总出血量、隐性出血量多于骨量减少及骨量正常的患者,因此应重视和治疗有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在美容整形隆鼻手术中运用透明质酸注射与硅胶假体的效果差异性。方法 选取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开展美容整形隆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 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隆鼻,试验组采用透明质酸注射液隆鼻,比较两组隆鼻满 意度、鼻部形态学指标、术后1年隆鼻维持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隆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5 d鼻长、鼻唇角、鼻尖角、鼻孔长轴角、鼻背长度、小柱-小叶比、鼻小 柱高度、鼻尖突出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隆鼻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美容整形隆鼻手 术中,运用透明质酸注射与硅胶假体隆鼻,其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透明质酸注射隆鼻的并发 症相对较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