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制壶业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传统制壶业相互影响,是一种富有宜兴地区风格的工艺品,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深厚感情以及东方传统文化的追求,表达了对于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运用紫砂泥材质将艺术情怀体现出来,赋予它新的灵魂。紫砂壶是一门审美艺术,在器形的造型创作上别具一格、打破常规,将制壶艺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艺术想象表达出来,在现实与抽象之间创造出艺术,制壶艺人对于每一件作品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因为要考虑到壶器的实用性,但是在构思的过程中又是无拘无束的,因为作品需要灵魂、需要艺术感,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兼顾,才能创作出既庄重典雅又飘逸秀美的紫砂尚品。  相似文献   

2.
周媛 《江苏陶瓷》2021,54(6):73-74
宜兴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紫砂壶的造型或清新、或古朴、或端庄,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独特感情以及传统文化的追求.伴随着宜兴紫砂的快速发展,紫砂不仅仅是一种品茶器皿,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腾.制壶艺人们巧妙地运用紫砂泥,将艺术情怀赋予其中.宜兴紫砂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是千年的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行业通过千百年来的发展与融合,几代制壶艺人的竭力发展,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悠悠历史长河中一张绚丽的名片,紫砂行业发展到如今,已经不单单是单纯的壶艺了,还是融汇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传统的手工技巧的结晶,其中结合了雕刻、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表现手法,这样一来,就将传统制壶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宜兴紫砂壶打造成了一件艺术品,也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4.
紫砂艺术是一门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发展的民间艺术,它身上有着深刻的传统艺术的烙印,展现了非凡的神秘东方魅力。而新的时代,传统艺术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绝佳的机遇,新的审美理念、新的思想情感和传统理念在紫砂壶艺中进行汇聚、融合,展现了当代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鱼水情深提梁》这件作品是当代紫砂艺人对紫砂壶艺进行开拓和创新的成果,也标志着紫砂壶艺正在从传统壶型向现代壶艺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5.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制陶史上的一朵奇葩已经是众所周知之的了。紫砂制壶在千百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地位。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他的名字叫宜兴"能够很清楚地来表现人们的赞美之情。紫砂壶发展到现在是历代手工艺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再创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作为一个中青辈的紫砂艺人,在不断努力学习紫砂制壶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再创作,做到薪火相传。使紫砂壶具有更好的时代感和传承性。就拿最近设计制作的紫砂壶"马到成功壶"来说吧,这把壶在表现其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是对紫砂壶制作的新的理解和艺术探索,是对紫砂壶创新设计的追求和实践,下面就将这把壶的创作思路来讲一下。  相似文献   

6.
在北宋的时候,宜兴紫砂得以萌芽产生,到了明代的时候便兴盛了起来,一直繁荣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为什么宜兴紫砂壶能够成为所有茶具之首,其先天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宜兴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而且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以及陶文化,于是宜兴紫砂陶器与茶文化的结合就显得更具优势,再者制壶艺人在紫砂壶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情感,更是将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都融入进来,使得紫砂壶不仅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更是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本文便主要以紫砂"鸳鸯对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制壶技艺自明朝开始至今延续了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不断地进行创新,现如今已算得上是具备了独特的艺术特性.历代紫砂壶匠人们在制作紫砂壶、创作紫砂壶的时候,将自己的技艺和思想融入到了这一小块泥巴中去,更是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审美观念、传统文化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这些仪器汇聚成了一件紫砂壶作品.制壶匠人们通过将紫砂...  相似文献   

8.
历历代代的紫砂艺人所创作出来的一些经典作品以及相关的制作理念,这些对于当代紫砂艺术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紫砂壶兼具了实用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称的上是一件艺术品,其中不仅将制壶艺人技术手艺的精湛充分地彰显了出来,更是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且紫砂壶的制作中,每一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流畅的线条在壶身上自由地游走着,充分彰显了壶的立体感,无不体现了紫砂壶的魅力所在。本文便主要以紫砂"桃情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陶都宜兴是紫砂壶的发源地,也是紫砂文化的诞生地,数百年来,紫砂艺术长盛不衰,一代代制壶艺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博采众长、开拓创新,赋予了紫砂壶艺不断成长的艺术生命力,一把把精美、精雅的紫砂壶艺作品成为了留予世间的宝贵财富,给人以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在紫砂壶艺的发展历史上,精品层出不穷,正是这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壶作,撑起了紫砂壶艺空间,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艺术营养,也是紫砂壶艺作品保持发展状态的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东坡先生对于紫砂壶的推广和宣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出土最早的紫砂壶是一把提梁壶,即明代南京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的"吴经提梁壶",由此可以看出,紫砂提梁壶在煮茶到泡茶的过程之中也进行着不断的演变,从提梁转变到端把来适应茶文化的发展,才有了今天我们还能够欣赏到的包罗万象的紫砂艺术.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茶语提梁壶",制壶艺人从江南宜兴的绵绵茶园出发,灵感穿越历史上著名的提梁类紫砂壶器型,最终把紫砂方器的刚正不阿和提梁的刚柔相济呈现出来,其中所展现出来的传统紫砂技艺水准和对于紫砂艺术的审美理解都是无可挑剔的,细节的把控也是精益求精,使得此把提梁壶的精、气、神、韵非常引人注目,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看似小小的一把紫砂壶,它所凝结的精彩纷呈的工艺和承载的那些艺人们的思想个性,把传统的紫砂艺术和新时代融为一体。人们在喝茶的同时也能从他身上感受到身后的人文气息,给人一种精神的境地。紫砂壶所汲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的灵感,也始终保留着那份朴实浑厚的本质。在继承了古老的传统的制壶技艺的基础上将时代的审美融入其中,将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表现中去,达到了深入人心的效果,本文便是以《汉韵貔貅壶》来谈一谈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紫砂是宜兴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中,器型的架构既是壶艺创作的艺术内容,也是作品人文表达的具体手段.历代紫砂艺人的付出使紫砂壶器型千变万化,内涵丰富多彩.而花器是一类最能体现艺人技艺水平及艺术表现力的器型,紫砂"圣桃壶"就是一件以桃为意象元素的紫砂花器作品,其把传统题材做了不同的演绎,彰显其蕴含的独特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壶的泥料选择都是采用五色土来制作的,紫砂艺人在制作的时候还不断融合了传统文化以及艺术的内涵,基于此,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造型层出不穷地被设计出来,渐渐地紫砂艺术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内涵,并且紫砂艺术本身具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内涵十分的丰富深厚,作为新时期的紫砂壶艺人,在借鉴和学习前人的同时,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上也要有自己的理念,更要将紫砂的艺术美与精神美进行重点的展示。本文便主要以紫砂"菩提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造型之美。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这对于创作壶艺的紫砂艺人们来讲,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陶艺人反而越来越倾向于传统吉祥文化题材的创作。诸多的宜兴紫砂壶,无论是在壶型或者是在装饰上,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壶器的造型、装饰设计里融入吉祥蕴意的民族文化,这也是紫砂"一帆风顺壶"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5.
刘梦爱 《江苏陶瓷》2021,54(5):65-66
紫砂壶艺在供春、时大彬等紫砂艺人的创新之下,终于成为了一种全手工成型的陶瓷技艺,摆脱了过去的生产方式,把紫砂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所以紫砂艺术在明清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许多文人雅士的追捧和参与设计,紫砂不仅在造型艺术方面取得了诸多的成就,而且在陶刻的纹理和装饰方面也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宜兴的紫砂艺人特别善于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同时把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也融入壶中,从而为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把此"玉和"壶拿到手中细细把玩,才会更加发现其中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壶身色泽温润如玉,上面的玉璧、玉珏的装饰栩栩如生,仿佛端握在手中的根本就是一块玉石,本来毫不起眼的紫砂在作者手中焕发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一件穿越历史、昭示未来的紫砂精品,其中的文化蕴含也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  相似文献   

16.
对于当今紫砂艺人而言,紫砂壶创作过程中一直较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对文化性能的解读、梳理和表达,而这也是其艺术生涯中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紫砂壶"度"艺术化自然界中的竹子形象,借助壶艺形式来表达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文化,升华作品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7.
紫砂壶以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为根基,在吸取了青铜器、金银器、瓷器等众多器具的造型特色和装饰艺术之后,独具匠心的紫砂艺人们开山立派、继往开来,他们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紫砂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和传承。这件作品充分表现了传统紫砂壶的古朴雅韵,是向"大亨仿古"致敬的作品。前人所呈现出的制壶态度、制壶技艺、制壶品格、制壶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的学习下去,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宜兴紫砂壶以独特的紫砂泥原料,巧夺天工的制壶技艺,成为了一门传统而古老的民间工艺。紫砂壶别具一格的造型艺术,使其具有不菲的欣赏价值,享誉中外。千百年来,宜兴的壶艺人在继承传统壶艺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与时俱进,从而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蒋海东 《江苏陶瓷》2012,45(5):61-61
自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供春壶"问世以来,历代紫砂艺人创造了丰富的器型,有的器型沿袭至今,成为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譬如"大彬六方壶"、"景舟石瓢壶"、"可心竹段壶"等等。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目前市场上传统经典样式紫砂壶仍占大多数,但也不乏出现原创性作品。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具有原创精神的紫砂壶大量涌现,款式之纷繁,洋洋大观。正是极少数优秀紫砂艺人潜心向艺、孜孜以求,不断进行着创造性的艺术劳动,  相似文献   

20.
杨新和 《江苏陶瓷》2014,(3):44-44,48
紫砂光货"线云壶"是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壶型以及装饰的风格,并结合了现代艺术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制作的,它的诞生为后续紫砂壶艺人们开辟展现线条之韵味的美学之路,为宜兴紫砂壶文化的传播兴盛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近代紫砂壶艺家吴云根将制作中的泥痕藏于其中的"线圆壶",达到了天衣无缝的艺术效果,且为同行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