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美国森吉米尔公司最近对日本HC轧机作了新的发展,在上,下工作辊两侧各装一个侧向辊,从而解决了工作辊的侧向弯曲问题,有利于采用小工作辊、大压下量轧制,以生产较薄的带材。据报道,这种轧机与普通四辊轧机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异步轧制试验是在普通四辊轧机部分改装之后进行的。在轧制薄而硬的带材中,起动和低速轧制时,轧机总要产生振动,现将其测定结果和研究结果介绍如下。一、轧机振动 1.轧机及其轧制条件把双机架四辊冷轧机的第一机架改为五辊轧机(见图1),通过上下工作辊直径差,实现异步轧制(第二机架仍为四辊轧机)。试验机架采用人字齿轮机座机械连接传动,所以能  相似文献   

3.
轧辊在线研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正  袁建光 《上海金属》1995,17(5):21-26
为实现自由程序轧制,人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轧辊在线研磨技术是其中的一种。它通过设置在带材轧机上的无驱动式杯形磨辊装置,对轧制中工作辊表面进行在线磨削,以保证轧辊保持良好的辊型。另外还开发了在线辊型仪,它可以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测得正在旋转的轧辊外形,并反馈至磨削系统,这样,能提高磨削精度,获得所需辊型。  相似文献   

4.
三十辊箔带轧机在上海研制成功,于1983年12月5~8日通过鉴定。这台轧机即可采用电气传动,又可采用液压传动,便于客户选用。三十辊箔带轧机的技术性能如下: 轧制材料精密合金工作辊直径 2~3.5 工作辊长度 60~65 mm 最外层支承辊直径 26mm 成品带材最小厚度 0.001mm 成品带材最大宽度 40~15mm 坯料厚度 0.03mm 卷取张力 0.5~50kgf 轧制压力 4.5tf 轧制速度 0~10 m/s 这台轧机具有下述特点: 1.辊系采用辊箱结构,辊子按1、2、3、4、5锥形排列,轧制力分布合理,可大  相似文献   

5.
德国克虏伯钢公司的一台新型20辊可逆冷轧机于1992年11月在它的Dusseldorf轧钢厂投产。该轧机是这种类型轧机中最大的一种。它安装有部分或轧机机架,以便于轧辊更换和顶辊调整,从而可以改善带钢的形状。该轧机用于轧制不锈钢和高合金钢带钢。轧机高度自动化,轧制之前和之后的所有带材卷的移动都无需手工操作,驱动辊和中间辊都是自动更换。整个轧机由一名操作工通过中央控制房进行监控。新轧机的操作成  相似文献   

6.
朱明贤 《轧钢》1991,(2):51-52
1.轧机结构及存在问题我厂线材生产线上有2组φ420×2闭式机架轧机,轧机的下轧辊不可调;上轧辊吊装在平衡装置上,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闭式机架的刚性、强度较高,因此有利于提高轧制精度。但是,这种闭式机架轧机换辊较麻烦,特别是上辊平衡装置很难保持理想状态,进一步增加了换辊难度。 2.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上辊平衡装置最常见的故障是下端的扁担产生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7.
袁思胜 《轧钢》1996,(2):48-49
国内现有多台窄带钢四辊可逆式冷带轧机。由于初建时受到资金及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轧机轧制精度不高,产品质量差,轧制薄带困难。由于无板型控制手段,因而难于生产出高精度的薄带材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公司采用MS-6C轧机技术对现有四辊可逆式冷带轧机进行改造,并获得了初步成功。1 轧机原况60年代我公司从捷克引进2台400mm可逆式四辊冷带轧机,工作辊传动,工作辊及支撑辊均不能做轴向移动。其技术性能见表由于该四辊轧机属60年代初水平,无任何板型和辊型控制手段,仅凭轧辊原…  相似文献   

8.
王洪 《轧钢》1998,(2):21-23
提出了在中板四辊轧机上轧制厚度为8mm以下的薄规格钢板时的稳定轧制条件,综合辊凸度Δ≤-0.15mm,上下轧辊的轧制速度相同,上下主电机的负荷相同或相近。同时介绍了为保证稳定轧制需采用的两种换制度,以保证辊耗降低。  相似文献   

9.
1.轧辊弯曲挠度的计算若忽略轧件轧制后弹性恢复的变形,则板材沿宽度的形状及尺寸决定于轧制时轧辊间的辊缝形状及尺寸。影响四辊轧机辊缝形状的因素是:(1)热膨胀;(2)磨损;(3)弹性压扁,包括变形区轧辊的弹性压扁和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弹性压扁;(4)弹性弯曲;(5)原始磨削形状。变形区工作辊与轧件接触引起的弹性压扁只对板材边部有影响(边部变薄),辊型设计时一般可不予考虑,只对轧制单一品种(带钢宽度不变)的四辊轧机以及多辊轧机装置有轴向调整机构时才必须考虑。实验研究指出,四辊轧机轧辊间纵向相互弹性压扁的分布曲线(图1)和纵向压  相似文献   

10.
达涅利·韦恩联合公司研制了一种能轧制各种宽度及板形的 6机架冷轧机。这种轧机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采用该轧机可更好地控制辊缝的几何形状 ,使带材平直度达到要求 ,提高改变轧制规程的可操作性。新型冷连轧机带有工作辊正负弯辊、中间辊正负弯辊、工作辊换辊和中间辊交叉的传动装置 ,能充分自由选择各种组合 ,可根据需要生产出U形、W形和M形等各种板形。这使 6机架冷连轧机具有高度灵活性 ,既可用于冷轧 (生产薄规格高强度钢 ) ,又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薄规格热轧带。新型冷连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能够采用中间辊交叉驱动 ,改变工作辊与支撑辊…  相似文献   

11.
南文秀 《轧钢》1991,(2):44-48
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因其机架刚度小、轧辊弹性变形大,并且采用胶木轴承和人工设定辊缝,因此给采用负偏差轧制带来许多困难。为了能有效地采用负偏差轧制,首先需弄清各有关参数之间的联系,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措施。 1.钢板的平均厚度由于轧辊的弹性变形,造成钢板中部厚两边薄。假设钢板横断面的厚度成抛物线分布,最大厚度在钢板的1/2宽度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轧机轧制线的调整方式是影响轧机自动化水平的一个因素,本文对铜板带四辊液压轧机常用的几种轧制线调整方式进行介绍,并对各种调整方式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行说明。新轧辊经使用一段时间后,轧辊表面光洁度会降低,同时会出现微观裂纹等缺陷,为了提高轧辊表面的光洁度以提高带材表面质量或防止辊面裂纹等缺陷深入轧辊内部而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轧辊每使用一段周期,必须安排专  相似文献   

13.
原西德山德威格机器制造公司制造的20辊轧机采用4立柱式设计,直接液压压下系统,同时配有轧辊倾斜、弯辊和单个中间辊轴向移动等技术。它能提供精确的辊缝形状和带钢板形控制,以大压下率和高轧制速度生产薄规格宽带钢。另外,轧机还配备了带钢冷却和干燥系统以及换辊机器人。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轧制带材时的轧制力和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采用各种类型的小直径工作辊的多辊式轧机,使用大的带材张力,改进润滑剂的效用等方法,以提高变形效率。此外,对单辊传动条件下的异步轧制及其轧制力和扭矩问题进行了研究。直到七十年代初期,B.H.维德林和Л.М.阿盖耶夫研究成功了所谓“拉伸—轧制”的异步轧制新原理。此后,各国相继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冷轧方面,已显出一定的生命力。八十年代初期,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研究出在一般四辊轧机上仅改变上下工作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六辊轧机薄带轧制过程中工作辊在板宽以外容易出现辊端压靠,以及压靠发生后影响产品板形与板厚控制精度、增加辊耗的问题,经大量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并结合六辊轧机的设备与薄带轧制的工艺特点,从辊型曲线的优化设计入手,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六辊轧机薄带轧制过程辊端压靠治理技术,有效治理了辊端压靠,提高了带材的厚度控制精度(或延伸率控制精度),同时改善了成品的板形质量,减轻了因中间辊窜动而引起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匀、出现尖峰分布等因素带来的副作用,使轧辊使用寿命得到提高。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某冷轧薄板厂1220UCM平整机组的生产,使用效果良好,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铝带轧制与钢带相比,由于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相差很大,又因冷却剂不同(钢主要用乳液,铝用矿物油),所以铝轧带材的平整度问题就显得更为严重.此外,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要用很大的压下量来轧制铝,每一道次的变形率可达50%.自1960年初以来就力图通过人工弯曲工作辊和冷却轧辊来控制带材的平整度.为此,沿轧辊长度上以75毫米的间距配置冷却剂.这样的控制只能在减小带材张力的情况下,通过眼睛观察带材平整度来实现,因而特别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高速轧机上就很不经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任意固定轧辊轴的斜轧机轧辊辊形与轧制空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轧辊辊面速度分布的数学式。可用于钢管轧制工艺中斜轧机轧辊辊形设计、轧制运动学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糙度表面的轧辊轧制板材的工艺研究和应用,是在轧辊直径为900毫米的2500可逆式二辊轧机上进行的。在轧机上把厚200~300毫米的铸锭(铸坯)轧制成厚8~15毫米的铝合金(AM_r2、AM_r5、Д1、Д16等)板材。轧制前将金属加热到380~500℃。根据工艺规程,下轧辊直径比上轧辊大2~15毫米。轧辊的表面糙度相同,R_α≈0.75~0.95微米。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无厚度自动控制(下简称为自控系统)系统的轧制过程,增加轧机本身的刚度(模数)将能减小由带材的不一致性(如象进口带材的厚度变化,带材的硬度等)而引起的厚度公差。然而,这种增加轧机模数的办法将因使空负荷辊缝发生变化的轧机的因素更会引起出口厚度误差,这些影响因素是轧辊的磨损,轧锟的热膨胀,以及轧机速度变化而引起的轴承油膜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20.
布洛·诺克斯铸造和轧制机械公司不断努力改进黑色和有色金属工业板带轧制的板形和辊型,新近研制和安装的“凸度可鼓胀的轧辊”——(I-C)辊是其成果之一.这种新结构轧辊既可用作二辊轧机的工作辊,又可用作四辊轧机的支承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