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柳贤福  梁洁  孙正伊  翁翎  吕松林 《医药导报》2013,32(11):1477-1479
目的建立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并应用红外Omic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实验建立了广西龙眼叶药材红外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5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稳定,可用于广西产龙眼叶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南五味子红外指纹图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南五味子药材红外指纹图谱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进行红外光谱指纹图谱鉴别,并进行相似度计算与分析。结果:获得了6种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粉末的红外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和识别,相似度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白英药材FTIR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对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进行红外光谱指纹鉴别,并进行相似度计算与分析。结果:获得了6种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粉末的红外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鉴定和识别,相似度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建立红外指纹光谱鉴定大黄药材的方法。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的大黄药材样品10批,对不同产地大黄药材进行红外光谱指纹测定,并进行相似度计算及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获得10批不同产地大黄药材红外指纹图谱,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结论: 红外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大黄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王国深  银胜高  黄浩 《中国药房》2013,(47):4480-4482
目的:探讨槟榔药材炒焦炮制前、后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槟榔与焦槟榔药材进行检测,并对其特征峰进行归属。结果:获得了槟榔与焦槟榔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与特征吸收峰、鉴别特征峰,并找到其炮制前、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可作为槟榔与焦槟榔药材定性检测与成分比对的分析方法,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重楼属植物红外指纹图谱,为重楼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FIR)测定不同品种的重楼属植物,运用Nicolet Omnic Ver 8.2红外光谱处理软件对所获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二阶导数图谱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品种重楼属植物的指纹图谱间有一定差异,二阶导数图谱比较差异较明显,可作为不同品种重楼属植物的鉴别特征。结论:红外指纹图谱法可快速鉴别不同品种重楼属植物,且操作简便、易行,对其他中药材的品种鉴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山楂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山楂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分析时间为120 min,分析了10批山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23个色谱峰构成山楂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 采用HPLC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精密、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山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麋鹿角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部位的麋鹿角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麋鹿角的对照FTIR指纹图谱。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FTI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麋鹿角药材的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龙胆药材及龙胆总苷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药材及提取物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磷酸-乙腈系统梯度洗脱,建立龙胆药材及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了21批不同产地龙胆药材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19个共有峰,通过比对证明提取物与药材的共有峰具有同源性。10批龙胆总苷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0.98。结论:龙胆药材与总苷提取物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具有较好的同源性,可用于二者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对照物质标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聂黎行  林瑞超 《中国药事》2011,25(7):638-639
目的探讨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对照物质标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了银杏叶对照药材和银杏叶对照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结果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结论所建方法可全面客观地反映银杏叶对照药材和银杏叶对照提取物的化学特征,保证其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系统显色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8.56~51.36 mg· 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120 C-0.0071,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相对标准偏差为1.74%(n=6),所测得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5.29%。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Two new triterpenoid glycosides, mimengosides H (1) and I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fruits of Buddleja lindleyana Fort.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method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se isolates against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PC12 cells were evaluated. Pretreatment with compound 1 had potential protective effect in a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0.1 to 1 μmol l?1.  相似文献   

13.
Sysmex XT-2000i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临床检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勇  余小琴 《安徽医药》2013,34(2):186-188
目的优选醉鱼草果实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醉鱼草果实总三萜提取率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料液比(D)4个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料液比1∶10,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方法适于醉鱼草果实总三萜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人参归脾丸紫外光谱指纹图谱(UVFPs)、红外光谱指纹图谱(IRFPs)及其燃烧热谱(Q),以UVFPs-IRFPs-Q联合评价其真实质量.方法 采用空心聚四氟乙烯管(650mm×0.12mm)装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DAD采集190~400nm区间UV光谱数据建立UV指纹图谱;将RSGPW甲醇提取液涂于溴化钾晶片上测定IR光谱指纹图谱;采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其燃烧热值.之后对UV-IR-Q等权融合综合评价RSGPW质量.结果 10批样品中S2、S9和S10质量极好,其余质量很好或好.结论 紫外指纹图谱能表征药物组分中π→π*,n→π*及n→σ*的化学键信息,红外指纹图谱表征的是饱和单键振动或转动的化学键信息,燃烧热值Q从能量角度反映化学物质整体含量,紫外-红外光谱指纹图谱联合燃烧热能展现中药质量全貌而更好地用于中药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张丽勤 《中国药房》2010,(47):4483-4484
目的:建立百合知母汤红外光谱(IR)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TGS检测器,在4000~400cm-1红外区扫描,扫描累加16次,建立百合知母汤的IR指纹图谱。采用相关系数法和欧氏距离法计算10批百合知母汤IR共有峰的相似度。结果:10批百合知母汤的IR相似,相似度>90%。结论:本方法直接、快速、准确,可为百合知母汤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参麦注射液的制备及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勤  祝德秋  王琰 《中国药房》2006,17(18):1436-1438
目的制备参麦注射液及制订其指纹图谱,并对图谱中的各峰进行归属。方法以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分别提取麦冬、红参,合并两液制成参麦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结果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共有11个共有峰。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参麦注射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干燥叶(大青叶)中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大青叶乙醇提取物,用氯仿萃取后得到氯仿层和水层,各层再分别采用硅胶柱、大孔树脂柱、聚酰胺柱、制备液相、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化学性质和质谱、波谱法(1H-NMR、13C-NMR、HMBC)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结论其中1个新化合物为异荭草苷-3″-O-吡喃葡萄糖苷(isoorientin 3″-O-glu-copyranoside),其中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菘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孙国祥  王佳庆 《中南药学》2009,7(5):378-383
目的建立甘草双波长HPLC指纹图谱及其融合谱,用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其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运用双波长融合谱技术分别对10批产地甘草提取具有代表性和互补性的203和254nm的局部色谱图,融合生成对照指纹图谱(RFP)。用系统指纹定量法通过对双波长谱及其融合谱的评价,实现对10批不同产地甘草真实质量的鉴别。并对甘草化学指纹进行破坏性试验考察。结果基于203nmHPLC指纹谱与融合谱的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用主成分分析和F值证明了融合谱优于此双波长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甘草药材质量控制。结论203和254nm及融合谱的含量相似度Pm有一定波动是由于不同波长谱反映的化学成分的信号大小有一定的差异,导致评价的结果有出入。基于此双波长融合谱的系统指纹定量法的评价结果反映化学指纹信息全面、真实可靠,可清晰准确鉴别甘草真实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密蒙花化学成分、质量评价体系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做系统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密蒙花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与依据。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比较与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与综述。密蒙花中化学成分丰富,其中黄酮类、苯乙醇苷类、挥发油类和三萜类等为主要活性物质;其质量控制方法涉及传统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光谱法、色谱法等多种技术。其质量控制方法虽多,但并不完善,面对掺伪造假、等级评价模糊等问题,建立一套灵敏度高及专属性强的密蒙花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