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的克隆:支持和反对的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持和反对人的生殖性克隆及治疗性克隆的有各种伦理论证,综述这些论证并提出反论证,即可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反对生殖性克隆的站得住脚的主要论证是不伤害论证和人类尊严论证;支持治疗性克隆的主要论证是其对治愈多种疾病的巨大潜力,而且人类胚胎的伦理学地位并不妨碍有控制地利用胚胎于治病救人的人道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考查、分析了与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密切相关的几个伦理学问题:人胚胎地位的伦理学争议、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的伦理学问题、世界各国克隆技术的政策与法规,等等,特别提到了生殖性克隆对社会伦理造成的巨大冲击。结果表明,各国政府普遍支持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而反对生殖性性克隆(克隆人)的研究。最后论及了一些学者对“克隆人”伦理学问题作出的相关预测。  相似文献   

3.
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伦理理论对人性的假定以及人的什么特征对伦理分析是关键的都存在差异,因此它们对克隆技术的伦理分析也有差异,不可能达成共识。关于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为了获得器官、组织的克隆把人类作为一种手段并且创造出更多的需要,是不合理的;克隆作为个人对生殖方式的偏好选择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是可以接受的,但若将其普遍化,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动物克隆和人胚胎干细胞技术进展迅速,治疗性克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治疗性克隆的概念、基本程序和进展,并分析了治疗性克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伦理学争议。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11月 2 5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先进细胞技术公司 (ACT)向全世界宣布 ,他们已经成功地克隆出了人类早期胚胎。这一人类胚胎克隆技术上的突破引来各方关注。虽然ACT公司表示 ,他们的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 ,而是为了获得治疗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 ;并声称一旦治疗性克隆研究获得成功 ,就可以利用克隆胚胎所得到的全能型胚胎干细胞诱导培养成各种目标器官的细胞 ,甚至组织和器官的整体 ,来修复或更换人类各种受损组织、器官 ,造福于人类 ,但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都对克隆人类胚胎所引发的伦理及科学上的问题作了迅速的反应。许多国家政府在表示有限度、有控制地允许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同时 ,对克隆人或人类的生殖性克隆实行或正在实行立法禁止。为了使读者从生物学知识方面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及治疗性克隆研究及时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刊走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的张红锋、叶希韵两位老师 ,请她们就有关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5,30(7):72-73
据2005年2月21日《环球时报》消息,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投票通过了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政治宣言,敦促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类的活动。由于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宣言所提到的禁止可能会被误解为函盖治疗性克隆研究,许多国家投了反对票。赞成宣言的共有71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荷兰和巴西等。反对的共有35个国家,包括比利时、中国、英国、瑞典、日本和新加坡等。另有35国投了弃权票,主要是伊斯兰国家。  相似文献   

7.
治疗性克隆对早期人类胚胎的处置确实损害了人的生命尊严,然而对早期人类胚胎的牺牲却换来了患者生命权利的恢复,这从更高层次上来看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最终的尊重。因此可以实施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只要该研究不是以经济或其他医疗之外的目的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祖伟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207-208
治疗性克隆对早期人类胚胎的处置确实损害了人的生命尊严,然而对早期人类胚胎的牺牲却换来了患者生命权利的恢复,这从更高层次上来看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最终的尊重.因此可以实施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只要该研究不是以经济或其他医疗之外的目的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从克隆人技术目的看,基础研究性克隆一般不会引起伦理上强烈冲击,治疗性和生殖性克隆则强烈冲击着人类伦理道德。生殖性克隆伦理问题的突出表现在于有损人类的尊严,治疗性克隆伦理问题的核心则是胚胎的权利与道德地位问题。考虑到克隆人技术的真理性和实践性两个层面,以及评判标准的相对性,对该技术进行绝对的善恶评判有失慎重。不过,生命伦理领域制定规范该技术的伦理原则是必须的,其中,知情同意原则理应是一个重要原则,其伦理学依据在于: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克隆技术的出现,人类把目光转向了人类自己,担心传统的人伦关系将受到致命的冲击.人们只是讨论危害,但对其应用于人类的必要性论证较少或者不太充分,由于缺少这个中间环节,其论证便显得尤似空中楼阁,如果根本没有这个运用的必要性(指生殖性克隆),那么所有的担心也就没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克隆技术是生物技术的研究前沿之一,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克隆人已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生命伦理学也将面临危机,人类在发展利用该技术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以降低这一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2.
石黑一雄的力作《别让我走》描绘了一群克隆人在黑尔舍姆庇护所成长、接受教育直至最后捐献器官,悲惨结束生命的故事。他们的命运自"出生"便被决定:随着一次次为人类捐献器官而"终结"自己的一生。从人性缺失与异化两个方面,通过对克隆人的悲情命运的解读,借克隆人的悲情命运来衍射人在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性缺失主题,以残酷、冷漠的人性直描手法奏响了一首人性缺失的悲鸣曲,对当代社会人性异化问题提出深刻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动物的基因工程技术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的基因工程技术(或遗传工程技术)目前已发展了三大类,包括动物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及转基因克隆技术,它们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内生物工程领域竞争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彝族竹崇拜与生殖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是彝族的图腾之一,并与生殖崇拜紧密关联。在彝族原始社会,竹首先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并具有“生儿女”的女性意义;随着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竹演变为男根的象征,并与男性祖先崇拜相结合,衍化为竹祖灵。生殖崇拜是图腾崇拜的源头,祖先崇拜是图腾崇拜的先声,都具有生殖崇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几年中,克隆尤其是克隆人类的伦理学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争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其词,本文概述了克隆的定义,回顾了克隆的历史,试图将克隆人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展现给读者,使人们对克隆人类的道德与否做出自己的判断,向时,将作者自己的观点做了表述。  相似文献   

16.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庞杂,千头万绪。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这是李泽厚最常用的治学方法。李泽厚美学并非个人原创学说。他接受且运用了众多西方先哲和中国古代先贤的美学思想,但这些思想又不是原模原样地被他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是经历了有如李泽厚所言的"创造性转换",这种"转换器"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此即李泽厚美学理论的"移花接木效应"。在接受外来美学的过程中,李泽厚巧妙利用"误读"来满足建构自己理论的需要。借用外国美学时髦的名词术语,"克隆"出自己的美学体系,实现了外来美学理论的中国化,这应该是李泽厚美学的特色。李泽厚美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独领风骚,与其理论的可读性、新颖性、前瞻性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生育权是一种自然权利,也是人格权的一种。死刑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育权问题是当前司法界争论的热点。本文剖析了生育权的性质,并论证了男女死刑犯应该具有生育权及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Windows+Linux双操作系统实验室的建立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播克隆软件的安装与配置如何克隆整个硬身和其它计算机;Windows Linux双系统的建立与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动物克隆与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克隆及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通过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发生器生产基因药物比传统的生物工程制药具有产量高、成本低、效价好的特点.因此,将动物克隆和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发生器用于生物制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NA差异显示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分离与克隆新基因的方法 ,在植物学上主要用于研究和克隆与植物抗逆、抗病相关基因。文章对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及近些年的主要改进进行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