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健康的重要作用。方法:对68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做好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精神症状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68例病人随访1~3年,60例患者痊愈,5例明显好转,3例未愈,总好转率为95.6%(包括痊愈和好转)。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病人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50例,随机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精神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针对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后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比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病毒性脑炎中病情较重而多见的一种,有坏死性脑炎之称,病死率可高达40%以上,临床以高热、精神障碍、癫痫频繁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且病程长、并发症多。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单纯疱疹脑炎患者15例,现将临床病情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3例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人在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痊愈,3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人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正确、及时处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50例,随机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精神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SE)是病毒性脑炎中病情较重而多见的一种 ,有坏死性脑炎之称 ,病死率可高达 40 %以上 ,临床以高热、精神障碍、癫痫频繁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 ,且病程长、并发症多。如诊治及时、护理对策得当 ,则有助于促进病情转危为安。本文对1987~ 1995年我科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了总结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35例 ,男 18例 ,女 17例 ;年龄 9~ 5 9岁 ,平均年龄 2 6岁 ;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头痛呕吐 7例 ,高热 18例 ,精神障碍 11例 ,癫痫发作 13例 ,意识障碍 2 3例。…  相似文献   

8.
长沙地区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病毒性脑炎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IFA)检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或血清中疱疹病毒特异性IgG ,IgM。结果 :92 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有 1 33例 (1 4 4% )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1 0岁以下年龄为发病高峰 ,9例 (0 98% )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1 2例 (1 3 % )为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结论 :长沙地区疱疹病毒性脑炎病原以单纯疱疹病毒最常见 ;IFA法对疱疹病毒性脑炎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詹嫩娜 《大家健康》2013,(11):157-158
目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将92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同时,研究组在护理过程中还进行改良的干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保证患儿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炎性因子与神经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7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对照组87例和研究组87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  相似文献   

11.
比较并探讨两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分别运用由两种不同引物组成的聚合酶链反应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脑脊液中的单纯疱疹I型病毒,另选择25例非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常规护理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奥氮平及奋乃静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奋乃静组.疗程4周.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重评定安全性.结果:奥氮平组有效率为89.47%,奋乃静组的有效率为65.78%,奥氮平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奋乃静组.奥氮平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嗜睡、体重增加、便秘等,且多为轻、中度,患者基本能耐受,或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奋乃静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肌张力升高、震颤、静坐不能等,且以中、重度为主.结论:奥氮平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确切,在安全性方面较奋乃静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4.
王明月  周红艳 《吉林医学》2013,34(18):3734-3734
目的:探讨亚低温护理对单纯疱疹性脑炎高热患者护理疗效的影响。方法: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早期亚低温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物理降温。结果:观察组体温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对单纯疱疹性脑炎高热患者的护理疗效能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康复治疗前后P30 0电位变化和记忆评分。方法 :将 2 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于认知康复治疗前后测定P30 0电位以及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 ,同时测定同龄组P30 0电位和记忆测试作为对照。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认知康复治疗后P30 0潜伏期缩短 ,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 <0 .0 5 ) ,记忆评分升高。结论 :P30 0可作为一项认知康复疗效评定客观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未经特异性抗病毒治疗病死率可达40%~70%,及时抢救,精心护理极为重要。2003年9月~2004年11月,我院共收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5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临床护理措施,对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及措施干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实施常规儿科护理设为对照组,选择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设为研究组,选择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对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和患者家属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2±0.55)分、住院时间(12.56±2.17)d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1.11)分、(17.13±2.05)d],且研究组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96.00%)指标高于对照组(76.00%),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该种护理模式认同感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就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中选出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其中,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各项指标,同时提高护理的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32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14例,中症组10例,重症组8例。32例患者均行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检查。分析脑电图异常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观察脑电图与头颅磁共振检查的异常率。结果:3组脑电图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电图异常性越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情越重。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检查异常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测的异常率高于头颅磁共振。结论:脑电图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在病情判定和临床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2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HSV-DNA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脑脊液检查HSV-DNA阳性或HSV-IgM阳性者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12例,占44%。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予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连续用药1周,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及死亡各1例。结论:PCR技术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供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依据,而阿昔洛韦的使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