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怀凤 《语文天地》2012,(19):13-14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往往可以透视这个人的灵魂。我们也知道"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眼"即是诗词、文章的关键处之所在,理解了"眼",就理解了诗词或文章。下面结合笔者的一些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  相似文献   

2.
俗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这就是说,通过眼睛是可以窥视内心的一切隐秘.文眼亦是如此.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所谓“文眼”,就是刘氏说的文章的“通体之眼”,刘氏认为“眼”乃“神光所聚”之处,它必须照映前后,能引起全篇的“开阖变化”,“一动万随”,而使全篇通体生辉.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那讲课理当应有“课眼”了,“课眼”,正如一扇窗子,打开它,一课的“文心”奥秘便可以昭然可见.  相似文献   

3.
?孙振建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何以如此?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我国古代文论中素有“诗眼”、“文眼”之说。所谓“诗眼”、“文眼”乃是一个比喻,即指诗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构思、情感、主旨的词句。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过:“余谓眼乃神光所聚。”透过诗眼、文眼,我们可以了解诗文的要旨与真谛。杜甫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卒章显志,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诗眼,成为整首诗的灵魂,迸发出作者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感和变革黑暗现实的…  相似文献   

4.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有意蕴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称之为“文眼”。笔者认为,课也应该有“课眼”。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一幅肖像画没有画上眼睛,顿然没有了灵性。 一、“课眼”是学生学习的疑点,却往往是教者的盲点 常听到一些课,从环节上分析,可谓中规中矩,但总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人的内心。人有"人眼",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同理,课自然也有"课眼"。"课眼"是一堂课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点,是协纲统领的关键点。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用"课眼"来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脉络,抓住作者的情感,分析作品的内涵,更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作品,获得感悟。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就"课眼"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人来说,眼睛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心灵的窗户、感情的帷幕,通过眼睛可以窥视内心的一切隐秘;就一篇文章而论,文眼亦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一动万随的角色,掌握着作品的开合变化,能透露主题思想的内涵。教师上课、讲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的所在,而这,正是讲授的关键,考虑设“眼”,就显得至关重要。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授课岂无“课眼”耶!这“课眼”,正如眼睛是心  相似文献   

7.
夏子 《天津教育》2001,(10):44-45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其精美的艺术构思中都不忘“眼”的埋设。同样,作为一门艺术的教学活动,许多教艺娴熟的语文教师在上课中也总不忘巧妙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设下“课眼”。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而“课眼”是一课之窗户,它是在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最能体现教学目的或对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作用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能将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统摄于一体的结构点。循着“课眼”,我们可以窥见教师全篇课文组织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及其教学风格等相关情况。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怎样为课堂教学活…  相似文献   

8.
张舒 《语文天地》2015,(7):54-55
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被人称为心灵的窗户。人有眼,诗词亦有眼。古人作诗填词特别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把握诗眼是理解诗意的一个关键,抓住这个字词往往可以以小见大,把握住全诗的行文脉络。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歌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词、句进行品鉴,看其在拓展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关于诗眼,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的  相似文献   

9.
人有人眼,风有风眼,题目、诗句及文章也都有自己的“眼睛”。人眼是心灵的窗户,风眼是狂飙的中心,由此可见,题眼、诗眼、文眼的地位和作用当然是举足轻重、不可等闲视之的。先说题眼。题眼是题目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词,  相似文献   

10.
<正>“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杨仲弘),“唐人五言,工在一字,谓之句眼。”(赵汸)所谓诗的眼睛,就是一诗或一句中最精辟最关键的一个字(有的并不局限于一个字)。这个字运用得如何,关系到一句诗甚至一首诗的好坏。所以古人说:“眼乃神光所聚”,“诗眼贵亮”。 “诗眼”也就是“句眼”。眼有传神的作用。据说,从前顾恺之画人物很有名气,他之所以十分注意描画人物的眼睛,是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中”。诗眼如同人的  相似文献   

11.
眼睛是人最为灵活,最能表现生命力的器官之一,是人类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窥视人们各种深微隐秘的精神世界,正所谓:有“眼”则生,无“眼”则死。鲁迅先生也说过:“忘记了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其简省地划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1]。在中国文学创作中,文学家则从人之眼派生出一系列文学的“眼”,如“诗眼”、“词眼”、“文眼”、“曲眼”等。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文眼”袁士迎文眼指的是文章中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词语。“眼”是比喻说法,人有眼睛最能表情、达意、传神,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所以,文眼就是一篇文章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文眼的“眼”,关节。引申为文章的精要处,即诗文精要吃紧的文字。教学倘若把握不准文眼,势必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不得要领,“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无滋无味,哪来教学效果?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把握住文眼,就掌握了诗文的精神实质。文眼,文章的点睛之笔,不同文体的文章,其文章的  相似文献   

14.
王建  龚雪 《教学月刊》2011,(6):17-18
课堂的沉闷是语文教师不能漠视的尴尬,“生命力”课堂的基点是什么?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些什么?这些问题都曾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最近学习了同行的一些文章,认识到课堂应该有“课眼”。有了课眼,课堂就易有核心、灵魂、生命,师生就易有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可什么是“课眼”,似乎并不明朗,本文主要从前提、指向、宗旨及形态,谈谈课堂教学的课眼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以“眼”论诗起源于绘画理论。《世说新语·巧艺》中记载了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一段名言:“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想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指的就是眼睛。通过眼睛来表达精神,成了艺术创作的一条普遍规律。诗画本一理,后来以“眼”论诗渐多。刘勰所谓“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宋晁补之所谓:“诗以一字论工拙”,都是强调这种捕捉诗眼的工夫。杨载《诗法家数》中说:“句中要有字眼,或腰或膝或足,无一定之处。”还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如老杜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檐虚’,炼中间一字。”王构《修辞鉴衡》中也说:“古人炼字在于字眼上炼。”到了清代,“诗眼”说更加具体了。施补华《岘亻庸说诗》中说:“五律须讲炼字法,荆公所谓‘诗眼’也。‘泉  相似文献   

16.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常称之为“文眼”.我认为.好课也应该有“课眼”.有“眼”的课才有灵气。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画龙没有点睛.顿时失去了灵性。“课眼”既是课堂教学的切人点.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17.
对于人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对于文章来说,“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主旨的窗户”.那么对于教学来说,通过那一双双“教学文眼”,可以让教师的教学生活更简洁更有效.如何才能找准教学文眼呢?我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相似文献   

18.
清人袁枚说过:“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诗歌创作讲究“诗眼”,数学课堂教学也与此同理,课,也有“课眼”。即在课堂教学中,蓄“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使学生由情境而生困惑,因困惑而求探索,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设活“课眼”,能有效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情绪高涨、心境愉悦、智力振奋的活跃状态,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心理共鸣,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文眼”呢?查检《辞源》,未见诠释。手头的参考书和理论书中,有的解释为“全文的点睛之处”,有的喻为“开启文意的钥匙”,不一而足。意思自然是对的,然而,总觉得笼统一些。其实,“文眼”,只不过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有如诗之“诗眼”,棋之“棋眼”,砚之“砚眼”等。也就是提炼出一两句精警动人的话来,放在文章的关键的位置上,作为全文的警策之笔,起一个统帅的作用。“文学即人学”,文章不管写什么,总是为着表达出作者的“意”,有时,作者用那么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在文章的关键之处,透露出自己的“情”和“意”来,这便成了“文  相似文献   

20.
筑好诗眼     
于沙 《初中生》2002,(27):34-35
写诗,要筑好诗眼,这是共识。有人以为,“诗眼”可能来自围棋术语,因为,下围棋,有眼,棋子儿才算活;没眼,就闭气。这自然不无道理。但,我以为,“诗眼”来自于人的眼睛。因为,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以眼睛最具神采,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