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万丽荣  王鹏  张兴军  王亮 《煤矿机械》2015,36(1):232-235
针对井下多采面同时生产的运输状况,结合主运输输送带配煤过程时变和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可以远程自动控制的主运输自动配煤系统,并基于模糊PID控制法,给出了模糊PID参数控制规则。该系统提高了井下配煤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解决了主运输输送带运煤量时高时低的问题,有效地控制了其运煤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快速定量装车系统中定量配煤系统,存在人为工作量较多、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设计了装车站自动配煤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分析配煤工艺和装车员操作流程,利用车号识别和仪表称重子系统的数据,优化自动配煤逻辑控制程序。由于根据工艺中经验总结后称重仪表参数形成专家配方,代替了人工重复操作内容,完善自动配煤控制功能,该系统经神东公司哈拉沟装车站实际应用,不仅进一步减少了操作员工作量,而且提高了该系统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李冬  王耀才  王致杰  吴翠娟  陈莹 《中国煤炭》2005,31(4):50-51,59
结合灰分控制的时变、滞后和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配煤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实验表明该自动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韦映川 《煤矿机械》2012,33(12):248-249
根据当前洗煤厂配煤工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LC与WinCC组态软件的自动配煤控制系统,介绍了自动配煤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实现方式,该系统对洗煤厂配煤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实现洗煤厂的自动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线性优化算法的自动配煤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在线煤质仪实时采集煤质参数,然后系统以原料煤的煤质参数为输入变量,以设计煤种的煤质要求为约束条件,以煤种的价格构成最低为目标,建立线性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Excel实现了算法的求解.通过工控机组态软件与Excel之间的DDE数据交换技术,系统成功地将优化求解程序引入到配比控制环节,实现了对原煤配比的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力配煤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函数优化方法,不依赖于求解问题的本身,利用简单的编码技术和繁殖机制,快速有效地搜索复杂、高度非线性和多维空间,寻求最优解.动力配煤是一个多元优化问题,混煤与各组成单煤间的非线性关系增加了约束条件向确定性方程转化的难度.将遗传算法用于动力配煤方案优化,利用其全局性、并行性、快速性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配煤中的非线性多约束问题,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工神经网络在优化动力配煤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骆仲泱  殷春根 《煤炭学报》1997,22(4):337-342
论述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配煤中的必要性的可行性,对实际应用中所用到神经网络BP算法及其一些改进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方法--MDOD法作了简要介绍,针对用加权平均或某些经验公式对配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指标进行预测时效果不很理想这一现状,采用了神经网络技术对发热量、挥发分、水分、灰分及煤灰软化等指标进行建模以实现非线性映射,同时根据现有配煤系统的实际生产情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基于煤质在线检测的配煤过程优化控制基本思路,建立了配煤过程稳态优化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煤量调节的配煤过程串级控制系统方案.结合常规PID控制方法,构建了主、副回路的自整定PID模糊控制器并对其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数字仿真.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的配煤系统工作可靠,控制效果显著,配煤质量稳定,配煤合格率比人工配煤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核心的动力配煤自动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组成、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TMS320F2812 DSP代替PLC作为动力配煤控制系统的核心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煤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配煤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选煤产品结构优化决策系统"的功能、总体方案设计、主要算法,以及在中煤能源公司的应用实例。该系统集数据库、网络和优化功能于一体,把配煤与产品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相结合,实现了从原煤配煤到不同工艺流程预测、优化的集成。实现了在网页下绘制可选性曲线、分配曲线及动态工艺流程图,程序自动进行运算,给出最优结果,该系统是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6,(2):310-312
对某堆存煤矸石中残存的煤(固定碳品位为28.92%)进行了系统的浮选实验研究(矿物学分析、磨矿细度试验、浮选药剂试验,以及开路、闭路流程试验),重点考察了常用3种调整剂(石灰、硅酸钠及六偏磷酸钠)对该煤矸石中煤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最终获得固定碳可作为动力原煤使用,大大提高了该煤矸石的利用价值,实现了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6,(10):321-323
针对司马矿浮选尾煤灰分低,且销售价格低、销售不畅、占用大量工业场地等问题,对浮选尾煤的特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现有先进选煤工艺分析比较,给出司马选煤厂尾煤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张国栋  张斌  王升 《煤炭技术》2015,34(6):270-272
发热量是动力煤主要计价指标;对于单一矿区的煤,可通过测量煤炭灰分、水分预测发热量。但配煤入洗时煤质特性不均一,难以简单地建立模型预测。本文基于配煤入洗中的发热量可加性原则,分别建立单一煤炭的发热量预测模型,然后根据配煤比例加权平均获得最终公式,从而利用灰分、水分等指标预测配煤产品发热量。  相似文献   

14.
煤炭转化中的煤炭液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彬 《煤》2004,13(1):44-45,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大大增加,石油供应的缺口将越来越大,中国作为富煤贫油的国家,采用液化技术是实现煤炭高技术转化和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辛置洗煤厂入洗高低硫煤人工配煤,准确度低,不及时,经常出现精煤硫分波动,造成销售损失,提出改造配煤系统方案.改造后,保证了配煤硫分达到要求指标(<10 %).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海石湾矿井借鉴煤与瓦斯防突技术,实现煤、气、油共生突出矿井上山安全揭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5,(8):283-285
分析了火石咀煤矿选煤厂的煤质及可选性,对选煤厂整体工艺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块煤斜轮重介+中块原煤三产品旋流器重介+末煤不入洗的工艺流程,并对各工艺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过生产实践,表明该流程具有灵活性强,流程简便、生产环节少,分选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矿井的不断升级改造,原平煤器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针对平煤器的特点进行了液压、电控改造,改造后的平煤器自动化程度较高,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孟祥华 《煤炭技术》2007,26(4):103-105
通过聚煤古构造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榆木桥煤盆地含煤段形成时的控制作用,探讨了含煤段与含煤性及煤田构造形态与聚煤古构造的关系,对煤矿开采及煤田外围普查、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强化煤质管理 提高煤炭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花煤矿通过建立严格的煤质管理机制,实行三级煤质管理体系,制定整改措施,加强井下采、掘段队煤质管理,增加综合煤炭回收率,提高煤炭质量,提高洗煤产品回收率,增加了企业收入,树立了企业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