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清洁柴油调和组分。研究了293.15 K、常压下PODE_1+水+正己烷、PODE_2+水+正己烷、PODE_3+水+正己烷、PODE_4+水+正己烷这4组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PODE_(1-4)组分的萃取选择性系数S远大于1,表明正己烷作为萃取剂从水溶液中萃取PODE_(1-4)是可行的;经Hand结线关联检验,各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拟合,均方根差计算(RMSD)结果和三元相图分析结果表明NRTL和UNIQUAC都能较好地描述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在常压下298.2和308.2 K时三元体系水+二乙氧基甲烷+甲苯和水+二乙氧基甲烷+对二甲苯的液液相平衡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进行了估算,其值均高于1,表明甲苯和对二甲苯作为萃取剂具有较好的萃取能力和较高的选择性;使用Othmer-Tobias和Hand经验方程来检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线性相关的平方均大于0.990 0,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测量数据进行关联,相对均方根偏差(RMSD)均低于0.009 7,表明NRTL和UNIQUAC都能很好地关联三元体系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聚甲氧基二甲醚+水+正己烷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庄志海  张建强  刘殿华 《化工学报》2016,67(9):3545-3551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清洁柴油调和组分。研究了293.15 K、常压下PODE1+水+正己烷、PODE2+水+正己烷、PODE3+水+正己烷、PODE4+水+正己烷这4组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PODE1-4组分的萃取选择性系数S远大于1,表明正己烷作为萃取剂从水溶液中萃取PODE1-4是可行的;经Hand结线关联检验,各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拟合,均方根差计算(RMSD)结果和三元相图分析结果表明NRTL和UNIQUAC都能较好地描述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水-二乙氧基甲烷共沸物的分离提供数据支撑,探讨了101.3 kPa下303.15,313.15,323.15 K时三元体系水-二乙氧基甲烷-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异丁基酮的液液相平衡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进行了估算,其值均大于1,表明MTBE和MIBK作为萃取剂具有较好的萃取能力和较高的选择性;使用Othmer-Tobias和Bachman经验方程来检验实验数据的一致性,其线性相关R~2≥0.99;利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相对均方根偏差(RMSD)和平均相对偏差(ARD)均低于0.003,表明NRTL和UNIQUAC都能很好地关联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萃取工艺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技术可用于从低温煤焦油中分离酚类。探讨了在常压下303.15,313.15,323.15 K时十二烷+1,4-丁二醇+间甲酚和十二烷+1,4-丁二醇+对甲酚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通过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评估了溶剂的萃取能力。利用Othmer-Tobias和Bachman方程来验证测量数据的相关性,其线性相关性R~2≥0.99。利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测量数据进行关联,相对均方根偏差RMSD均低于0.003,表明NRTL和UNIQUAC都能很好地关联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化学工程》2021,49(5)
为了探索不同萃取剂萃取分离水-二乙氧基甲烷共沸物的能力,在大气压力下,以乙苯和苯甲醚为萃取剂,分别测定了303.15和313.15 K时水-二乙氧基甲烷-乙苯/苯甲醚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通过计算所得分离因子远大于1,表明乙苯和苯甲醚均为此体系的优良萃取剂。使用Othmer-Tobias和Hand经验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其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利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相对均方根偏差(RMSD)均小于0.006,表明NRTL和UNIQUAC可以很好地关联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用平衡法测定测定了常压下棕榈酸异丙酯+异丙醇+水三元混合物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通过AspenPlus软件,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该三元物系的液液相平衡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回归得到了该三元物系的二元交互参数,并用回归得到的模型参数,对该三元物系的液液相平衡进行了关联,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UNIQUAC模型能够很好的关联实验数据,其平均相对误差ARD小于NRTL模型的ARD。为棕榈酸异丙酯的分离提纯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必不可缺少的工程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衡釜法测定了三元体系(环己烷+正庚烷+N,N-二甲基甲酰胺)在常压不同温度(30,40,50℃)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实验数据用Bachaman及Othmer-Tobias进行可靠性关联,关联结果表明数据的可靠性较好,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三元相图。对不同温度下的液液平衡实验数据,分别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方程进行了关联,求得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关联结果表明NRTL和UNIQUAC方程对该体系适用较好。由实验数据计算得到衡量N,N-二甲基甲酰胺抽提性能的参数(分配系数、分离因子、选择性系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柴油中分离出氮化合物,选择N-甲基甲酰胺作为萃取过程的萃取剂。在常温(298.15K)常压下测量{NMF+吡咯+烷烃}的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四个三元系统的三角图都被归于Trey Bal的I型系统,属于一个部分可混溶的系统。同时,使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UNIQUAC模型较NRTL显示出更好的相关性。此外,基于实验数据计算分配系数和选择性,以研究NMF对吡咯和吲哚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沸点的正辛醇作为低浓度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回收处理的萃取剂。在常压,温度分别为25、30℃时,测得DMF-水-正辛醇三元物系的液液平衡数据,得到该平衡体系的两相组成。采用NRTL和UNIQUAC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其中使用UNIQUAC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的最大偏差较小,所以UNIQUAC模型更适合预测该三元体系。使用Aspen Plus对废水DMF回收处理的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利用单因素分析对各个操作参数进行优化,与传统的工艺流程进行能耗对比,冷凝器负荷减少约65%,再沸器负荷减少约55%。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萃取分离的工艺设计和优化所需基础数据的缺失,以环丁砜为萃取剂,分别测定了101.3 kPa下323.15和343.15 K时正庚烷+苯酚/邻甲酚+环丁砜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LLE)数据和323.15 K时正庚烷+甲苯+苯酚/邻甲酚+环丁砜四元体系的LLE数据,并将结果绘制在三元相图中。利用Bachman方程和Hand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可靠性检验,相关系数R2大于0.98,表明实验数据可靠性较好。采用NRTL模型和UNIQUAC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并对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进行回归。2种模型的均方根偏差均小于1%。结果表明二者均能成功地对LLE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相应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可用于分离工艺的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常压下,使用Ellis汽液平衡釜对二元体系正己烷+乙酸异丁酯,正己烷+乙酸仲丁酯和甲基环戊烷+乙酸异丁酯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分析,并通过Herington检验。利用NRTL,UNIQUAC和Wilson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回归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所得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实验数据表明,乙酸异丁酯和乙酸仲丁酯并不适合作为萃取剂分离正己烷-甲基环戊烷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溶剂萃取分离正己烷–异丙醇混合物的过程设计和流程模拟计算提供基础数据,以二甲亚砜、1,4-丁二醇、1,2-丙二醇、乙腈、糠醛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萃取剂,测定了30℃下萃取分离正己烷–异丙醇混合物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利用分离因子评价不同萃取剂的萃取分离性能。根据Hand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一致性和可靠性检验,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随后,采用Aspen Plus软件选取NRTL活度系数模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相应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并以此计算相应的相平衡组成。结果显示,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均方根偏差小于1.0%,表明NRTL模型能够准确描述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以丙三醇为溶剂萃取分离丁酮-水体系的过程设计和流程模拟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在常压,20,40,60℃下,测定了丁酮-水-丙三醇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得到了三元体系的共轭相组成并由此绘得相平衡曲线。实验数据用UNIQUAC和NRTL模型进行了关联,利用关联出的模型参数计算了相应的液相组成,并与实验值比较,其平均偏差小于0.003 8,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求得了溶剂对溶质的选择性系数,验证了丙三醇是液液萃取分离丁酮-水的良好溶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汽液双循环相平衡仪测定了101.33 k Pa下苯-噻吩、苯-二甲基亚砜及苯-噻吩-二甲基亚砜的等压汽液相平衡数据。两组二元体系实验数据均通过了Herington面积法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分别采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二元体系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温度偏差和汽相组成偏差,关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较好的关联实验数据,其中UNIQUAC模型的关联结果稍优于NRTL。利用二元体系UNIQUAC模型参数预测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平均温度偏差1.37 K,汽相各组分平均绝对偏差均在3%以内,获得了较优的预测结果,从而为工业上苯-噻吩萃取精馏分离过程提供可靠的热力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在101.3 kPa压力下,采用汽液平衡釜测定了二元物系异丙醇+二甲基亚砜(DMSO)、乙酸异丙酯+DMSO和三元物系异丙醇+乙酸异丙酯+DMSO的汽液平衡数据。利用Van Ness点校验法检验以上气液平衡数据,结果表明,数据符合热力学一致性。采用NRTL、Wilson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二元数据进行了拟合,并进行了三元物系汽液相平衡数据预测,结果表明,回归数据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Wilson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NRTL和UNIQUAC模型。一定量DMSO的加入可消除异丙醇和乙酸异丙酯的共沸点,因此,DMSO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萃取剂来萃取精馏分离此二元物系。然后,通过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使用获得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对三元系统的萃取精馏进行了模拟。讨论了在不同的操作条件(塔板数、进料位置、溶剂比和回流比)下,异丙醇和乙酸异丙酯分离的情况,得到了最适宜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7.
使用Ellis汽液平衡釜测定常压下正己烷+苯甲醇,甲基环己烷+苯甲醇和甲基环戊烷+苯甲醇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数据通过检验;此外,利用Wilson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关联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基于关联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本文借助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以苯甲醇为萃取剂,对正己烷+甲基环己烷和正己烷+甲基环戊烷两个体系进行萃取精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苯甲醇可作为正己烷+甲基环己烷分离的萃取剂,但不适于作为萃取剂分离正己烷+甲基环戊烷共沸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何莉  邹雄  叶昊天  李香琴  董宏光 《化工学报》2020,71(7):2993-2999
乙二醇可从含芳烃组分油品中选择性萃取酚类,为支撑焦化含酚油中的酚类化合物萃取分离新工艺开发,针对其组分特点,在现有相平衡数据基础上选定代表物,利用液液平衡釜法测出常压下303.15、313.15和323.15 K时邻甲酚-间二甲苯-乙二醇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并利用Othmer-Tobias方程、Hand方程、Bachman方程分别进行实验数据可靠性检验,其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均大于0.99。同时分别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回归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对比后发现其均方根偏差小于1.8%,说明NRTL和UNIQUAC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该三元体系相平衡行为。  相似文献   

19.
《化学工程》2017,(12):43-47
采用单级循环汽液平衡装置测定了常压下丙酮-异丙醇-水体系中丙酮-异丙醇、丙酮-水、异丙醇-水二元及丙酮-异丙醇-水三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采用Herington方法对二元汽液平衡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分别以Wilson,NRTL及UNIQUAC为相平衡模型,采用最小方差法对二元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由关联的3对二元体系模型参数计算三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均≤5%,说明实验值与计算值一致,其中UNIQUAC模型误差较小。该结果为丙酮-异丙醇-水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一定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在常压条件下测定了正庚烷-甲苯-糠醛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293.15,303.15,313.15 K)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采用Othmer-Tobias方程对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数据进行可靠性检验,相关性系数接近于1,表明实验数据存在较好的可靠性。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并使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回归计算出了该三元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根据实验值和模拟值绘制不同温度下的三元相图。关联计算结果表明:NRTL方程对该三元体系适用性较好,实验值与模拟值之间的均方根偏差在1%以内,数据准确性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了萃取剂的选择性,为以后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