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银丁消肿坐浴方熏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单纯低位肛瘘切除术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高锰酸钾溶液外洗坐浴治疗,治疗组30例予银丁消肿坐浴方熏洗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第3、7、14天创面水肿、疼痛、渗液评分,治疗第7天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数,并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第7、14天,治疗组创面水肿、渗液及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术后第3天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第14天,对照组创面水肿、渗液及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第3天降低(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每个视野中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丁消肿坐浴方熏洗能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术后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对照组90例术后采用痔康片口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3,5,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评分变化,记录2组术后肛门疼痛、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同时观察与用药相关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同期(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除湿活血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86例行择期肛瘘切开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在术后应用除湿活血方熏洗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3例术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14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与肉芽形态积分、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疼痛、创面渗液、术后水肿以及肉芽形态积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除湿活血方熏洗联合针灸能够有效加速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缓解疼痛、水肿、渗液症状,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并提高创面愈合率,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熏洗灌肠液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混合痔且为湿热下注型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在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基础上,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分别予熏洗灌肠液及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均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和水肿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熏洗灌肠液坐浴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且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内服联合自制肛洗方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的治疗效果,观察对肛周疼痛、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例)和观察组(n=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自制肛洗方坐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口服。评价术后肛周痛感程度、创面水肿程度,记录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肛周疼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水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7d、术后14d的创面愈合率更高(P0.05)。结论:康复新液内服联合自制肛洗方坐浴利于减轻术后创面疼痛,缓解创面水肿,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4,(2)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熏洗坐浴治疗,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龙血蝎、地榆、五倍子、冰片),对照组患者采用温水熏洗坐浴,两组患者均早晚各1次坐浴,每次20 min,连续坐浴3 d为一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患者创面水肿程度并进行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及创面水肿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第1疗程及第2疗程结束后疼痛评分及水肿评分均较相应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第2疗程后疼痛评分及创面水肿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能够明显缓解患者肛肠科术后疼痛及创面水肿程度,是治疗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水肿有效的外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环状脱垂性内痔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staple,TST)术后疼痛、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8例环状脱垂性内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有效率为84.0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 0,P=0.026 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可缓解环状脱垂性内痔患者行TST手术的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复方紫草油和高锰酸钾用于肛瘘术后熏洗坐浴换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成功实施肛瘘切开术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锰酸钾组)和观察组(复方紫草油组),每组72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出血评分,分泌物消失所需时间,瘙痒改善所需时间,肉芽组织生长鲜活所需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痊愈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观察者重度疼痛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肛缘水肿评分和出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瘙痒症状改善,创面分泌物消失,创面肉芽组织到达鲜活状态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肛瘘术后使用复方紫草油熏洗坐浴换药,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出血、肛缘水肿、继发感染等状况,促进术后创面愈合,从而缩短了痊愈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祯祥  张春霞  姜涛  周欣 《四川中医》2020,38(7):140-14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在改善肛瘘术后疼痛及伤口愈合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肛肠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坐浴,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创面面积、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和肛缘水肿情况等。结果:与术后即时相比,两组术后两周时,创面面积均显著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3天相比,两组术后2周时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5.4±4.1)天和(36.2±5.2)天;两组术后3~7天的疼痛、肛缘水肿情况均有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汤坐浴可以显著改善肛瘘术后的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丽容 《新中医》2020,52(16):86-88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坐浴联合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按密封信封法随机等比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液坐浴治疗;观察比较2组创面愈合效果,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渗液量评分、创面水肿评分,比较2组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pH值变化情况。结果:创面愈合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7.56%,对照组为7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4 d,2组创面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2组创面pH值均较术后3 d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创面pH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坐浴与藻酸盐敷料换药联合应用可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改善创面渗液、水肿及疼痛等症状体征,降低创面pH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痔术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中药汤剂坐浴,对照组用高锰酸钾片坐浴,主要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创面渗血情况、肛缘水肿、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结果:痊愈率对照组为66.7%,治疗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疼痛、创面渗血、肛缘水肿症状的改善,以及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汤剂坐浴治疗痔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胜威 《河南中医》2019,39(6):882-885
目的:观察益气提升方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Ⅲ度脱垂性内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Ⅲ度脱垂性内痔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TST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益气提升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 50%,对照组有效率92. 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益气提升方联合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能够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平衡体内Th1/Th2。  相似文献   

13.
刘嫕  刘志  李丹丹 《河北中医》2020,42(3):379-383
目的 观察化瘀祛腐生肌汤熏洗坐浴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治疗组60例予化瘀祛腐生肌汤熏洗坐浴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术后1、3、7、14 d临床症状(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和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血清VEGF、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并比较2组创面腐肉脱落、新生上皮出现和创口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 6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78. 33%(47/6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 d,2组肛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7、14 d,治疗组肛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2组术后3、7、14 d肛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均低于本组前一个观察时间点(P 0. 05),2组术后7、14 d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低于本组前一个观察时间点(P 0. 05)。术后1 d,2组血清VEGF、IL-1β、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7、14 d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IL-1β、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2组术后3、7、14 d血清VEGF、IL-1β、TNF-α、IL-6水平均与本组前一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创面腐肉脱落、新生上皮出现和创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化瘀祛腐生肌汤熏洗坐浴可有效改善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疼痛、创面水肿、渗出等临床症状,提高血清VEGF水平和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对术后创面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瞿胤  张志君  郑德  芦亚峰  陆宏  杨巍 《陕西中医》2022,(10):1414-1418
目的:观察促愈熏洗方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创面肉芽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甘露糖受体1(CD206)、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3例肛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n=47)、观察组(n=46); 对照组接受痔疾洗液坐浴熏洗治疗,观察组接受促愈熏洗方坐浴熏洗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疼痛、创缘水肿、创面分泌物情况,并检测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CD86、CD206、IL-1β表达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两组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4、21、28 d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与术后1 d比较,两组术后3、7、14 d的创面疼痛评分、创缘水肿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肉芽组织中CD86、IL-1β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弱,肉芽组织中CD206表达显著增强; 术后14 d,两组IFN-γ、iNOS水平显著下降、TGF-β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术后14 d IFN-γ、iN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愈熏洗方用于肛瘘术后创面可提高疗效,改善创面局部免疫状态,抑制炎症反应,更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炎生肌方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血清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炎生肌方治疗,统计2组疼痛、水肿、出血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效果指标评分、临床症状评分、IFN-γ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水肿及出血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水肿、渗液、创面面积、肉芽组织形成、便血色鲜、肛内肿物脱出、便后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疲乏无力评分及血清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消炎生肌方用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并能够降低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钉合术(TST)结合保留齿线术与外剥内扎创面开放术式(M-M)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0例Ⅲ、Ⅳ度痔病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TST组)和对照组(M-M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TST组在术后出血、排尿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ST结合保留齿线术对痔病的疗效与M-M术相似,该术式与M-M术相比,手术用时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排便顺利,水肿及肛门狭窄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环状脱垂性内痔TST术后疼痛及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环状脱垂性内痔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均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器(TST)治疗,对照组术后盐水坐浴,观察组则给予中药熏洗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平均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小时、12小时、48小时、72小时VAS评分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2.6±1.0)VS(4.3±1.4)]天、创面愈合时间[(8.5±1.8)VS(12.4±1.6)]天及住院时间[(9.4±2.0)VS(14.0±2.2)]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能明显缓解Ⅲ、Ⅳ度环状脱垂性内痔患者TST术后疼痛,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詹敏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318-318
目的观察自制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自动痔疮套扎吻合术(RPH)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痔疮经RPH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制灌肠液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太宁栓纳肛,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疼痛、出血及下坠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RPH术后采用自制灌肠液保留灌肠,能明显减轻及消除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中药熏洗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疗效,将152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瘙痒、分泌物、创口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肠病术后应用中药熏洗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坐浴方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6例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术后常规抗炎、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观察组予自制中药坐浴方熏洗坐浴,7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及改善时间,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评分、创面水肿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渗出物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渗出物吸收及创面愈合,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