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补肾活血祛瘀法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骨代谢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北大医疗鲁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诊治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肾活血祛瘀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骨密度(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Ⅰ型前胶原氨基N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结果2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L2~4段和左侧股骨颈BM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L2~4段和左侧股骨颈BM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PINP、β-CTX和N-MI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医补肾活血祛瘀法联合西医疗法相较于单纯西医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骨密度和骨代谢因子的改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刘长兴  郭心怡  常翔 《河北中医》2023,(8):1260-1264+1268
目的 探究绝经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骨代谢特点,以及在中医分型上是否存在差异,为绝经后BPPV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绝经后BPPV患者105例,同时选择55名绝经后无眩晕病史的女性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清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25(OH)D]及第1腰椎(L1)~L4椎体正位骨密度(BMD)。将纳入的105例绝经后BPPV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瘀阻脑窍、肾精不足5型,比较各中医证型中的骨代谢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BPPV组25(OH)D及BM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BPPV组O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BPPV首发组和复发组BMD、25(OH)D均低于对照组(P<0.05),BPPV首发组和复发组OC均高于对照组(P<0.05)。BPPV复发组BMD低于BPPV首发组(P<0.05)。(3)BPPV骨质疏松组OC高于对照组及BPPV BMD正常组(P<0.05),BPPV BMD正常组25(OH)D水平高于BPPV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康胶囊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转换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N端片段(N-MID-OT)、25羟基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PMOP患者随机分骨康胶囊+钙尔奇D治疗组30例(治疗组)和骨康胶囊模拟剂+钙尔奇D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检测血清中β-CTX、PINP、N-MID-OT、25(OH)D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腰椎L_(2~4)和左侧股骨颈BMD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更为显著(P0.05)。此外,治疗组的β-CTX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极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康胶囊联合钙尔奇D治疗PMOP可显著降低β-CTX水平,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丹参黄芪汤联合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OP)的效果及对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OP患者为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n=41)、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丹参黄芪汤治疗,n=4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总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BG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4%vs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β-CTX、PI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腰椎骨密度、BG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20%与对照组7.3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降钙素治疗相比,自拟丹参黄芪汤联合降钙素治疗老年OP患者在临床疗效及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改善骨代谢指标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对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L2-4、左侧股骨颈BMD增高更明显(P0.05),血清25(OH)D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PINP、β-CTX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基础治疗PMO可明显缓解疼痛,并可能通过提高血清25(OH)D水平,降低PINP、β-CTX水平,显著提高腰椎、股骨颈BMD。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减治疗脑卒中(CVA)后偏瘫继发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VA后偏瘫继发O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43,常规治疗+四物汤加减),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BMD)、骨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5%(3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39/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下肢BM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肢、下肢B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5-(OH)D、OC、P1NP、β-CTX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分析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06例PMO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血清骨代谢指标、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BMD)及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MD,PINP,β-CTX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PMOP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骨密度,升高血清PINP水平,降低β-CTX水平,且不影响肝肾功能,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二仙汤结合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影响。方法:将绝经后骨质疏松肾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以钙尔奇D(600 mg/d)作为基础药联合运动指导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加味二仙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应用超声X线骨密度仪检测桡骨远端骨密度(BMD)、25羟基维生素D[25(OH)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浓度并观察VAS评分。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VAS评分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BMD浓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β-CTX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25(OH)D治疗后升高(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结合钙尔奇D及运动能够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血型患者临床症状,机制可能与降低β-CTX浓度,提高25(OH)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INP、β-CTX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62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32例(A组)和COPD缓解期30例(B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6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PINP、β-CTX水平,并对各指标与年龄、烟龄、肺功能、BMI的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B组血清PINP、β-CTX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A组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低于B组(P均0.05),经治疗后血清PI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血清PINP水平与烟龄呈负相关,与FEV1%预计值、FEV1/FVC呈正相关,血清β-CTX水平与烟龄呈负相关,与FEV1%预计值、FEV1/FVC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下降,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增大,血清PINP、β-CTX水平与COPD急性加重密切相关,监测上述指标可对COPD病情及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进行监测与判断。  相似文献   

10.
赵勇  李妮  彭馨怡 《四川中医》2023,(1):160-163
目的:探讨自拟黄芪生骨方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效果及对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POP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编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POP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MD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POP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MD、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BMD、BGP、BALP、PINP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β-CTX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POP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黄芪生骨方联合双膦酸盐治疗POP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患者骨代谢。  相似文献   

11.
陈勇  刘颖 《上海针灸杂志》2020,39(2):127-130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POP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髋部和第2~4腰椎(L2-L4)骨密度(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水平差异,观察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髋部和L2-L4腰椎BMD及血清BGP、TPⅠN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β-CTX水平及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POP有助于提升患者BMD,改善骨代谢,减轻中医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抗阻运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骨密度(BMD)、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50)、联合对照组(n=50)、对照组(n=50).试验组给予抗阻运动加内服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联合对照组给予抗阻运动加口服阿伦磷酸钠治疗,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壮骨方煮散(剂量相当于饮片半量)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绝经后低骨量人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脾肾两虚夹瘀型绝经后低骨量患者随机分为壮骨方煮散组、壮骨方饮片组、西药组、壮骨方煮散+西药组、壮骨方饮片+西药组,每组30例,干预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评定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腰椎羟基磷灰石密度、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总Ⅰ型胶原N-端前肽(P1NP)、β-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肽(β-CTX),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壮骨方煮散+西药组、壮骨方饮片+西药组腰椎羟基磷灰石密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优于其他3组(P<0.05);壮骨方煮散组、壮骨方饮片组、壮骨方煮散+西药组、壮骨方饮片+西药组中医证候积分、OC、P1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作用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壮骨方煮散可改善脾肾两虚夹瘀型绝经后低骨量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与碳酸钙D3片治疗可以提高骨量,作用与饮片相当,其机制可能在于抑制骨吸收、减缓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4.
闫芍药  聂会勇  王锁良 《陕西中医》2020,(12):1763-1766
目的:研究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对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介入治疗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疗效、干预前及干预7 d后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致痛因子、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7 d后,研究组有效缓解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胁痛及情志抑郁中医症状积分、致痛因子PGE2及5-HT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痞块、臌胀中医症状积分与干预前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水平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能够有效缓解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孙戴  王睿  孙栋  陈珺 《新中医》2021,53(4):210-213
目的:观察坐式八段锦功法锻炼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所致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OP所致下腰痛老年男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经过为期6个月的治疗及随访,部分患者因失访、治疗依从性较差、八段锦功法练习欠规律等原因剔除,最终纳入研究43例。对照组25例,给予优化生活方式、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坐式八段锦功法锻炼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时段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L1~4、股骨颈骨密度(BMD)水平。结果:治疗1、2、3、4个月后,2组下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6个月后,治疗组下腰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改良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改良O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L1~4及股骨颈BMD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组L1~4及股骨颈B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规律性地练习坐式八段锦可以有效缓解老年男性OP所致下腰痛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和骨密度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其中4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20只做假手术,3个月后骨密度检测证实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后各处死10只。剩余卵巢摘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雌激素组,每组各10只。针刺组取①"关元""三阴交",②"肾俞""后三里",两组穴位交替电针治疗(连续波、2Hz、1~3mA),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雌激素组于大鼠后腿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1mg/kg),每周1次,连续3个月。应用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hrelin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hrelin的水平明显升高,骨密度值显著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雌激素组血清中ghrelin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同时骨密度值也有明显的提高(P<0.05);针刺组对ghrelin和骨密度的作用不及雌激素组(P<0.05)。结论:针刺干预能提高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下调血清ghrelin的水平,但整体作用不及雌激素。  相似文献   

17.
林清南 《新中医》2022,54(2):86-89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OVCF肝肾不足证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手术组给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术后进行抗感染、抗骨质疏松和康复锻炼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壮骨汤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骨伤科收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照组术后予以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补肾活血壮骨汤。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效,连续服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前壁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AVBH)、椎体后凸角度(Cobb)、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以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ctin,OPG)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VAS、Cobb、PINP低于治疗前,BGP、ALP、OPG、AVBH以及BMD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VAS、Cobb、PINP低于对照组,BGP、ALP、OPG、AVBH以及BM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壮骨汤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脊柱功能以及骨密度,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骨代谢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16例肾虚血瘀型PM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两组均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和碳酸钙D3片;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雷火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腰背痛、腰膝酸软症状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和b-胶原特殊序列(b-CTX)和骨密度(BMD)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背痛、腰膝酸软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LP、BGP和b-CTX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腰背痛、腰膝酸软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2、ALP、BG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口服药物基础上,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缓解患者腰背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续筋接骨方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骨折患者60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续筋接骨方联合正骨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正骨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分析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疗效判定。结果干预前,2组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钙、磷及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β-CTX、PINP、骨特异性ALP水平、钙、磷及骨密度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评分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筋接骨方可以改善骨折患者骨代谢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