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基于鸡不同时期对光环境的不同需求,研究最佳的光照体系。采用定制的5 W LED灯作为人工光源,研究白、暖白、红、黄、蓝、绿、紫7种光色对育雏期文昌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育雏期适合文昌鸡养殖的最适光色。【方法】将63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文昌鸡母鸡,随机分配到7个不同光色处理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 h光照,试验周期8周。【结果】8周龄时蓝光处理文昌鸡平均体重最高达793.16 g,比红光、白光和绿光处理文昌鸡分别重58.68、45.17、45.77 g,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平均体增重与红光、绿光和白光处理文昌鸡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比白光对照处理增重45.12 g,红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最少。试验全期,蓝光处理文昌鸡群体体重均匀度最好,在90%以上。蓝光处理与绿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均匀度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均匀度最好,其次是白光和暖白光处理。白光处理文昌鸡料肉比最低,且与黄光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间鸡只死亡率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生长体重、群体均匀度和料肉比各项指标,与白光对照处理对比,LED蓝光可显著促进育雏期文昌鸡的生长,且提高群体体重均匀度,其次是紫光和黄光,而红光抑制鸡只生长,绿光处理群体体重均匀度最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LED不同光质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寻找最有利于海棠组培苗生长的光质条件,为其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海棠组培苗为试材,以白光为对照,分别进行红、蓝LED光照射,通过测定组培苗株高、干重、分化量等形态指标及SOD、POD活性等生理生化参数,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LED不同光质对海棠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蓝光LED下植株生长旺盛,愈伤组织形成最好,株高、鲜重、干重与白光处理的差异显著,分别为白光的1.28、1.53、1.33倍;红光LED环境中组培苗增殖系数、鲜重、干重分别为对照的69.59%、76.04%、88.10%,与白光下无显著差异。(2)红、蓝LED单色光环境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白光相比都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3)红光对海棠组培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有显著影响,分别为白光的26.07%、17.36%、200.15%和73.55%;蓝光下,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为对照的37.25%和53.38%,CAT活性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MDA含量显著高于白光处理,为白光的1.42倍。综合来看,蓝光处理的海棠组培苗生长健壮、茎秆粗壮,其株高、干鲜重等显著高于白光处理,蓝光可以缩短培育周期,增大繁殖系数,培育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3.
不同光质LED光源对黄瓜苗期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光源对黄瓜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和光强(红光、蓝光、白光和红蓝混合光),白光作为对照,黄瓜品种银胚99为试材,研究不同光质LED光源(W、R、B、7R/3B、8R/2B、9R/1B)对幼苗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光质的影响下,黄瓜幼苗生长存在差异。蓝光(B)处理下可以明显提高植株的茎粗、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红蓝组合光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7R/3B、8R/2B、9R/1B处理下壮苗指数、植株干物质量、Fv/Fm、ФPSII和qP均高于单一的红(R)、蓝(B)光处理;红光(R)处理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和NPQ最大,处理期间叶绿素a/b值居高,呈现阳生植物的特性。【结论】红蓝组合光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其株高、壮苗指数、植株干物质量及Fv/Fm、ФPSII和qP值与对照和单色光处理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增强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和光能转换效率,保护了光系统Ⅱ的健康,尤以8R/2B处理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不同光质(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1∶1)对盆栽白术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白术根系生长影响显著,红光处理下白术根鲜重、根长显著降低,其他光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蓝光下根鲜重稍高;红光下株高最高,红蓝光下株高最低;蓝光下根冠比最高,差异性显著;不同光质对白术地上部鲜重和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影响差异不明显,蓝光下叶绿素a/b稍大.由此可见红光促进白术苗期地上部的生长同时抑制根系的生长,苗期增加蓝光照射可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促进地上部光合产物向根的运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ED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碧玉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碧玉兰组培苗在单一红、蓝光下均生长不良,复合LED光质下形态正常。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碧玉兰组培苗的根长、根数、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和能效指标最高。【结论】LED红蓝复合光(2RB)是碧玉兰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LED光照系统可替代荧光灯成为碧玉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ED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碧玉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碧玉兰组培苗在单一红、蓝光下均生长不良,复合LED光质下形态正常。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碧玉兰组培苗的根长、根数、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和能效指标最高。【结论】LED红蓝复合光(2RB)是碧玉兰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LED光照系统可替代荧光灯成为碧玉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质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三基色荧光灯、LEDs红光、LEDs蓝光和LEDs白光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对水稻幼苗茎的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蓝光下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百分比最高,但4种光下差异不显著(P<0.05)。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蓝光和白光比红光更利于水稻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三基色荧光灯下水稻幼苗根长最长、红光次之、蓝光和白光下最短。四种光下根干重差异均不显著,但蓝光处理下水稻幼苗根干重百分比显著低于三基色荧光灯处理。通过分析得出,使用LEDs光源对水稻幼苗进行培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红蓝光质调控烟苗根系发育的机理。【方法】以烤烟品种翠碧1号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研究红蓝光对烟草幼苗根系生长、内源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合成和积累的影响。【结果】处理7 d时,与对照白光处理相比,结果表明:(1)红光处理烟苗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74.62%和15.64%,蓝光根系生物量降幅为7.00%;(2)红光处理烟苗根系H2S含量显著增加,增幅为61.72%,而蓝光处理显著降低;(3)红光处理烟苗根系脱巯基酶(DES)、半胱氨酸合成酶(CS)活性分别升高24.28%、25.61%;蓝光处理则分别降低32.10%、18.30%;(4)红光处理的H2S生物合成关键基因NtDES表达量为白光处理的8.8倍,蓝光处理仅为白光处理的13.82%。【结论】红光处理可通过增强H2S生物合成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提高烟苗根系H2S的含量,进而促进侧根的发生,而蓝光效应与红光相反。  相似文献   

9.
采用LED光源在温度和光周期可控的人工气候室照射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 var. radculus pers),研究不同比例的LED红蓝组合光对樱桃萝卜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光质处理对樱桃萝卜苗有显著影响,纯蓝光和高比例蓝光会抑制根的伸长,降低根的表面积和体积,而红蓝质比为1∶1有利于促进地上部生长,红蓝比1∶3的组合光可以显著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蓝光照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蓝光比例越高,效果越显著.总而言之,不同的红蓝光质处理可以显著地调控樱桃萝卜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光质下香椿苗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香椿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香椿苗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蓝光处理香椿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说明照射红光或蓝光可促进香椿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温室黄瓜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方法】对处于弱光条件下的温室黄瓜进行补充红光(650 nm)和蓝光(450 nm)处理,以补充白光为对照,补光时间10 h(7:30-17:30),测定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红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冠层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产量,促进同化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蓝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比叶面积、气孔导度,促进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了商品果数量和商品果总产量。【结论】补充红光和蓝光由于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从而增加了温室黄瓜的干物质产量,补充蓝光促进了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从而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2.
光强和光质对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下荫蔽是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荫蔽包括光强的降低和光质的改变,通过分析不同光环境下大豆形态、光合生理参数,以期为揭示光强和光质对大豆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豆12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盆栽种植条件下,设置4个光环境:A1处理(正常光照+远红光;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A2处理(弱光+远红光;光强降低,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A3处理(弱光;光强降低,红光和远红光比值不变),CK对照(正常光照;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不变),分析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结果】在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条件下,与CK相比A1处理大豆株高和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增加,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A3处理相比A2处理大豆株高降低,茎粗增加,生物量增加9.8%,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68%和2.83%,而叶绿素b含量降低了6.48%,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显著增加,根系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在光质不变,光强降低的条件下,与A2处理相比,A1处理大豆株高显著降低,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增加,生物量增加了62.87%,其中A1处理下叶片生物量占整个植株的54.96%,而A2处理下茎秆生物量占整个植株的52.08%,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加了16.22%,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相比,A3处理大豆株高显著增加,而茎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降低,生物量显著减少了61.09%,其中A3处理下茎秆生物量积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4.17%、41.51%,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光强直接影响大豆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而低的红光和远红光比值显著提高大豆光合速率,促进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LED不同光质和光强处理对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红光、蓝光、红光∶蓝光=8∶1、红光∶蓝光=4∶1、红光∶蓝光∶绿光=4∶1∶1和红光∶蓝光∶紫外光=20∶5∶1 6种光质,60、100、140μmol/(m~2·s)3种光强对藜蒿进行人工光源的水培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光质相比,蓝光照射处理下藜蒿2个茎的高度、粗度和单株新增部分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均为最高,且培养25 d时茎高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处理。蓝光处理下,藜蒿茎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蓝=4∶1处理下,藜蒿茎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红光∶蓝光∶紫外光=20∶5∶1处理下,藜蒿茎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3种光强下藜蒿在茎高、茎粗、单株新增部分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蓝光照射有利于藜蒿生长,可改善部分营养品质,试验光强对藜蒿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红蓝LED光照时间对冰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照时间对冰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冰菜为研究对象,以红蓝光为人工光源,在植物工厂及水培条件下,采用可循环营养液(EC2.8 dS/m,pH6.5),待冰菜幼苗长至4片叶后移植到水培立体培养系统中,设置红光与蓝光比例为(3:1),光强统一设定为300μmol/(m2·s),补...  相似文献   

15.
单色光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比较单光色对AA肉鸡生长发育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264羽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为白光组(400~760 nm),试验组为红光组(660 nm)、绿光组(560 nm)和蓝光组(480 nm),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自由采食。光照强度15 lx,光照制度23h﹕1h(L﹕D)。【结果】试验前期(0~26 d),蓝绿光组体重始终高于红白光组(6.86%~10.75%,P<0.05),绿光组料肉比最低为1.8;试验后期(27~49 d),蓝光组体重最高,且在49日龄蓝光组体重比其它处理组体重高17.87%(P<0.05),胴体重、胸肌重、大腿重、小腿重和净膛重均高于其它处理组(14.39%~19.86%,P<0.05),而料肉比最低,为2.12。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睾酮的含量,发现试验前期睾酮水平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21日龄时各处理组睾酮水平达到高峰;试验后期各组睾酮水平缓慢降低。但在试验前期,蓝绿光组的睾酮水平比红白光组高35.37%~37.13%(P<0.05);而试验后期,蓝光组的睾酮水平比其它光组高14.36%~28.77%(P<0.05)。【结论】在15 lx光照强度下,肉鸡生长前期采用绿光或蓝光照射,生长后期采用蓝光照射,能显著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生产性能,这可能与蓝绿光能更有效地刺激睾酮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6.
LED绿光补光模式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光照强度以及补光模式的绿光对植物工厂中水培生菜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绿光的供光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8:00—20:00照射的强度为160μmol·m~(-2)·s~(-1)的LED白光(W)为基础光,在保证生菜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补充3种不同强度(30、60、90μmol·m~(-2)·s~(-1))的绿光(G),并通过调节绿光的供光时间点使之与基础白光形成重叠(O)和不重叠(N)两种供光模式,分别为W、WG30O、WG60O、WG90O、WG30N、WG90。N共6个处理,各处理间绿光补光时长均为6 h。【结果】除处理WG90N外,其他补充绿光的处理较对照W均显著提高了生菜地上部鲜重,且30μmol·m~(-2)·s~(-1)的低强度绿光更有利于生菜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补充绿光的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生菜可溶性糖、粗蛋白以及Vc含量,同时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其中,生菜可溶性糖、粗蛋白以及Vc含量随着绿光补光强度的升高而增加;绿光在作用于生菜生物量积累过程中依赖于背景白光,而在作用于可溶性糖积累和Vc合成过程中与背景白光的关系不显著。【结论】绿光对生菜的作用效果与绿光补光强度及其相对于基础光的供光模式有关,且对于不同的目的指标,绿光补光效果有所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生产目的建立不同的绿光补光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对朝鲜淫羊藿生长、生理和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确定适宜朝鲜淫羊藿栽培生产的光质条件,使用4种LED光源(白光、红光、黄光、蓝光)对盆栽朝鲜淫羊藿进行处理,以白光处理作为对照(CK),测定了各光质处理下朝鲜淫羊藿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等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饲料油菜在新疆南北部正播、复播模式和不同采收次数下的生物产量及品质。【方法】以甘蓝型油菜饲油2号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新疆南北部正播、复种栽培试验,分析不同模式下饲料油菜的生物产量构成及品质指标含量变化。【结果】新疆南部复播模式下,饲料油菜生长92 d时,株高为1.47 m,单株鲜重0.77 kg,鲜草的生物量为7 923 kg/667m2,粗蛋白含量高达20%,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分别为21%和14.5%,饲用品质好;新疆北部种植区,复播种植饲料油菜89 d,株高为0.91 m,单株鲜重0.3 kg,鲜草产量为4 978 kg/667m2,粗蛋白含量为14.9%,纤维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4.1%和12.5%,利于消化吸收,但部分营养品质指标低于其他种植模式。正播种植模式下饲料油菜的产量较低,第一茬鲜草产量为1 243 kg/667m2,粗脂肪含量高达3.6%,植株成熟度高,鲜草纤维化程度高,饲用品质差。第二茬鲜草粗蛋白含量为15.9%,灰分含量为21%,粗纤维含量为18.6%,鲜草产量最低,为311 kg/66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