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结合目前市场上量产的香菇机械化生产装备,以年产200万袋香菇菌棒为基标,对香菇生产所需的具体机械化装备进行调研、选型与对比,筛选出符合实际的香菇机械化生产装备配置,并对选择过程进行了简单描述,以期为香菇机械化生产装备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食用菌废弃菌棒的机械化粉碎和脱袋,设计一种粉碎机构。该机构利用挤压和滑切复合产生撕搓效应的原理进行粉碎和脱袋。在废菌棒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粉碎杆和割袋刀。结合废菌棒粉碎分离机的工作原理,研究菌棒径向受力、轴向输送速度和割袋刀的滑切角。搭建试验台,通过分析粉碎合格率、菌袋脱净率和生产率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碎杆倾角α固定的情况下,驱动转速是影响粉碎合格率、菌袋脱净率、生产率的重要因素;随着驱动转速的增加,粉碎合格率升高,生产率升高,菌袋脱净率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菌袋分离机的整体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发了一种袋栽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打孔增氧注水一体化装备。整合使用可移动固定架、打孔增氧注水机构、菌棒抓取旋转机构,配套菌棒安置架系统,结合电控系统实现打孔增氧注水一体化进程,能够满足多菌棒智能化作业要求,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为未来食用菌生产领域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袋栽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机的接种步骤分为上料、打孔、接种和贴膜4部分。介绍了以PLC为核心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不规则形态的袋栽香菇菌棒的上料、打孔、接种和贴膜四位一体功能。实践表明,该食用菌液体接种机智能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灵活、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废菌棒分离粉碎装置真实的作业性能,利用自主研制的试验台和功率测试系统开展正交试验和功率检测试验。通过分析粉碎合格率、菌袋脱净率、生产率和功耗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功率消耗试验研究粉碎辊转速、扭矩和功率消耗之间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粉碎辊转速对粉碎分离装置性能影响显著,最优参数组合为A2B2C3,即喂入量为2 300袋/h,粉碎辊转速为250r/min,菌棒品种为杏鲍菇。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高碳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在(35±1)℃条件下,采用批式厌氧消化工艺对香菇废弃菌棒进行厌氧发酵试验。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预处理天数、接种物质量分数和料液质量分数对香菇废弃菌棒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得出高碳物料厌氧发酵最佳工艺组合。结果表明:高碳物料并非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最佳原料,但经适当预处理后其产气性能有较大提高,TS产气率达0.16 L/g,参比对照组增长128.57%。各因素对香菇废弃菌棒厌氧发酵产沼气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预处理天数(极显著)、料液质量分数(极显著)、接种物质量分数(不显著)。同时应用多元回归理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有助于预测香菇废弃菌棒不同发酵条件组合下的产气量。  相似文献   

7.
李彩霞 《农机化研究》2012,(3):142-144,148
电动菌棒扎孔通气机主要有机架、电动机、减速器、偏心轮、曲柄摇杆机构、动排钉、定排钉和操纵机构等组成。工作时,电动机的动力由传动带、减速器、偏心轮、曲柄摇杆机构传递给动排钉,与定排钉配合,实现给菌棒扎孔通气的目的,操纵机构主要用于控制菌棒进出轧扎槽。本机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大大降低了广大香菇养殖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香菇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干燥技术是其保藏与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干燥方法及工艺的不同对香菇干燥品质与能耗有显著影响。目前我国香菇机械化干燥缺乏标准,对绿色、节能及高效烘干设备需求强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香菇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香菇真空、冷冻、微波、红外、超声波、热泵及联合干燥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其干燥机理及应用场合,并总结认为目前香菇干燥专用设备不足、操作工艺不准、装备生产标准缺失等问题突出,需进一步优化干燥工艺、加强联合干燥研究、强化标准制定和培养龙头企业等。本文旨在为后续的香菇干燥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中国市场上缺乏对食用菌菌棒进行自动码垛的器械装备、食用菌生产机械化落后的状况,提出一种全自动连续作业的菌棒码存策略,设计一种基于液压升降台的食用菌菌棒自动码棒机。文中提出机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提升装置、旋转升降台以及码棒盘基座等装置进行设计,确定其关键参数。该设计样机使用效果良好,满足设计需求,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率,为进一步实现食用菌产业的机械化提供一种新型装备,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香菇烂棒是指香菇自表层开始出现板块,且逐渐蔓延到整个香菇菌棒,并逐渐出现腐坏,导致整个香菇变软、发黑、腐烂,不仅伴有特殊臭味,且其中还可以检测出大量病原物及虫体,若食入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本文就香菇聚集区发生烂棒的原因进行调查总结,并提出几点香菇聚集区烂棒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机装备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测控是实现智能农机的核心技术。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以农机装备为载体,包括农机作业相关信息智能感知、精准监控和作业决策与管理等技术。目前,我国农机装备智能测控存在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国产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从农机作业智能感知技术、农机装备精准监控技术和农机作业智能决策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作物生长信息、土壤信息和农机作业状态信息等智能感知技术的大量成果;阐述了耕深、平整地、土壤消毒、播种、植保和收获领域的农机装备精准监控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农机作业智能决策与管理技术在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农机调度方面的技术突破;重点阐述了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在土地耕整机、土壤消毒机、播种机、施肥机、植保机、收获机及农机作业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各环节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农机装备智能测控系统化技术研究;无人农场农机自主作业关键测控技术研究;田间复杂环境农机核心部件及传感器研发;农机大数据支撑的作业决策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2.
燕麦是一种粮饲兼用作物,是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替代物和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品种。针对我国燕麦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基础研究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影响燕麦产业发展的生产实际,阐述了全球和我国燕麦产业现状,从燕麦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角度,分析了燕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薄弱环节,对国内外燕麦田间育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与装备、机械化播种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与装备、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就现阶段我国燕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建议围绕基础研究、多样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新技术推广、标准制定、产业经济效益、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助推燕麦产业机械化进程,促进燕麦产业标准化、产业化。研究可为我国燕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切口是商超糖炒板栗加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对我国板栗深加工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板栗切口或为手工作业,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或为批量无序机械破壳,果仁损伤率高,切口形状不规则,无法达到商超板栗的切口要求。在分析商超糖炒板栗对切口技术要求基础上,阐述不同类型的板栗切口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出各种类型板栗切口机的优缺点。概述板栗切口机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板栗切口机械中存在的生产率低、栗仁损伤率高,切口位置不准确、开口质量不高,设备适应性差、可靠性低,切口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优化切口工序、提高切口效率与质量,引入机器视觉技术、提高切口智能化水平,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设备的通用性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规模化养殖新格局的初步形成,奶牛智能养殖装置的不断涌现,奶牛饲喂技术发展呈现出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趋势。通过分析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与奶牛自动饲喂装备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对国内外奶牛养殖技术装备进行总结,国内中小型养殖场仍存在自动化水平较低、饲喂技术与装备结合不完善、饲喂效率较低等问题;大规模养殖场面临核心技术需进口、养殖成本与装备研制成本较高的问题;国外的智能养殖装备技术相对成熟,相关装备系统已经大范围使用。此外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我国饲喂技术装备的改进方向,针对实际养殖情况对装备技术进行研发,促进我国自主装备及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奶牛养殖装备技术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切实提升我国奶牛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感知、机器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定向作业具有更多的需求和实现方法。自动定向技术为智慧农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提供有利条件,是提高作业效率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已成为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定向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综述了在田间播种、采后处理、畜产养殖加工等农业领域自动定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应用领域的特征和优缺点。然后对自动定向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定向机理与方法、定向机构与装置、自动检测与控制等多方面的共性关键问题,归纳了该领域技术的开放性问题。最后总结了当前自动定向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了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自动定向、专用与通用自动定向、多功能全面融合的自动定向和融合智能化技术的自动定向等农业领域自动定向技术和装备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制约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针对国内外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关键装备研究现状,结合生产实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关键装备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的食用菌培养料物理特性参数对食用菌生产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生产滑菇、平菇、香菇、鸡腿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料的密度、水分、粒度、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培养料的物理特性基本参数中的密度、水分、粒度对食用菌生产影响显著,而其力学特性对其食用菌生产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的物理特性参数显著性大小排序为:含水率>密度>粒度>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理清国内外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现状,找到重点发展方向,借此大力推进中国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外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其发展的五大特点。之后指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虽然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农机信息化融合的区域及结构发展不平衡、企业和农民对农业机械信息化的认可度还不高、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究薄弱、农机作业信息系统管理水平不高且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方向,包括促进智能感知技术发展与导航技术研究、推进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构建农机智慧作业系统、推进农机自主作业技术研究与无人农场建设、加强农机信息化技术标准制定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是中国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能够最大化发挥信息技术的引导效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于推进中国农业机械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晓瑛 《农业工程》2022,12(11):10-13
智能农机是集合计算机技术、电控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迭代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梳理了智能农机装备共性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智能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并对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