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子健  艾元  闫实  彭木根 《电信科学》2017,33(10):65-70
无人机搭载通信设备升空作为空中基站,具有灵活机动、部署迅速等特点,合理地部署无人机基站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的覆盖与容量。与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相比,无人机通信网络性能不仅受到无人机基站部署密度的影响,还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有关。通过搭建无人机通信的系统级仿真平台研究了不同场景下无人机通信网络中各参数对网络容量与覆盖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人机密度增加,会提升网络容量及覆盖;相同无人机密度下,网络容量随着无人机飞行高度增加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无人机航拍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工程测量领域,更是倍受青睐。其体积小、机动灵活、易于操作等特点,为无人机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便利。无人机技术的使用,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通过对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分析可以推测,在将来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雷达对抗侦察无人机侦察距离和瞬时侦察区域面积的基础上,对侦察无人机作战运用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在假设无人机飞行高度固定的前提下,建立无人机相对目标雷达航路捷径与最大侦察航路长度的函数关系,而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无人机飞行高度对最大侦察航路长度和最佳航路捷径的影响,最后对侦察任务中无人机的兵力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空中格斗无人机相对作战效能的应用举例,定性地分析了参战双方无人机空中作战效能的含义,定量地描述了空中格斗无人机的“相对作战效能比”。了解它们,对于今后增强己方无人机空中作战能力、提高作战效能、更好地运用空中作战无人机战术,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技术,设计了无人机对改进型移动用户设备(IMSE)通信干扰仿真系统,利用该仿真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出了无人机采用不同飞行高度进行通信干扰时IMSE网络性能的指标参数,为研究无人机对IMSE实施通信干扰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在现代战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分析了电子战无人机具有的优势,重点探讨了电子战无人机的兵力配置。  相似文献   

7.
<正>内容导读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网络面临着海量数据传输与连接密度激增的严峻挑战。无人机通信具有移动性、稳定性和广覆盖等优势,加之具有高质量的空地无线信道,可以作为空中基站或中继节点辅助地面通信,也可以作为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手段用于遥测遥感和物联网应用等领域。现有的无人机通信方案主要采用非授权频段进行直连通信,具有速率低、可靠性差、安全性差、易受干扰、较难监控和管理等缺点。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将无人机集成到蜂窝通信系统中来支持未来的B5G/6G网络对地面和非地面一体化通信需求,作为地面通信的有益补充,面向B5G/6G的无人机通信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无人机通信系统特有的信道特性和无人机飞行高度、机动性、尺寸、质量和功率等限制,如何针对面向B5G/6G的无人机通信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和实际应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国内外相关学者在无人机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在多个研究方向都获得了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鉴于此,《无线电工程》2023年第1期推出“面向B5G/6G的无人机通信”专题。专题内容涵盖无人机集群通信、无人机资源管理和无人机应用3...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是一种不需要有人驾驶,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来实现某些特定功能的飞行器,具有可持续续航、飞行高度高、可携带外接设备等一系列优点,目前无人机在多个领域取得应用,并且经过行业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链.无人机以其本身突出的优点、高性价比等巨大的优势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并在不断地研究中取得了一定得突破,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缺陷,抗干扰能力差、续航表现不佳、超距信号传输能力差等等都是等待解决的问题,但从无人机整个行业的前景来看,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在现有技术不断革新的情况下,其缺点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小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以无人机为课题,针对无人机的应用以及未来趋势做相关的探讨以及研究,希望可以为研究无人机的科研人员解答一部分疑惑,并且对无人机项目感兴趣的相关人员可以对无人机有初步的了解、认识.  相似文献   

9.
双机无源协同定位是未来空战作战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影响双机定位的误差源分析,给出了影响双机定位测量精度的误差因素。根据可协同测向范围、可协同定位区域和定位精度等仿真分析,可为无人机的飞行方式、飞行高度、航线等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为战前对目标辐射源实施更加精确的侦察监测、测向和定位提供最佳的飞行几何态势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勇 《电光系统》2005,(1):27-29
随着无人机和电子战技术的进步,进攻型电子战无人机系统将在未来信息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进攻型电子战无人机系统的优势和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航线规划是无人机任务规划技术中的关键。目前无人机航线规划技术存在响应速度缓慢、探测效果不佳、计算量较大等缺点。因此,对无人机航线规划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其硬件主要包括飞控核心板、存储模块、侦测导航模块等,根据性能将规划系统划分为6个功能模块。采用飞控核心板实时检测无人机状态信息,控制飞行路径。优化存储模块电路,对无人机飞行数据进行保存。利用侦测导航模块,为无人机提供准确的飞行航线导航信息,实现无人机航线的精准规划。设计无人机软件系统中的A/D采集驱动程序,使用C语言将规划路线写入航线规划系统,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实验结果表明,在遇到突发威胁与突然改变飞行任务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无人机航线规划系统能够及时规划出最佳飞行航线,响应速度快,拥有良好的避障性能,可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  相似文献   

12.
飞行性能是无人机的核心所在,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的直接方法是进行飞行轨迹参数测量。为了更准确、更有效地评测飞行轨迹参数,选取了最典型的多旋翼和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样机,对飞行轨迹参数指标——航线控制精度、高度稳定性和最大平飞速度进行了测试和结果分析。同时针对测试过程中的测试问题进行梳理,给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后续开展民用无人机测试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3.
阐述通航训练飞机在空滑迫降阶段的关键参数的数值计算,结合案例的实地调研,分析该机场具体训练飞机在空中失去动力情况下的空滑能力,提出起落航线训练飞行过程中的空滑迫降策略。运用结论对该机场附近的可能迫降点提出了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交通工程施工中数据采集和空间信息管理任务繁重,随着交通需求的增长,施工效率成为管理挑战。无人机航拍建模技术能够利用遥感和图像处理,高效获取地理信息,支持工程监测。文章旨在探讨无人机航拍建模技术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分析了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应用、优势,并通过案例对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正>无人驾驶飞行器(UAV)或“无人机”正越来越多地用于重型应用,如军事、消防和农业的地面侦察。以上这些应用以及其他许多用例都要求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很长时间,所以电池不是一个选项。相反,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一根系留电缆提供电源。然而,系绳带来了新的挑战。较粗的系绳虽然电阻较低,但重量大,给无人机带来更大的负荷,限制了其承载能力。细电缆虽然重量轻,但增加了电阻,  相似文献   

16.
就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无线电监测的设想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国内外无人机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空中无线电监测对无人机的要求.对无人机上安装的无线电监测设备提出了与地面设备不同的要求.对无线电监测无人机研发急需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毫米波辐射计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能力,且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遥感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此前,对于毫米波辐射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地面目标的探测,对于空中目标探测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空中目标的毫米波辐射特性入手,针对无人机的毫米波辐射探测这一新的应用场景,分析空中目标的辐射亮温,并进行不同材料、不同背景无人机的探测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毫米波辐射计能较好地探测到空中目标,从而为空中目标毫米波探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某型无人靶机的飞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靶机自主导航设计原理,对该型靶机的飞行航路和自主导航装订航线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多次供靶实际,研究分析该型靶机空中易出现的特殊情况,并提出可行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能够执行的任务已经多样化,要求其航线设计不再是点与直线。分析了无人机目前航线跟随的2种控制律,分析了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erret-Frenet二维坐标系方案设计的航线跟随控制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仿真验证,同时在实验飞行中得以实现。经过仿真及实飞验证,此方案有良好的航线跟随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空中大气电场监测需求,研究了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台和MEMS电场传感器的空中大气电场探测方法。介绍了无人机空中大气电场探测原理,建立了邻近雷击电场模拟装置(场模拟器)模型,仿真分析了无人机在雷暴强静电场环境下的适应性及无人机对周边区域电场的影响,确定无人机轴心正下方约90 mm处为MEMS传感器的最佳挂载位置。邻近雷击模拟环境下静电场和脉冲电场的测试结果表明:无人机空中大气电场探测系统能够在模拟静电场环境下准确探测到静电场随高度的变化,且能探测到避雷针接闪过程中的持续放电现象,证明了无人机平台空中大气电场探测方法有效,可用于空中大气电场的精确探测及雷电邻近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