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3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51~75岁(平均60.2岁),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16例,三部分骨折10例。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不剥离附着于骨折碎片及大、小结节上的组织即行骨折复位固定,其中9例行人工颗粒骨充填。术后第3天肩关节适量被动活动,1周后适量主动及被动活动,2周后加强主动及被动活动功能锻炼。结果 22/26例(84.6%)获随访,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10.2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5周(10~16周),按照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11例,良7例,中4例,优良率为81.8%。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可起到牢固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作用,骨折愈合与功能锻炼同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特别适用于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2.
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使用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瑞士Mathys公司生产简称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0例。结果20例随访6~13个月,并行评估。优14例,良4例,可2例。结论使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对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患者平均随访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周(7~12周).按Constant评分标准,平均82分(45~95分),其中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LPHP具有操作方便,固定可靠,保护血供,利于关节囊和肩袖修复,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II、III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运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44例患者,根据NEER分型,属于二部分骨折30例,属于三部分骨折14例。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评估。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24例,良14例,可6例,总优良率86.4%。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Neer II、III型骨折能提供足够坚强固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运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44例患者,根据NEER分型,属于二部分骨折30例,属于三部分骨折14例。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评估。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24例,良14例,可6例,总优良率86.4%。结论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Neer Ⅱ、Ⅲ型骨折能提供足够坚强固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肱骨近端骨折有移位的32例患者,进行 Neer分类,二,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内固定术后所有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Neer二部分骨折、多数三部分骨折及一些四部分骨折可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肱骨距:为肱骨头下方内侧壁的一段骨皮质区域,位于肱骨头下内侧及背侧区,该区域含有较多的骨小梁,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时常累及肱骨距,而“距螺钉”放置在该区域能支撑肱骨头,维持内侧柱稳定。肱骨距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因此很好的理解肱骨距的重要性及了解肱骨距粉碎的形态对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非常重要。内侧柱支撑:肱骨近端骨折常伴有肱骨距粉碎,Philos钢板固定后,容易出现肱骨头坏死、螺钉穿出关节面等并发症,通过使用特殊的距螺钉置入肱骨距区域或使用同种异体腓骨髓内支撑,能给肱骨近端内侧柱提供有效支撑,防止术后肱骨头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背景:肱骨近端骨折的保头治疗是创伤骨科的难点,而如何获得内侧柱支撑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总结肱骨距的一般概念、临床意义及作用、常见的损伤原因、钢板固定治疗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肱骨距的认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4至2019年万方、知网、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肱骨近端内侧壁治疗及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roximal humeralfracture,Philos,infermedial screw,calcar screw,fibularallograft,middle support”,中文检索词为“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距,内侧柱,钢板,腓骨移植”,同时对文章中参考文献进行人工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5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目前对于肱骨距的范围定义仍不明确,累及肱骨距的骨折目前无统一的分型标准,X射线片显示的肱骨距损伤模式常常与骨折实际情况不符,累及肱骨距的骨折往往是复杂的骨折。临床医师对肱骨距认识、重视程度不够是引起肱骨距损伤和未能得到很好修复的主要原因;②钢板治疗仍是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对于“可修复性内侧壁”,根据肱骨距损伤情况决定重建内侧柱方式,使用距螺钉、同种异体腓骨髓内植骨、骨水泥增强、内侧钢板都是可行的方法,术中实现内侧壁解剖复位、获得内侧柱的有效支撑能帮助减少术后并发症,而内侧钢板的使用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验证,肩袖修复对内侧柱支撑也是至关重要的;③肱骨距的范围需要达成统一的观点,充分了解肱骨距的重要性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至关重要。术前应详细了解肱骨距的骨折模式,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术中实现内侧壁的解剖复位、获得内侧柱的有效支撑可减少骨折术后并发症,术中肩袖的良好修复也是患者取得较好功能很重要的一环。ORCID: 0000-0002-5163-1529(徐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手术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4例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69.2~81.5岁,平均年龄为73.5岁;右侧20例,左侧14例。骨折按Neer分型:二、三、四部分骨折分别为10例、17例、7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7 d,本组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析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52.6~135.4 min,平均78.5 min;术中出血量45.6~135.4 mL,平均75 mL;术中透视7~18次,平均9.7次;骨折愈合时间2.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2例出现内固定松动,经治疗后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22例,良8例,可3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88.2%。结论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8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1例,年龄39~78岁,平均(61.2±10.4)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2例,三部分骨折43例,四部分骨折8例。结果 73例患者6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5月,平均14.5月,最终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约5.5月。根据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90分)35例;良(80~89分)24例;可4例,差(<70分)2例。优良率达90.8%。随访中未发现伤口感染、螺钉松动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LPHP设计合理,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肯定、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背景:微创钢板接骨技术的开展及内固定物的改进,为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方式。 目的:应用间接复位经皮微创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肱骨近端骨折。 方法:采用肩外侧横小切口经三角肌入路,关节囊外手法将骨折复位后,将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从切口内插入固定技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39例。置入内固定后应用Neer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无再次移位、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螺钉进入关节间隙、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3周(10~16周),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优良29例,可8例,差为2例,优良率75.3%。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接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血运破坏少和固定稳定的特点。 关键词: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老年人;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3.020  相似文献   

11.
殷允华  徐杰 《解剖与临床》2012,17(6):507-509
目的:评估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22例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采用Neer评分法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现肱骨头坏死及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为优17例、良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6.4%.结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创伤小,固定好,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定板技术治疗老年肱骨中上段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5例肱骨中上段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锁定板技术治疗。其中多发伤4例,病理性骨折1例;肱骨干中上段骨折8例,外科颈骨折17例。结果:本组25例伤口一期愈合,随访8周~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个月。肩肘关节功能满意。结论:锁定板技术并发症少、固定可靠、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NeerⅢ、Ⅳ)型肱骨外颈骨折45例,Ⅲ型30例,Ⅳ型15例。结果45例经1~2年随访,根据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法,30例Ⅲ型优20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0%,15例Ⅳ型骨折,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应以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为好,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近年来肱骨近端骨折诊断及治疗方式的进展作一综述.方法:以"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作为关键词,检索并阅读近年发表的涉及肱骨近端骨折诊断及治疗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及总结.结果:肱骨近端骨折因其复杂性导致治疗选择的多样性,多数患者可通过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尽管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认识不断提升,手术及内固定方式不断改良,但在部分患者的诊治中,尤其是对不稳定及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处理方面至今仍存争议,不同患者的预后肩关节功能从完全康复到严重受限,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重建锁定钛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肱骨髁间粉碎骨折行后路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重建锁定钛板固定术治疗,按照AO分型,C1型3例,C2型9例,C3型16例;开放骨折5例(Gustilo I型3例,Ⅱ型2例).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截骨处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6周,无骨折块分离移位.肘关节功能评价按照Aitken和 Rorabeek标准,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4例.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结论:双重建锁定钛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具有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45例,其中股骨颈基底部骨折6例(Garden分型Ⅲ型2例、Ⅳ型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Evans’s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13例、Ⅳ型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10例.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 -11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6个月患髋Harris评分:优26例,良16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内固定牢固的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proximal femur fracture,PPFF)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采用LCP和倒置股骨远端微创锁定接骨板(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分别固定8对左、右配对的Vancouver B1型成人尸体PPFF标本,假体柄对应长度的股骨分别采用4枚双层皮质锁定螺钉固定(LCP组)和4枚单层皮质锁定螺钉固定(LISS组),骨折远端均采用4枚双层皮质锁定螺钉固定,两种接骨板使用锁定螺钉的螺孔距骨折端的距离相等。通过4点弯曲试验和扭转试验,对比分析两组的最大弯曲载荷、最大弯曲位移、抗弯刚度、最大扭矩、最大扭转角度和抗扭转刚度。结果 LCP组最大弯曲载荷、最大弯曲位移和抗弯刚度均大于LIS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最大扭矩、最大扭转角度和抗扭转刚度均大于LIS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抗扭转刚度明显优于LISS,对PPFF固定的力学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肱骨近端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类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4%~5%[1],而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其发生率达到10%,其中15%为不稳定骨折[2].其诊断治疗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使肩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利弊;对疗效判定亦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标,故治疗上一直存在较多争议[3].  相似文献   

19.
陈宗文  徐磊  王会  马煊 《解剖与临床》2011,16(3):250-25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按Evans分类,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8例,Ⅳ型8例,逆粗隆型1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术后均获6~18个月随访,根据黄公怡等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1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肩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肩外侧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PH)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其中右侧13例,左侧11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3例.结果:本组患者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术后均诉骨折部疼痛明显减轻.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月,平均12.2月.骨折均在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患肩关节Neer评分81~97分,均分88.7分.结论:肩外侧入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