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及STZ剂量对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血糖稳定性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N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1组(M1组)HFD喂养4周+STZ35mg/(kg·bw)腹腔注射;模型2组(M2组)HFD喂养4周+STZ38mg/(kg·bw)腹腔注射;模型3组(M3组)HFD喂养8周+STZ25mg/(kg·bw)腹腔注射;模型4组(M4组)HFD喂养8周+STZ30mg/(kg·bw)腹腔注射;模型5组(M5组)HFD喂养10周+STZ25mg/(kg·bw)腹腔注射。STZ注射后观察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变化。结果模型组FBG、FINS、TG、TC、OGTT各点血糖及AU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高脂喂养时间和STZ注射剂量的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M2组成模率高达到90%,但死亡率同样高达50%,M1和M4组成模率分别为70%和80%,死亡率低于M2。本研究各模型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在造模后第2周能够达到稳定状态。结论40%HFD喂养8周联合30mg/(kg·bw)STZ腹腔注射建立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成模率高、死亡率低及血糖稳定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模方法。建议使用造模后第2周大鼠空腹血糖判断是否造模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稳定性,并探讨理想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STZ各剂量组(50mg/kg、55mg/k、60mg/kg、65mg/kg),分别按体重计算STZ注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各时间点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血糖值〉22.1mmol/L为造模成功。结果60mg/kgSTZ组在建模72h后血糖值均高于22.1mmol/L,持续观察8周,血糖值始终波动在建模初期高血糖水平,未见转复,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胰腺苏木精-伊红染色符合糖尿病动物的病理学改变,且死亡率相对较低。结论采用腹腔单次注射60mg/kgSTZ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建模方法简便、稳定性高、死亡率低,胰岛B细胞损害特异性高等优点,可应用于糖尿病研究的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便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法:采用少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大鼠糖尿病模型.设对照组,体重比20,30,40 mg/kg STZ组,每组5只大鼠.1个月后,尿糖在卅以上,血糖高于16.7 mmol/L为造模成功.结果:30,40 mg/kg STZ组全部大鼠都造模成功;20 mg/kg STZ组有2只大鼠血糖低于8.2 mmol/L,尿糖+,造模不成功.结论:少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是糖尿病大鼠模型构建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链尿佐菌素(STZ)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20只)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对照组(n=10只)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又分为2小组:大鼠喂养3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高糖高脂组);按25mg/(kg·BW)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3d后,行糖耐量实验证实异常,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在第2、4周再2次采血检测糖尿病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糖尿病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相应剂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采血方法同实验组,比较各组大鼠糖耐量、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组血清胰岛索明显上升(P〈0.01),但血糖无变化(P〉0.05),糖尿病组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致大鼠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辅以小剂量一次性注射STZ而造成的糖耐量异常,可成功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一次性腹腔注射大剂量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的规律。方法:用STZ5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饲养8周,观察大鼠血糖、体重和其他一般情况变化。结果: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方式可以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率76.67%,死亡率2.17%。结论:STZ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可以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方法简便易行,造模周期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可靠稳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理想剂量及模型评价。方法采取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 STZ 45 mg/kg 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给药后5 d、15 d 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FBG)及观察一般生理情况。结果试验组造模后第5天、15天空腹血糖值为(16.82±1.44)mmol/L、(24.70±2.36)mmol/L;试验组大鼠血糖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试验组的 FBG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成模率高,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稳定。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 STZ 45 mg/kg 剂量是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7.
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制作理想的糖尿病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空腹腹腔内一次性注射50mg/kg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速发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结果 造模72h后测空腹血糖均〉16.7mmol/L,观察6周、10周、14周,血糖值始终在建模初期高血糖水平上波动,未见转复。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血清胰岛素水平渐降低,胰腺符合糖尿病成模动物胰腺病理变化。结论 采用空腹腹腔内一次性注射50mg/kg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出的1型糖尿病模型,具有制造方法简便、用药量小、药物毒性较低、胰岛B细胞损害特异性高等优点,可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高糖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靠性。方法:5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w,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饲料组20只和高脂高糖组30只。普通饲料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高糖组先喂以高脂高糖饲料6W,由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然后按30mg/Kg腹腔注射1%的STZ溶液,1次/w,连续腹腔注射2次,1w后测血糖。以连续2次空腹血糖≥7.8mmol/L为造模成功,共25只。两组大鼠于高脂高糖组大鼠给予STZ后第2周、第4周测定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结果:与普通饲料组比较,饲养6W后高脂高糖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高脂高糖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P〈0.01);给予STZ后2w高脂高糖组大鼠空腹血糖、2h血糖较普通饲料组升高(P〈0.01):给予STZ 4W后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较普通饲料组大鼠升高(P〈0.01)。结论:STZ加高脂高糖膳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口服糖耐量异常,出现了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模型可靠,理想,简单,费用低,容易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姜黄胶囊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为姜黄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糖尿病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予以高、中、低剂量姜黄胶囊和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治疗6周;测定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结果:治疗组血糖较治疗前和模型对照组血糖均降低(P〈0.05),高、中剂量治疗组血糖降低较低剂量治疗组明显(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胰岛素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光镜下治疗组大鼠的胰腺组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恢复。结论:姜黄胶囊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的作用,并促进STZ糖尿病大鼠胰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建成可靠、稳定的1型大鼠糖尿病模型情况。方法选取SDF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分成3个实验组,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30、65、100 mg/kg,对照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用拜安易血糖仪检测血糖,7 d后血糖>16.65 mmol/L判定为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的血糖、体质量、饮水量、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结果大鼠注射STZ 65 mg/kg 7 d后,大部分血糖值达到成模标准,并出现糖尿病表现,持续观察7周,有18只大鼠成模,未见糖尿病转复,糖尿病症状明显。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5 mg/kg剂量可成功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
筛选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大鼠模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大鼠模型。方法SD雌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ein,STZ)25mg/kg,之后与同系雄性大鼠合笼见栓者定为孕0d。孕6d测定血糖高出孕前20%者为模型组(M组),与正常对照组(C组)继续妊娠至孕21d行剖腹产术,分离胎鼠。结果M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均显著大于C组(均P〈0.001)、胎鼠血糖高于C组(P〈0.001)。结论腹腔注射25mg/kg STZ后挑选孕6d血糖高于孕前20%者可复制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IZ)致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状况的差异。方法 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大鼠(4组,每组12只)腹腔一次性注射40、50、60、70ms/ks的STZ以建立糖尿病模型;非糖尿病对照组10只,仅予注射缓冲液。注射后2,4、72h检测血糖,8周观察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肾脏指数及肾组织光镜和超微结构等变化。结果 腹腔注射STZ60mg/kg成模率高,模型死亡率较低。8周后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即升高,。肾脏超微结构检查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结论 腹腔注射STZ60mg/kg是致糖尿病SD大鼠发生肾病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3.
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以便找到一种发病机制与临床接近的疾病模型。方法观察组SD雄性大鼠分3组(组1,2,3),分别腹腔注射35,40,60mg/kg的STZ;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柠檬酸钠一柠檬酸缓冲液。4d后,快速法测定血糖,以后每周测血糖1次;10周后,应用阿朴吗啡(APO)100μg/kg皮下注射观察大鼠阴茎勃起情况并筛选ED模型。结果观察组中组1糖尿病成模率为80%(20/25),组2和组3成模率均为100%,但组3有24%(6/25)的死亡率。观察组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体重、阴茎勃起次数、阳性勃起率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间(组1、2、3间)则差异无显著性;MAP值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最佳注射剂量为40mg/kg,注射STZ后出现典型的糖尿病临床症状,血糖明显增高,勃起功能明显受损,APO筛选试验可有效筛选ED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后者用链脲佐菌素(STZ)按一次性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组、新鲜冰冻血浆处理组和冷成淀处理组,每周称体重和测血糖各1次,6周后收集血液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和其他生化参数。结果STZ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新鲜冰冻血浆处理组和冷沉淀处理组的血糖和胰岛素的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能显著降低STZ引起的转氨酶升高(P〈0.0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具有减轻STZ所致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证实海鞘提取物治疗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地塞米松腹腔内注射悄作大鼠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模型,观察海鞘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大鼠每天注射量为1mg/(kg·bw),连续注射1周后空腹血糖含量均超过7.6mmol/L,海鞘提取物干预组大鼠每天灌胃海鞘提取物50mg/(kg·bw),同时隔天腹腔内注射1次地塞米松1mg/(kg·bw),连续给药5周后,海鞘提取物干预组大鼠血糖低于模型对照组,糖耐量明显提高。结论海鞘提取物防治地塞米松引起的大鼠胰岛素抵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具体步骤,解决造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选用80只雄性Wistar大鼠,利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茵素(STZ)30mg·kg-1剂量腹腔注射诱导形成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结果:以空腹血糖值≥11.1mmol·L-1者为造模成功,80只Wistar大鼠中66只造模成功,成功率为82.5%。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导形成的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步骤切实可行此方法成模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使用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变化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正畸牙移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腹一次性注射STZ溶液(40mg/kg),注射STZ3d后,大鼠空腹血糖高于16.7mmol,尿糖(+++),视为糖尿痛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建模后,分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组,空腹检测血糖、血脂。结果二甲双胍组与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组都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但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组,TG、TC、LDL联合用药组低于二甲双胍组,低于模型组(P〈0.05);HDL联合用药组高于二甲双胍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用药降血糖、血脂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时STZ的最佳用量.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个造模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STZ(15mg/kg、25mg/kg、35mg/kg、45mg/kg).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成模率、死亡率、空腹血糖和体重.结果:造模组Ⅲ(STZ用量35mg/kg)成模率高且死亡率较低;STZ注射72h后,各造模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随STZ注射剂量的增加逐渐升高;造模结束4周后各组大鼠的血糖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体重明显降低.结论: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时STZ的最佳剂量为35mg/kg.  相似文献   

19.
性别差异对1型糖尿病大鼠造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性别差异对SD大鼠造模的影响。方法:SD大鼠118只(雌雄各59只),分为雄性对照组(13只),雄性STZ注射组(46只),雌性对照组(13只),雌性STZ注射组(46只)。每只大鼠称重、标记、剪尾取血后用血糖仪测血糖,STZ注射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 STZ,对照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枸橼酸盐溶液。分别检测每只大鼠给药后7 d和49 d的空腹血糖值和体重,记录并统计雌性和雄性大鼠成模率及成模后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STZ注射后成模大鼠血糖值显著性升高,雄性与雌性模型大鼠均出现"三多一少"症状。与雌性大鼠相比,雄性大鼠STZ注射后,成模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成模后死亡高峰期提前以及死亡率显著性升高。结论:用一次性大剂量STZ诱导SD大鼠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雌、雄性大鼠成模率无性别差异,而成模后死亡率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在采用SD大鼠进行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中,应考虑性别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从而选择双性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建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雄性SD大鼠70只,其中60只禁食8h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M模型;应用阿朴吗啡100mg/kg观察大鼠阴茎勃起情况并筛选ED模型。结果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成模率为83.33%(50/60);阿朴吗啡引起正常对照组和STZ组大鼠的阴茎勃起率为100%,糖尿病大鼠为20%(10/50),与正常对照组和STZ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模率为80%。结论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能安全且有效地建立糖尿病模型;应用阿朴吗啡可从中有效筛选出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