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孙先泽 《河北医药》2009,31(18):2475-2477
颈椎不稳是指颈椎在生理载荷下,不能维持椎体之间的正常位置而出现过度或异常活动,颈椎不稳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创伤、慢性劳损、退行性变、炎症、先天畸形、肿瘤、手术等,颈椎不稳分为上颈椎不稳和下颈椎不稳,颈椎不稳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近年来有关颈椎不稳的研究很多,主要包括生物力学,椎间盘退变与颈椎不稳的关系,X线、MRI表现及诊断标准,颈椎不稳与各型颈椎病的关系以及术后防止不稳的方法等,本文就有关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陆红 《家庭用药》2012,(3):70-70
据现代骨科学研究,颈椎退行性变是发生颈椎病的最主要原因。人们由于长期工作、生活姿势不当。颈椎承受超过负荷的压力,颈椎附着的肌肉、韧带、血管等发生劳损,颈椎退行性变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一组综合症状,其病理变化为脊椎骨骼与关节周围的退行性变,使椎间盘退变,膨出或突出,椎体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变化,加之长期采用不正确的姿势工作,高枕睡眠等,致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形成颈椎负重力线的变化。增生的骨刺对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等组织产生压迫和刺激,出现颈椎病分型中的各类症状。  相似文献   

4.
颈肩部疼痛不适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而颈椎病是其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颈椎病是指因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的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而引起的症状或体征.通常,颈部的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及黄韧带等组织围成颈椎管,容纳颈段脊髓.老年人全身情况和内分泌水平均发生较明显的改变,表现为椎体骨质增生、椎问盘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管继发性狭窄,颈椎不稳.  相似文献   

5.
<正>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所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而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骨赘并不少见。选择1999年3月至2011年6月162例此类患者,分别采取3种手术方式,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CSR)是由颈椎退行性变,如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关节囊退变肥厚、病变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50%~60%.作者采用电针手太阳经颈肩部腧穴加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80例,并与单纯电针常用穴治疗18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椎退行性疾病,是指颈椎及其间的关节、关节囊、韧带、椎间盘的退变、损伤、错位、畸形、失稳等所致邻近组织,如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周软组织等,受刺激或压迫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一、病因病理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非常复杂,如长期姿势不良、颈椎退行性变,急慢性损伤、炎症,畸形、劳损、七情、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均可引起,以前3种致病因素造成颈椎及椎周组织结构异常变化为主,从而产生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继发性病理改变主要有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椎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脊髓受压、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刺激、食管受压等。总之,由于颈椎椎体小,灵活性大,活动频率高,负重较大,加之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极易发生退行性变化而继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引起复杂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血管、交感神经等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将颈椎病分为五型,神经根型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多见的一种,以中老年及文职人员居多,其病机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其支配区域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麻木、感觉缺失和反射改变.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多数主张非手术疗法,内服中药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已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对近几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颈椎间盘退变最早,并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组织退变,成为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因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但对于有明显的脊髓、神经根等损害,或者受到外伤或其他原因的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者,可采取手术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发病率占颈椎病的8%~10%。椎动脉型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年轻人患病比例有所提高。现代医学认为,外伤、劳损和颈椎退行性改变是其主要病因,尤其到中老年以后,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原因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的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1.
孙先泽  申勇  李锋  任亮  顾振芳 《河北医药》2010,32(15):1992-1994
目的研究颈后椎旁肌和韧带异常对颈椎退行性变的影响。方法将36只6~9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6只),实验组动物切除棘上和棘间韧带,分离颈后旁两侧肌肉,造成颈椎力学上的失衡。在术后4个月和10个月时分别拍摄颈椎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颈椎的稳定性,然后处死动物,取出C4,5、C5,6椎间盘组织,行HE染色,光镜检查,在形态学上评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并根据Miyamoto法进行分级。结果对照组4个月、10个月未见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和序列异常。实验组4个月无骨赘形成,10个月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4个月2组相比出现不稳定的节段数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个月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个月对照组与4个月实验组相比出现不稳定的节段数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研究结果为对照组10个月与4个月相比随着增龄颈椎间盘退变明显(P﹤0.05),4.10个月时2组相比退变均明显(P﹤0.05)。结论颈椎椎旁肌及韧带的异常可以加速颈椎的退变,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和颈椎不稳的出现早于自然的退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退行性颈椎不稳在临床上很常见,颈椎在脊柱各段中活动度最大,活动频率最高,因此最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随着对退变性颈椎失稳诊断的深入研究,诊断标准也日趋统一。而对于退变性失稳X线征象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报告不多,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是多发病、常见病,近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关节急慢性损伤等引起的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刺激和压迫颈部的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正>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颈椎病治疗方法的历史性突破,是近年来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疾患的一项新的手术方法,该手术与常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相比,早期可以实现颈部活动,颈部僵直感少,改变了过去颈椎前路椎体融合内固定术后,颈椎僵直,活动度差,其邻近节段的椎间盘负荷加大,加速退变的缺点[1],患者满意度高,恢复快,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近年发病率逐渐增加且渐趋年轻化,目前认为是颈椎退行性改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颈椎不稳定、椎体侧方骨质增生是引起颈椎病一系列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主要原因。颈椎病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融合术导致颈椎退变加重的根本原因,以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实施颈椎融合术的7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64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归纳出影响颈椎融合术治疗效果的根本原因。结果7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有38例发生颈椎退变明显加重,其中4例再次发生颈椎间盘突出症;64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有8例出现颈椎退变加重。结论笔者认为融合术前,融合节段上下端颈椎已有的退变是导致术后退变加重的根本原因,手术治疗时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刘杰 《河北医药》2012,34(5):752-754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脊柱退行性疾病呈逐年增加趋势,导致人们生活及生命质量的下降.脊柱退变是随生命进程进行性发展而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当退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相关联的症状.分析这些退变所引起的致病因素,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对维护生命质量及指导医疗干预方式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及治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力学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颈椎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的类型是退行性椎管狭窄,其病因主要为:颈椎间盘退变、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板增厚、小关节肥大,这些因素可引起椎管内容积减少,导致脊髓受压,而产生临床症状。目前,国内、外对此类型诊断和治疗讨论甚多。本文收集我院1991年9月~1994年4月采用颈椎后、前路手术治疗7例严重的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重点探讨手术术式和  相似文献   

19.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自1958年Smith和Robinson创制以来,其疗效得到了很大肯定,给众多颈椎病患者带来福音,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治疗退行性颈椎病变"金标准"。但随着对该手术患者随访年限的延长,发现有些融合节段上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体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