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耿晓华 《工企医刊》2003,16(2):88-89
急诊科院内感染的预防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笔者对急诊科院内感染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急诊科发生院内感染常见原因 1.1 各种插入性诊治手段增多,如插胃管或肛管,动作粗暴损伤组织引发。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对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对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以及防控途径,针对院内感染状况提出相关防控建议,希望能够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流程,提高医院介入手术室院内感染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该研究认为针对目前的手术室院内感染状况,医院应当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医疗工作中需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注重各种细节管理,有效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臧奎  尚福泰  章向成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700-1701
目的探讨ICU病房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医务人员65人次,对其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65人次医务人员中41.54%感染原因为空气污染,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感染;其次是手污染,占29.23%;再次为锐器伤所致感染,为16.92%。皮肤黏膜暴露与其他原因所致院内感染分别为7.69%和4.62%。结论预防医务人员发生院内感染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感染影响  相似文献   

4.
席韵  吴敏  范烨  何丹丹  申惠国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93-1193,1203
院内感染管理是做好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解我区医院院内感染管理现状,进一步规范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2005年8月我们对辖区内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对综合性医院患者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我出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有效合理的管理防范监控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点,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1 12%,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早产儿、低体重儿、娩出时窒息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率高于正常新生儿(P<0 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易发生院内感染.建立院内感染监控网络,加强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防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医院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其涉及人群范围大,与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相关,也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国际上许多医院都对医院内感染发病率进行常规调查,以评价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从一个侧面评价医院质量管理。80年代以来,我国也加强了对院内感染的监督和研究。1986年卫生部将医院感染控制列入了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重要指标,为探讨天津市院内感染现状,摸清基数,分析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同时指导今后该项工作在天津市的开展,提供近远期的数据信息及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对天津市1993年出院病例的大规模的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医院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院院内感染疾病的发生危害巨大,增加卫生资源消耗(住院日延长、用药增加、费用上涨、耐药菌株传播等),增加病人痛苦及病死率,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故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更显重要。我国一些城市已建立了医院院内感染监测网,目的也在于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管理,减少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区医院在医疗和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低是一个医院整体医疗和护理质量的反映。为了解农村社区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及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管理,本  相似文献   

9.
郭洪萍  黄健兰 《现代保健》2011,(30):149-150
目的了解急诊科院内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策,消除可能发生院内感染的隐患。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质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医院院感科每月1次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安全防护问卷调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存在的问题依次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洗手依从性差、消毒隔离管理不严、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和医疗性锐器损伤。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及职业防护意识培训,加强管理,标准防护,达到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目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院感染病人日益增多 ,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护理常规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工作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1 护理工作与控制院内感染关系控制院内感染的基本手段是消毒、灭菌、隔离 ,其重要环节基本上由护士操作。护理人员接受控制感染的基本教育和训练比医生多 ,从表 1可以看出 ,控制院内感染与护理工作是密切相关的 ,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院内感染管理的效果。表 1 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与控制院内感染的要求一览表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控制院内感染要求治疗前洗手 ,做完各项操作 ,用消毒液抹手定期做工作人…  相似文献   

11.
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院内感染管理与病历质量、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3个方面的关系作一探讨。1 院内感染管理与病历质量的关系病历是住院病人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原始资料。其质量包括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院内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20多家山区医院的调查结果表明:山区医院的院内感染率普遍较高.其原因主要是观念落后,消毒、灭菌、抗菌药物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文章指出,预防院内感染必须提高认识.健全管理机制,重点抓好消毒、灭菌及抗菌药物的管理,加强监测,开展好健康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又称医院感染或院内感染。随着人们对院内感染认识的不断深入,院内感染管理与控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院内感染现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院内感染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4.46%,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季节等都有关系。结论加强管理,措施得力,设施完善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医院内感染监测及其控制对策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姚伟对医院内感染定期监测,做好医院内感染的管理,控制院内感染率,对保障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94~1995年医院内感染监控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本院院内感染监测资料。1.2监测...  相似文献   

16.
医院内感染是一个人们长期研究解决,而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医院管理问题。本文从污染的管理、感染委员会的活动以及院内感染的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北里大学医院针对院内感染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于从事医院管理和院内感染管理的人们,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和预防,降低其发病率已成为当今各医疗机构研究的新课题。1 护理工作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防止院内感染是医院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而护理管理又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工作细致复杂而繁锁,涉及面广,故护理工作是预  相似文献   

18.
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入院后发生的感染。据WHO统计,国外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为2~3%,国内为9~20%。按国内的院内感染率计算,每年因院内感染可消耗100~15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医院内感染不仅是影响医疗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住院病人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我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的讨论,以期为我国医疗质量的宏观管理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滨州市部分医院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原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我们对滨州市 3 家医院1993~2002年医院感染情况按不同年份、不同科室分别统计医院感染率,采用χ2 检验比较各年医院感染率的差异。[结果]院内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导致医院感染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加强管理,措施得力,设施完善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医院内感染是一个人们长期研究解决,而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医院管理问题.本文从污染的管理、感染委员会的活动以及院内感染的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北里大学医院针对院内感染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于从事医院管理和院内感染管理的人们,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