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移动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解决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与个人手持机系统(PHS)之间的干扰问题。通过基于TD—SCDMA单系统平台仿真分析PHS下行对TD—SCDMA上行的干扰。可得出TD—SCDMA系统与PHS系统共存所需的空间隔离度。仿真中TD—SCDMA系统的基站分别采用全向基站和定向基站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基站的蜂窝小区覆盖距离和用户的中断情况。仿真结果表明,TD—SCDMA系统基站采用定向基站,小区覆盖的距离比全向基站远,与PHS系统共存所需的空间隔离度比采用全向基站小10dB。  相似文献   

2.
基于共存干扰的TD-SCDMA系统容量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廖海洲 《中国新通信》2009,11(15):32-34
根据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的工作频段,指出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在1920MHz频点相邻,在同一地理区域共存时会存在相互间的干扰,分析了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互扰的主要类型,对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十扰产生的相对容量的损失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工程实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的工作频段,指出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在1920MHz频点相邻,在同一地理区域共存时会存在相互间的干扰,分析了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互扰的主要类型,对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十扰产生的相对容量的损失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工程实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内和系统间干扰产生的原理,其次介绍了研究系统干扰的方法和仿真模型,包括网络结构、功率控制、路损模型、仿真参数等,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不同参数设置对TD-LTE系统与WCDMA及TD—SCDMA系统共存时的影响,给出两系统共存的ACIR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了WCDMA系统与TD—SCDMA系统基站间的共存问题,并从邻频干扰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确定性计算方法和静态仿真方法研究TD—SCDMA基站对WCDMA基站产生的邻频干扰,并分析了采用智能天线后带来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TD-SCDMA和WCDMA系统基站的共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探讨了WCDMA系统与TD-SCDMA系统基站间的共存问题,并从邻频干扰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确定性计算方法和静态仿真方法研究TD—SCDMA基站对WCDMA基站产生的邻频干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脉冲雷达系统对TD—SCDMA系统的干扰情况,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脉冲雷达系统对不同扩频因子的TD—SCDMA系统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扩频因子的增大,TD—SCDMA系统的误码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论文研究了TD-LTE与TD-SCDMA以及GSM等室内分布系统之间的共存干扰问题,基于最小耦合损耗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多系统之间干扰隔离度要求,提出了TD—LTE与TD—SCDMA、GSM等室内分布系统共存的干扰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TD—SCDMA室内分布的特点,并结合GSM、WCDMA等其它系统,给出TD—SCDMA与它们所能承受最大链路损耗的对比,进而在新建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和对现有室内分布系统进行TD—SCDMA改造两个场景下,给出不同的建设方案,为今后在TD—SCDMA工程建设方面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融 《电信技术》2005,(11):29-32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TD—SCDMA技术优势和其标准化状况,分析了TD—SCDMA技术的几种组网可能性,以及TD-SCDMA和其他网络共存时的干扰分析和在干扰存在下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变换域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的基本思路,研究了几种常用变换基的性质及其对典型窄带干扰形式的识别能力。通过仿真对比了典型窄带干扰在各变换域的谱型,并以CV系数作为标准对各变换基窄带干扰抑制能力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重叠变换对于单音、窄带等平稳干扰信号的识别能力较优,而对扫频干扰这种非平稳干扰类型,则更适合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域进行检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12.
数字家庭无线网络技术的干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3C融合的不断深入,将会越来越容易地将家庭中的电子产品连接成网络。数字家庭的无线技术对家庭音响、游戏机、电视机、DVD等家用电器设备在处理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不同的领域各具优势。论文以数字家庭为背景,分析了无线网络技术之间的干扰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定性分析,并对UWB对IEEE802.11a之间的干扰进行了定量的仿真,引出研究数字家庭无线网络技术之间干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无线电通信仿真平台的中频噪声调幅干扰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琳  吴乐南 《现代雷达》2000,22(5):37-40
基于虚拟无线电仿真平台,对中频噪声调幅干扰的统计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实验干扰数据进行统计特性估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语音中频段抗干扰算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幅度调制的SAR相干压制干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相干压制干扰原理,分析了传统相干干扰的缺点,并结合最大熵理论,提出了两种对干扰信号幅度进行噪声调制的相干干扰方法。文中阐述了幅度调制序列的生成方法,选取适当的评估指标,设定仿真实验并分别计算这两种相干压制干扰方法和传统相干压制干扰方法的干扰效果评估值。通过分析和对比评估结果可得,两种经过噪声幅度调制的相干压制干扰方法比传统相干压制干扰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张迪  田元锁 《通信技术》2010,43(8):217-219
分析了3G之间的干扰问题,主要是TD-SCDMA对WCDMA、CDMA2000的干扰。通过对终端和基站干扰的分析以及对干扰强度的计算,得出了减少干扰的措施。同时,提出对基站加装带通滤波器的办法,并设计了一种作为WCDMA发射和接收滤波器的波导带通滤波器,以满足一定的插损要求。由于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定的近似,并通过Ansoft仿真软件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带通滤波器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的带通滤波器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佳接收和最大化利用现有空闲频谱资源的思想,提出一种认知跳频系统的实现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其在单频、多频和部分频带干扰下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理想同步情况下,该认知跳频系统较常规跳频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Ka频段卫星固定业务系统间干扰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Ka频段使用卫星固定业务的非对地静止卫星轨道(Non-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NGSO)星座系统对对地静止卫星轨道(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GSO)系统的干扰问题开展研究.在梳理国际电联技术建议书和《无线电规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等手段,对不同链路场景下NGSO星座系统对GSO系统在Ka频段的干扰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NGSO星座系统与GSO系统上下行通信有重叠部分的频段,其对GSO系统都会产生严重干扰.最后给出降低干扰的措施与建议.为我国未来拟使用Ka频段的NGSO星座系统对GSO系统的干扰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雷达系统功能仿真中由于缺少信号流支撑,目标和干扰的现象显示非常困难,特别是干扰位置、亮度、持续时间等效果显示问题难以准确表现。从雷达功能仿真原理出发,分别给出了线调体制和脉冲多普勒(PD)体制下目标和干扰功率计算模型、门限检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压制性干扰一次、二次信息的显示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功能仿真及显示流程,解决了功能仿真中现象模拟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3.5GHz的频段规划需要研究LTE室内覆盖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同频共存的场景。通过确定性分析以及系统仿真,本文给出了两系统共存所需的隔离距离和其他干扰规避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苏阳  赵寰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3):13-15,18
抗干扰能力的研究始终是跳频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问题。为了有效衡量常见干扰策略对于FH/BFSK系统的影响,首先指出干扰跳频系统的基本思路和评估标准。以不同的干扰策略为标准,划分常见的干扰类型。分别论证其基本原理、干扰效果和应用环境。基于FH/BFSK系统,计算不同类型干扰策略下的比特误码率。搭建系统的Matlab/Simulink模型,得到典型干扰的参数对误比特率的影响结果。为跳频通信的抗干扰研究提供了评估依据和仿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