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调查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生活方式、个体疾病既往史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与CP/CPPS的关系. [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2005年8月~2007年7月到临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并被确诊为CP/CPPS的612名男性患者,年龄为20~57岁;对照为同期入院,年龄相同的非CP/CPPS的612名门诊患者所组成.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 (NIH-CPSI)评价患者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应用多元Logistic模型计算出CP/CPPS与研究因素的比值比(DR)及其相对应的95%可信区间(CI). [结果]QOL 9~12分的397名患者中,324名为20~39岁,占81.61%.调整了年龄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尿道炎、频繁手淫、无节制性生活、泌尿系外伤、固定体位、焦虑心理、长时间憋尿与CP发病有关联. [结论]大多数CP/CPPS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较大;随着年龄增长,患病人数逐渐减少.影响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尿道炎、无节制性生活、频繁手淫、泌尿外伤、固定体位(尤其是坐位/骑跨位)、焦虑心理和长时间憋尿.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生活方式、个体疾病既往史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与CP/CPPS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2005年8月~2007年7月到临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并被确诊为CP/CPPS的612名男性患者,年龄为20~57岁;对照为同期入院,年龄相同的非CP/CPPS的612名门诊患者所组成。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NIH-CPSI)评价患者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应用多元Logistic模型计算出CP/CPPS与研究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相对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QOL9~12分的397名患者中,324名为20~39岁,占81.61%。调整了年龄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尿道炎、频繁手淫、无节制性生活、泌尿系外伤、固定体位、焦虑心理、长时间憋尿与CP发病有关联。[结论]大多数CP/CPPS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较大;随着年龄增长,患病人数逐渐减少。影响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尿道炎、无节制性生活、频繁手淫、泌尿外伤、固定体位(尤其是坐位/骑跨位)、焦虑心理和长时间憋尿。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区大学生慢性前列腺炎发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步平  方春平  黄素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82-3483,3493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大学生慢性前列腺炎(C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广州4所高校男生中561例CP和561例非CP进行病例对照,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CP发病与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性事等48项有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喝热茶/水、体育锻炼与CP发生呈负相关,香港脚(脚气)、嗜辛辣物、忍大便、久坐、骑自行车、熬夜、饮酒、重复手淫/性交、忍住不射精、担心手淫/性交后果与CP发生呈正相关。最终引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忍住不射精、重复手淫/性交、担心手淫/性交后果、忍大便、骑自行车。[结论]忍住不射精、重复手淫/性交、担心手淫/性交后果、忍大便、骑自行车是广州地区大学生CP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生活方式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关系,为前列腺炎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菏泽市某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1 000例男性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 CPSI)表评分分为前列腺炎样症状组(A组)和非前列腺炎样症状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调查对象在年龄、性生活频率、久坐、饮酒频率、辛辣饮食、憋尿频率、不洁性交、骑车频率、洗澡频率、吸烟频率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久坐、性生活频率、饮酒、辛辣饮食、吸烟、骑车频率、不洁性交史、洗澡频率及憋尿频率均为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性生活(OR=2.17)、辛辣饮食(OR=2.37)、不洁性交史(OR=2.67)对研究对象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影响较大。结论 前列腺炎样症状与个人不良行为方式及饮食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Ⅲ型CP/CPPS患者根据门诊病历号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2 mg,每晚睡前口服,首次加倍,疗程30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直肠微波治疗,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2.55%(37/51)与50.98%(2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中15例口服药物初期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心慌、恶心等不适,药物减半后症状消失.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微波治疗Ⅲ型CP/CPP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病原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CP病原菌感染及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 - 2017年12月门诊及住院CP治疗患者826例,分析病原菌感染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26例CP病人中培养阳性患者482例,感染率为58.35%。482例患者检出病原菌520株,G+球菌448株(86.15%)、G-杆菌49株(9.42%)、G+杆菌23株(4.42%)。G+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尿路感染史、每周手淫次数≥2次、每周性生活次数≥4次、长时间憋尿史、固定体位时间≥3 h、性伴侣感染、酗酒是发生CP病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及药代动力学知识正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制定防治危险因素的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职业应激相关因素对睡眠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睡眠障碍、工作内容问卷和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93名某铁路货运编组站男性调度员进行睡眠障碍和职业应激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工作需求、工作紧张因素、抑郁症状、躯体症状、每日紧张感、工作心理控制源高水平组睡眠障碍评分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低决定自由度组睡眠障碍评分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评分与决定自由度、工作需求、工作紧张因素、心理卫生、抑郁症状、状态焦虑、躯体症状、每日紧张感、特质焦虑、应激易感性评分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低决定自由度、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工作无意义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职业应激与睡眠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72例B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病史进行调查,与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72例进行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72例BD患者中急性起病者占34.7%(25/7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等13个因素与BD的发病有关(P< 0.01或<0.05),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及脑卒中病史是BD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15、2.435、4.072、5.162和21.023 (P< 0.01或<0.05).结论 年龄、体质指数、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和脑卒中病史是B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控制体重、血压,限制饮酒,防治脑卒中等措施将有助于预防B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例前列腺炎ⅢA型患者(A组),20例前列腺炎ⅢB型患者(B组),1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三组患者EPS中IFN-γ、IL-10含量,并按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标准(NIH-CPSI)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IFN-γ在A组和B组EPS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92±7.85)ng/L和(13.74±5.96)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7±1.40)ng/L(P<0.05).IL-10在A组和B组EPS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16.40±33.65)ng/L和(223.70±45.21)ng/L,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62.10±43.81)ng/L(P<0.05).但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S中IFN-γ、IL-10的水平与NIH-CPSI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EPS中细胞因子(IFN-γ、IL-10)在CP/CPPS的病理学改变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CP/CPPS的诊断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男男性行为人群抑郁症状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抑郁症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采用应答者趋动招募抽样法(RDS)对MSM人群进行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调查和评价,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抑郁症状检出为37.8%,单因素分析影响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有:近6个月经常和MSM朋友到迪斯科/夜总会、MSM活动公厕、MSM活动公园,自认因同性恋伤害家庭、家庭拒绝接纳、朋友断交、失去住处、歧视压力感受大,有性病史、419性伴多、有无保护性性行为共11个(P0.05);多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是近6个月419性伴多、近1次性行为无保护性、因同性恋感到羞耻、因同性恋失去住处(P0.05)。结论 MSM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不乏艾滋病的高危险因素,提示应高度关注MSM人群的心理健康及对艾滋病防治的影响,结合开展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1993例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有关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细菌性阴道病的危险因素为怀孕次数多(OR=1.44)、年龄(OR=1.14)、丈夫有性伴(OR=2.41)、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等自觉症状(OR=1.50)。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危险因素为初次性生活年龄小(OR=1.25)。滴虫性阴道炎的危险因素为经济状况(OR=1.22)、生殖道感染知识知晓情况(OR=2.30)、年龄(OR=1.33)、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等自觉症状(OR=2.10)。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为怀孕次数多(OR=1.29)。结论:妇女RTI有多种危险因素,卫生习惯、孕次、夫妇双方的文化程度、年龄、丈夫有性伴等是云南部分地区农村妇女RT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和联合作用.评估各危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方法运用1∶ 1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轻微创伤、每周饮酒量、饮茶习惯和激素使用为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的危险因素.饮茶因素是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的保护因素,激素使用、长期大量饮酒以及轻微创伤之间与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存在着联合作用.促进因素越多,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的危险越高.结论对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病高危人群针对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已婚妇女宫颈炎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宫颈炎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736例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内容包括妇科病病史询问、常规妇科检查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已婚妇女宫颈炎检出率为5.3%;每次性生活后清洗外阴、自然分娩、生活压力大为宫颈炎的危险因素. 结论 针对宫颈炎的危险因素,寻找性生活后清洗外阴的科学方法,预防自然分娩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宫颈损伤,减少生活压力可降低宫颈炎的发生,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胸外科住院手术的312例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12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单因素分析,发现长期大量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后切口疼痛明显与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有显著的关联(P<0.05),而年龄、住院时间与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无显著关联;多因素分析筛选出4个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长期大量吸烟史、慢支肺气肿病史、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史、慢支肺气肿病史、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控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决策树中分类方法的CART算法模型探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就诊者抑郁症状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就诊者的抑郁症状阳性得分分级,建立决策树CART模型,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抑郁阳性率达11.8%,目前键康状况一般、家庭人口数较多的有负性生活事件刺激的病人抑郁症状阳性率较高.目前健康状况差,年龄70岁及以下的中老年女性,且身体疾患恶化的病例抑郁症状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平均空腹血糖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84例发病72h内入院的无糖尿病史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院后72h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分为<7.0 mmol/L,≥7.0 mmol/L2组,分析其临床特征、住院治疗经过和主要心脏事件及死亡的发生率,分析评估平均空腹血糖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着血糖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显示入院72h内平均空腹血糖是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72h内平均空腹血糖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朱栎巧 《中国妇幼保健》2023,(18):3556-3559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绝经后妇女性生活现状,分析其与绝经泌尿生殖综合征(GSM)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49例绝经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性生活状态、GSM症状及体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患者性生活频率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49例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7.97岁,近3个月中位性欲评分4分,合并GSM比例高达73.83%,性生活频率为无、1~2次/3月、3~5次/3月、5~10次/3月及>10次/3月分别为17.45%、21.48%、30.87%、16.11%及14.09%。同非GSM组相比,GSM组患者性欲下降比例更高、性欲评分和性生活频率更低(均P<0.05)。年龄≥60岁(OR=4.559,P<0.001)、分娩次数>3次(OR=2.673,P<0.05)、合并糖尿病(OR=2.655,P<0.05)及GSM(OR=3.954,P<0.05)是患者性生活频率≤2次/3月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OR=0.357,P<0.05)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绝经后妇女性生活频率较低,且与GSM等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关注GSM并予以相应指导以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武汉市女性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该院进行子宫内膜癌症状筛查的1 0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症状进行筛查,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的个人资料进行统计,使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 (HE4)、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 (CA125)、糖链抗原199 (CA199)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对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因素与发病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5岁以上的人群、50岁之后绝经的人群、有恶性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12岁之前月经初潮的人群患病率较高,有妊娠史的人群大专及以上人群子宫内膜癌患病率较低(P0. 05);体质指数(BMI)≥25 kg/m~2、有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子宫内膜癌症状患病率相对较高(P0. 05);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低(P0. 05); HE4、CEA、CA125、CA199及AFP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较高(P0. 05);年龄、BMI、恶性肿瘤家族病史以及HE4、CEA、CA125、CA199及AFP高表达等因素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BMI、恶性肿瘤家族病史以及HE4、CEA、CA125、CA199及AFP高表达等因素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这些因素的女性需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为子宫内膜癌症状的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应胜绿  林小静  黄河  张跃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505-1507
目的 探讨肛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肛瘘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20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科接诊的554例肛瘘患者作为肛瘘组,同期选择到肛肠科接诊的非肛瘘患者人群55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肛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肛瘘发病危险因素。 结果 554例肛瘘患者中,男性489例,占88.27%,女性65例,占11.73%,大部分集中在30~60岁年龄,占72.38%,秋季就诊的占47.65%。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饮酒、辛辣饮食习惯、患克罗恩病、久坐、肛周脓肿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肛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长期吸烟饮酒的男性、辛辣饮食习惯、克罗恩病、久坐、肛周脓肿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患者肛瘘发病风险更高,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肛门清洁,对肛瘘疾病预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究初中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的实证效度,为问卷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儿童抑郁症状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对绍兴市2所初中的3 1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t检验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指标间的关联性.结果 绍兴市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4,0.481,-0.468(P值均<0.01).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评分和阳性检出率均表现为应激水平高风险组高于低风险组,而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分和检出率则是相反(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风险应激性生活事件是中学生抑郁、焦虑和学校生活不满意的危险因素,OR值(OR值95%CI)分别为3.258(2.738~ 3.876),5.352(4.400~6.511),3.414(2.851~4.088).结论 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可作为评价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