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围产期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其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12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孕期情况及临床并发症。结果感染、胎膜早破、妊高征、多胎妊娠为发生VLBW和ELBWI主要因素,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肺出血、颅内出血、感染、贫血、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为其常见并发症,其中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感染、颅内出血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体重越低,并发症发生率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预防早产,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管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是提高VLBW和ELBWI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勤玲  张津 《江西医药》2009,44(10):994-996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管理经验。方法分析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措施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所有病例一入院即进入重症监护室特级护理,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NCPAP治疗,早期治疗动脉导管开放(PDA),早期微量喂养,重视呼吸暂停,积极防治贫血和感染,注意预防核黄疸。结果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积极救治均存活。结论依据临床表现,采取多种救治措施,可成功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g的早产儿,由于其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我们对2004年3月-2006年2月收治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68例VLBW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极低体重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8例极低体重早产儿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88例极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耐照组30例,为出生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应用PS治疗以预防感染、静脉营养疗法、CPAP、机械通气等为主。治疗组58例在此治疗基础上1h内气管内滴注PS1将其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早产儿在使用PS后.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PaO2提升快,血pH值改善明显.(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比较.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减少,2组比较,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体重早产儿尽早使用PS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俊霞  张倩 《河北医药》2011,33(11):1683-1684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1500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1000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在早产儿中,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g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陈传贵  欧文闻 《河北医药》2002,24(9):726-727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住院的101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筛查,结果 低血糖51例,总发生率为5.1%,其中早产儿为17.4%,低出生体重儿为17.2%,巨大儿为27.7%,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的2.2%。新生儿窒息易引起低血糖,在低血糖治疗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足月正常体重儿更易发生一过性高血糖,结论 对凡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窒息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在治疗过程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血糖恢复正常后应减慢葡萄糖输注速度或给5%葡萄糖液,以避免发生高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VLBWI)发生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对56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综合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高龄产妇和原因不明等。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低体温、呼吸暂停、早产儿贫血、低钙血症、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RDS)、高胆红素血症、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等。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为76.8%(43/56),死亡率为23.2%(13/56)。结论应加强高危孕妇围产期监测,减少VLBWI发生几率,对VLBWI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并针对性治疗及随访,以提高其生存率及近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近几年湛江市中心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现状,为本地区更好防治早产儿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胎龄< 37周,进行了ROP筛查的502例早产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x2检验判定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ROP的发病及防治情况,并观察相关防治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 在接受筛查的早产儿502例中,发生ROP病变32例,均为双眼发病,发病率为6.37%;发病率在出生胎龄≤28周组、29 ~ 32周组、33 ~ 34周组、>34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6,P<0.005);发病率在出生体重≤1000 g组、1000 ~ 1500 g组、1501 ~ 2000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P<0.05);氧疗组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4.32,P<0.05),机械通气组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20.18,P<0.005).结论 ROP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低出生胎龄、氧疗、机械通气;可通过规范早产儿ROP筛查及诊治能够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VLBWI的临床资料。结果胎龄<32周者占61.9%,小于胎龄儿占15.5%;常见并发症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暂停、贫血等;主要死亡原因有:小胎龄、低体重、NRDS、休克。结论新生儿窒息、NRDS和休克防治水平的提高是VLBWI存活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产儿制定更为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0月本院出生在NICU住院的早产儿162例,分别在出生时及出院时监测体重、身长、头围,分别计算EUGR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EUG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62例早产儿出院时以体重、身长、头围为指标的EUGR发生率分别为43.83%、33.33%、10.4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与EUGR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OR=25.15)、宫内生长受限(OR=2.87)、喂养不耐受(OR=2.42)及生后并发症(OR=4.12)、胎膜早破(OR=3.17)、母妊高症(OR=3.23)。结论 NICU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EUGR发生率很高,应引起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EUGR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低出生体重、宫内生长受限、喂养不耐受、胎膜早破、母妊高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应做好妊期保健,尽量减少孕期并发症,减少过低胎龄及低体重的发生,预防IUGR发生;生后应尽早给予足量的静脉营养,保证足够的热卡,及时治疗生后出现的并发症,以减少EUGR发生,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州部分地区医院近6年早产发生情况及不同孕周、不同早产原因新生儿结局。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并分娩的早产孕妇997例及113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统计该部分孕妇的临床特征及母儿围产结局。结果(1)早产发生率及构成比:6年的早产的发生率为10.6%(997/9395)。在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PPROM早产占首位(41.3%,412/997),其次为医源性早产(34.8%,347/997)和自发性早产(23.9%,238/997)。医源性早产中主要原因分别是子痫前期154例(44.4%,154/347),前置胎盘72例(20.7%,72/347),胎儿窘迫62例(17.9%,62/347),胎盘早剥34例(9.8%,34/347)以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5例(7.2%,25/347)。(2)不同孕周与早产儿结局:〈32周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32~34周和≥34周早产儿(P〈0.05)。≥34周早产儿治愈率最高,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3)不同原因与早产儿结局:自发性早产治愈率最高、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源性早产的早产儿死亡率最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ROM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孕周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这部分早产儿是早产预防的重点;同时,加强孕前检查和规律孕期产检,及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减少医源件阜产pPRnM早产的寿毕  相似文献   

12.
One hundred and one cases of nosocomial meningitis in children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ver 8 years have been analyzed for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 From 101 cases, 115 organisms were isolated. Seventy six were Gram-positive bacteria, 29 were Gram-negative and there were ten fungal isolates. Major risk factors for acquisition of nosocomial meningitis were neurosurgery (70.2%),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42.9%), prior therapy with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s (64.1%),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94.5%), premature neonate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 (32.8%) an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68.8%). Overall attributable mortality was 14. 9%; in bacterial infection it was 13.2% and in fungal nosocomial meningitis, 30.0%. Higher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erinatal pathology with CNS abnormality, prematurity polymicrobial infection with Enterobacteriaceae and concomitant bacteraemia. Prematurity in neonates, very low birth weight and infection with Enterobacteriacea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worse outcom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患者激素替代周期(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对单胎和双胎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随访信息系统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FET患者接受HRT和自然周期(natural cycles,NC)内膜准备的新生儿信息,按单胎和双胎形成2个队列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RT和先天性畸形、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2 989例新生儿,其中单胎新生儿HRT组4 440例,NC组3 543例;双胎新生儿HRT组2 766例,NC组2 240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T不是单胎先天性畸形(OR=0.84,95% CI:0.53~1.34)、早产(OR=0.97,95% CI:0.82~1.14)和低出生体质量(OR=0.98,95% CI:0.81~1.18)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RT也不是双胎先天性畸形(0R=0.27,95% CI:0.06~1.26)、早产(OR=1.37,95% CI:0.87~2.15)和低出生体质量(OR=0.94,95% CI:0.80~1.11)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FET患者HRT不影响单胎和双胎新生儿的先天性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蓉  童玲  王慧琴 《安徽医药》2018,22(4):648-651
目的 了解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并发症及转归,为提高其治愈率及生活质量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治疗的10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均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如呼吸暂停、血糖异常、贫血、早产儿视网膜病(ROP)、院内感染、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等.呼吸暂停、院内感染、RDS的发生率在三胎龄组中不同,血糖异常和RDS的发生率在三体质量组中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胎龄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比32~36周胎龄组高,32~36周胎龄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28~<32周胎龄组高,32~36周胎龄组RDS发生率比另两组低,<1000 g体质量组RDS发生率比另两组高.上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转归越差.106例患儿中67例治愈出院,14例好转出院,19例放弃治疗,4例转院,2例死亡.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应重点监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赵琳  马桂霞  李娟 《河北医药》2003,25(12):897-899
目的:探讨多胞胎极低体重儿的并发症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多胞胎极低体重儿的结局。结果:多胞胎极低体重儿的并发症多,60%的极低体重儿合并3种以上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24.5%。结论:多胞胎极低体重儿易发生许多临床问题,从整个产程的监测到分娩时的处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到出生后的监护治疗、液体管理和热卡的供给,以及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患儿安全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脂肪乳剂对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出生后2 d给予脂肪乳,B组于出生后5 d给予脂肪乳,同时测定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结果A组胆红素水平和血清白蛋白高于B组(P<0.01),但病死率低于B组(P<0.01),两组光疗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脂肪乳剂可增加早产儿黄疸发生率,但因能提高其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热量,早期应用脂肪乳可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应用疗效及对早产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并确诊为RDS、胎龄在25~32周的RDS早产儿8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LISA技术,36例)和B组[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46例]。A组采用LISA技术完成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方法,B组采用INSURE技术完成PS给药。结果 用氧总时间A组(30.67±15.03)h,B组(39.06±18.17)h;住院总时间A组(41.67±15.78)h,B组(49.60±17.09)h;辅助通气总时间A组(21.76±10.16)h,B组(28.89±13.22)h,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儿2次PS发生率、PS反流发生率和72 h机械通气治疗率分别为0.00%(0/36)、2.78%(1/36)和5.56%(2/36),显著低于B组的15.22%(7/46)、17.39%(8/46)和21.74%(10/46)。A组病儿...  相似文献   

18.
All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dmitted to the neonatal unit of the Ethio-Swedish Children's Hospital (ESCH), Addis Ababa from September 1995 to August 1996 were followed until discharge. There were 604 babies with birth weight of less than 2,500 grams and 198 of them died in the hospital making the low birth weight mortality rate of 32.8%. More than 90% of these babies were admitted to the unit with body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36.5 degrees C irrespective of their birth places.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and presence of mother in the neonatal unit had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survival of th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Prematurity related conditions wer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eath followed by infection of the unit.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improve survival rates of th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Addis Abab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32周以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护理管理策略,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针对影响其存活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主动性加强对86例胎龄32周以下VLBWI重点临床护理管理.结果 本组病例痊愈64例(74.4%),好转14例(16.3%),治愈好转率为90.7%,死亡5例(5.8%),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主动性的重点临床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32周以下VLBWI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对32周以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护理管理策略,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针对影响其存活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主动性加强对86例胎龄32周以下VLBWI重点临床护理管理.结果 本组病例痊愈64例(74.4%),好转14例(16.3%),治愈好转率为90.7%,死亡5例(5.8%),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主动性的重点临床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32周以下VLBWI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