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水分胁迫对甘草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分对甘草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明确甘草生长的最佳土壤含水量。方法:采用盆栽方法,设置了4个水分梯度。结果:在20%~70%土壤体积含水量范围内,随着水分含量增加,甘草光合速率逐渐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也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50%时甘草根系及茎生物量最大。在严重干旱胁迫下,各器官生物量均明显下降。结论:50%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甘草根系生物量的积累,有利于提高人工种植甘草的药材产量。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分含量对丹参幼苗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丹参幼苗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为丹参规范化栽培中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壤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丹参植株生长发育、生物量以及有效成分丹参酮、丹酚酸B和矿质元素积累进行研究.结果:土壤严重干旱和水分过多将严重影响丹参植株生长发育,并也影响其药材产量和品质(外观和内在)的形成.轻度干旱则可显著提高丹参地上及地下的生物量,促进根部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4种丹参酮组分以及丹酚酸B的合成与积累,并也增强植株对磷、钾、钙、镁、锰、锌、铜和铁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结论:丹参苗期田间土壤水分以55%~60%为宜,生产上建议丹参种植实行起垄栽培并做好田间排灌,以保持适当土壤水分含量,提高药材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土壤水分下黄花蒿生理及产量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黄花蒿抗旱生理及需水特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不同生长期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在处理后2周及花蕾期前进行采样分析.结果:各生长期不同土壤水分对黄花蒿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生物产量及青蒿素累积都有很大影响.在土壤水分胁迫时叶片水分含量下降,质膜透性增加,脯氨酸快速积累以增强细胞的保水能力,保护酶POD与CAT二者相互协调并与SOD共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膜的损伤.土壤水分降低时黄花蒿生物量下降,而青蒿素含量与产量反应复杂.苗期处理的土壤水分在50%~55%时青蒿素含量和产量最高,分枝初期处理的土壤水分为50%~55%时青蒿素含量最高,70%~75%时青蒿素产量最高,分枝末期处理的土壤水分在40%~45%时青蒿素含量最高,60%~65%时产量最高.结论:黄花蒿各生长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苗期最适土壤水分范围为50%~55%,分枝初期和分枝末期时在较高的土壤水分下青蒿素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水分对羌活植株生长的影响,以一年生羌活植株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下羌活植株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变化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含水量保持在100%FC水平有利于羌活植株生长与生物量积累。100%FC下羌活植株叶长、叶柄长、叶柄粗、根长、根粗和地下干生物量均显著增加,70%FC对植株产生轻度胁迫,20%FC不能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植株全部干枯死亡。(2)随着水分处理时间的延长,羌活植株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根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根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的趋势;根茎丙二醛(MDA)含量则先减后增。实验后期,40%FC下羌活植株SPAD,POD,SOD活性低于70%FC和100%FC,MDA含量则高于70%FC和100%FC。(3)含水量在70%FC有利于羌活植株有效成分积累。70%FC下羌活植株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含量显著高于40%,100%FC。综上所述,土壤水分含量为70%~100%FC时,有利于羌活植株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广藿香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有效物质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不同水分处理下广藿香生长、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有效成分累积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广藿香株高和地上部分干重、茎粗、叶片指数、分蘖数呈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趋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挥发油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在土壤水分80%~85%处理下,广藿香能保持一定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且能增加药材产量和提高有效成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分和氮素条件对栽培绞股蓝生物量和皂苷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云  杨睿  钟章成  谈锋 《中草药》2008,39(12):1872-1876
目的研究人工栽培条件下水分和氮素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生物量和皂苷量的影响。方法对野生绞股蓝扦插苗进行水分和氮素控制实验。结果在干旱和缺氮逆境下,整株植株生物量减少,但由于β-糖苷酶活性降低,导致单位干质量叶片中绞股蓝皂苷的量增加。由于干旱使生物量减少的速率大于对皂苷积累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干旱使总皂苷产量降低,与之相反,缺氮对生物量减少的速率小于对皂苷积累的促进作用,但是氮素浓度过低也不利于皂苷积累。结论这意味着在人工种植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和适度的氮肥供应才有利于绞股蓝生长,保持较高的生物量和总皂苷产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黄精生长及多糖含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7,(9)
目的:研究3个水分条件对2年生黄精的生长、光合特性及干物质和多糖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水实验的方法,测定适宜水分(75%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50%田间持水量)和重度干旱(35%田间持水量)水分条件下黄精的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多糖含量和光合作用指标。结果:3个水分条件下,黄精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等形态指标的生长动态均呈"S"型;水分含量显著影响黄精根茎、茎、叶的生长,干物质和多糖积累;中度干旱水分条件对干物质和多糖含量的影响与适宜水分条件无显著性差异,但表现出更适合多糖积累的趋势;重度干旱水分条件能够促进须根的增长,但不利于黄精茎、叶、根茎的生长及干物质和多糖含量积累,且折干率和根冠比较低,同时减少根系总产量;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精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率(WUEi)变化规律相似,呈明显的双峰曲线,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均降低黄精对水分的利用率。结论:保持适当土壤干旱有利于黄精产量的提高,50%~75%的田间持水量更有利于黄精的生长发育及药用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飞蓬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飞蓬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的影响,验证逆境效应理论.方法:测定8%,15%,23%3个水分梯度下短葶飞蓬植株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氮含量、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结果和结论:8%,23%含水量组的短葶飞蓬植株F_v/F_m明显低于15%正常水处理组,分别构成轻度干旱和水涝胁迫.2种水分胁迫条件下,短葶飞蓬氮含量低于正常处理组,而有效成分却显著高于正常水处理组.水分胁迫促进了短葶飞蓬药用成分的积累,结果支持环境诱导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的"碳素/营养平衡假说"和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9.
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益锋  何平  张春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5):2032-203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期作为金养麦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金养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UV-B辐射处理下各器官生物量,并计算生物量分配的情况.结果:在充足水分状况下:增强UV-B辐射显著降低了金荞麦各器官生物量积累,降低了金荞麦根生物量配置,提高了金养麦茎生物量配置.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金荞麦根生物量积累和配置、茎生物量积累.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金养麦根生物量积累,能使金荞麦茎生物量积累得到一定提高,金荞麦各器官生物量配置对增强UV-B辐射均不甚敏感.结论:增强的UV-B辐射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因水分状况的差异和器官的差异而不同.总体看来,基本证实了增强UV-B辐射能减轻干旱胁迫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菘蓝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对菘蓝生长发育和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水分胁迫条件下菘蓝需水规律、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生物量指标以及有效成分靛玉红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水分胁迫程度增加,需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速率、光合作用和生物量均降低,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结论:菘蓝需水的关键时期是7月,严重水分胁迫和水分过多都不利于靛玉红含量积累,中度水分胁迫能促进根部靛玉红含量积累,大青叶7月为最佳采收期,板蓝根10月采收较适宜。当田间最大持水量为45%~70%,菘蓝的产量与质量可以兼优。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后复水对滇重楼生长以及皂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冬春季节为云南的旱季,滇重楼地下根茎易遭遇水分胁迫。人为控制水分胁迫程度后复水常规管理,调查滇重楼出苗率、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各器官生物量和生物量分配比例及皂苷积累等情况,以探究滇重楼地下根茎对冬春水分胁迫的生态适应。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三年生种苗为试验材料,对根茎失水0%、30%、50%三个处理进行盆栽实验,每处理4次重复。3月份调查出苗率,7月份每处理随机选取5株植株测量农艺性状后烘干至恒重,称其生物量,用光合仪测定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等指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Ⅴ、Ⅶ的含量。结果:(1)随失水的增加滇重楼出苗率降低。(2)滇重楼失水后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片数、根茎粗、根茎长、根数、根系粗、根系长都比对照有降低趋势。(3)失水30%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失水50%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低于对照。(4)失水30%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分别比对照减少38.46%和64.68%,失水50%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减少69.23%和72.02%。(5)干旱胁迫后根茎中重楼皂苷比对照显著增加,叶中皂苷含量比根茎高。结论:干旱导致滇重楼根茎失水显著影响了出苗及后期生长,但适度失水后有助于重楼皂苷Ⅶ的积累。因此,滇重楼栽培应及时准确监测土壤和根茎的水分含量,确保滇重楼根茎处于水分充足的健康状态,保证滇重楼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粗毛淫羊藿不同生境下种群构件的 生物量分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种群构件生物量的分析,探讨粗毛淫羊藿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粗毛淫羊藿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灌木杂草丛、林缘旷地、乔灌木林、沟渠溪边4种粗毛淫羊藿典型生境条件下,分别设置样方,研究4种生境下植株各功能构件生物量结构及其生物量比率.结果:粗毛淫羊藿根茎生物量最大,其平均值与总生物量的平均值具有相同规律:林缘旷地>乔灌木林>灌木杂草丛>沟渠溪边;根、叶片、叶柄生物量的平均值没有相同规律.不同生境条件下各功能构件的生物量比率不同,通过实验与实地调查分析认为,粗毛淫羊藿地上部分在灌木杂草丛生境中比较优势;在林缘旷地生境中根茎的营养积累效率最高.此外,粗毛淫羊藿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对水分代谢的分配策略不相同,反映在沟渠溪边生境中粗毛淫羊藿的生物代谢比较旺盛.结论:林缘旷地中的粗毛淫羊藿长势良好,其次是灌木杂草丛,这2种生境是粗毛淫羊藿根茎入药或全株入药理想的生境,也是进行保护时的首选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忍冬生长及金银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忍冬生长发育及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用盆栽法于当年第一茬花开之前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考察忍冬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情况。结果:水分胁迫引起枝条生长缓慢,叶片比重增加,金银花产量降低,叶内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有增加趋势,轻度胁迫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与重度处理,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因干旱而升高,随干旱增强花蕾的绿原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结论:水分条件是影响忍冬枝、叶、花蕾生长发育及金银花产量、质量的重要因子,栽培要适时灌溉,引种时要具备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土壤水分对荔枝草生长和高车前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浇水方式控制土壤含水量,定时采样,测定荔枝草生物量和高车前苷含量,分析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在土壤含水率45~55%的正常湿润条件下,荔枝草的生物量和全株高车前苷总含量均较高。结论湿润环境有利于荔枝草的生长和总高车前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5,(8)
目的:揭示土壤不同水分含量对三七生长、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二年生三七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及有效成分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土壤水分含量为0.60 W或0.70 W时更有利于三七干物质积累。(2)土壤水分为0.45 W或0.85 W时三七光合速率下降,且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并不相同。(3)土壤水分含量为0.45 W时有利于人参皂苷Rg1的积累,0.60W时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d的积累最多,人参皂苷Rb1则在0.70 W处理下积累最多。结论:二年生三七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最适含水量为0.60 W,在此条件下对三七生长、光合作用以及总皂苷的积累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土壤不同水分含量对三七生长、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二年生三七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及有效成分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土壤水分含量为0.60 W或0.70 W时更有利于三七干物质积累。(2)土壤水分为0.45 W或0.85 W时三七光合速率下降,且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并不相同。(3)土壤水分含量为0.45 W时有利于人参皂苷Rg1的积累,0.60W时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d的积累最多,人参皂苷Rb1则在0.70 W处理下积累最多。结论:二年生三七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最适含水量为0.60 W,在此条件下对三七生长、光合作用以及总皂苷的积累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影响叶片青蒿素含量主要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对叶片青蒿素含量的增益大小,为采集高青蒿素含量的野生青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生长条件下,选取三峡库区36个青蒿生长地点,对影响青蒿叶片青蒿素含量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土壤中速效P对叶片青蒿素含量的正向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3439,青蒿植株周围遮阴度对叶片青蒿素含量的负向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1421,其它因素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土壤中碱解N(0.3180)、土壤中速效K(0.2352)、生物量(-0.0084)和株高(-0.0347)。结论:叶片青蒿素含量与生物量、遮阴度、土壤中速效K、速效P和碱解N等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春季不同时期持续干旱和饱和水分处理对川芎叶片水分状况、质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法,测定川芎叶片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干旱胁迫下,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持续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饱和水分处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趋势与干旱处理大体一致,但影响的程度较小.结论:长时间的干旱和饱和水分处理均对川芎造成伤害,干旱处理的伤害程度要高于饱和水分处理,本试验得出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左右最适宜川芎生长.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栽培居群菘蓝中4种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检测北京、内蒙古、河北和陕西等4个栽培居群菘蓝叶片中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等4种有机酸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在淹水胁迫下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常及水分胁迫下不同栽培居群的菘蓝叶片中4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不同栽培居群叶片中有机酸含量不同,而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各栽培居群有机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升高,抗坏血酸含量下降.结论:不同栽培居群的菘蓝所含各有机酸存在一定差异,在水淹等逆境条件下,其叶片中有机酸含量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并与其逆境生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VA菌根对苍术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含3个重复的盆栽对照实验,比较施加VA菌根菌Glomu s mo s seae(GM)后,苍术生物量的变化.结果:t检验表明,VA组苍术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5),苍术对VA菌根依赖性达到569%.结论:接种VA菌根真菌,能显著促进苍术的营养生长,提高苍术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