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弘扬黎介寿院士“矢志医学事业、勇攀科技高峰”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激励医学工作者不断进取创新,促进胃肠外科与临床营养事业不断发展,推动我国医学科技事业进步,现开展首届“黎介寿学基金奖”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弘扬黎介寿院士“矢志医学事业、勇攀科技高峰”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激励医学工作者不断进取创新.促进胃肠外科与临床营养事业不断发展,推动我国医学科技事业进步,现开展首届“黎介寿学基金奖”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弘扬黎介寿院士"矢志医学事业、勇攀科技高峰"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激励医学工作者不断进取创新,促进胃肠外科与临床营养事业不断发展,推动我国医学科技事业进步,现开展首届"黎介寿学基金奖"申报工作。申报范围与条件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从事胃肠外科和临床营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突破核心技术的优秀中青年医  相似文献   

4.
为弘扬黎介寿院士"矢志医学事业、勇攀科技高峰"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激励医学工作者不断进取创新,促进胃肠外科与临床营养事业不断发展,推动我国医学科技事业进步,现开展首届"黎介寿学基金奖"申报工作。申报范围与条件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从事胃肠外科和临床营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突破核心技术的优秀中青年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5.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123-123
<正>各医疗机构:根据"黎介寿医学基金章程",现开展2014年度"黎介寿医学基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从事胃肠外科、临床营养及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突破核心技术的优秀中青年医务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今年发表以国内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临床研究SCI论文1~2篇,且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各医疗机构:根据"黎介寿医学基金章程",现开展2014年度"黎介寿医学基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从事胃肠外科、临床营养及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突破核心技术的优秀中青年医务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今年发表以国内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临床研究SCI论文1~2篇,且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7年4月13-14日,由《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强生爱惜康外科事业部、医梯外科医生临床研习平台打造的"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学者攀登计划"系列活动之一——"黎介寿院士胃肠外科学习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学者攀登计划"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我国著名的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黎介寿院士亲切接见了与会青年学者,并结合自己的学医、从医和研医历程为青年学者做了精彩报告。黎介寿院士精神矍铄,思路敏捷,虽年逾九旬,但自比"90后"。他以不断求索的行医生涯、义不容辞的大爱仁医、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永不枯竭的科学灵感、倾心育人的师者风范深深激励着正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青年学者,引起与会青年学者的强烈反响!为使更多青年学者和外科同道感受黎介寿院士的深邃思想境界和大医风范,我们特别邀请黎介寿院士将演讲整理成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6年,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终身名誉主席罗尔·平托(Raul Pinto)两次来华专访宜春学院,对我国的学科、学会、协会和专业教育事业一一进行了专题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首次来访时说:“在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理论方面,世界各国正处于初始阶段,我们要向中国学习。”他第2次来访时说:“我们东西方应该互相学习和加强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   总被引:535,自引:10,他引:525  
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黎介寿黎介寿,普通外科学家。1924年10月11日生,湖南省浏阳县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历任南京中央医院外科住院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医院外科住院医师、...  相似文献   

10.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屹立在学科前沿的专家学者们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后来者更离不开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传、帮、带!鉴于此,我刊的“专家风采”栏目旨在宣传老一辈美容医学领域的专家献身医学、造福人民、乐于奉献、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以及为我国的整形外科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供大家学习,希望在他们精神的感召下,大家能够努力拼搏、勇于创新,为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临床营养支持是21世纪现代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自1997年始,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黎介寿院士承办了国家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与研究》高级学习班。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巡回讲学和召开学术会议、接收进修生、召开卫生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培训学员16800余人次,85%的人员已成为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界的骨干,绝大部分学员于所在医院成立了营养支持学组。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15—18日,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承办的第8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3000余篇,为我国创伤医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盛志勇、程天民、王正国、付小兵院士和来自美国、德国以及国内创伤各专业的近26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秦伯益院士、王正国院士、付小兵院士分别为大会做了“医学人文的传承与发展”、“创伤医学的研究进展”、“学习、传承、发展”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3.
《麻醉与监护论坛》2010,(3):228-228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定于2010年8月19~23日在安徽省歙县岩寺华商山庄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继往开来,共谋全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重点学习和交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康复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专题讲座,进行中英文学术交流并评选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创刊 2 0周年 ,由《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2 0 0 1中国普通外科论坛”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于 2 0 0 1年 7月 2 2~ 2 6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5 0 0余位代表出席了大会。  大会对我国普通外科近 2 0年的进展做了充分的回顾 ,并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的邀请 ,我国著名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教授、黄志强教授专程到会并做了特别演讲。黎介寿院士结合我国普通外科的发展实际和自己几十年的医学生涯 ,…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充分满足我国广大医务工作对学术交流和学习新技术迫切需求,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与飞华健康网隆重推出了“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网”(http://www.ema.cmc.com.cn)。  相似文献   

16.
脓毒症病人病情评定-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研究所(210002)陈昶综述黎介寿尹路审校脓毒症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首要问题。美国每年有10万余例因之死亡,其中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亦分别在30%~50%和50%~65%居高不下[1...  相似文献   

17.
《中华烧伤杂志》2007,23(6):403-403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营养支持学组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承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将于2008年4月18—21日在杭州休博园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营养支持循证与团队实施”,大会将特邀黎介寿院士、郑树森院士、李兰娟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 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黎介寿院士, 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3年1月30日18时59分在南京逝世, 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19.
围手术期(perioperation period)一词被外科医生广泛应用,黎介寿指出该词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文献中,其后国内渐有人使用。1981年第26版Doland医学词典曾对该词加以解释,围手术期是"从患者因需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住院为止的期限"。  相似文献   

20.
脓毒症的营养支持王新波,黎介寿脓毒症(sepsis)这一概念正处于激烈的变革与争议之中。与以往模糊的定义相比,当前人们趋向于将脓毒症定义为“机体对活动性感染灶的一种系统性炎症反应”[1],属于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一种。机体对脓毒症的反应牵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