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因大米过度加工导致的留胚率低、资源浪费、营养成分流失大等问题,研究通过调节中试碾米机碾米压力和改变碾磨次数从而改变加工精度,比较不同加工精度和产地对于新陈稻谷的留胚率、出米率、食味值的影响。试验证明,使用新型留胚米机加工后,部分稻谷品种的大米留胚率可达到80%以上,大米等级按现行GB 1354—2009精米等级可达二级或三级。当碾磨压力增加50%时,大米的留胚率随之降低2%~25%,出米率也略降低,但食味值增加了7%。相对于目前的普通精米,试验采用留胚工艺加工后的稻谷的留胚率和出米率分别提高了约30%~50%、2%~4%。留胚大米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将是未来大米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加工精度对大米品质的影响,以龙粳31、长粒香、嘉禾2183种稻谷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加工成不同加工精度的大米试样,研究加工精度对大米留胚率、直链淀粉含量、白度以及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大米留胚率和γ-氨基丁酸含量逐渐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白度逐渐升高。同时,对不同加工精度大米进行蒸煮特性试验,发现随着大米糙出白率的降低,加热吸水率、膨胀体积、米汤碘蓝值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北产三个品种的稻谷进行加工精度试验,考察加工精度与出米率、抗压强度、水浸裂纹率、新鲜度、米饭口感、感官评价及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论证了白米的加工精度超过"适度"范围后,不但对米饭食味值没有改善而且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也明显下降;对大米消费者"好吃"概念进行了科学解读,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白米的好看不等于米饭的好吃,白米的适度加工,既为国家节约资源,为企业增加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吃"的大米。白米的加工精度超过"适度"范围后,不但食味没有提高,同时经济指标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生产规律,控制碾米阶段碎米率,增加产品收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不同类型、不同加工条件下,我国大米加工企业的大米出米率情况进行调研,研究粳米/籼米的不同加工精度等级、生产规模与出米率之间的关系。以出米率为指标,通过拟合仿真模型及样本优化模型处理,得到其对应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同一生产规模条件下,大米出米率随着加工精度等级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优质和普通等级的籼米出米率变化幅度较粳米更大,出米率分布范围更广。同一加工精度等级时,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粳米出米率整体变化较籼米波动更大,但其分布范围更集中,说明其出米率较稳定,加工稳定性优于籼米。建立的粳米、籼米出米率与加工精度等级、生产规模的模型拟合度均较高,其中粳米较籼米更高。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水稻加工工艺传统的水稻加工工艺采用机械方法 ,由简单的一机出米即入机水稻一次加工成白米 ,发展到有清理、去石、砻谷、谷糙分离及碾白等工序的加工工艺。这种工艺不论水稻新陈、水分高低、水稻质量好坏 ,品种差异 ,还是粒型大小 ,全部采用相同的加工工序 ,结果是加工的大米外观欠佳、粒面无光泽、光洁度差 ,出米率低、碎米多以及产品质量差 ,而且含有粉质粒、病斑粒和稻谷粒等杂物 ,影响大米食味值。新工艺在大米加工业的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米的需求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注重大米的外观 ,食味口感 ,为适应市场需求 ,…  相似文献   

6.
胚芽米的出现很受人们欢迎。胚芽米又称留胚米,指留胚率在80%以上的大米,是在加工过程中故意留黄色胚芽、加工精度很高的大米。胚芽米营养高,加工难度大,胚芽很难保留,在加工过程中需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粳稻谷加工成糙米及不同等级大米食味品质变化情况,用食味计对不同加工精度大米的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糙米在碾磨成三级大米后,食味值提升2.5%,直链淀粉升高7%,蛋白质损失率19.35%;加工成三个不同等级大米后,二级大米比三级大米食味值提升1.5分,三个等级大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1稻谷着水加工工艺出发点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市场以及城乡人民群众对大米的质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大米加工企业为更好地占领销售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提高出米率,增加成品米的精度和色泽上做了大量的技术改进,稻谷着水加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结合留皮度和碾减率表征大米加工精度,研究加工精度对大米食用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同时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米饭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大米适度加工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随碾磨时间增加,碾减率变化可用一条二次曲线(R2=0.9973)和一条线性方程(R2=0.9925)拟合,留皮度可由一条函数方程(R2=0.9981)拟合。加工精度的提高可改善食用品质,显著提高食味值和感官评分(P<0.05),而达到一定精度(碾减率6.81%~7.96%,留皮度0.9%~2.2%)后影响不显著。碾磨使风味物质含量损失显著(P<0.05),相对于糙米饭,4号米饭(碾减率 5.9%、留皮度5.4%)和6号米饭(碾减率10.0%,留皮度0.2%)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分别减少了34.4%和71.9%。适度加工的大米出米率高,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0.
以新收获的高水分稻谷为原料,探讨不同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速率、加工品质、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干燥工艺中三段温度和越高,总用时越短,干燥速率越快,食味值越低;烘后出糙率、整精米率、出米率、食味值比烘前高;升温组比降温组干燥用时短、干燥速率快、出糙率高、整精米率低、食味值高、直链淀粉含量低,升温组和降温组烘后的出米率无差异;变温干燥工艺中三段温度和对出糙率、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可为不同变温干燥工艺烘后稻谷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当前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产区遍及全国各地。我国又是世界上种植水稻历史最古老的国家,稻作历史约有6000~7000年,是世界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近年来我省垦区水稻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拉动垦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1稻谷加工产品的品质要求 1.1大米质量的国标规定 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大米背沟和粒面留皮程度)分为四等。其中等级越高,大米的皮层和胚碾去的就越多,营养成分损失量就越大。目前,人们经常食用的是标一大米。大米的质量主要依据杂质与碎米量进行测定。杂质指稻谷、带壳稗粒、矿物质(砂石、瓦砾等)及糠粉。杂质和碎米越多,  相似文献   

12.
在稻谷加工上,计划在长江中下游、东北等稻谷主产区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大米主销区建设或重组一批年加工稻谷2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扶持年加工稻谷1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发展优质营养健康大米、专用米等及米制主食品、方便食品,米糠、稻壳和碎米综合利用。到2015年,专用米、营养强化米、留胚米、发芽糙米等营养健康新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到10%以上;日处理稻谷200吨以上企业的产量比重提高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米饭好吃与否用食味来形容,好吃的米饭称其为食味优良。优良食味取决于煮饭用的原料大米的品质和煮饭工艺。优良食味的大米与其自身的品种有关,但不是绝对的。米饭的食味除受大米的产地、气候、栽培技术和农艺的影响之外。还受收获时期,干燥技术,储藏,加工和煮饭技术的影响。当稻谷品种决定后,品种、产地和种植技术只能决定食味的一部分,其中种植技术影响较大。当稻谷成熟后,收获时期、干燥技术和煮饭工艺对食味也有较大的影响。就是说,要想提供优良食味大米,不单纯由一个或几个因素来决定,是稻谷生产的一个上、下游贯通的系统工程。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合理施肥,提高种植技术;把握合适的收获时期,收获后的及时干燥,干燥工艺的合理性是提供优良食味大米的关键所在。另外,对消费者的食育,煮饭方法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以籼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温度、不同作用功率的脉冲微波对籼米水分、裂纹粒率、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黄粒米率、食味值等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大米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食味值未出现规律性变化且无显著性差异;裂纹粒率有所增加,无显著性差异;黄粒米率有所增加,部分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分含量,损失幅度较小。研究结果为科学利用脉冲微波防治大米加工储藏过程中的害虫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粮食与油脂》2016,(12):70-74
选用新收获的粳稻为原料,用试验室碾米机对脱壳糙米碾磨一次,将大米置于室温和4℃条件下储藏6个月。为研究储藏期间大米内部食用品质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大米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值、米饭硬度、和食味值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降低,脂肪酸值以及米饭硬度增加,米饭黏度和弹性降低。贮藏温度越高,品质变化越明显。直链淀粉和脂肪酸值对大米的质构品质有显著性影响。大米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内部食用品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低温4℃储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米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稻谷加工工艺对产品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稻谷加工工艺(砻谷、碾米)与稻谷镉去除率的关系,明确通过砻谷、碾米工艺获得大米镉含量达标的可能性,为制定镉超标稻谷的加工利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镉含量的稻谷为材料,通过砻谷、碾米获得不同加工精度的大米;使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其镉含量,分析稻谷在砻谷、碾米过程中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稻谷经砻谷加工后镉含量降低;镉含量低于0.226 mg/kg的稻谷,通过砻谷获得镉含量达标(0.2 mg/kg)的糙米。2)碾米加工可降低大米的镉含量,当碾米精度为23.83%时对镉的去除效果最佳;镉含量低于0.288 mg/kg的糙米,通过碾米获得镉含量达标的大米。3)镉含量高于0.323 mg/kg的稻谷,应考虑其他加工途径去除或降低大米或产品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南方优质丝苗米在碾磨过程中品质及加工能耗的变化规律,以美香占2号为原料,通过碾磨制得碾减率(2%、4%、6%、8%、10%、12%)的米样,分析不同碾减率对大米的加工特性、蒸煮特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减率的增加,丝苗米加工过程中的碎米率和能耗均显著增加,蒸煮特性、食味品质不断改善。与糙米相比,当大米碾减率为2%时,留皮度由99.80%降低至52.83%,碎米率增加至2.74%,能耗为87.50 k J/kg,蒸煮特性与食味品质显著提升;当大米碾减率为8%时,留皮度降低至3.43%,其食味品质与精白米无显著区别;当大米碾减率达到12%时,留皮度降低至1.10%,碎米率增加至28.97%,能耗增加至1090.00 k J/kg,最适蒸煮时间缩短到18.33 min、感官评价总分提高到79.00。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宜的加工精度,更有利于节约能耗,提高粮食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不同加工程度大米食味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慧敏  张敏  苗菁  赵兵 《食品科学》2016,37(18):58-63
为研究大米加工程度对米饭食味的影响,对不同加工程度大米进行基本理化指标、质构、感官品质及风味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程度提高,大米食味值增大,总脂肪、蛋白质含量降低,米饭硬度减小。蒸煮可显著增加米饭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大米加工程度越高,米饭风味成分含量损失越严重。相对于糙米,碾磨3 min、碾磨6 min、碾磨9 min的大米米饭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减少了50.7%、73%、79%。碾磨6 min和碾磨9 min大米在理化性质(食味值、粗蛋白、直链淀粉、脂肪含量)、质构(黏度、平衡、弹性)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稻米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谷物,在2011年稻米的产量多达7亿t,其中我国年产量多达2亿t,排名在世界首位。随着稻谷在国计民生中战略地位的日益提升,稻谷加工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一些发达国家大米生产技术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有很多制米企业将科研的重心转移到稻谷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上。我国的大米主要作为口粮消费,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我国粮食在生产加工后的损失惊人,但作为口粮消费的大米附加值低,增值有限。谷物除了加工主产大米外,还可以将主产品及其副产物,如碎米、米糠、米胚、稻壳等进行再加工提炼,制成新的产品,实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20.
特种大米是大米精深加工的重要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特种大米主要包括强化米、留胚米、配制米和免淘洗米等,介绍这几种大米的主要特点和加工工艺方法,充分说明特种大米的作用和意义,使特种大米尽快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