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UC(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独使用柳氮磺胺吡啶(2g/d)进行维持治疗者为SASP组(N=12);柳氮磺胺吡啶(2g/d)与柴苓汤(7.5g/d)并用,柳氮磺胺吡啶的用量每3个月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柳氮磺胺毗啶联合加味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配合加味地榆汤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柳氮磺胺吡啶配合加味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世文 《四川中医》2013,(10):89-90
目的:观察溃结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溃结汤保留灌肠每天1次,达到治疗目的。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每次1.5~3.O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溃结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效果。方法:180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使用自拟药物(细辛50g,丁香50g,肉桂100g,艾叶50g,白鲜皮50g)+安慰剂口服,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外贴+柳氮磺胺吡啶,空白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外贴+安慰剂口服,观察患者半年、一年的病情变化,进行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的评价。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应维持治疗;自拟药物敷贴法是有疗效的(与空白组对照P<0.05),跟柳氮磺胺吡啶的疗效是等同的(P>0.05)。结论:自拟药物敷贴法疗效等同柳氮磺胺吡啶,且复发率更低,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予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并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4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 3%,总有效率21. 7%。对照组治愈率为47. 8%,总有效率为52. 2%。在治愈率和有效率方面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单纯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43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芩柏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用硫酸葡聚糖造成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灌服芩柏颗粒剂和柳氮磺胺吡啶,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结果:芩柏颗粒剂能够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SIL-2R的表达和降低IgG含量,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组P<0.01.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孙勇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51-852
目的:观察中药三黄汤灌肠、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治疗方法,运用三黄汤方保留灌肠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7例,对照组26例,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加味灌肠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阳解毒化瘀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观察条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按随机化原则分组治疗。治疗组37例用温阳解毒化瘀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一疗程2个月,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近期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8.38%、97.2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温阳解毒化瘀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联合四神丸超微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脾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将78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组加用四神丸超微颗粒剂保留灌,比较两种方法对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中医证候积分、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差异[。结果]两者均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控制疾病活动程度(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四神丸超微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控制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芍药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并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5.0%、55.0%,对照组分别为55.0%、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军齐  杨梅花 《四川中医》2005,23(11):54-5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慢结灵汤及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为治疗组,并设30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作为对照组。8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5%和8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慢结灵汤与柳氮磺胺吡啶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芩柏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硫酸葡聚糖造成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 ,灌服芩柏颗粒剂和柳氮磺胺吡啶 ,检测结肠粘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芩柏颗粒剂能够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SOD活性 ,减少MDA含量 ,优于柳氮磺胺吡啶 (P <0 .0 5 )。结论 :芩柏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通过增加SOD活性 ,减少MDA生成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6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46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4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7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建中化湿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建中化湿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及血清hs-CRP、ESR、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中化湿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脾清肠汤配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SOD和MDA的影响。方法:5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基础上,口服益脾清肠汤;对照组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结果:2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OD活性提高和MDA含量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变化幅度治疗组大于对照组。结论:UC患者自由基代谢紊乱,益脾清肠汤配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疗效显著.在临床疗效和改善自由基代谢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溃结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自拟溃结汤口服,每天1剂;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口服,每次1 g,每天4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三黄汤100ml 地塞米松5mg 柳氮磺胺吡啶3g灌肠52例为治疗组;柳氮磺胺吡啶3g 地塞米松5mg灌肠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肠黏膜的改善及复发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4.20%,复发率为30.76%;对照组有效率为76.00%,复发率为52.00%。结论:中西医结合灌肠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辅助治疗,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复发率低的优点。中药在治疗溃疡结肠炎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栓睡前纳肛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2%,对照组为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