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82-1183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将573例冠心病患者以40岁和60岁为界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116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457例),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组116例中男性患者、体重指数、吸烟及长期饮酒比列均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而有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病史者则较少(P<0.01),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则更多(P<0.01)。冠脉造影比较方面,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中单支病变更多(P<0.01),三支病变较少(P<0.01);但在病变累及具体分支的比较上,青年组与老年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方面,青年组1、2、3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男性、肥胖、吸烟、长期饮酒、冠心病家族史和高TG血症是青年冠心病的独特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年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及程度要明显轻于老年患者,MACE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显著低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宋世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162-116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性别急性心肌梗死(AMI)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对10例青年组与90例老年组AMI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组AMI均为男性,老年组女性占36.7%,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青年组AMI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占50%,吸烟占90%,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AMI有高血压占80%,并发糖尿病者占23.3%,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和P<0.01),两组患者高血压级别及控制情况与AMI的发生密切相关。老年男性组吸烟者占87.7%。结论: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是老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叶卓联 《吉林医学》2011,(5):863-865
目的:观察8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及预后。方法:从危险因素、临床情况、冠脉造影三方面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100例老年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青年组AMI以男性为主,吸烟、阳性家族史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与老年组相近(P>0.05),多有明确诱发因素(P<0.01),其胸痛症状典型(P<0.05),血管病变简单(以单支为主P<0.05),再灌注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低。结论:吸烟、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积极开展高脂血症早期预防,戒烟及养成良好工作、生活习惯是降低青年AMI的根本措施,及时再灌注治疗(尤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能改善青年AMI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不同年龄组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差异进行探讨,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1995年2月~1996年2月呼伦贝尔市医院住院心梗患者及1996年10月~2008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的男性心梗患者共152例,其中青年组(年龄<40岁)7例,老年组(年龄≥60岁)145例(95.4%),对7例青年男性及145例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AMI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占42.9%,吸烟占100%,饮酒占85.7%,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 AMI有高血压占87.7%,并发糖尿病者占52.4%,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高血压级别与AMI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饮酒是青年Aml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是老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年龄≤4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49例年龄≤45岁的青年AMI与56例同期收治的年龄≥65岁的AMI的性别、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明显少于老年组;青年组单支病变多,前降支病变为主,累及回旋支(LCX)、右冠(RCA)比例无差异;老年组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多,前降支病变为主,多累及回旋支、右冠.青年组男性病例46例(93.9%),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病例3例(6.1%),明显低于老年组;吸烟青年组高于老年组,阳性家族史青年组高于老年组;高血压31例(63.3%),高脂血症8例(16.3%)均高于老年组(P<0.05);冠脉造影青年组多支冠脉病变11例(22.4%),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 青年AMI男性发病率高,危险因素多,病变血管重,应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31例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临床特点、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31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并对二组临床特点、心理状态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①青年组AMI均为男性,吸烟占97.6%,饮酒占90.3%,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AMI有高血压病占46.5%,高脂血症占59.1%,糖尿病占32.5%,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②青年组有典型心绞痛占90.7%,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青年组AMI患者以焦虑为主,占60.4%,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AMI患者以抑郁为主,占46.5%,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老年组病死率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大量饮酒和吸烟;而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是老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AMI患者以焦虑为主,稳定病人的情绪是配合治疗的关键;而老年AMI患者以抑郁为主,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年与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4例住院的青年(年龄≤45岁) AMI患者(青年组),以同期住院的121例老年(年龄≥65岁) AMI患者作为对照,分析AMI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青年组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典型胸痛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发症以及病死率低于老年组( P<0.05)。青年组多系单支、中度血管病变为主,老年组以多支、重度血管病变为主。青年组药物保守治疗比例较老年组高(P<0.05),老年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医院时间、医院到导管室时间均小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与老年AMI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李曾玉  王永东  余清 《医学综述》2014,(10):1897-1899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双流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1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探讨青年AMI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AMI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7,P<0.05);青年组患者抽烟、酗酒以及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的人数显著多于老年组(χ2=8.271,3.877,7.356,P<0.05),而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显著少于老年组(χ2=8.749,3.906,P<0.05)。青年AMI患者发病时发生心绞痛的人数较老年患者少,发生典型胸痛者较老年组多;青年AMI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的人数均少于老年患者;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酗酒史、糖尿病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AMI发病与老年患者有明显不同,吸烟、酗酒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是青年AMI患者的高危因素。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青年人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瞿运忠 《华夏医学》2007,20(2):215-217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入选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AMI组(青年组)56例,老年AMI组(老年组)68例。对比并分析其临床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冠脉病变及并发症。结果:青年组患者发作时呈典型心前区及胸骨后剧烈疼痛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发病前有明确的诱因比老年组高(P〈0.01),有吸烟史和家族史均比老年组高(P〈0.01);青年组患者冠脉单支病变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且以左前降支多见(66.7%),双支、三支及弥漫性病变比老年组低(P〈0.01);青年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均比老年组低(P〈0.05)。结论:青年AMI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吸烟为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并发症少,病死率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同。方法:对54例青年(≤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96例老年(≥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二组均为男性患者多(P<0.01),青年组吸烟、大量饮酒、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多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发病情况、空腹血糖、TG、HDL-C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C、LDL-C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多冠状动脉单支病变(P<0.01),老年组多冠状动脉多支病变(P<0.01),家族史、吸烟史、TC、LDL-C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吸烟、高血脂、心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