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豆腐柴果胶,采用草酸铵超声辅助法、碱提法和酸提法三种方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铵超声辅助提取法、碱提法和酸提法的提取率分别为14.73%,3.51%和9.20%;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分别为2.23,0.48和1.12 g/L;羟自由基清除率IC_(50)分别为3.86,2.26和2.98 g/L;还原力大小依次为:碱提取法提取的果胶酸提取法提取的果胶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的果胶。由此可知,这三种方法提取的豆腐柴叶果胶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碱提法虽然提取率较低,但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明确蒸汽爆破处理对苹果果胶乳化性的影响。对苹果果胶进行蒸汽爆破处理,研究汽爆压力和汽爆时间对果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汽爆前后果胶粒径和果胶表观黏度,通过显微镜观察乳化液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果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随着爆破压力和爆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与未汽爆处理的果胶相比,在0.6 MPa/120 s处理条件下,果胶乳化活性由21.05 m2/g增加至43.61 m2/g;乳化稳定性由89.60 min增加到125.92 min;乳化液平均粒径由143.1 μm减少为100 μm;乳化液表观黏度显著上升,显微观察显示汽爆后的苹果果胶乳化液滴更加均匀细密。蒸汽爆破处理苹果果胶提高了乳化性,使果胶乳化性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木瓜皮为原料,分别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法和酸提法提取果胶的动力学模型,获得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经过有效性检验和模型预测能力验证,模型均能很好预测果胶提取的动力学过程。离子交换法提取果胶的活化能Ea为23.68kJ/mol,与酸提法获得的37.88kJ/mol相比明显降低,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木瓜皮中果胶明显优于酸提法。在树脂用量为5%、料液比为1∶30(g/mL)、浸提液pH值为1.5条件下,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木瓜皮中果胶的最佳浸提温度为80℃,动力学分析优化最佳结果,得Tmax=117.3min,果胶得率达17.47%,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了酸水热提、酶解、超声及酶解-超声四种提取方法对黄秋葵果胶含量及其结构特性的影响。酸水热提及酶解-超声联合法对黄秋葵果胶提取效果优于酶解和超声法;当干秋葵加入20倍pH 3 HCl水溶液,以70℃浸提1h(酸水热提法)或添加3‰果胶酶、50℃酶解90min后置于200W超声波处理10min(酶解-超声法)时,其果胶平均含量(以半乳糖醛酸质量分数计)达到43.61g/kg及32.59g/kg。四种提取方法所制果胶均为吡喃糖构型,但酸水热提及酶解法制备果胶的酯键易发生降解,其在1725cm~(-1)红外吸收峰有变弱甚至消失趋势;而超声或酶解-超声法处理则促进了果胶分子链断裂,其平均分子量由酸水热提法下533ku分别降至420~467ku、319ku。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水热提法(pH 3、70℃)制备黄秋葵果胶,其果胶得率高、分子量分布集中、外观呈片状且排列致密。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秋葵果胶的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提取是菊苣果胶生产技术的关键单元操作。本文以菊苣粕为原料,比较微波辅助提取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及传统热酸法(Conventional heating extraction,CHE)对果胶得率、化学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对菊苣果胶的半乳糖醛酸、甲酯化度和乙酰化度等结构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延长传统热酸法的提取时间有助于提高果胶得率,但会导致果胶分子链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微波处理时间与果胶得率、重均分子量(Mw)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微波处理时间为120 s时,果胶得率(12.7%)与重均分子量(321 ku)均最高,且果胶分子结构降解程度较低。与传统热酸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效率高和降解程度低等优点,是提取菊苣果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甘草汽爆处理对甘草酸转化及其产物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汽爆强度处理甘草,表征汽爆对甘草微观结构、化学组分与官能团结构等理化性质影响,测定汽爆后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含量分布与提取动力学曲线,以阐明汽爆过程甘草酸水热转化及其产物破壁促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汽爆兼具热改性与机械力改性作用,破解甘草细胞壁、细胞、组织水平致密结构,引起甘草半纤维素降解64.03%、酸不溶性木质素增加1.59倍和水溶物增加31.29%,有利于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的溶解与释放。汽爆促进甘草酸糖苷键迅速水解,使甘草酸转化生成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和甘草次酸,甘草酸转化率最高达到24.23%,两种产物生成率分别为6.58%和31.55%。汽爆后甘草酸及其转化产物提取得率在2 h提取时间内达到最大值,与原料相比,提取平衡时间缩短80%以上。该研究为甘草糖苷类高倍甜味剂开发及其转化产物高值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蒸汽爆破预处理辅助提取米糠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蒸汽爆破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米糠中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对米糠微观结构的影响。以米糠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采取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对蒸汽爆破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米糠蛋白中的汽爆压强、保压时间、水分含量、粉碎细度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汽爆前后的米糠微观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最适的蒸汽爆破工艺条件为汽爆压强0.85 MPa,保压时间67 s,水分含量64%,粉碎细度100目,在此条件下的米糠蛋白提取率达到82.93%;蒸汽爆破处理能使米糠微观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表面变的凸凹不平、比表面积增大、粗糙多孔、立体网状结构更为丰富,米糠植物细胞壁显著破裂,这也是蒸汽爆破处理能提高米糠蛋白提取率的作用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春蓬  木泰华 《食品科技》2011,(8):225-230,235
以甘薯渣为原料,采用酸法和磷酸氢二钠法提取果胶,超滤、酒精沉淀和离子交换法纯化果胶,研究不同提取和纯化方法对甘薯果胶得率、基本化学组成、中性糖组成和凝胶性的影响。采用磷酸氢二钠法制备果胶得率高于酸法制备果胶,但半乳糖醛酸含量较低,且淀粉、灰分含量较高。采用酸法提取果胶,超滤法所得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最高(63.1%),中性糖含量最低(16.3%),凝胶强度最高(278.1g/cm2),相比于其他两种纯化方法(57.1%~58.5%,20.2%~22.6%61.9~65.7g/cm2)。采用磷酸氢二钠法提取果胶,离子交换法所得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65.0%)显著(P<0.05)高于其他两种纯化方法(45.0%~51.5%),灰分含量(3.2%)显著(P<0.05)低于其他两种纯化方法(9.6%~10.6%),具有最高的凝胶强度(534.0g/cm2)。结果表明提取和纯化方法对甘薯果胶得率、基本化学组成、中性糖组成和凝胶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辅助提取椪柑皮果胶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椪柑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橘皮中的果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各因素对其果胶产率的影响,并对果胶的提取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225W、超声波处理时间7min、液料比5∶1(V∶m)、浸提pH为1.0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35min。该条件下,橘皮(干基)果胶产率为29.02%(DW),比传统酸提取法提高了30.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研究汽爆功能性红曲的灭菌效果以及对其活性物质莫纳可林K(Monacolin K)的影响。方法:汽爆功能性红曲以蒸汽为汽爆介质,研究115、125、135℃温度下分别维压0、1、3、5 min,功能性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水分含量、菌落总数的变化,采用灭菌指示胶带图像处理法评价灭菌效果。结果:汽爆灭菌在达到灭菌要求的情况下(135℃汽爆3 min),相比较传统高压蒸汽灭菌条件121℃、20 min,汽爆后功能性红曲含水量和Monacolin K的损失率分别为13.07%和3.92%,均低于传统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含水量(18.49%)和损失率(17.76%),该汽爆条件下灭菌指示胶带热敏区域灰度平均值为62.77。结论:汽爆灭菌对于功能性红曲是可行且高效的,该汽爆工艺节省红曲产品后续干燥的能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功能性红曲有效灭菌、保留活性成分以及减少灭菌后成品含水量的汽爆灭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