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抑郁是帕金森病较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可贯穿于帕金森病整个病程。目前对于帕金森病抑郁的治疗以采用西药改善症状为主,长期服用弊端众多,而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效果逐渐凸显。在中医认识中帕金森病抑郁属“颤证”与“郁证”合病,以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多从肝肾论治,而忽略了脾胃在帕金森病抑郁发病中的重要性,本文从“脑-肠轴”理论阐述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抑郁的理论基础,旨在为临床从脾胃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袁月松  王兴臣  姬琳  邢基祥 《陕西中医》2022,(11):1605-1608,1612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历代医家多从平抑肝风论治。吾师王兴臣独辟蹊径,认为该病是以脾胃气化失常为中心,以五行乘侮关系为纽带的疾病,指出脾胃虚损是颤证关键病机,将从脾胃论治贯穿颤证的整个治疗过程中。现从脾胃的生理功能、五运六气角度以及脾与五脏的关系出发,论证脾虚致颤的病理机制以及从健运脾胃治疗颤证的必要性,治疗上应以实脾胃之元气作为主要手段,守天时、旺脾土,治法当健脾化湿、补中益气。并以参术汤为引,复中焦升降之枢纽,斡旋气机治颤,总结导师从脾胃论治颤证的临证审察之经验,从而促进中医理论契合运用于临床实践,以期为颤证的治疗提供参详。  相似文献   

3.
朱文宗认为脾胃气虚是帕金森病便秘的根本,大肠传导失司是发病的关键。朱师在临证中形成了益气健脾以治本、润肠通便以治标的治疗原则,同时注重疏肝解郁改善情志。朱师以脾胃之手治疗脾胃气虚型帕金森病便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医案一则论证。  相似文献   

4.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辨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从先哲们注重脾胃治疗胸痹的经验,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运用论述了调补脾胃亦为胸痹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建华 《山西中医》2010,26(10):1-4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伤寒病证的发生、演变、治疗、预后情况与脾胃密切相关.从脾胃功能与伤寒发病的关系、顾护脾胃在伤寒治疗中的意义及脾胃盛衰对伤寒预后的影响诸方面探讨脾胃在伤寒证治中的意义,研究〈伤寒论〉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辨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从先哲们注重脾胃治疗胸痹的经验,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运用论述了调补脾胃亦为胸痹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常,则气机升降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进而导致痰饮等病理产物内生,以及其他脏腑病变从而形成虚实夹杂的风证之候.风证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常关系密切,从脾胃论治风证,为风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分别从健脾益气祛风法、健脾疏肝熄风法、补脾养血活血熄风法、补脾生津熄风法以及运脾化湿熄风法等5个方面辨证论述了从脾胃论治风证的常用治法,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医学启源》中张元素有关脾胃的论述,从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挖掘、探究。张元素撷取众多医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脏腑辨证体系,对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辨证及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形成了自己的脾胃观。具体体现在:脾为万物之母、胃为人之根本的生理观;以脾胃之寒热、虚实为纲的辨证观;湿土之气病"宜渗泄",以药物的甘苦与脾胃的苦欲补泻相结合遣药制方,以"湿制法"治疗脾胃病以及"养胃气为本"的治疗观。  相似文献   

9.
脑为元神之府,脑主神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该文主要通过脑与脾胃的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来阐述脑与脾胃的关系,同时结合历代医家从脾胃论治脑病以及从脑来论治脾胃等研究成果来阐明脑与脾胃的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东垣云:"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脾胃居中州、属土,能生万物,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故前人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述.某些疾病发展最后终结往往是胃气衰败而使生命终止.现将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急危重症验案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