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挖掘长江航运潜能,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河演分析和河工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提高航道标准治理工程实施后戴家洲河段的河床冲淤、洲滩稳定性、汊道分流比等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治理工程实施对戴家洲河段河势、防洪、岸坡稳定以及航道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实施治理工程能实现戴家洲河段直水道6.0m航道的通畅,对防洪和岸坡稳定影响不大;但戴家洲右汊分流比增大,对河势有一定影响。其研究成果可供治理工程论证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周天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仕明  黄莉  洪建 《人民长江》2006,37(7):37-38
周天河段为顺直微弯放宽型河段,洲滩变化十分复杂,历史上曾因严重碍航而被称为"瓶子口" 河段,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浅滩河段之一,因其位于上下荆江的交接段,荆江大堤距其较近,防洪形势较为险要.根据历年的水文及地形资料分析表明,该河段多年来河道外形相对稳定,但深泓线及边滩变化复杂,深泓线年际间摆幅较大,过渡段随来水来沙与两岸边滩的消长经常发生上提与下移,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本河段的深泓摆动及边滩消长幅度才相对较小,现有洲滩格局有利于荆江大堤的防洪安全与航道稳定.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众多,碍航问题突出.以典型弯曲分汊河道监利河段为例,通过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演变规律的对比分析,认为乌龟夹将作为主汊长期存在,在三峡蓄水运用以后,乌龟夹的主汊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但乌龟夹口门处的浅区将继续存在,加之水库汛后蓄水期间水位快速退落,退水冲槽的能力大幅减弱,碍航问题将更为严峻.本文在总结河段浅滩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持现有分汊格局,稳定洲滩,束水冲槽,结合清除下段水下碍航物的整治方案,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监利河段的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135m蓄水运用对长江中游航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长江中游重点浅滩河段的演变现状及航道中存在的碍航现象。结合三峡工程135m蓄水运用后水沙条件的变化,预测了长江中游航道演变趋势及可能出现的碍航现象,并探讨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测水沙和地形资料,系统地分析了长江中游碍航严重浅滩河段--长江界牌河道的演变特点、趋势及综合治理工程效果。分析表明:综合治理工程总体上稳定了河势,改善了防洪和航运条件,但部分滩槽和过渡段未得到完全控制,汊道分流比不稳定、变化较大,航槽位置不稳定、局部岸线崩退。在此分析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实施新淤洲前沿低滩守护、右岸上边滩丁坝维修加固、左岸下复粮洲一带护岸守护、左槽出口局部碍航浅区疏浚等后续整治思路,可为界牌河段后续整治工程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尹维清  戴昌军  钱俊 《人民长江》2011,42(23):10-13
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变动回水区河段泥沙呈累积性淤积趋势,致使局部河段出现碍航问题。结合数学模型分析了新的水沙系列下变动回水区河段河道演变趋势及其对航道及港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年份变动回水区航道及港口条件较好,仅在不利水文年,局部河段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碍航问题。按照航道及港口治理目标及标准,针对重点碍航河段,研究了相应航道及港口治理的工程和非工程治理措施,经综合分析,建议变动回水区碍航问题的解决应以工程治理措施(包括疏浚和整治)为主,在有条件时,可采取水库调度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利用实测水沙和地形资料,系统地分析了长江中游戴黄河段的演变特点、趋势及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表明:近年来戴黄河段总体河势基本稳定,但局部河段变化仍较大,主要表现为戴家洲头分流区河势不稳定,主流摆幅较大,影响河势和航运安全;戴家洲左汊左岸及黄石河段凹岸已护岸线主流贴岸冲刷,岸线不稳定,影响堤防安全。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戴家洲左汊已护岸线进行加固,实施直港凸岸中上段低水潜丁坝工程和戴家洲右缘中上段护岸工程,对黄石河弯进行护岸加固及对黄石江滩进行综合整治等治理措施,可为河道治理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城陵矶- 湖口分汊河道洲滩演变及碍航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总结分汉河道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游城陵矶-湖口分汉河道洲滩演变及航道条件变化的观测资料,对碍航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类剖析。结果表明:由于边界条件的制约,顺直或顺直分汊河道的长度、宽度的变化受到限制,边滩缓慢下移、心滩左右摆动;弯曲分汉河道受到进口挑流作用和弯曲汊道不断蜿蜒摆动的影响,主流频繁移位,以上因素造成一些河段内河势周期调整并伴随浅滩条件恶化,一些河段对来水来沙适应性差而频繁出浅。从本质上而讲,本河段内浅滩碍航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河床演变具有多重河型属性,低矮洲滩难以稳定,水沙输移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平稳衔接,对浅滩的治理需要注意以上特征。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运用后监利河段航道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利河段是长江中游碍航水道之一,特别是三峡蓄水以来,碍航问题十分严重,本文建立监利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并采用试验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水沙组合条件下监利河段的河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监利河段在自然条件下总体河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乌龟夹将作为主汊长期存在,特别是三峡蓄水运用以后,乌龟夹的主汊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随着三峡蓄水时间的推移,洲头心滩前缘冲刷,下侧淤积,滩体向左岸及下游延伸,乌龟洲洲头及右缘继续冲刷后退,浅滩的形势不会发生改变;乌龟夹口门处的浅区将继续存在,仍然是碍航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郑力 《人民长江》2012,43(13):10-13
长江中游沙市河段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在遭遇1998年大洪水之后,桥区河段碍航问题更加严重,通航与桥梁安全矛盾突出。分析了沙市桥区河段的演变影响因素,并预测了演变趋势。对桥区河段的治理思路和工程措施进行了探讨,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利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整治工程能够有效改善该河段的通航条件,且对水位影响小。提出了下一步巩固完善整治工程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汾河断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汾河的古代历史谈起,阐述了汾河历史上曾经水量盈高,30年代起,汾 了定量观测资料。从掌握的实测资料看,汾河最早出现断流的时间为1958年,但没有出现过全河性的断流,断流最严重的河段在中游的义堂水站,1958-1994年37a中,该站有29a发生过断流现象。汾河断流除使沿河取用水陷入困境外,给水环境、防汛也带来严重。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直河段长度公式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弯道环流理论,将环流强度衰减到0.1%作为判断上游弯道工程送溜作用消失的标准,根据环流表面流速沿程衰减公式计算出上下游相邻对应弯道工程之间的直河段长度。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整治流量下弯道工程下游的直河段长度相当于整治河宽的1.2倍,明显小于目前许多河段治导线的直河段长度,只有通过工程措施改变上述状况,才能有效控制河势。  相似文献   

13.
洪涝灾害是松花江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尤其是嫩江、松花江( 以下称为两江) 交汇处时常出现洪水遭遇 而造成的大洪水现象。以两江洪水在三岔河口附近的遭遇现象作为工程背景, 基于两江历史洪水资料分别采用统 计学方法及 Copula 函数 2 种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综合分析两江洪水的洪峰遭遇及洪水过程遭遇情况, 为提高 两江的防洪能力提供有力帮助。通过研究发现: 两江洪水以小量级洪水遭遇居多, 且遭遇发生在 8 月 7 日左右的概率最大; 通过计算还得到两江在同频率洪水下每日的遭遇风险以及遭遇概率最大时两江在不同频率洪水组合下的遭遇概率。采用 2 种方法所得的遭遇规律相同, 结论可信。洪水遭遇可通过上游水量调节等方式予以避免。  相似文献   

14.
河流管理中引入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意义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评价河流健康状况的方法主要有预测模型法和多指标评价法.河流健康状况评价不仅可以应用于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而且能够确定河流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提高河流综合管理能力,对我国正在开展的河流综合整治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薛建枫 《中国水利》2002,(10):79-81
珠江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贯彻实施新水法,加强珠江水资源的流域管理。  相似文献   

16.
黄河断流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文学 《人民黄河》1998,20(11):1-4
针对近几年黄河断流日益严峻的现实,认为加剧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需水量猛增,二是产水量减少。解决黄河断流要分三步走: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提高水价,调控水需求,大力促进节约用水;③加快中游骨干工程建设,增加调蓄能力;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问题;③加大水土保持投资力度,持之以恒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最终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左江、右江及邕江水污染事故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左江、右江及邕江入河排污情况及1999年1月至2003年4月发生的14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预防及处理水污染事故的对策: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加强水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监督;建立河流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及优化调配,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实施清洁生产;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特征的研究,在今后的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白鹤至高村河段游荡型河道,可以通过河道整治工程改变边界条件,转化为比较稳定的限制性弯曲型河道.  相似文献   

19.
西、北江干流的水文泥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西江干流高要,北江干流石角水文站的流量,含沙量月均序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西,北江干流流量,含沙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应用功率谱和交叉谱分析分析研究流量和含沙量的周期变化,应用正反傅氏变换消除周期波动对确定趋势项的影响,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西,北江干流来水来沙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人民黄河》2016,(6):73-75
为了解塔里木河干流河道防护工程材料的适用性,为后续工程治理防护材料的选择提供借鉴,通过对塔里木河干流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防护工程附近可供使用材料的种类、质量、运距、抗冲刷能力、耐腐蚀能力等的分析,对干流河道防护工程的结构及各种材料适应性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干流上、中、下游不同位置、不同作用情况下的防护材料,并对这些材料在不同工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工程防护材料的选择应当结合工程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条件、岸坡稳定状况、河道水流流量、流速、泥沙含量、抢险难度及经济情况等综合分析确定。实践表明,塔里木河现有防护工程材料的选择是合适的,工程运行正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