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种基于CNN深度学习的焊接机器人视觉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地识别复杂环境下的焊缝目标,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焊接机器人视觉模型,该模型采用局部联接和全联接相结合的CNN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局部联接由3个卷积层和子采样层交替组成,用于焊接目标的特征提取,全连接层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组成,作为分类器用于焊缝目标识别. 采样了一千多幅焊接目标图像样本用于CNN的网络训练,分析了不同CNN网络结构参数对模型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视觉模型对焊接目标的平移、旋转和比例缩放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可以应用到焊接机器人的视觉导航.  相似文献   

2.
针对巡检机器人在执行例检任务时,对数字表盘读数识别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记忆神经网络的数字表盘抄表算法。对高清摄像机获取的目标图像信息,经过图像轮廓提取算法定位到表盘字符区域,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卷积记忆神经网络模型(CLSTM),与传统字符识别算法CNN和LSTM相比,此模型既不需要做字符分割,又能够优化特征提取。实验以电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CNN和LSTM,此模型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焊接缺陷识别及分类过程中,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准确率低、适应性差和低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空洞卷积的DG-MobileNet焊接缺陷识别模型。首先,基于MobileNet模型将深度可分离卷积与空洞卷积相结合以扩大卷积核感受野;然后,引入DropBlock模块和批量规范化算法优化焊接缺陷特征提取过程和防止过拟合现象;其次,引入SENet自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重标定,提升焊接缺陷识别效率。此外,考虑到焊接缺陷数量类不平衡问题,采用DCGAN进行数据增强并在增强后的数据集上验证模型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DG-MobileNet在焊缝缺陷图像特征提取、识别准确率和耗时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效果,其测试准确率达到98.62%。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业X射线焊缝图像对比度低、缺陷模糊且相对面积较小及难以识别的问题,设计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框架。根据缺陷图像特点,设计了对应的神经网络结构、卷积模板及池化模板的大小。在分析确定神经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卷积神经网络的灵敏度和训练算法也在文中一并给出。通过实例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有效性的验证,缺陷检测准确率达97%,误报率仅为3%。同时,对适用于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识别的X射线焊缝图像进行了分析,发现灰度直方图有效信息跨度范围在50之上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有效识别。文中所设计的神经络对X射线焊缝缺陷图像的识别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是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针对滚动轴承信号特征提取与智能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PD-CNN二维时频图像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包分解(WPD)将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像;其次将时频图像输入VGG19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自动提取有效特征,并输入Softmax分类器进行训练;最后使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完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任务。实验结果表明,10类故障数据的识别准确率均在98.3%左右,高于其他深度学习和传统方法,因此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模型能有效地进行滚动轴承复杂信号的特征提取以及分类任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工件识别算法特征提取困难、通用性差、工件的平移、旋转和光照变化对识别效果影响较大、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件识别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由4层网络构成,包括2层卷积层和2层全连接层。实验任意选取了10种工件进行识别。在神经网络训练阶段对这10种工件共采集1万张图片,其中9000张图片作为训练集,剩下1000张图片作为验证集。训练时采用在卷积层加入批归一化层和在全连接层使用随机失活的方法,使网络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当迭代次数达到10万次时基本得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测试时通过摄像机采集图像,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图像送入网络进行识别。在光源稳定室内环境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件识别平均所需时间为0.169s,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8.3%,准确率高于传统基于特征提取和模板匹配的工件识别。  相似文献   

7.
《焊接》2016,(10)
针对电弧焊熔池图像特点,试验研究通过熔池特征映射熔透状态的方法。在焊接过程中由摄像机实时摄取熔池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得到熔池的轮廓,而后提取熔池面积、熔宽以及熔池图像质心到熔池图像底部的距离等三个特征量,用这三个特征作为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从而建立熔透识别模型。通过改变BP神经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及训练函数获得不同的模型,分析比较各个模型对熔透的识别效果,并把识别效果最好的模型作为最终的焊缝熔透状态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将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算法能更加准确预测焊缝熔透状态。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焊缝类型识别和亚像素级焊缝检测与特征提取算法。先对激光视觉传感器采集的焊接图像进行兴趣区提取、滤波、二值化等预处理操作,再采用概率神经网络识别焊缝类型,采用改进的Steger算法提取激光条纹中心线,并根据不同焊缝类型从Hough变换所得的条纹中心直线中提取出焊缝中心点位置、焊缝宽度等特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焊缝类型识别率和特征提取精度较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故障数据的时序特点,提出了一种一维CNN与双向LSTM网络相结合的智能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构建的深度模型以原始采样数据作为输入,减少了人工提取特征的偏见,充分利用了卷积神经网络在特征提取上的优势,在浅层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并加入BiLSTM挖掘一维振动信号中的时间序列信息,实现了更为准确的轴承故障诊断。使用BiLSTM-CNN模型,分析了不同的优化器和激活函数的诊断结构,通过不同参数的结合确定了效果最好的参数组合。实验结果表明,以混淆矩阵、准确率为评价依据,该方法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CNN、LSTM模型进行对比有更好的性能,在变负载情况下实现了准确,稳定的轴承故障诊断性能,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激光焊接偏差识别是保证激光焊接质量的关键技术,本文研究一种用于识别激光束与焊缝位置偏差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大功率光纤激光焊接试验条件下,利用高速红外摄像机摄取焊接区域熔池图像,分析激光束与焊缝对中及偏离所对应的红外辐射瞬态特征。通过图像处理增强熔池图像,计算熔池特征参数(熔池匙孔特征参数、匙孔质心值、热堆积效应参数)以及相对应的焊缝与激光束之间的偏差值,将其输入所设计的神经网络进行网络权值参数的训练,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且具有一定环境适应能力的焊缝偏差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熔池特征参数与焊缝偏差之间的规律,可实现较精确的焊缝偏差识别。  相似文献   

11.
基于超声信号和图像融合的焊缝缺陷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文刚  刚铁 《焊接学报》2013,34(4):53-56
超声无损检测已被广泛用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然而对缺陷性质的识别始终是检测的难点,为此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声信号和图像融合的焊缝缺陷识别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检测数据,通过对缺陷回波信号特征与缺陷形态特征的数据融合,实现了焊缝缺陷的有效识别.利用自主研制的超声成像手动检测系统对含有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和未熔合五类典型焊接缺陷的焊件进行了检测,分别提取缺陷的超声回波信号特征和缺陷图像的形态特征,构建神经网络实现超声信号和图像特征的数据融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多类缺陷的识别,提高了缺陷识别率,有助于焊缝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12.
周贤  唐琴  赵先琼 《无损检测》2006,28(10):505-507,514
针对炭素制品X射线检测图像的特点,对缺陷及其特征提取与选择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炭素制品生产中易产生的缺陷类型及缺陷的成像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缺陷样本中提取了19个特征值。以特征组合分类能力数学模型为适应度函数,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策略,实现了对缺陷原始特征量的优化选择。利用BP神经网络分类器及选择的特征值对缺陷进行了模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选择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可以用于缺陷的识别与分类。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通过熔池图像对焊接状态进行判断,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到CO_2焊接熔池图像状态识别中,提出了一种CO_2焊接熔池状态识别卷积神经网络CNN-M。该网络使用简单预处理的熔池图像作为输入向量,避免了人工提取图像特征的主观性对识别率的不良影响。同时,CNN-M采用了ReLU激活函数、随机Dropout及SVM分类器来降低样本集稀少可能导致的网络过拟合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和人工提取熔池特征状态作为输入向量的BP神经网络相比,CNN-M在识别率及识别速度方面均体现出了更好的性能,其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满足在线熔池状态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ree types of weld flaw were taken as target, evalu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flaw echo features we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study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26 features have been extracted from each echo samples.A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and used for feature evaluation and optimum subset selection was explored Thus. the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of feature space was brought out, and simultaneously, the amount of calculation was decreased. An intelligent pattern classifier with B-P type neural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peed and accuracy for learning. Using a half of total samples as training set and others as testing set,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bility of network mode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learning rate of different training samples was about 100%. The results of recognition was satisfactory when the optimum feature subset was taken as the sample's feat  相似文献   

15.
郭北涛  张贤  王振博 《机床与液压》2020,48(12):161-165
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铝合金工件裂纹缺陷识别,以克服传统人工识别的局限性,从而提高裂纹缺陷识别的准确率。通过设计并搭建水浸超声检测系统,获得超声检测缺陷的波形数据,并对收集到的缺陷波形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特征信息,经过小波去噪处理后作为特征信号输入概率神经网络,并进行网络训练,实现对不同裂纹尺寸的智能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对裂纹缺陷尺寸识别的准确率和检测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n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to recognise welding defects in radiographic images. In a first stag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noise reduction, contrast enhancement, thresholding and labelling, were implemented to help in the recognition of weld regions and the detection of weld defects. In a second stage, a set of geometrical features which characterise the defect shape and orientation was proposed and extracted between defect candidates. In a third stage,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for weld defect classification was used. With the aim of obtaining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ANN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for improving network generalisation was used. The results was compared with a method without generalisation. For the input layer,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echnique was us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feature variables; and, for the hidden layer, a different number of neurons was used.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车间的主要特点是对于普通车间的重新定义,是通过虚拟的方式将传统车间构建到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虚拟仿真推进生产。针对数字化车间虚拟信息化的识别精度问题,传统的图像识别系统对于数字化车间中精密仪器的识别准确率偏低,文章中的图像识别系统是通过针对数字化车间与卷积神经网络[1]的特点进行改进,通过将卷积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将分类模型加入到图像识别中,最终提高识别准确率,稳定高效的帮助用户进行仿真从而推进生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的磁瓦表面缺陷检测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畅  张剑  林建平 《表面技术》2019,48(8):330-339
目的针对传统算法提取磁瓦表面缺陷的局限性,以及通过人为选择缺陷特征进而判断缺陷种类的方法精度不足等问题,结合改进的UNet模型和一个分类神经网络提出一种磁瓦缺陷检测识别算法。方法改进的UNet模型用于提取缺陷,而分类神经网络则用于对所提取的缺陷区域进行分类识别。为了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使用空洞卷积对UNet模型部分卷积层和池化层进行替代,以减少多次池化带来的细节丢失的问题,同时,增加多次跳跃连接,使UNet模型能够融合更多的卷积特征。结果经实验验证表明,改进UNet模型对缺陷区域的预测精度可达到93%。根据预测结果使用分类神经网络对缺陷进行分类,经实验验证,分类的精度可达94%,满足工业要求。结论改进的UNet模型对磁瓦缺陷提取精度有所提高,分类神经网络的缺陷分类精度较高。结合改进的UNet模型和分类神经网络能同时并有效地实现缺陷提取和分类识别,为磁瓦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