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通过模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接头抗反复拉压破坏的对比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头连接技术,将套筒与钢筋混凝土进行组合,形成一种整体性良好的新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通过对钢筋套筒连接接头进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得出:新型钢筋套筒连接接头在大变形和高应力反复拉压的情况下,抗压强度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出现的变化趋势一致;大变形情况下,钢筋残余变形μ_4和μ_8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呈现出相近的走势;研究发现,钢筋公称直径为14 mm时,力学性能优越且钢筋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2.
刘敏敏  刘洋  石彪  朱清华  盖玉迪 《建筑结构》2021,51(5):122-125,79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竖向钢筋的主要连接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但灌浆料凝固期内,振动环境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性能影响的研究很少.为研究早期振动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性能的影响,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制作了15组试件,对3组钢筋直径20mm、振幅0.3mm、频率2Hz的连接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对其他12组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均为接头外钢筋拉断破坏,接头连接性能满足规范要求.试验表明不同振幅时,连接试件的荷载-变形曲线大致相同,连接试件的极限变形随振幅增大略有增加;振动频率的变化对连接试件的受力性能影响很小;相同应力条件下,大直径钢筋的连接试件变形大于小直径钢筋.试验的振动加载方式引起了连接钢筋在套筒内偏置,但在此偏心的不利影响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性能仍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12组36个适用20mm钢筋直径的套筒接头试件,通过对中单向拉伸试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研究了灌浆缺陷及补灌处理对套筒接头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端部灌浆缺陷长度不超过钢筋锚固长度8d(d为钢筋直径)的20%时,缺陷对套筒接头的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和大变形反复拉压性能均没有明显不利影响;注射补灌技术具有可靠性,可用于灌浆缺陷处理;套筒中部钻孔直径不超过12mm时,钻孔不会影响套筒接头的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和大变形反复拉压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在高应力反复拉压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及工作机理,采用堆焊成型套筒及开槽钢筋设计制作了 4个接头试件,对其进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和单向拉伸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接头试件在20次高应力反复拉压后残余变形约为0.1 mm,接头具有较为稳定可靠的使用性能;高应力反复拉压作用对接头的破坏形态和承载力基本无影响,对...  相似文献   

5.
半灌浆式套筒因采用了螺纹连接和粘结连接共同工作的方法,有效地减小了套筒长度并减少了灌浆用量。由有限元软件模型计算可知,在施加超过钢筋抗拉强度的外荷载作用后,钢筋会因局部应力过大而断裂,而套筒所受应力相对其屈服强度较小,仍可正常工作,所以半灌浆式套筒可保证连接强度达到并超过钢筋强度。通过对半灌浆式套筒进行单向拉伸试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半灌浆式套筒的强度和连接性能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文利用设计的一种精确控制灌浆饱满度的方法,制作不同灌浆饱满度两种型号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试件,分别进行对中单向拉伸、偏置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以及大变形反复拉压等四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筋不偏位条件下,当灌浆饱满度到达70%时,其接头的对中单向拉伸强度、反复拉压后的变形性能和极限抗拉强度能符合要求;钢筋偏位条件下,当灌浆饱满度到达80%时,其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才能符合要求。此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质量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在地震作用下的连接性能,提高钢筋套筒连接接头的可靠性,设计并制备了钢筋直径25、28 mm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通过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研究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破坏形态、连接性能、循环荷载对灌浆料的损伤情况,以及灌浆套筒应变分布等。试验结果表明:钢筋锚固长度约为8倍钢筋直径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破坏形态均为钢筋拉断破坏,其强度可等同于同型号钢筋的抗拉强度,但套筒端部的灌浆料损伤严重,其损伤深度约占套筒总长度的8%,接头的屈服位移明显小于同型号钢筋的屈服位移。高应力循环作用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连接性能影响不明显。采用屈服比、强度比、延性比和承载力能力利用比等指标对不同型号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连接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屈服比和强度比均大于1,延性比均大于4,但是钢筋直径25 mm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承载能力利用比仅为51%,可对其进行优化以降低接头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在地震作用下的连接性能,提高钢筋套筒连接接头的可靠性,设计并制备了钢筋直径25、28mm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通过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研究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破坏形态、连接性能、循环荷载对灌浆料的损伤情况,以及灌浆套筒应变分布等。试验结果表明:钢筋锚固长度约为8倍钢筋直径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破坏形态均为钢筋拉断破坏,其强度可等同于同型号钢筋的抗拉强度,但套筒端部的灌浆料损伤严重,其损伤深度约占套筒总长度的8%,接头的屈服位移明显小于同型号钢筋的屈服位移。高应力循环作用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连接性能影响不明显。采用屈服比、强度比、延性比和承载力能力利用比等指标对不同型号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连接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屈服比和强度比均大于1,延性比均大于4,但是钢筋直径25mm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承载能力利用比仅为51%,可对其进行优化以降低接头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连接成本,采用低合金无缝钢管,通过冷滚压工艺制作了一种新型变形灌浆套筒。通过对9个钢筋连接接头试件进行单调轴向拉伸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套筒的连接性能、工作机理及设计方法。结果表明,钢筋锚固长度取6.9~7.5倍连接钢筋直径时,该变型灌浆套筒连接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能够满足1.1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要求;套筒的内腔结构影响套筒的应变分布及约束机理,内壁环肋处的接触压力造成套筒变形段筒壁应力不均匀分布;文中所采用的有限元模型可有效地模拟套筒与灌浆料以及灌浆料与连接钢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变形灌浆套筒的设计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不同直径的HRB400级钢筋连接用套筒,其钢筋连接接头满足规范JGJ 107-2010对Ⅰ级接头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工业建筑》2017,(12):148-151
应用40Cr合金钢通过制作钢筋套筒,用于500,600 MPa级高强钢筋连接。通过试验研究了接头的单向拉伸性能、高应力反复拉压性能和大变形反复拉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500,600 MPa级高强钢筋专用连接接头,强度和变形性能均满足JGJ 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规定的Ⅰ级接头要求。随着高强钢筋在我国的不断推广,40Cr合金钢套筒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钢筋连接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是关键施工技术之一,一般采用灌浆套筒进行钢筋连接。近几年来,在国内的房屋建筑预制构件中灌浆套筒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在桥梁中应用研究的时间较短。本文介绍灌浆套筒式钢筋连接技术在预制桥墩中的试验研究情况,主要从研究背景、连接构造与材料性能、粘结应力研究、型式试验、预制拼装立柱抗震试验等方面,对该项新技术进行较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外框筒钢柱脚锚栓具有直径大、单根柱锚杆分布数量不等、双向倾斜安装以及张拉空间狭小的特点。介绍了双向倾斜大直径高强预应力锚栓安装施工技术,包括定位埋设工艺、锚栓张拉和灌浆工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武天亮 《山西建筑》2014,(18):103-104
依据阳左高速ZB3标2号预制场的建设要求和场区硬化标准,介绍了场区排水设置方法,并对钢筋绑扎模架和芯模应用标准化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应用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系统标准化施工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55m预应力简支箱梁后张拉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志慧  李鑫 《山西建筑》2010,36(32):343-344
以苏州站改造工程地下层桥梁施工为例,介绍了54.6 m简支箱梁张拉过程中对张拉材料与机具性能要求以及预应力筋的安装、张拉力与伸长量的计算、张拉的实施和孔道压浆等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的钢筋套筒灌浆技术是关键施工技术之一。本文结合灌浆套筒的施工现场灌浆的经验,采用创新的套筒结构、灌浆料的搅拌和灌浆填充方式,介绍了填充材料的搅拌混合和温度控制、施工现场灌浆的两种填充方式及操作要点,具有质量稳定可靠、节约材料、绿色施工等优点,为施工现场灌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太忠 《城市建筑》2014,(17):321-321
预应力管道的灌浆施工设计的内容非常多,包括注浆、张拉、安装等多种施工工艺。施工作业人员应当设计好管道具体的安装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灌浆的伸长度、张拉力、密实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市政桥梁预应力管理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是建设部1994年提出的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的10项新技术之一。钢筋等强直螺纹连接技术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中的一种,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钢筋连接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接头质量检测与验收方法等,并展望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真空压浆工艺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真空压浆作为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在我国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型混凝土结构中,结合工程概况,着重介绍了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压浆效果主要因素的水泥浆配比设计、真空压浆施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结构的薄弱环节在于连接接头,采用套筒连接时,常见问题包括多个套筒灌浆时套筒难以同时灌满、空腔以及注浆完成后的回流、灌浆料强度与收缩等灌注质量难以控制、预制构件底部预留分腔的密封性不好。为降低这些问题导致的节点连接薄弱风险,文章提出使用含有钢纤维、超细石英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灌浆材料,通过重力式灌浆来进行钢筋与套筒的全断面连接,该方法提高施工安全性,保证浇筑质量可视化。通过57个大口径全灌浆套筒重力灌浆连接接头的单向拉伸试验,改变钢筋直径d、锚固长度la及灌浆料种类,研究连接方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件符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和《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中Ⅰ级接头要求;拉伸过程中套筒始终处于弹性阶段,满足强度要求,有较高安全储备,重力式灌浆连接方式可行;由于钢纤维的桥接作用使灌浆料抗劈裂性能增强,采用含有钢纤维的UHPC灌浆料能进一步提高钢筋与灌浆料的黏结强度,减小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断裂破坏时临界锚固长度建议值为5.5d,较《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要求的8d降低3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