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首先提出了基于BIM装配式结构的设计体系,探究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剪力墙设计中的特色应用;以西安某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工程为背景,利用BIM技术进行其方案设计、剪力墙拆分及优化,对结构构件、节点连接件、预埋件等进行三维参数模块化建模,形成各类可导入模块,快速构建模型;解决了装配式结构设计工作重复、设计效率低、设计成本高以及错漏碰缺等问题。最后利用BIM技术进行实践工程信息化管理,完成项目钢筋级别碰撞检查、材料明细、自动出图等核心应用指导现场预制件生产施工。  相似文献   

2.
结合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住宅项目工程实际,介绍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点及应用方法,主要包括参数化建模、碰撞检查及多专业协作等。预制构件施工图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核心之一,对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不仅单一繁琐且容错率低,与传统二维制图相比,BIM技术的应用可将设计人员从抽象的制图中解脱出来,通过三维建模及视图剖切的方式生成终版施工图;不同项目之间存在较高的兼容性,允许BIM构件族库在短时间内完善起来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多专业将摆脱相对独立的二维协作,可针对同一个BIM模型进行修改设计及碰撞检查,在确保准确度的基础上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亦梳理出较为完善的装配式建筑BIM设计流程,提出了BIM技术在应用于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成本控制对建筑工程至关重要,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一步。传统的结构优化往往侧重于结构可靠度,围绕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单一,难以计及结构优化与全专业及建造阶段的协同。BIM技术全专业协同设计拥有可视化、参数化、可协调性等优点,设计过程中能减少误差,提高设计效率,实现标准化设计。本文结合BIM相关软件平台等,对某工程实例建立包含建筑、结构专业的信息模型,在保证结构可靠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项目钢筋用量、现浇混凝土体积、模板面积、人工消耗等因素影响,提出优化后的结构方案,并对不同结构方案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直接分析,给出了基于BIM的结构优化流程。结果表明,通过BIM技术进行优化设计,结构布置方案更加合理,工程造价有效降低,BIM技术与结构优化设计结合简化了优化设计流程,提高了优化效率,有助于项目各参与方直观地控制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4.
BIM技术对于实现模块化设计和构件的零件化、标准化,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一幢宿舍楼工程为例,阐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过程中对结构深化、机电管线优化、装修方案比选的应用,实现应用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并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是预制混凝土建筑实施的关键,需要各个专业相互配合,大量施工安装工序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清楚,装配构件及内部预留预埋构件需准确定位。现结合杭州市萧山区某高层住宅项目在PC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深化设计经验,以BIM技术为依托,对结构之间钢筋碰撞、PC施工验算、水电预留预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BIM构件作为建筑企业BIM应用过程中的重要BIM资源,体现了企业BIM应用的成熟度和竞争力,BIM构件库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对于建筑企业BIM模型的创建和应用,以及BIM建模的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建筑企业BIM构件缺乏标准化管理,存在BIM构件标准化程度低,软硬件成本高,缺乏BIM构件管理平台支持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标准化BIM构件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流程,分析了BIM构件库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完成了BIM构件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建立了基于公有云的建筑企业BIM构件库管理系统,为企业BIM构件库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作为一种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在建筑工程中,复杂、结构设计难度大的工程,设计工作往往涉及多个专业,各专业之间协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将BIM技术引入到复杂建筑设计中的观点,通过协同设计技术提高项目各个专业之间的协同效率,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模型设计和施工模拟,建筑物模型在施工阶段还可以在其上进行结构碰撞、管线碰撞和净高分析等工作。本文结合江西省新建文演中心项目,对当前复杂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复杂建筑多专业设计优化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表明:BIM技术的引入,对复杂建筑多专业设计效率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对BIM技术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分别对两种不同结构体系的构件建模进行研究,并提出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建筑装饰专业在装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开始采用BIM技术.为了提高数据流的利用率,顺利实施BIM,企业在装饰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装饰专业的BIM技术路线.本文对装饰设计阶段BIM应用初步形成的几种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装饰项目设计阶段BIM技术路线的选择和组合方式,对BIM在装饰专业设计中的应用转换和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筑工程以某地居民住宅为例,首先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构建建筑模型;其次,施工前在工厂预制结构构件,并利用BIM技术管理构件;再次,基于建筑构件的特性,制订专业的运输及存放方案,并通过吊装方式组合安装建筑构件;最后,进行灌浆加固处理。建筑工程竣工后,采集本次施工中3个工序的质量数据,经计算其偏差值均在允许范围内,证明施工质量满足要求。通过与现浇混凝土建筑施工方式对比可知,施工的误工费及总成本均较小,说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成本优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超高层建筑深化设计中应用BIM的现状分析,制订了系统的超高层深化设计管理流程,优化了工作方法;同时建立了BIM协作平台,实现了深化设计的协同工作。实践表明:以BIM模型为基础的信息收集管理模式,有助于超高层建筑深化设计数据的应用管理;而采用模糊评价体系对工程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分析,亦有利于BIM技术在工程中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通过BIM技术,很多造型复杂构件与多曲面构造设计方案效果可在三维信息模型中展现。加之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可通过打印实体构件模型,更加直观、快速地表达设计方案与复杂造型,在传统表达方式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优化。重点介绍BIM与3D打印技术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流程的探索情况与思考总结。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学科研楼工程结构型式新颖独特.主体结构梁、柱和剪力墙采用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钢骨有H形、十字形、王字形及钢板剪力墙等,截面形式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中采用BIM技术查出主要劲性节点钢筋与钢骨碰撞点;确定碰撞处理原则后进行二次施工深化设计;根据深化图进行型钢构件与钢筋的制作和施工,高质量完成了工程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  相似文献   

14.
分析对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离散单元法提出结构倒塌分析的理论模型。针对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内的局部破坏作用,在分析构件反应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单元法对结构平面倒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块体间碰撞的力学行为,并结合扩展的数值分析建立混凝土块体在碰撞形式下的计算模型。分析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框架结构及砌体结构空间倒塌过程。通过图形建模技术,实现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倒塌过程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及工程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所采用的离散单元法适合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大变形阶段的分析。同时对不同荷载及作用下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参数对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及实用的防连续倒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采用智能平台、大型塔式起重机、超高泵送系统、重型构件堆场设计与加固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在组合剪力墙施工过程中相互穿插、互相影响,需要整体协调、综合应用。以武汉中心工程为例,从组合剪力墙与智能平台、组合剪力墙与大型塔式起重机、组合剪力墙与超高泵送系统、组合剪力墙与重型堆场等方面阐述了相互协同施工关键技术;最后阐述了协同施工高效建造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马东彪 《门窗》2012,(9):298-29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模式。笔者重点从BIM在可视化施工方面的应用: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字化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建筑工程构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三维实体的建筑模型;BIM在各个施工专业协同合作施工方面的应用:各个施工专业之间的协调合作施工,就是指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在同一个施工场地工作,共享建筑工程项目中已经设定中心文件的信息数据。各个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本专业的BIM模型软件建立符合自身专业发展饿建筑信息模型,与中心文件相结合,将已经修改或者新建的建筑信息添加到中心文件中去;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参数化施工方面的应用: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模型与设计方案方面的数据复杂且多样,在存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BIM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分析了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中应用的意义,介绍了基于BIM技术的预制构件库的创建、预制构件编码方式和构件生产工艺设计,并对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预制构件生产管理进行了阐述,包括生产计划制定和优化、技术交底和生产任务的布置、构件生产即时追踪和构件质量检测等.  相似文献   

18.
BIM数据标准IFC支持建筑项目生命周期各信息的表达。但实际项目各阶段业务主要根据特定信息开展,急需建立一种标准化的表达方法定义建筑项目特定阶段业务的数据交换需求。以建筑项目综合系统MEP的信息交付为研究对象,研究BIM技术的标准IDM在我国建筑领域的本地化应用。首先,经国内MEP设计的数据交换需求调研,分析设计阶段的MEP数据流;然后采用BPMN方法设计MEP工程中暖通、电气、给排水专业的设计阶段交付流程,并详细描述流程中各任务的功能、分析和表现;通过分析MEP设计交付流程中各任务的数据交换需求,提出数据交换需求定义矩阵,确定MEP工程各构件及其属性的交换需求。案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BIM信息交付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的逐步推广,基于BIM技术的课程改革实践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关注。本次课程改革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利用案例导入,介绍BIM在建筑中的应用。启发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产生兴趣;其次,BIM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基于BIM技术的设计过程认识;最后,为使建筑各专业之间联系更密切,进行专业之间协同设计与成果交流。BIM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改革实践,使学生对BIM产生了更浓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各结构构件的规范要求;通过BIM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了更高效更前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比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提高装配式PC构件的精度,运用BIM技术建立参数标准化族库,通过对图纸的拆分,建立预制构件模型,进行预拼装,然后进行模型的组合,并将所有构件模型、组合模型等上传至云平台,方便了后期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