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多针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DF1/PVDF2双组份混纺纳米纤维膜,考察热轧温度对该电纺膜的表面形貌、机械性能及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合适的电纺膜热轧温度.采用Co-PA热熔网做热熔粘合剂,将此混纺电纺膜与防水织物进行层压复合,制备防水透湿织物,研究复合织物的抗剥离性能和防水透湿性能,并与PTFE拉伸膜层压复合织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热轧温度为135℃、压力为0.3 k Pa、热轧时间为1 s条件下,双组分PVDF电纺膜拉伸断裂强度为24.22 MPa,耐静水压达到3 324 mm H2O,透湿量接近10 000 g/(m2·24 h);采用该电纺膜与Co-PA热熔胶、防水织物在135℃、0.3 k Pa条件下热轧15 s制备层压复合织物,其抗剥离强度(12.28 N/(2.5 cm))和透湿量(5 202 g/(m2·24 h))均优于PTFE拉伸膜层压织物,而耐静水压值(10 130 mm H2O)低于PTFE层压织物,但仍然可以达到商业化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乙二醇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作为聚氨酯多孔膜的致孔剂,通过对聚氨酯多孔膜的电镜图、透湿性、接触角以及拉伸性能的表征与分析,探究乙二醇和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用量对聚氨酯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添加量在50%时,透湿量达到2 929g/(m2·d);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分别在5.77MPa,451.3%,说明得到的聚氨酯多孔膜具有较高的透湿量、孔隙率以及较强的拉伸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二醇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作为聚氨酯多孔膜的致孔剂,通过对聚氨酯多孔膜的电镜图、透湿性、接触角以及拉伸性能的表征与分析,探究乙二醇和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用量对聚氨酯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添加量在50%时,透湿量达到2929 g/(m2· d );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分别在5.77 M Pa ,451.3%,说明得到的聚氨酯多孔膜具有较高的透湿量、孔隙率以及较强的拉伸性。  相似文献   

4.
将季铵盐壳聚糖(HACC)与水性聚氨酯(WPU)进行共混,对共混膜进行了耐静水压、透湿量性能测试.讨论了HACC用量、共混时间、烘干温度对共混膜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ACC用量10%~15%,共混时间15~20min,烘干温度100~110℃时,制备的共混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性能及共混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户外服装涂层面料的服用舒适性,从基布组织、复合结构、涂层和贴膜因素考虑,共选取12种试样分4组进行对比,其中PU 3层复合面料、TPU 3层复合面料、PU涂层面料和贴膜面料各3种.针对试样进行湿阻、热阻、抗静电、表面平滑度、悬垂性能和拉伸性能测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和灰色聚类评估,对面料的服用舒适性能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PU湿法涂层面料的透湿性能、保暖性能、平滑性能和拉伸性能综合评价系数高于其他面料,其次是针织贴膜面料.本研究为涂层面料的研发和户外服装面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以锦纶6超细纤维为原料,以湿法成网的针刺非织造布为基布的四种人造麂皮和两种天然皮革的服用性能,如透湿性、透气性、悬垂性、硬挺度、拉伸强力、顶破强力、撕破强力及耐摩擦色牢度,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并从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造麂皮的厚度比天然皮革均匀;服用舒适性,包括透气性、透湿性可以达到或超过天然皮革;人造麂皮的悬垂性、刚柔性也与天然皮革相似;耐用性方面,人造麂皮的断裂强力较天然皮革均匀,顶破强力低于天然皮革;超细纤维人造麂皮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干法形状记忆聚氨酯膜的智能透湿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形状记忆聚氨酯功能及其应用 ,研究了成膜温度与其结构性能的关系 ,重点探讨了形状记忆聚氨酯透湿气性对温湿度的依赖关系 ,说明了将其用于开发智能防水透湿编织产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氮化硅纤维在织造中受到的损伤,提高其织造适应性,分别制备了不同含固量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和PEG改性TPU上浆剂。采用自制装置对氮化硅纤维束进行了上浆处理,并对比研究了两种上浆剂对纤维耐磨性、柔软性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上浆剂中含固量的增加,上浆后纤维的耐磨性和拉伸性能增强,但柔软性降低,而相同含固量的两种上浆剂处理后的氮化硅纤维的耐磨性、拉伸性能近似,纤维柔韧性和体积分数差异显著。纤维评价结果表明:经浓度为12%的PEG改性TPU上浆剂处理后,氮化硅纤维具有较好的织造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膜结构中两种常用的膜材料PTFE和ETFE的组成;分析了两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并运用结构软件对算例进行计算,对比几种PTFE膜和ETFE膜在结构静力性能方面的表现;给出了在几种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膜面最大位移、膜面第一主应力、第二主应力及最大主应力幅值;分析其在不同参数下的变化,得出结论:在对结构进行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确定选用合理的膜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膜结构中两种常用的膜材料PTFE和ETFE的组成;分析了两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并运用结构软件对算例进行计算,对比几种PTFE膜和ETFE膜在结构静力性能方面的表现;给出了在几种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膜面最大位移、膜面第一主应力、第二主应力及最大主应力幅值;分析其在不同参数下的变化,得出结论:在对结构进行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确定选用合理的膜材.‘  相似文献   

11.
由我院化学工程系顾振亚教授主持的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偏氟乙烯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的研究”于 1 999年 1 0月 2 1日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  该项目研究是一项创新工程 ,开拓性地提出了以聚偏氟乙烯 (PVDF)为复合层的新型织物 ,完全不同于国际上现行的美国戈尔公司以聚四氟乙烯 (PTFE)为复合层的复合织物和美国伏泰克透湿织物的技术路线 ,不仅打破了国外在技术上的垄断 ,而且具有中国的特色 .这一项目成功地解决了高防水高透湿织物在技术上的统一 ,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防水透湿织…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DF/PVDF-HFP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对其进行热压处理,采用FE-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和防水透湿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VDF和PVDF-HFP溶液的最佳纺丝质量分数分别为9%和12%;热压处理后PVDF/PVDF-HFP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湿性能,当复合纳米纤维膜中PVDF与PVDF-HFP的质量比为2∶1时,其耐静水压达到7 220 mm H2O,透湿量达到7 300 g/(m2·24 h).  相似文献   

13.
多孔PTFE膜基体厚度对复合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厚度PTFE多孔膜为基体,制备了Nafion/PTFE复合质子交换膜.SEM表明采用Nafion树脂充分填充到PTFE多孔膜中为基体,通过拉伸和溶涨实验比较了不同厚度PTFE多孔膜基体制备的复合膜的物理性能差异.电化学和单电池测试表明,PTFE多孔膜厚度为15μm时,制备的复合膜性能最好,在600 mA/cm2时输出电压为0.664 V,优于同条件下的美国杜邦的Nafion111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了解竹浆纤维产品的舒适性,提高产品开发的针对性,分别对四种竹浆纤维及其混纺织物进行了透气性、保暖性、透湿性等舒适性能的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几种竹浆及其混纺织物中,纯竹浆纤维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均最好,保温性能相较最差,适合开发夏季服用面料。竹浆纤维中混入棉和涤纶纤维后透气性和透湿性均有下降的趋势,但保温性上升。说明利用竹浆纤维开发冬季服用面料时,可采用混纺方式来提高其保暖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相同规格的竹代尔/棉混纺纱线织出平纹和缎纹两种组织织物,对其透气性、透湿性、保温性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对两种组织试样的服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平纹组织织物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可以用作围巾、衬衣、家纺等贴身面料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防水透湿织物湿传递性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在实际穿着过程中,防水透湿织物防水透气原理,本文进行了休息、运动及雨淋三种人体穿着实验,实验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选择了三种方水透湿服和一件不锈湿的一般雨主来评估其穿着时衣服内的湿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防水透湿织物因其良好的防水锈湿性能,而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界面结合性能,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相变/PAN纳米纤维膜进行预处理,通过动态接触角测试确定了最佳等离子体处理条件;重点研究了织物复合时低温热熔网膜胶、纤维丝胶和气凝胶3种不同特性的粘合剂对复合织物的保温性、透气透湿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相变/PAN纳米纤维膜的最佳参数为功率120 W,处理速率80 mm/s;使用气凝胶粘合的复合织物保温性能最佳,传热系数12.37 W/(m~2·℃),降温系数39.26%,克罗值0.521(0.155℃m~2/W);低温热熔网膜胶粘合的复合织物表现出较高的透气性、透湿性效果及界面结合性能,透气率11.42 mm/s,透湿量17 010.2g/(m~2·d),剥离强力53.75 c N;粘合剂在织物界面的形貌结构和分布状态是复合织物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试制了一种织物微气候仪,模拟人体和服装之间的微气候,测量其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研究是否在织物里表面产生凝结,为进一步研究织物的热湿传递提供实验依据。测试装置由计算机控制,操作方便,实验时间短。本装置实验结果与ASTME96-00测试的透湿量相比较,对防水透湿织物的湿传递表征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本文从水蒸汽凝结和Kelvin公式,分析研究了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热湿传递中发生表面凝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热湿传递中织物表面凝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制了一种织物微气候仪,模拟人体和服装之间的微气候,测量其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研究是否在织物里表面产生凝结,为进一步研究织物的热湿传递提供实验依据。测试装置由计算机控制,操作方便,实验时间短。本装置实验结果与ASTME96—00测试的透湿量相比较,对防水透湿织物的湿传递表征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本文从水蒸汽凝结和Kelvin公式,分析研究了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热湿传递中发生表面凝结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薄膜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明胶/葡萄糖酸内酯/甘油共混膜的拉伸性能、透湿性能、透油性能以及透气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糖酸内酯?明胶与甘油的协同作用可以改善复合膜的拉伸性能;随着甘油与明胶含量增加,膜的透湿性增强;在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明胶质量分数为0.2%、葡萄糖酸内酯质量分数为0.8%、甘油质量浓度为0.6%时制得的复合膜的阻油性与阻气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