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了解贵州省麻风受累者的畸残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截止2008年底贵州省所有存活的麻风病人及治愈者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麻风病人27 544例,其中10 429例存活麻风病人中,畸残病人5655例,占存活病人54.22%,麻风畸残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少菌型患者的Ⅱ级畸残比明显高于多菌型患者(P<0.001);不同职业之间畸残有差异(P<0.001),以农民的畸残率最高54.91%;麻风村病人的眼、手、足Ⅱ级畸残率均明显高于家庭治疗病人(P<0.001);麻风Ⅱ级畸残者使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贵州省10 429例麻风受累者中畸残率较高,与年龄、麻风型别、职业等因素有关,提示需加强病例的早期发现,规则进行抗麻风联合化疗,控制麻风反应、神经炎,推广麻风康复技术,仍然是贵州省降低麻风畸残率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扬州市1031例麻风病人及治愈者(其中95.8%有Ⅱ级以上畸残,治愈者占69.1%),就其需求进行了调查。患者对社会的需求,以畸残严重者较无畸残与较轻者为高;其优势需要,前者为提高生活水准,后者为改善畸残。78.5%的患者愿在家中生活,83.7%现症病人愿在院外治疗,愿在麻风院生活或治疗者占受调查者的11.0%、现症病人的16.3%、目前住院者的78.1%、独居者的19.7%,在家生活者的4.0%;畸残严重者较无畸残与较轻者,愿在麻风院生活或治疗的多;院外治疗期望以保密或门诊方式进行者分别为25.1%和11.2%。愿接受愈后随访者,期望以保密或门诊方式进行者分别为29.5%和33.2%。强调应将麻风畸残者列为“残疾人”,纳入社区康复和社会保障的范畴,努力解决其生活需要,文中就麻风康复医疗的重点对象,保留一些麻风院(村)的必要性,对院外病人治疗和随访的方式,尊重患者的保密意愿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院外357名麻风患者进行了畸残调查,其中男262例,女95例;年龄20~83岁;少菌型107例,多菌型205例;治愈者336例,现症病人21例。发现畸残274例(76.75%);多菌型中212例(84.80%),少菌型中62例(57.49%);病期越长,畸残越多越严重。康复工作应加强。  相似文献   

4.
四川是中国麻风重流行区之一,至1991年底全省累计发现病人30843人,现有现症病人4047人;现在活着的病人和治愈者共17574人,其中畸残者8625人,畸残率为49.08%,包括Ⅰ级畸残8.09%(1423例),Ⅱ级畸残22.77%(4001例),Ⅲ级畸残18.21%(3201例),还不断有新的畸残出现,因此畸残的预防和康复医疗十分繁重。 从1988年起,对全省麻风防治人员进行了麻风畸残预防的培训,重点在早期发现病人和及时处理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5.
畸残是麻风恐惧的根本原因,也给麻风患者造成很大的生活困难和精神压力,因此防治麻风畸残已成为当前麻风防治的紧迫任务。四川从1989年开始对全省现存的现症病人和治愈者进行畸残调查,现已基本完成的有凉山州、攀枝花市、万县地区、成都市、德阳市及乐山市。在这六个地区共调查8139人,按WHO畸残分级标准,有畸残的3444人(42.31%),其中Ⅰ级786人,Ⅱ级1430人,Ⅲ级1228人,Ⅱ+Ⅲ级占32.66%。在高流行区的5728人,畸残占44.01%,Ⅱ+Ⅲ级34.48%;中流行区1563从,畸残占34.29%,Ⅱ+Ⅲ级畸残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为麻风畸残者提供康复服务,根据麻风畸残者的残疾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麻风畸残康复工作,对有畸残者进行矫治畸残,改善功能,预防畸残加重.我市于2001年12月~2002年1月对114例存活麻风治愈者和现症病人进行调查,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麻风的静止 ,不是麻风畸残的静止。本文分析了 4 390例治愈存活者确诊时、治愈时和调查时的畸残情况。确诊时畸残率为 53.80 % ,畸残指数 ( ADI)为 0 .2 92± 0 .4 63;治愈时畸残率为 68.0 0 % ,ADI为 0 .669± 0 .973,而调查时畸残率为 71.59% ,ADI为 0 .836± 1.150 ,畸残程度和畸残率均有显著上升。认真研究康复工作已刻不容缓 ,特别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 ,是目前麻风防治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开展此项工作的困难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麻风畸残情况及康复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风是一种可以致畸残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可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麻风畸残防治及康复工作是麻风防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摸清徐州市麻风畸残及康复需求情况,我市于2002年1月对全市目前临床治愈存活者及现症病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麻风致畸残的因素,以制定控制畸残和实施康复的有效措施,我们于1990年5~10月调查了全县470例治愈者和仅有的2例现症的畸残情况。调查采用中国麻风中心修订的畸残分级  相似文献   

10.
1990年8月对全市麻风包括治愈者进行了畸残调查。1956~1990年6月,全市累计发现麻风3918人,死亡1361人。失访388人,外迁373人,存活1796人;检查1761人(98.05%),其中治愈者1680人,观症81人;男性1291人,女性470人;少菌型1215人,多菌型546人;住院371人,院外1390人;15岁以下1人,16~60岁1121人,50岁以上639人。查发现残疾738人(41.91%);I级43人(5.83%)Ⅱ级323人(43。77%)Ⅲ级372人(50.4l%);无畸残1023人。多菌型的畸残率为62.09%,少菌型为32.84%(P<0.01);院由与院外的畸残患者,分别占91.11%和28,78%(P相似文献   

11.
麻风对病人的主要危害是能造成畸残。延误治疗是麻风造成畸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自身护理保护不当也不可忽视。我们对19处麻风院村的712例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畸残者554例(77.8%),其中现症病人208例有畸残者73例(35.1%),治愈病人504例有48l畸残者例(95.4%),男性630例中有畸残者483例(76.7%),女性82例中71例(86.6%,多菌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扬州市1031例麻风及治愈者(95.8%有Ⅱ级以上畸残,69.1%为治愈者)中进行了对畸残的心态调查。结果对畸残原因回答“不知道”者占21.9%,应答者中认为是受潮湿、风寒或麻风必然结果、命中注定者占34.6%。认为畸残是人们识别麻风的标记者占48.2%。对自身的畸残从不关心者占35.6%。58.9%对畸残有掩饰心理。37.3%畸残后与人们减少交往或不交往。畸残后有绝望意念者占32.4%。心态与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主要与有无畸残及其程度有关,型别、居住地、劳动及生活能力的不同对之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固县于1990年和1995年分别对240例麻风治愈者进行了两次畸残调查,五年中畸残的人次、部位和程度(总分)分别增加了46.75%、53.05%和48.78%;DDS单部治愈组畸残的增加,有非常显著的差异。MDT治愈组则无。作者认为应尽快全面开展麻风康复,并就麻风治愈后畸残加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姜堰市经DDS治愈的2012例麻风患者中,复发40例(1.94%);现有19例现症患者中包括8例复发者(42%)。40例复发有中30例原PB转为MB(82.5%),22例复发后畸残加重或发生新的畸残(55%)。因此预防复发已是麻风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2012例中PB与MB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未住院治疗者的复发率为  相似文献   

15.
城固县于1990和1995年分别对240例麻风治愈者进行了两次畸残调查,五年中畸残的人次、部位和程度(总分)分别增加了46.75%、53.05%和48.78%(P<0.01);DDS单疗治愈组畸残的增加,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MDT治愈组则无(P>0.05)。作者认为应尽快全面开展麻风康复,并就麻风治愈后畸残加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90年3月在城固县按高、中、低发病区随机抽样三个区,检查全部病人和治愈者。应查330人,实查298人,其中男231名,女67名,MB 168名.PB 130名(现症10例);有畸残者221人(74.2%)。畸残者中男168人,女53人,分别占72.7%和79.1%。畸残I级10例(94.5%),Ⅱ级82例(37.1%),Ⅲ级97例(43.9%);脱眉、塌鼻及面瘫共32人(14.5%);畸残部位为手部121人>足部95人>眼部87人>面部32人。30~39岁组重度畸残率最高,10年以上者有87.6%。有22例(占畸残数的10%)在治愈数年后临床复发的情况下发生畸残。其中3例因麻风反应引起,19例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麻风受累者手部畸残现状及接受手术矫治的意愿.方法: 对江苏11个市/县麻风院内、外存活的14 137例麻风受累者手部畸残现状、畸残相关因素和对手术矫治的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 麻风受累者手部畸残5627例(39.8%),单手(28.58%)高于双手(11.22%),现症及复发者(53.9%)高于治愈者(39.23%),多菌(65.02%)高于少菌(35.73%).麻风反应者的畸残手增高(78.25%).畸残手常见爪形指和猿掌. 1951只手有手术适应证,1152例(60%)的患者愿意接受手术矫治.结论: 麻风受累者的手部畸残常见,需要建立相应策略开展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   

18.
四川由WHO援助,经过12年推广MDT,现症麻风病人已从1984年的10923例降至2108例(1995),其中有畸残的411例。 按照WHO的方案,“完成MDT只算完成工作的一半,另一半就是麻风康复”。四川治愈者中约30~40%有Ⅱ、Ⅲ级畸残;他们生活不便,心理  相似文献   

19.
74例麻风畸残者通过自我护理、安全生活及体育疗法,一年后Ⅰ级手及足畸残者感觉恢复各为3只,部分恢复分别为2只和6只,手部溃疡痊愈1只;手部有效率为14.3%(6/42),足部为14.7%(9/61)。对18例(21处)足底溃疡的预防效果较显著,有效率为47.61%(10处/21处)。Ⅱ~Ⅲ级畸残未见加重。作者认为此法对麻风畸残的预防是有效的,特别是防止Ⅰ级畸残加重。  相似文献   

20.
调查140例,发现有Ⅱ级以上畸残者118例(84.29%)。少菌型畸残率达100%,多菌型81.03%。治愈留院者畸残率93.81%,现症病人62.79%。畸残诱因主要为麻风反应(48.31%)和外伤(16.1%)。畸残多在疗前五年和疗后五年之内发生。畸残以眼部(85.71%)为最多,其次是手部(66.43%)和足部(62.86%)。畸残的表现多为视力减退、足底溃疡、爪形指、骨质吸收和眼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