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旭 《中外医疗》2016,(8):81-82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有效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式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近宫颈处打开阔韧带,分离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子宫动脉上行支最低点结扎,最后剔除子宫肌瘤.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30.47±6.37)min;平均出血量为(92.64±16.37)mL.术后随访6~12个月,20例患者的月经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平均行经天数为(4.67±0.63)d.复发1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结论 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比较佳,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复发率低,该术式适用于没有腹腔镜的基层医院和具有开腹指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比较3种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84例子宫肌瘤直径小于8 cm的已婚患者,其中23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34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27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比较3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术后病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后均保留了子宫.经腹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时间最短,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经腹肌瘤剔除术组术后排气时间最长,经阴道组术后病率发生最高,经腹肌瘤剔除术组住院天数最长,腹腔镜组住院费用最多,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3种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方式各有利弊,手术方式由医师和患者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62例子宫瘤患者行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选择同期用常规开腹方法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2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失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子宫动脉结扎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2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通过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症状的改变及肌瘤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2.5分钟,术中出血量87.5ml;58例获随访2年,月经症状缓解55例(94.8%);肌瘤复发2例(3.4%)。结论:子宫动脉结扎后行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降低了肌瘤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简江琰 《吉林医学》2014,(19):131-13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100例,其中行腹腔镜剔除术患者和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各50例。对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比较术前、术中、术后各方面的指标。结果: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高于腹腔镜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虽然具备微创手术的诸多优点,但同时还是有一定缺陷,并不能完全替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经腹腔镜剔除;30例经腹剔除.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数目、直径、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经腹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对于多发(肌瘤数目≥4)及巨大肌瘤经腹组明显优于腹腔镜组;腹腔镜剔除肌瘤数目、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经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快、剔除肌瘤直经大、数目多,适合剔除肌壁间及较深部位子宫肌瘤的优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2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剔除肌瘤个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 观察76例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并与同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5例病例相对比.结果 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肌瘤大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均较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短(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妇女,其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子宫切除术包括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腹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子宫剔除术包括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同术式各具优缺点,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评估患者个体情况,再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2008年妇产科住院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经过均良好,无感染、出血及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这一方法,不仅剔除了肌瘤,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而且保留了子宫,因此提高了患者术后的健康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Mesh盆内筋膜修复骶骨固定术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esh盆内筋膜修复骶骨固定术治疗阴道穹隆脱垂伴膀胱和直肠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子宫脱垂和10例非子宫脱垂曾行子宫切除术后发生阴道穹隆脱垂患者进行腹腔镜下Mesh盆内筋膜修复骶骨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情况,随访手术效果,术前术后行POP-Q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平均年龄(58±10.24)岁,平均出血约(60±15.00)ml,手术操作时间:子宫脱垂组平均(148.6±17.54)min、非子宫脱垂组(121.5±16.35)min,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10个月,主观大、小便功能改善。术后6个月性功能正常,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Mesh盆内筋膜修复骶骨固定术是一种治疗穹隆脱垂伴有不同程度膀胱、直肠膨出的极有效术式,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其实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不愿意行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育龄期已生育患者182例,应用FEP-BYO2型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机进行治疗,治疗后应用CDFI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回声、血流动力学等不同的改变。结果 182例子宫肌瘤HIFU治疗后3个月CDFI随访统计,瘤体明显缩小者130例(71.4%),瘤体内回声明显增强改变158例(86.8%),血流信号消失或明显减少者164例(90.1%),月经期经量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143例(78.6%)。HIFU治疗子宫肌瘤总有效率为86.8%(158/182)。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方法,CDFI可用于HIFU疗效的观察及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子宫肌瘤患,采用Seldins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声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远端,经导管注入PVA和明胶海绵微粒,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均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后血管造影见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临床症状缓解消失,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低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的微创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束晓明  王海蓉  吕述彦  季润元 《西部医学》2009,21(7):1111-1112,1115
目的比较宫腔纱条填塞与改良子宫捆绑术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将56例剖宫产大出血分两组进行治疗,有30例行宫腔纱条填塞,26例行改良子宫捆绑,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控制出血,但子宫捆绑组手术时间短于宫腔填塞组,术后24小时出血量少于宫腔填塞组,D-二聚体、产后病率、术后住院日均低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子宫捆绑术是处理剖宫产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局灶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sis,AM)治疗中的作用,为治疗AM提供参考依据。方法:56例AM患者中,行腹式病灶切除术(A组)27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B组)29例。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后6、12和24个月痛经症状均得到改善,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子宫体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式病灶切除术均为治疗AM的有效方法,均可保留子宫,为育龄妇女提供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16.
雷玲  郭建新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17-1418
目的:描述一例典型的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方法:通过专科及病理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诊后行全子宫+双附件+盆腔包块切除术。结果:病检诊断为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术中大量出血。患者1年后死亡。结论: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术中易大量出血,恶性表现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杨志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34-35,38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经腹行子宫纵隔切除术手术的疗效及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85例子宫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宫腔镜行子宫纵隔切除术,24例经腹行子宫纵隔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妊娠和怀孕情况,比较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自然流产率。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宫腔镜下纵隔电切术手术时间平均(54.9±16.7)min,术中出血(25.5±9.4)mL,住院时间(3.5±0.4)d;经腹手术时间平均(70.4±23.5)min,术中出血(65.2±13.8)mL,住院时间(6.8±1.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术后按患者1、3、6个月。随访81例,随访率为95.29%,失访4例。患者手术前后比较,自然流产率均降低,分娩率均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纵隔传统的开腹子宫切除术逐渐被宫腔镜下手术取代;但对完全性子宫纵隔患者,传统的手术方法仍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子宫脱垂是影响中、老年妇女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50~79岁的妇女中,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病率为30%~41%~([1])。子宫脱垂的发生主要与年龄、遗传、分娩所伤、慢性腹压增加、绝经期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有关~([2-3]),主要临床表现有阴道肿物脱出,行走不便,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个别患者合并排尿排便困难。约11%的子宫脱垂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且其中近1/3需要二次手术,传统手术方法以子宫切除为主,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诺舒(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合并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30例行诺舒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痛经合并月经过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例相关资料,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术后痛经、月经及贫血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B超子宫体积。结果:随访7~31个月,诺舒术后痛经缓解有效率83.3%,月经改善率为100%,贫血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血红蛋白值比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子宫体积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再次干预治疗1例(3.3%)。结论:诺舒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既能解除月经过多症状又能使痛经症状明显缓解,是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下腹小横切口次全子宫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湘  杨鹰  李真  陈正琼  谢荣凯 《重庆医学》2005,34(2):259-260
目的观察下腹小横切口行改良后次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56例采用改良手术方式进行手术为改良组,66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为常规组.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能够在小切口下完成手术:(1) 离断一侧附件或者子宫血管后,断端分别缝扎,不保留血管钳钳夹残端,利于小切口操作;(2)离断两侧附件后,用S拉钩将子宫体拉向上腹,暴露并剪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3)子宫血管直接缝扎,然后与子宫一起离断而不单独离断. 结果改良后的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有如下优点:(1)采用下腹小的横切口,改良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切口小,外形美观; 满足了患者对手术切口美观的要求;(2)改良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显著(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术后调查表明,患者对手术方式都非常满意.结论采用改良方法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对有适应症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