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武汉市城市湿地资源生态旅游规划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湿地资源丰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面积逐年萎缩,质量逐年下降。平衡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武汉市湿地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湿地生态旅游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前提下,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区位、分区、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旅游项目、交通系统、景观空间结构体系、植被景观和湿地生态恢复等方面,研究了武汉市城市湿地资源生态旅游规划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纳林湖为例,对沙漠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特征及开发潜力、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寻找最适合的沙漠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式和途径,让沙漠湿地旅游成为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产业,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沙漠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数据统计、访谈专家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实证考察南充市旅游资源开发,了解南充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结合生态湿地公园的发展规划,研究并制定南充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整体开发南充市文化古城和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构建综合开发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态型中医药旅游是以欣赏或研究较原生态的中药材资源及其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中医药材与中医药生长、研制等环境教育,有助于中药材、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自然旅游。生态型中医药旅游属于中医药旅游与生态旅游的交集部分,是生态旅游中一种新的实践方式。它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名贵中药材资源、实现目的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及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良好结合,以及我国存在的潜在的巨大客源市场使我国开展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我国开展生态型中医药旅游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开展生态型中医药旅游提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开发原则、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编制生态型中医药旅游规划与地图以及加强中药材和生态型中医药旅游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生态旅游本土化,文中以陕南实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陕南生态旅游资源特征与中西生态旅游市场的差异,认为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可成为实现陕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建立国家级陕南生态旅游示范区,针对不同旅游市场开发多层级生态旅游产品,依照产业生态化和循环经济目标构建旅游产业生态集群,构建本土化生态旅游解说体系以实现生态教育目标,加强陕南生态环境监控和生态管理,开展陕南区域旅游合作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南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了海南生态旅游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游客超载、旅游业开发不规范、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把"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标签滥贴乱用等问题,从保护生态资源、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加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全面的社区参与、开展生态旅游的宣传与教育等5个方面提出了海南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青弋江地理环境及泾县风景旅游资源进行阐述,就陈村水库建设及青弋江区域生态环境整治进行思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就开发生态旅游的策略,比较论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安庆市菱湖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水质逐渐恶化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一种具有新理念的湖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模拟安庆沿江湿地生态系统特征,为湖区选择适宜本区域生态环境的动植物优势种和伴生种,从而最终建立一个具有良好自我调节机制的稳定的湖区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客源开发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对湖区客源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了打造品牌、保护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等湖区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策略。希望对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旅游资源的湿地特色价值(生态)、湿地旅游资源价值、湿地旅游开发条件三方面,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所占权重最大,生态价值、交通通讯、环境容量次之,食宿条件、生物多样性、服务水平较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旅游活动及发展湿地旅游产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瑞昌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1.7%.保护湿地,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瑞昌市湿地资源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的分析,指出了湿地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桥址河床的具体地质状况 ,简要分析了基岩工程力学性质试验的几种力法及其特点 ,并着重介绍了平硐试验方法在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上的应用 ,桩基试验研究的结果 ,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湿地对长江洪水调蓄、候鸟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两景Land-Sat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选择典型 区域,在GIS支持下对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湿地生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 了探讨。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长江天鹅洲故道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湿地类型之一,目前正处于由河道型湿地转向湖泊型湿地的过程之中.由于长江大堤的阻隔,故道与长江的水沙交换受到限制,引起一系列的水沙条件变化.对天鹅洲故道水域及天鹅洲闸前与长江相连的盲肠河段灌江纳苗前后水质、河道泥沙等进行了取样分析,实测资料分析显示:灌江纳苗后盲肠河段及故道pH值、总含盐量较灌江纳苗前有所降低;碱度、HCO3-、Cl-浓度变化不大;总硬度、Ca2+浓度稍微加大.且灌江纳苗在引入长江水的同时,也引入了部分泥沙并沉积在闸前盲肠河段及故道中.  相似文献   

15.
苏州城市生态湿地景观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湿地系统遭到破坏。文章通过对苏州湿地现有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对苏州湿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在苏州建设城市生态湿地景观的可行性,提出了如何更好地修复和构建生态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面积180万km2,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些年来,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长江泥沙时空分布与产输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均带来了显著影响,而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对长江泥沙提出调控要求。同时,河流工程建设和泥沙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也使长江泥沙调控具备了基本条件。但泥沙兼具灾害性与资源性,泥沙调控与河流功能发挥之间存在着矛盾与统一,需要深入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泥沙调控及干流河道演变与治理技术研究”以揭示长江泥沙输移分布与河流开发及保护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提出满足沿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长江泥沙调控、河道演变与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总目标。重点研究长江泥沙来源与时空分布变异规律和趋势,河道演变对水沙输移变化的响应机制,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联合运用下长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沙输移规律,河床重塑过程与驱动机制及其防洪、航运和岸滩利用等多重效应,长江泥沙多维耦合与协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并研发多尺度、多目标与多过程泥沙联合调控技术和河道治理技术。通过本项目研究,预计将揭示多因素影响下长江来水来沙时空变异特征与趋势、水沙输移与河道演变的响应机制;定量预测控制性水库联合运用下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泥沙输移与冲淤过程,揭示长江河道的重塑过程、相对平衡状态与驱动机制,阐明河流系统再造的防洪、航运及岸滩利用等多重效应;构建长江泥沙调控的理论框架,建立泥沙调控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型;研发江河湖库多尺度、多目标与多过程泥沙联合调控技术和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并予以示范。本项目的研究将推动河流动力学学科发展,促进长江水沙资源利用与保护,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流生态保护提供基础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长江经济带沿线29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确立了10项经济指标,并依据2018年相关指标的截面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29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其中长江下游城市的经济实力较强,而中游和上游城市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源遥感影像是湿地制图和变化检测的重要依据,目前使用的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仅能重现近20 a的湿地景观格局.利用解密的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CORONA KH-4B高分辨率间谍卫星影像,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湿地地物自动分类,进行湿地景观格局指数提取.结果表明,利用CORONA KH-4B影像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有效进行湿地分类,重现近50 a前湿地景观格局.与近期Worldview 2影像和高分1号影像的提取结果的对比表明,50 a前西溪湿地主要呈耕地景观要素与池塘、河流等湿地景观要素共存的格局,后者在农业开发的影响下破碎度较高;现今西溪湿地区域优势景观要素为湿地与城市建筑,该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杭州城西建设与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文中分析了沧州湿地管理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湿地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探讨了沧州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